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147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丝绸、瓷器、茶叶,这些在他们国家,已经都断代上百年了。除了王室还有些瓷器的保存,茶叶和丝绸缺得紧。

  “贵国这次是否要去我们大食帝国呢?我们的国王陛下,可是非常喜欢你们东方文化的。我们真诚的邀请你们去大食帝国贸易。不管是丝绸、瓷器还是茶叶,在我们国家,都非常受欢迎。”

  黄尚书心中高兴,这是一个有合作基础,且仰慕东方文化的友好国度呢。

  “大食帝国嘛,我们肯定是要去的,不知这位朋友可否为我们领路呀?我们也不过是打算在马岛做些补给,不会长时间停留。”

  “当然可以,这是费萨尔的荣幸!”能请去这么多的东方大国商人,费萨尔可以想象到,等他回到国内会引发多大的震撼。

  不但非常愉快的承担了向导的职责,听到他们想在马岛上换些粮食,费萨尔直接把他们带去了自己家的庄园。

  他的家族在马岛上,有二十几万亩的庄子,全都用来种稻子和甘蔗。

  聪明如他,甚至还提出了,不用金银,只想要用大夏的商品交易粮食。

  大米他们是真没多少了,一年多时间,不光大米,灰面也不多。难得到了种水稻的地方,多少要换一些的。

  海商们被告知,已经同大食商人建立联系,不久他们就能同大食国贸易了,这才从前头被科伊桑人的打击中缓过劲儿来。

  大食国,他们听说过!曾经与东方往来最多,最富裕的国家,听说大食商人,每个口袋里都装满了宝石。

  心中火急火燎,恨不得马上就出发。

  和他们同样心急的忠勤伯,还蹭住了费萨尔的大庄园一夜。

  至少有一个月没见到媳妇儿了,甚是想念。

  可翠花居然爽约了,这个点没进空间来。

  黑娃不可置信,特意看了闹钟,如今已经是大夏晚上七点半了。

  翠花在干嘛?她这会儿遇到尴尬事了。

  今日老袁头从大梨村作坊回府后,做东在正房招待了樊家大哥一家四口。

  翠花还得给老袁头面子,带着几个儿子去吃待客饭。

  没料饭吃到大半,樊家大嫂居然提出,想让她家女儿和三头亲上加亲,欲留女儿在袁府和未来夫婿一起长大。

  马氏当场脸就黑了,看向二儿媳妇,樊青荷哪里看不出婆婆的不痛快。

  可想想大嫂的话,硬着头皮开口:“娘,亲上加亲也挺好的,打小一块长大脾气秉性也能知道。”

  “啪!”筷子被重重的丢下。

  “亲上加亲?你要当袁府的家?做袁府的主?”马氏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意。

  “看亲家婶子这话说的,三头和大姐儿可是从我二妹肚子里爬出来的,当娘的如何做不得孩子的主。不是我吹,我.”

  “你给老娘闭嘴,来人!去把二老爷和三老爷叫回来,就说他们媳妇儿要做袁府的主了!”

  马氏再没看两个儿媳一眼,稳稳的坐着,管事婆子办事利索着呢。

  “娘,我没有”樊青荷急了,可婆母无视她的眼神也让她颜面大失。

  大嫂这段时间确实给她说了不少小话,其中最打动她的就是:三头的前程自然不差,那将来娶了高门大户的媳妇儿,能把你这婆母放在眼里吗?儿媳妇你要拿捏不明白,儿子还能同你一条心?

  话说到她心坎上了,如今和袁府交好的勋贵人家,有几人识得她这袁府二夫人?

  “亲家叔,您看,这事闹得,是我婆娘不会说话,你们可别动气,别动气。”

  樊大哥看到老袁头也不复刚才的客气,想把话给圆回来,一面说一面给樊大嫂使眼色。

  樊大嫂不服气啊,看着一直沉默着喝汤,没有说话的翠花,她有了主意:“亲家大嫂,我可听说咱们袁府都是您拿主意的,您来评评理,这当娘的能不能作儿女婚事的主?”

  “噢!我一介妇人可当不得忠勤伯府的主,不然,卖妹为钱的哥嫂,可是进不得我们府大门的。”

  话题终结者.翠花:不要脸之人,不能给脸。

第二百二十一章 奇植异兽

  翌日清晨,城门刚开没多久,袁老二和袁老三就回了伯府。

  袁老二是木讷又不是傻,他怎会乐意给自己儿子,找这么一个童养媳回来?

  他只问了樊青荷一句:“你要不要和你大哥他们一起回娘家?”

  樊青荷当时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被她大嫂吹捧了小半月的傲娇,又被袁府的人无情的打击了一个透心凉。

  混不吝的袁老三,把自己媳妇儿拉回房,关起门来痛骂了一顿:

  “你是不是蠢?三头和四头好容易才能沾上他们大伯的光,勉强算个是勋贵旁支。

  娶了你大哥家的闺女,是能得十里红妆?还是能得岳家提携啊?

  你们姐俩莫不是,过不惯这伯府富贵的日子?

  那要不?咱们把丫头婆子都留在府上,你同我回大梨村过活吧!

  咱家在村里好歹有个青砖大院子,在村里怎么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了!”

  樊青菊扯着袁老三的袖子,吓得哇哇大哭:“过得惯,过得惯,我再也不听大嫂瞎白话了,呜呜,孩儿他爹,你别撵我回村嘛”

  完全没给自己媳妇半点面子,两兄弟发力,隔天就让大舅哥一家滚蛋了。

  樊家大嫂本还打算在忠勤伯府门口大闹一场的。

  马氏告诉她,如果她不连最后的脸面都不要了,他们府不介意,派人去桃花镇把他们一家子的德行再宣扬宣扬。

  来了一趟京城,一家四口从头到脚都换了几身,儿女也得了姑姑们的见面礼。若把这层关系在老家挑明了,谁还能高看她家一眼?

  夫妻俩无手足之情又贪财,脑子还算在线,不敢再闹腾,灰溜溜的回了老家。

  袁府的事,黑娃听完翠花的八卦后,啧啧了几句:“古人就喜欢近亲结婚,真应该把那些近亲生的傻子给拉出来,让大家清醒清醒。”

  “傻子毕竟还是少数的,正常的居多,这些病例是无法改变这个现状滴。说的是亲上加亲,还不就是为了利益捆绑更牢固嘛。”

  “媳妇儿,你总是这般一针见血,人间清醒!”

  夫妻俩再不提这个话题,黑娃开始给翠花讲他们在马岛的见闻。

  在他们修整补给的期间,袁文杰他们被普拖翻译带着,逛得起相当带劲儿。

  刚上马岛的头一天,他们就看到了许多棵,据说在岛上生长了数千年,被当地土著称之为猢狲木的树。

  普拖把他们带去围观了,全岛最粗壮的几棵猢狲木。

  长得不过二十来米高,可树身胖得,得二三十人才能合围起来。

  “哇喔,这可能是我们这辈子见过这大的树了!”少年们惊呼出声,围着最大的一棵树啧啧称奇。

  “各位贵人,别看这些猢狲木如此强壮,但树干里头很是疏松,大多还都是空心的。岛上遇上降雨量少,缺水的时候,只要在这树上凿个洞,就能接到树干里面干净的水喝。就这一棵树存的水,都能够我们全族的人喝上十几日的!”

  “好树,好树!”小伙伴们齐齐鼓掌,缺水的时候,这样的树绝对是救命树了。

  “咦?这猢狲木的花怎么一股子腐肉的气味啊?”不怪他们嗅觉好,是这味道确实很大。

  众人抬头一望,花朵硕大洁白,分外耀眼,还有大量悬垂的雄蕊,好看不好闻。

  “嘿嘿,我们闻习惯了倒是不觉得臭,一年之中,除了最干旱的季节,它能开三次花,结三次果的。”

  “果子结得这么多,能不能吃啊?”眼巴巴的瞧着树上的果子,大伙儿开始幻想着它的味道。

  “能吃,不仅果肉能吃,长得鲜嫩一些的树叶,既能当菜吃也能晒干磨碎后当调料用。”普拖是个行动派,不但说,还让几个土著小孩爬上了一棵,稍微矮些的猢狲木,要给贵人们摘果子吃。

  被丢下树的果子,长椭圆形,灰白色,有鸵鸟蛋那么大颗。

  掰开后,果肉是白色的,果肉里包裹着黑色的种子。

  “可以就这么生吃,烤熟了吃也行,我们爪哇人喜欢把这些果肉研磨成粉,加些蜂蜜当果汁饮用。”普拖边说边带头吃了起来。

  “这个果子水分不多啊,还有点酸味,吃着一般般。”袁文武吃了几口,表示不爱这味道。

  “贵人们别看它滋味一般,猴子可爱吃这玩意儿了,粮食不够的时候,人也能管饱。果实的浆液可以用来退热、治疟疾,可以说它全身都是宝了!”

  上官太医听说此树后,沉迷在收集它们的浆液中,想要提取出精华来。

  岛上除此奇树还有: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的瓶装草;长着排细针叶,总是指向南方的罗盘树;长得和树一般高,结蓝色火焰般的种子的草等等。

  水果,可谓集世界水果之大成。

  除了常见的香蕉、菠萝以外,还有:吃起像枣子一样的“乌梅”,长得像生蚝一样的“牡蛎瓜”,小指头一样大的“枣子”,形状像人屁股的“海椰子”等等。

  论尝鲜的勇气,谁能比得过这些少年?只要无毒的,都敢往口里塞。

  马岛丛林里面的动物,也是能让人大开眼界的:脖子是身体两倍长的长颈象鼻虫;小至指甲盖大,却可以变出七种颜色的变色龙;全身都是深蓝色的鸟儿;鼻子长得又长又尖的蛇.

  最常见的是一群群:长着圆圆的大眼睛,像狐狸又像狗的一种猴子。光这个狐猴竟然都还有四五十种。

  秦柯怂恿着双胞胎:“五弟、六弟,咱们都带些回去呗,太子殿下还没瞧过这些稀奇物呢,独乐乐不如众乐!”

  “嘿!四哥,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反正都带那么多野物回去了,也不差这些个!”袁文武稀罕狐猴,圆溜溜的大眼睛,要不是它们怕人,他都想rua一哈。

  袁文杰也点头,压低着嗓子小声的说:“我瞧着,这里野生的兰花品类很多啊!四哥,这些野兰的姿容和香气,要能带回去,不会比宝石便宜的!”

  大夏朝的文人骚客最喜好附庸风雅,兰花,花中君子,谁不喜爱?

  秦柯精光大亮:“走走走,咱们和伯伯商量商量,就不同那些船商们抢宝石去了,咱们就只挖点草回去,嘿嘿!”

  有了好事也不能忘了,同他们交好的卢少亭几人,严夫子表示他可以帮忙把把关,选兰花他在行。

  黑娃当然不会耽搁儿子们赚点小钱,他建议少年们可以挑多一些兰花的品类,最好是连土带草一起装走。

  大不了,他多浇几次空间水呗。

  有了严夫子的帮忙,赵雷霆几人往深山里跑了三日,挖到了一百多种优质兰草。

  老根新苗得了上千棵,宝贝一般的养在陶器土钵里,特意在钵子底下钻了孔透气。

  小动物们被忠勤伯挑挑拣拣,最后只带了八对不同种类的狐猴、八只变色龙,其余都被拒绝了,鸟类蛇类敬谢不敏!

  时间再短,他们也前后在马岛逗留了半月,费萨尔也还需要把自己庄园里的伙计安排明白,拉走今年收获的稻子。

  普拖因为懂大食语与大夏官话,被费萨尔高薪聘请,成为了此行的翻译。

  袁文杰他们八人组,主动与费萨尔学起了大食语。

  用他们爹的话来说,或许,大食帝国以后将成为大夏朝重要的贸易伙伴。学好大食语,他们就有了核心竞争力。

  再次出发,有了费萨尔这个带路党,真是一路通畅。

  越往北行船气温越热,他们除了偶尔的淡水补给,都不再靠岸逗留。

  一个半月后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