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178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村里再闭塞,关于儿子的消息,她年年都能收到,只是她不爱出来显摆罢了,尤其是她的死对头(江来娣)都已经不在了.

  她作甚要去给自己的儿子丢脸?让前夫和他后娶的婆娘看自己笑话吗?

  双胞胎闺女都以后娘为亲娘了,她丁点都不惦记她们,反正迟早都是要嫁人的。

  哼!亲娘是那么好当的吗?要给的陪嫁不厚实,好意思吗?

  自己辛苦拉扯大的侄儿,凭啥子不给她养老?

  这辈子为他辛苦为他操劳,敢不管她,她就能把房子和地契都一把火给点了,一点想头都不留给他!

  侄儿媳妇儿就是个蠢的,当着全村人使唤她,看她晚上回去不撺掇着长水揍她一顿好的!

  都说人越老越顽固,牛大妹早就已经钻进了牛角尖里,谁也奈何她不得!

第二百五十四章 番外—牛长水

  又输了五百文钱的牛长水,耷拉着脑袋,饿着肚子瘸着腿,从桥头镇的赌坊腿回了村儿。

  真是晦气,连着输了五场了,好不容易才从姑姑那儿要来的五两银子,又输没了!

  下回他一定要换到青县里耍耍,桥头镇的赌坊不旺他!

  不是他不愿意出来挣钱,青县县城最好打工的去处还得是瓷砖坊,都说里头最干得久的管事,一个月可有十几两银子。

  下游村进瓷砖坊的那十多家,家家如今都修了青砖大瓦房,谁不眼气啊?

  可惜这么多年,无论他使了多少银钱托关系都进不去,真是狗眼看人低。

  扛苦力的活计他又干不下来,要手艺没手艺,动脑子的伙计适合他,怎生就没人慧眼识人才呢?

  如今家里最大的收入,还是姑姑回村那年置办的那二十几亩水田。

  在玉米和马铃薯,还有甘薯等粗粮,尚未在蜀地大量种植的时候,他家一年种出来的稻米,卖掉大半也勉强够他们一家子的嚼用。

  可惜,高产的粗粮扰乱了粮价,蜀地的米价比之过往,都便宜了五成。

  且在他娶妻的时候,丈母娘狮子大开口,逼的姑姑不得不卖了几亩才凑上了聘礼。

  婆娘娶回来后,两个孩子紧跟着又出生,坐吃山空,远嫁妹子牛喜儿得的聘礼也没够花上几年。

  别以为他不知道,村里人背后都说他给妹子找的婆家不好。

  牙尖舌怪的妇人,不是说岁数大的男人会疼人么?

  妹夫也就比他大个十岁而已!人家家里头可是在县城里有一间米铺的,嫁这样的妹夫,难道不比嫁给村里的泥腿子强?

  继子继女都五六岁了,不用把屎把尿就能升级做娘,有甚不好?

  八十两聘礼呢,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妹夫对自家妹子的看重!

  瘸着的右腿是在他十六岁那年,与人斗狠,被群殴打碎了膝盖骨头,家中也没多余的银钱给延误了治疗导致的。

  每逢刮风下雨的天气,右腿的骨头缝里都透着痛,打那年开始他真是年年受罪了。

  也是因为自己瘸腿了,娶不上好人家的婆娘,倒霉倒灶的娶了这么一个嫁不出去的泼妇。

  一点都不如镇上的花寡妇温柔小意,要不是他口袋里没银子,早就把泼妇休回娘家去了。

  同村乡邻骂他不孝顺的根源,就是给这娘们儿闹腾的,见天就知道坏他们牛家的家风。

  村里人:你就是全手全脚也没人稀罕你做女婿,你们家啥家风,心里没点AC数?

  要问他是否感恩自家姑姑,他不能否认这一点,世人对他再不好,他姑姑总是对得起他的。

  可他就闹不懂了,姑姑宁愿跟着快吃不上饭的他,也不和当官的儿子享福去,到底是真疼呢?还是真疼他呢?!

  进士老爷啊,有侯府给他撑腰,那小子还不得平步青云?十年之内做个一州知府肯定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牛长水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出来:只怪当年自己年幼无知,好好的胡府表少爷的日子不过,沦落到今日人嫌狗憎,时光若是能倒流,他真的会做个好侄儿

第二百五十五章 番外—胡老爹

  胡老爹八十五岁弥留之际,用了一整日回忆了自己的这一辈子。

  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十几岁之前把这辈子能吃的苦,基本都吃了一个遍。

  也是自家岳父没有嫌弃他这个孤儿,教会了他打猎的本事,还娶了个好婆娘。

  他婆娘性情真是对了他的脾气,直来直往,一点不扭捏。和他成亲后,无论日子多清贫,半点没有嫌弃过他。

  用了打猎的手艺,他挣死挣活,只能算是勉强养活养大了四个孩子。

  头先三个儿媳妇合离了俩,他都怕自家要强的婆娘气得一口气上不来。

  尤其是那白眼狼侄儿给自家外孙投毒的那会儿,他都和老婆子做好了,把老二夫妻俩扫地出门的打算了,总算是没有糊涂到家。

  不然,他有何脸面受自家闺女的孝敬?

  老婆子在的时候,常夸自己能耐,给他生了这么一个好闺女。

  他嘴上不承认,说是胡家血脉传的好,心里早就感激老婆子得不得了啦。

  闺女不但自己有本事(能杀狼),嫁的女婿开头不咋地,后面谁知道是有这般造化的,居然还成了全京城的好男人楷模。

  自己个儿发达了,也没忘记帮衬娘家,送了老婆子七品孺人的敕命。

  老婆子走的时候,可是穿了一身敕命夫人的行头走的,朝廷都派官员来吊唁。

  丧礼办得何等的风光,何等的荣耀!

  三个儿子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倒还算是稳稳当当,拿朝廷的工钱,一直拿到四十五岁才退休。

  小儿子烧瓷的手艺,满大夏找不出几人可与他相比,死活被皇家陶瓷研发中心留到了五十五岁才准他辞工。

  几百两银子一年的工钱,别说村里了,就京城里能挣这么多银钱的活计也不多哩。

  在他们两口子有生之年,没想到的是,胡家才到第三代,就算是彻底改换门庭了。

  孙儿孙女们,多亏了在侯府教养长大。

  外嫁出去的孙女们,身体健康,性格端方,持家有道,都是理财的好手。

  哪个婆家不稀罕这样的儿媳妇儿?

  孙儿里头,小山在医署做了十年药剂师,在几个表弟的支持下后头开了京城最大的连锁药店。

  长子长孙,妥妥的富家翁,娶的孙媳妇也是个大气的,能旺三代哩。

  小川这个进士老爷,是胡家念书念得最好的,性情稳重,能力不俗,今年怕是又要升迁了。

  而顺宝,胡家三代里面唯一的一个大力气传承人,被武师傅收了做关门弟子。

  十八岁中了武状元,后面进了水军,一路靠自个的真本事,三十不到就晋升为五品游击将军,为自己亲娘挣了诰命。

  文不成武不就的小石头,他操心也是操得最多的。

  谁想人家跟了他的探花郎外孙跑起了海贸来,别看他人老了就以为他糊涂,胡家最有钱的就属这个孙儿咯。

  老婆子一年前就去了,他如今也没有半分牵挂,不能让老婆子在黄泉路上等太久了,要是被别的男鬼拐走就不好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番外—夏季恩

  五皇子夏季恩与罗马帝国叶琳娜公主大婚前,被天顺帝封为了中山王。

  册封圣旨还要求他,婚后一月便携带王妃启程去他的封地——琉球群岛。

  早在天顺十七年,大夏水军就将整个琉球以及其附属岛屿给拿下了。

  此前逃往岛上的汉人竟然有数万之多,但他们与当地土著常有矛盾发生。

  大夏水军的到来,让最早移民去到琉球的汉人看见了曙光。

  对付刀耕火种的高山土著们,拿下整个群岛也就不过半月时日。

  为了吸引住在原始深林里的土著们,朝廷派了司农官员,在琉球岛将玉米、甘薯等种植迅速推广开来。

  胡椒、茶叶、黄生等经济农作物也没有落下。

  要不是自己的嫡子,天顺帝都不舍得将这块宝地给他。

  不理会接了圣旨,却来找他撒娇的小儿子,天顺帝肃着脸叮嘱:

  “朕与你母后虽想留你在京城陪着我们,可你其他哥哥们都得了好去处,朕总不能厚此薄彼不是?虽说琉球群岛的地盘不算太大,但是你若努努力,能把东瀛吞并了,也能有一番作为.”

  夏季恩满脸茫然:我都不远万里,把洋儿媳给娶回家了,为啥还要去封地呢?小时候吃父皇用父皇的,以后我还打算啃我哥的,老了或许还能啃啃我媳妇儿我崽!

  给了这么大一块地盘不作数,还想让您儿子开疆拓土去,您老对我的期望值是不是太高了?!

  “父皇,儿子还想多陪您和母后几年,儿子才刚从海外回来不久啊?您儿媳妇还怀着您的亲孙子呢!”

  “没出息的东西,都要当爹了还这么不求上进,难道以后你要让你爹或你哥帮你养孩子不成?”

  天顺帝恨铁不成钢,虽然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们,和他那样手足相残,可躺平做咸鱼的儿子他同样的不待见。

  以为娶了洋儿媳妇,坏了祖宗血脉就能做逍遥王爷了,真是天真!

  没有足够的实力,谁能当你是一盘菜?要让你媳妇儿回国继承罗马帝国的王位难道全靠你一张嘴?

  太子是你亲哥能包容你一二,你怎知道你以后的侄儿还能白白养着你这个叔叔?天家哪有这么多纯粹的亲情?

  天顺帝怎样想的,也怎样说了,夏季恩眼里闪着泪光,看着精气神虽还不错,头发已经白了一半的老头。

  “父王,孩儿听您的,您怎么说,孩儿怎么做!”五皇子红着眼眶,带出了鼻音。

  从小母后就教他,对他这个皇帝老子不能过于交心,他只是他众多儿子中的一个而已。

  所以,吃喝玩乐,胸无大志就是他五皇子最好的出路。

  在罗马帝国的时候,也是他精心策划的一场“一见钟情”,为的不过就是想让未来的兄长帝王对他放心而已。

  可眼下老头对他掏心掏肺,周详的各种安排,甚至都想到了他的子孙后代,夏季恩怎会不动容?

  或许,天家还是有真情在的吧?不然为何他家父皇在他出生后,就再无子嗣出生。

  除了他母后,后宫如今都没剩几个老嫔妃了,难道这还不算是帝王的情深么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