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41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搬进城里之前,这大梨村的袁府和庄子作坊也要做好安排才是。

  三个庄子今年继续种麦子,但是留了100亩出来种蚕豆,今年要种上100亩的辣椒,这些都放在了大梨村,方便李老大夫妻留在了大梨村打理。

  三个庄子的庄头都归李管家统管,李大娘主要给袁府做清扫,主家还要时不时回来住呢。

  老袁头、马氏,袁老二和袁老三家都跟着进了城,不然,这么大的忠勤伯府,得闲置多少个院子出来?

  不过之前也算是分了家,他们在伯府里面也可以过自己的小日子。

  其实按照朝廷的规格,忠勤伯才正二品,一品大员才有资格住五进大宅的,可夏洪棣是谁?

  他在朝廷上可是有名的一言堂,别人当皇帝不知道啥样,反正大臣吵架拉锯都是要和下稀泥的,今儿的朝廷,皇帝可是个喜欢听热闹的,看着你们吵。

  而且这位,他只听自己想听的,只干自己想干的,都一年多了,很多人还没搞明白他的套路,还动不动就喜欢炒鱿鱼,让官员回家自己吃自己。

  朝廷都开恩科了,人才怎么会缺呢?尤其是科举文人!马上就要殿试了,又能选几百个进士出来。

  大家眼红的这位忠勤伯,还没在各部领差事,仿佛就只得了个爵位,这对宠臣是这样?

  哪里是人家皇帝不想让黑娃领活儿干哟,是人家振振有词:

  陛下,比起那些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臣,臣顶多算不是个睁眼瞎,做官我是不会的,不过在做水泥的这些时日里,我又琢磨出一些好物件来,等我把这些做出来,回头给您瞧瞧呀!

  这能怎么办?除了水泥坊总顾问一职还继续挂着,领着万两年薪,要是他能折腾出其他花样来,继续给他发月俸呗。

  比起那些能力一般,权欲心不弱的人,这种知足派简直太可爱了。

  刚搬了家,头等大事就是分院子,黑娃一家还有老袁头两口子住的第三进正院,这个正院又有五个独立的院子,每个院子有十多间房。

  位置和房屋也是修得最好的,可以把正房的子女们全都安排满。

  第一进靠街道,用来做接待厅和住门房账房和前院的护卫管事等。

  第二进是前院,也有三个院子,范先生住了右边院落,选了中间一个院子给娃们读书,左边院子给了同跟来读书的小川和小山,赵雷霆同住。

  他现在是黑娃的长随,这是黑娃给伯府培养的大管家的苗子,虽然没有签卖身契,但是可以聘用合同制嘛,年俸给的120两呢。

  袁老二和袁老三家住的是第四进,一左一右,给各家分了一个有十间屋子的大院子,还各自有角门可以出入,很是自由。中心位置还有几个小院,做客院是没有问题。

  第五进的院子最多,足足有八个,不过每个院子的面积比起前面两进要小一些,是大户人家的奴仆所住院落。

  每个庭院里都有布景,正院更是还有一片假山湖泊,里面种了莲与荷,还养了不少的鱼。

  花木更是少不了,真是所谓的一步一景,十天半月的他们赏景都赏不完,太有看头了。

  马氏坐在厅堂里,半天没吭声,眼圈红红的,后来还发出了啜泣声,老袁头都木了:“做啥子?你这是?”

  马氏用帕子擦着眼角,压着嗓子说:“当家的,我没想到啊,我还能过上这老夫人的日子,我以前对大妹和老大咋就没有更好一点喃,我是后悔了啊!”

  “你说你这老婆子,瞎想些啥?老大可不是那种没数的人,你这后娘当得吧,算是个中等的,那会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也怨我挣不到大钱,不然,那年征兵就可以花钱顶了...”

  “瞎说啥?要是你花钱顶了,咱家老大还能有今天啊?”马氏不同意,要是没了跟蜀王打仗,他们家哪来的今天好日子。

  “嘿,你说的也是,那你还后悔啥?还怕老大不让你住伯府啊?”

  “我...我这不是想着....要是我对老大更好一点....指不定老大还给我请...请个诰命的嘛!”

  “我说呢,你后悔个啥子,原来还想当诰命夫人,你可真能想哟,老太婆!”

  袁老头万万没想到,这老婆子还有这么大的野心,一个后娘,还想让不是亲生的儿子给自己挣诰命,人心咋能这么不知足呢?老袁头气呼呼的甩袖子出门了。

  马氏一个人默默的在房里回味,是啊,这日子过得这么好,怎么就这么不知足呢?

  想想,要不是这些日子,这老二媳妇成天的在自己面前嘀咕,要是她能做诰命夫人,她的两个亲孙能娶高门之女,她能往窄处想?拍了拍脑袋,这,亲儿子媳妇给她挖的坑啊!

  翠花才管不了别人怎么想,这会她太忙了,忙着买人呢,京城几大牙行的老板都带了人上袁府来推销。

  怕自己管理水平太次,翠花可是厚着脸皮向皇后要了几个管事姑姑的,皇宫里面,三十多岁的宫女到了年龄,不想出宫的,多半老家都没啥念头,可在宫里,日子久了,也没啥盼头。

  听到皇后要给心腹大臣家选管事姑姑,这差事差点打破了头,那些本来还低调不惹事的人,都各自走起了门路,最后到皇后跟前的,居然有十几位。

  “嬷嬷,你说,本宫是不是要放些大龄宫女出宫啊,你看这些三四十岁的老人,都还是想出去的呢,以往估计是没个好去处。”

  “娘娘,这里好些个,都是打小家贫,估计很多还没记事都给卖了,出宫能嫁的也大多是鳏夫了,哎,那还不如在宫里自在呢。不过去勋贵家做管事姑姑,也算是个好出路啊,还别说忠勤伯府这样没有根基的新贵,去了可就是老辈管事人呀!”

  “呵呵,袁府还成香饽饽了,不过,嬷嬷,你在这些人里,好好选选,袁府主子不多,也没那些弯弯绕,可不能选那些搅事儿的,也小心别选了别人的暗桩。”

  “是,娘娘,等老奴查明白了再给袁夫人送去。”

  在没有等到帮手来之前,翠花只各买了三十个小丫头和三十个小子,都是四五岁年龄的这种,等管事姑姑来了再调教,选的也都是村庄出生长大的娃。

  卢绣娘带着囡囡全程围观,囡囡看着好多和她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开心得不得了:“姨姨,以后就有很多小妹妹和我一起玩了吗?”

  翠花爱怜的摸着她的头,她现在基本把囡囡当闺女疼:“是的呀,以后选两个最听话的小丫头陪你玩好不好呀?”

  囡囡乐呵呵,太好啦,没有小姐妹什么的,小心思都不知道对谁说呢!

  卢绣娘带着囡囡住在第五进最好的一个院子里面,以后这个院子会用来做绣房,卢绣娘可以升级做绣房管事了,囡囡可是正式拜师了的,现在是她的首席徒弟,随身伺候着。

  最终,皇后赏了袁府四个宫女,这大手笔,也把京城人都惊呆了,这些可不是那些到了年龄放出宫要家去的宫女,这些可都是在宫里生活了三十来年的人精,一下要了四个,也不怕撑到。

  胃口很好的翠花,接到了皇后娘娘送来的四位姑姑,喜笑颜开,对着皇后的心腹嬷嬷道谢了多次,送了小公主几大匣子的糖果,去年她做的沙琪玛,小公主可喜欢得不得了。

  心腹嬷嬷和翠花细细说明了这四个个管事姑姑的情况:

  冬姑姑,43岁,3岁进宫,先皇御侍姑姑,精通茶艺和女红;

  夏姑姑,40岁,5岁进宫,先皇尚仪局管事姑姑,精通音律和礼仪;

  秋姑姑,41岁,4岁进宫,先皇尚食局管事姑姑,精通膳食和医理;

  春姑姑,45岁,这位姑姑最特别,她是圣母皇太后,皇帝亲娘的世仆,在漕帮长大的姑娘,陪着她入了宫,后来还和贵太妃一起被关了几年。

  现在皇帝出息啦,太后日子过得不错,也想出来过几天松快的日子。

  听着皇后心腹嬷嬷的介绍,翠花内心是非常感激皇后的,这些人应该是被层层筛选过的,至于来她家养老的春姑姑,那就更不在话下了,养老嘛,这个好安排。

  而且其他几位,可都是有特长的呢,属于高端技术人才啊,给自己家培养丫头小厮,甚至教养几个侄女都是可以的呀。

第八十八章 京城首秀--春宴

  翠花很利落的,让春姑姑做了忠勤伯府的内总管,谁说养老就是闲着?

  有一种养老,叫发挥余热,再说才45岁,还很年轻的好吗?

  袁府又添了十名护卫,大多都是从伤兵营退下来的,黑娃找的是那些伤势不严重,有些拳脚功夫的。

  也没有让这些人卖身,签的活契,不过一下签了二十年,都是二十左右的光棍,这相当于可以养两代人了。

  死契的,还买了20个青壮,负责马房、账房、门房等。

  和这些人相关的爹娘老婆孩子也买了五十多人,给灶房添加了5个婆子,粗使洒扫婆子10个,十几岁得用的丫头有20个,可培养的小孩16个。

  现在袁府也是家大业大了,除范先生、赵雷霆、小川、小山这些客居的,一共主子才14人,护卫+仆妇+管事姑姑+旧人(包含小丫头和小子)=148人,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这是典型的,赚的钱财可都用来养奴仆了,奴仆也会婚嫁生子,这队伍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这些天,从买人,买车,再到买衣料等,花钱如流水般,把二头心疼坏了。

  “娘,咱家现在这么多人,粮食够吃吗?还要给他们发月俸,爹的月俸够不够用啊?”

  大头也点头:“这些人太多了,娘,我不想要小厮,他们跟着我,我不自在。”

  二头又在掰指头:“娘,我和哥哥写的故事书,回头再卖了银子就给您补贴家用吧,您不用给我存着以后娶媳妇,我还小呢,可以存很久。”

  “那咱家这院子这么大,要是不买人,谁来洒扫呀?再说了,咱家现在不是住在村子里,进出你们要是没有小厮,不合规矩呀,这些让范先生给你们好好讲讲。”

  “老二啊,你爹的俸禄够养活咱家所有人哈,你们那点私房就好好存起来。”

  原谅翠花这个农妇吧,哎,两辈子都没见过高门的人,这些阶层观念,她自己无法灌输,只能万事靠先生了。

  范先生虽然自己活得洒脱,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可人家还有老仆和随从呢,这是世家该有的体面,但凡条件允许,人家一点没落下。

  所有的丫头小厮、婆子们,都被春姑姑和夏姑姑带着学规矩去了,这些可是两人的拿手好戏,而且买来的这些人大多还是小孩,一张白纸啊,很好,方便立规矩。

  秋姑姑管着厨房的7个婆子,还有兴致和她们切磋厨艺,她可早就听说袁府的灶房厨艺了得,至于药膳这些,也是需要根据每个人身体,还有时令而来,还不急。

  冬姑姑看卢绣娘把绣房布置得还行,时不时指点一二,给伯爵府主家做衣服,有些什么样的规矩,这可是卢绣娘不会的了,对于在节日或者其他场合,应该穿什么衣服,时下的流行趋势,冬姑姑就很有话说了。

  这些小孩们规矩都还没学完呢,但因着皇帝要求全国三岁到十岁的小孩种痘,这不就轮到他们这片了嘛。

  府里从大头二头、小川、小山、囡囡,再到符合年龄的小丫头小小厮们都被送去了京郊的痘所,得在里面呆满半个月才能回来。

  直到皇后的娘家卫国公府发来赏花请柬,翠花都还没把这摊子事理清,主要是之前没管过这么多的下属,想要做好分工也是要费点脑子的。

  不过,这个来京城后的首次邀请函,她必须得参加,这也是皇后家发出的善意呢。

  卫国公府,现在住着皇后的爹娘、大哥高怀德(嫡子)一家,二哥高怀沛(庶子)一家,小弟(嫡子)一家,小弟就是高怀瑜,他的媳妇孩子都在京城,自己在盾鱼岛练兵呢。

  高总兵早早就把兵权交还了女婿,到了京城也算是荣养了,老大和老二也在军中挂着闲职,除了老幺,他们家都不上前线了。

  这次的春季赏花宴,也是高府在京城的首秀,他们家住可是七进大宅,除皇宫以外,京城最好的宅子了,徐家的承恩国公府,也比不上。

  仲春时节,天气已经暖和起来了,双胞胎快七个月了,已经会吱哇乱叫的俩娃,他们能听懂爹娘的一些指令了,每天在自家院子里要逛上一个时辰。

  哥哥们不在,这看着娘亲也要甩下他们的样子,连淡定的老五都不干了,拍着抱着他的丫头,一手指着翠花,嘴里发出婴语。

  翠花快步闪人,带着两个丫头和春嬷嬷出了门,这是春姑姑要求叫的,说年纪一大把的,该叫嬷嬷啦,这人明显是个爱凑热闹的,还说要帮她掌掌眼,怕人欺负她。

  边说还边给翠花展示她的力道,嗯,这春嬷嬷是个有武力的,人家之前也是个江湖儿女呢。

  翠花心里嘀咕:皇后娘家的宴会,谁会这么不长眼?那种动不动就挑出来挑事的贵妇,她才不信呢!

  进了卫国公府,很快就有婆子来领路,带着翠花一行人去了高老夫人的松鹤堂,厅堂里也正热闹着,翠花一进门,众人都目光灼灼的看着她。

  这?这就是新出炉的忠勤伯夫人?不是说就是一个村姑吗?我的天,这长相,很大气明艳,一看就是大妇的模样!村姑都长得比她们这些贵妇好看,还有没天理?

  “快,快来这!”高老夫人向她招手,翠花定了定神,走向高老夫人,向她行礼问安,高老夫人还给她一一介绍了今日的几位,侯爵夫人、伯爵夫人、将军夫人等。

  众人也和翠花打了招呼,一位将军夫人还拉着她的手:“来来来,忠勤伯夫人,您可是稀客,咱在京城可没几人见过您呀,这今天一见可就把咱大伙家的媳妇子给比下去了,端端的标致人呀!”

  有人接话:“王夫人哟,人家袁夫人可不但长相好,府里灶上功夫可是了得呢,我家那小子,吃完袁府的酒席回来,念念不忘好多天,袁夫人,你家厨子是哪里请来的,怎的这般厉害?”

  “是啊,是啊,我家小子也这么说,袁夫人,你可不能藏私啊.....”

  要问众人对忠勤伯府的印象,除了家里男人会折腾,剩下的可不就是厨艺好么?

  翠花对这群还对不上号的贵妇点了点头,笑着说:“感谢大家对袁府厨艺的捧场,不过就是乡野之物,食材用得新鲜罢了,也难为大家不嫌弃,下次家中宴客,一定邀请贵客们去大梨村聚聚。”

  高老夫人让几个儿媳妇招呼众人,她自己拉着翠花去了小厅,让翠花坐在身边,和她拉家常,还重点问了下双胞胎,表示非常的羡慕。

  “你家可真是子嗣旺啊,我听说这俩小的,长得可很是壮实,下次抱来给我看看呀,我们这年龄上来的人,哎呀,就稀罕胖娃娃。”

  “劳老夫人您惦记了,出门的时候还闹腾着呢,不过他们现在还不敢带出门,就怕一个不如意就大声哭闹,等他们能跑能说话的时候,再带来给您看看,那会才是好玩的时候。”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