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98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其实这个彩瓷还是绘图最重要,颜料的填充和烧制工序稍微复杂一些,陛下若是要做彩瓷,可要找好画师先!」

  「先保密,这个别传出去了,朕有大用!」

  「是,臣遵旨。」

  「你那廉租房什么时候动工啊?」

  「怎么都要等春耕结束才行,一是工程队很多泥瓦匠家里还有地要种,二是那会儿地基也好挖些,陛下,臣划出来的离南门二十里路的那片洼地没问题吧?」

  「能有啥问题,那片洼地可是不毛之地(盐碱地),你能给废物利用,谁能说出个啥?」

  「那臣就安心了,那片要全部给修成房子,陛下,住个几万人都没问题啊!」

  「朕等着,看你把这个廉租房修出来,要让人在这片给你修筑铜像,告诉那些人,这可是忠勤伯你的义举!」

  「那臣可不能同意,出钱的可是陛下,臣就是一个搬运工!」

  「滚吧,滚吧,记得这粉彩瓷别泄露了啊!」

  黑娃赶紧回去研发中心,给几人做保密训练,让他们这些时日,好好练习下绘图的手艺,其余九套瓷器,都给他收了起来。

  「等陛下说,能用的时候,再送你们吧!」

  黑娃也没想到,都察院的那帮子人这么厉害,一个月就回京交差了。

  夏洪棣看着那些调查结果,火冒三丈,恨不得马上把那些家伙抄家满门!这些个督陶官,还有那些二管事,可真能干啊。

  不仅贿赂拉拢匠师,还隐瞒产量,做多出来的,和那些商户勾结,转头就给高价卖出去了!

  工部出去的那群蠢货,好好的手艺人不做,学那套歪风邪气!

  真是白瞎了学到的那些手艺了!

  水泥坊因为本来用的工人,都是退役的士兵,在水泥坊做管理的,也大多是行伍出身。

  贪腐情况要好很多,虽然也是有些坏账,但是比起瓷器坊来,已经算得上清白了。

  天子震怒,还能有啥好下场,从地方官到督陶官,最后是协同作案的匠师,吃进去的不但吐了出来,好好的官职也没了。

  青县的郝县令,险险的避过了此劫,他虽然一心想拍马,爱请瓷砖坊的人吃饭喝酒,但是也图瓷砖坊的税收和本县人的就业。

  人家图谋的是仕途而不是钱财,但是也给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他真是猪脑子,忠勤伯家的两位爷,这一回去就没回来,他就应该警醒的,他真是大意了啊。

  除了成立作坊时间最短的蜀地,其余几处没有一地幸免的,督陶官几乎全军覆没,京城被波及的官员降级下岗的也不少。

  最上头的工部尚书都被降级了,工部直接来了一个大清洗,现在留在工部的官员都战战兢兢,他们可才抖起来没几年呢,这下直接哑火了。

  京城的百姓,对这种官场动乱还是很敏感的,尤其是人牙子那儿,不但是奴仆买卖生意旺,还有庄子、铺子、房子等出售。

  袁老二、袁老三几人都庆幸不已,得亏他们哥把他们给调了回来,不该拿的,可真不能拿啊!

  「咱仨就呆在研发中心了,外面实在太危险了!」

  「对,对,对,咱们这拿的月俸这么高,还有啥不知足的?」

  「以后咱要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可别被旁人给算计了!」

  弱小又无助,仨人表示,他们适合在大哥树下乘凉。

  宫里,伴读六人组在商议:「咱们这陆续又分了五千多两,可以着手买铺子和宅子了,听说因为工部换血,好些人离京了呢。」

  「那要不,先买铺子吧,咱们买到一处,收租啥的,也可以一起管!」

  连太子都同意这样干,他那一万多两银子,父皇母后让他随意,那他可就真随意了。

  蔡瀚文哭唧唧:「我就只有这五千多两,够买铺面吗?」他在过年的时候也做了抗争,前面赚到银子给他娘也就罢了,后面赚到的,他要自个拿着。

  最后惊动了爷爷,他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往后的支配权。

  「我可以借给你,等后面你分红了再还我!」袁文杰表示,自己可以为兄弟解囊。

  「多谢五弟!」好吧,真给坐实了排行。

  休沐日,几人在侍卫的护送下,逛起了京城,买铺子这种人生大事,怎么能只交给下人呢!

  「你们别说,自打有了公厕和垃圾桶,还有专人扫大街,咱们京城的街道可干净太多了!」

  「以前你们还能经常逛街啊?」

  「反正,一个月总有一次出来的机会嘛,看到那些穿一样衣服的老头子没,那就是扫大街的!」

  「嘿嘿,我怎么不知道,这还是我爹搞出来的!」

  「忠勤伯可真厉害,现在杨柳河都成一景了,那河水可清澈了,夏天还能在河里游船呢!」

  「哈哈哈,我爹就一般厉害!」

  「现在最热的还是东城的那些铺子,不过咱可买不起,现在更贵了!」

  「南门的铺子其实也不错,可是进京城的门户!」

  「卖铺子就是买地段,其次才是铺子本身,哪怕咱们买了再翻修也行!」

  「多看看呗,着急啥?」

  「你不懂,银子还是要花出去了,才是自个儿的!」

  几人又逛,又去了牙行,总算把京城的一些铺子分布情况搞明白了。而且几人还在南城位置不错的街道上,一人买了一处街铺。

  光租金,一年都能收入六百两银。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子妃

  仲春,天气暖和得如同初夏,火力旺盛的人已经换下了袄子,穿上了薄衫。

  小五每日练功,都能湿透全身,抗议多次,才被允许穿了夏衣,这娃比起上一年,又长了一截,与小六的个头差距越来越大。

  小六为此很不满意:「娘,我要比五哥多喝一杯牛奶,五哥偷偷长个儿!」

  「你就瞎说吧,长个还能控制得?你看你的肥肚子,吃的肉肉全长这儿去了,你五哥是竖着长,你是横着长!」

  「娘亲,你偏心!不把小六生高一点!」

  「那啷个办呢?小六要去给二婶和三婶做儿子吗?」

  「娘,你怎么能这样!」小六都快哭了,他才不要去三哥和四哥家。

  樊氏姐妹终于相继怀上了二胎,到底是身子骨还年轻,这几年也调养得不错,搬去大梨村后,还能天天晚上见着男人。

  马氏非说是大梨村的风水好,利子嗣,除了照顾老袁头,就是看顾俩怀孕的儿媳了。

  这时候,全国选秀出来的小秀女们,也在被送来京城的路上。

  夏洪棣觉得选秀这种事,就是劳民伤财的,让除京城以外的八十府,一府就送十人来京。

  京城毕竟特殊,权贵云集,他大方的给了,两百个人的名额,合计一千位秀女。

  这次选秀,可比给皇帝选妃还有吸引力啊,太子妃,正妻,下一任***!

  名额少,竞争更是激烈,虽然皇家对容貌没有过多的要求,可各地府尹怎敢大意?

  成都府,范家。

  「家主,咱们把五娘子嫁给了胡家,也算是和忠勤伯府联姻了,这次太子妃人选,咱们家乐瑜和落姝年龄正合适,一定要让她们去试试啊!」

  「是啊,家主,机会难得,而且咱们一开始,也没同忠勤伯府说过什么,这也不算违背承诺。」

  范先生一脸为难,虽然大伙都清楚,那会送两个侄孙女,去忠勤伯府是为了什么,可她们回蜀地守孝后,两府也算是断了这种联系。

  现在又改弦易张,他以后还有甚脸面面对忠勤伯,面对他的学生?

  可终究,家族利益大于一切,他们范家现在有了蜀地瓷砖坊的份子,要是家中侄孙女能进宫为妃,整个家族将更上一层楼啊。

  作为先生的时候,范先生能洒脱,可作为家主,他才明白,当年兄长的许多迫不得已。

  罢了罢了,总归是他们范家有了私心,一面让范家去给两位侄孙女报名,一面又给忠勤伯府去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道歉信。

  黑娃看完范先生的道歉信后,一笑:「范先生不愧是做了家主的人,考虑问题周到得很!」

  翠花无所谓:「反正咱家也没想结娃娃亲,你家俩大儿还把人家俩姑娘当晚辈呢。」

  「得亏咱家儿子们还没开窍啊,这万一给弄出个青梅竹马来,那还不得把咱们呕死,二哥娶了二嫂后,范家,咱们就当是二嫂家的亲戚一般相处吧。」

  「是啊,从这头论,那以后分寸就更好把握了,人家也算够意思啦,毕竟还下嫁了一个女儿给我娘家呢!」

  不提翠花两口子的嘀咕,此时,再次来京,去的地方又不同,乐渝和落姝也忍不住忐忑起来。

  她们今年一个九岁,一个八岁,正是花骨朵般的年纪,加上在京城学过近两年的宫廷礼仪,在蜀地这种出美人的地方,也很快就脱颖而出了。

  「姐姐,我好想去看看囡囡和小草姐姐,小花姐姐。」落姝还记得自己的三个小姐妹呢。

  「咱们这次得直接进宫去,恐怕想出来也没这么容易,姝儿,你可不许胡闹,来的时候,叔祖可都交待咱好几回了,一定要守规矩。」

  落姝闷闷不乐,她对选什么太子妃其实兴趣不大,她还记得当年,她娘念叨着,要是她能嫁给忠勤伯府的少爷,就烧高香了。

  虽然她们在忠勤伯府的两年不到时光里,见着府里两位少爷的次数很少,但是,她还挺喜欢住在忠勤伯府里的。

  袁夫人待她们不错,她觉得,要是婆婆如袁夫人这般,她都不惧嫁人了!

  京城报名参选的,最后统计有八千多人,引得张氏都忍不住来询问闺女:「你说,咱们小草和小花报名有戏吗?」

  翠花没想到她娘还有这般野心:「娘,你觉得她们进宫要真做了妃嫔,能斗得过其他高门贵女?」

  张氏讪讪的:「这,这不是小花她娘看见村里,有一个,还不如小花的都进入了第二轮,觉得咱家孙女也不差嘛!」

  「娘,先不说选得上选不上,这皇宫里面,可是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女人围着一个男人转的,除了美貌,还需要更多的心机和盘算才能活得好。

  而且,要有孩子后,还得为孩子打算,那么,孩子后面所牵连出来的娘家,可就要站队了,那您说,咱们这根基本来就浅的,万一,给站错队了,一不小心,可就祸害九族了!」

  张氏本来也对这事耿耿于怀,一听闺女所说,拍着大腿:

  「我就说嘛,这好好的,还想进宫这一茬,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了!这样危险,还不如找个踏踏实实的人家,过点实在的日子,不是更好吗?」

  「娘,你说,在我府上长大的亲侄女,我能不为她们着想吗?过日子,还得图个踏实才好!」

  「闺女,你就忘了娘前头说的话吧,得亏小草和小花在你们府上长大,不像她们娘和我这般没见识,我以后可不瞎掺和这些了。」

  招待了张氏一餐晌午饭,翠花还把三位小姑娘,叫到后院来,说是喝下午茶。

  三位小姑娘喜笑颜开的,跟着春嬷嬷到了后院,只见姑姑(姨姨)在一处草坪里,摆了两张长条桌。

  还在桌面上铺了用麻布做的桌布,桌面上,竟然放了好些果盘,还配着好多小糕点。

  这个白胖胖的是雪媚娘,她们吃过不少;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