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刀
小时候奶奶做的腊味血豆腐巨好吃,干香干香的血豆腐,吸溜~
第91章
清河国宾馆的厨师们对袁如珠担任国宴大主厨的事讨论得热火朝天, 然而袁如珠本人还没有考虑好要不要答应去承办国宴。
首先,迎接外宾办国宴的那几天,如珠饭馆在营业期。如果要去办国宴的话, 那么如珠饭馆就又得暂停营业。
其次,办国宴是很郑重的事, 她没有办国宴的经验,直接就去做主厨, 会出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对于有经验的国宴大厨来说,每次准备国宴都是一场考验,考验即压力。而对于她这种没有国宴经验的厨师来说, 压力就更大了。
当然,是压力, 也是一场挑战。而作为一名厨师, 应该不惧于任何一场挑战。袁如珠垂睫, 多番思索后, 她做下决定。
“啥国宾馆?”突然听到袁如珠提起国宾馆, 李长贵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说,过段时间我要去国宾馆承办国宴。”袁如珠重复道。
听到“国宴”这两个字,李长贵愣了愣。下一刻激动起来, “国、国宴!珠珠你要去承办国宴?”
吴桂芳也激动道:“真的吗?”
“嗯, 真的。”
承办国宴,这可是给国家办事!在李长贵和吴桂芳心目中,给国家办事是十分体面, 十分光荣的。
小秋懵懂道:“姐姐,什么是国宴?”
袁如珠解释了国宴的意思。小秋还没说话, 小夏抢先道:“哇!就是给那些大人物做饭吃呀!”
李长贵接着问:“那这次要接待的外宾是谁?”
袁如珠说是某外国市长。李长贵更加激动了, “珠珠, 到时候你让那什么外国市长瞧瞧咱们中国菜的厉害!”
李长贵经常刷抖音,老是看到有外国人夸中国菜有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好吃,一开始他还看得很高兴很自豪,后来看多了,就知道那些老外大部分都是为了钱才这么夸中国菜的。真心觉得中国菜很好吃的并没有多少。
他一直觉得挺憋屈,明明自己国家的菜这么好吃,中餐却在国外排不上什么名号,连日餐韩餐都比不上!
所以这次袁如珠能给老外做国宴,李长贵尤其激动。珠珠手艺这么好,做的菜那么好吃,到时候在老外面前,肯定会给中国菜长脸!
一想到此,他就止不住地兴奋起来。
到了冬月,地里的农活已经干完,村民们都闲了下来,一闲下来,就喜欢扎堆在唠嗑话家常。现在村东如珠饭馆那边热闹,闲下来的村民们便扎堆去了村东。
老槐树下,围在一起的村民们磕着瓜子,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
突然有人出声,“哟,这不是常贵和桂芳嘛,你们咋过来了?今天不是周末饭馆不开门吗?”
李长贵笑呵呵:“嗐,闲着没事出来溜达溜达。”
“对,溜达溜达。”吴桂芳坐到长板凳上。
“如珠咋没出来溜达?”有人问。
吴桂芳似乎早就在等人提起袁如珠,一有人提到袁如珠,她立即回道:“珠珠?她在家里练厨艺呢。”
村民们对袁如珠的勤奋刻苦赞不绝口:
“如珠这孩子,放假也不好好休息休息,这么努力,也难怪能这么出息。”
“是啊,厨艺都已经这么厉害了,还这么刻苦地练习厨艺,怪不得她能挣大钱!”
“我家孩子还是有她这么努力,那也不至于考不上高中啊。”
听着村民们的夸奖,吴桂芳和李长贵夫妻俩挺起胸膛,然后道:“我跟她说天天这么刻苦也不行,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休息,将才我和常贵出来溜达的时候,喊她一起出来玩,她硬是不出来,说马上就要去承办国宴了,要给外国贵宾做宴席,得好好再练练厨艺。”
村民们静默了好半晌。
“啥?国、国宴?外国贵宾?”
吴桂芳笑眯眯道:“对,国宴,那外国贵宾好像是外国的一个市长,过一段时间要来访问咱们清河。”
村民们瞠目结舌。
“哎哟我的老天爷,如珠要去当国宴大厨啦?”
“招待外国贵宾?”
“天哪,俺没听错吧?”
一时间村民们热议起来。他们看着吴桂芳和李长贵的目光里,有震惊,有羡慕还有些许的嫉妒。
“桂芳,你这外甥女,不得了不得了啊。”
“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去做国宴大厨哪!”
有村民感叹,“这闺女咋就这么出息呢。”
吴桂芳和李长贵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泛起一阵阵涟漪,眼角眉梢间都是隐藏不住的自豪与骄傲。珠珠去当国宴大厨,很给他们长脸,夫妻俩原本不想来炫耀的,但实在是忍不住。这么长脸这么光荣的事情,他们没办法忍住不炫耀,他们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珠珠有多么争气。
突然,有人脸上露出惊慌的表情,“那个,长贵……”
“咋了?”
“你外甥女要去做国宴大厨了,那饭馆咋办?饭馆不开了吗?”
这话一问出来,在场的所有村民几乎都露出了同样惊慌的表情。
袁如珠去做国宴大厨了,那饭馆不就不能开了吗?饭馆不能开了,那他们也不能跟着摆摊做生意了,那旅馆也没有修建的必要了,还有农家乐,也不用开办了,那他们清河村脱贫致富的目标又没希望了!
村民们惊慌到近乎恐惧,一个个脸色发白地看着吴桂芳和李长贵。
夫妻俩见村民们一副被吓到了的模样,忙不迭解释:“不是,珠珠就去办这一次,不是以后就一直待在国宾馆了。”
“也就是说饭馆还要一直开着是吧?饭馆不会停业是吧?”村民急切地问道。
“那当然,你们放心,饭馆不会停业的。”李长贵知道村民们为什么吓成这样。现在村民们靠着如珠饭馆做生意赚钱,自然唯恐如珠饭馆关门不做了。
得到李长贵的保证,村民们纷纷松了口气。
“吓死我了,还好还好。”
“俺也吓死了!”
村民们拍着胸脯,一副从噩梦中缓过来的样子。将这一幕收入眼底,李长贵和吴桂芳笑了笑。
又聊了一会儿天,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呼啸的大风里仿佛含着雪粒子,一颗颗地砸到人脸上,瞬间在脸上化成一片冰凉寒意,透皮刺骨。
“嘶……”大家都被这阵寒风吹得缩起了脖子。
李大爷拿着烟斗,说:“再过一阵子怕是要下雪了,这风越吹越冷,大家赶紧的回家吧,别冻凉了。”
村民们在越刮越大,越刮越冷的寒风里散尽。
“对了,长贵,后天我们家杀猪,记得来吃杀猪饭!”有村民跑回去前喊道。
这段时间,不管村里哪一家杀猪,都要邀请李家去吃杀猪饭。不过李长贵他们无论哪一家都没去。都邀请他们吃杀猪饭,若去了一家,那别家也得去。都得去的话,不如一家都不去。
夫妻俩快步跑回家,一进屋马上关紧大门。
袁如珠出来,说:“我看了天气预报,今晚要大降温,幺姨你们注意保暖。”
“哎,好。”
屋外的寒风一直刮到深夜。第二天早上,家里烧起了火炉。昨天的寒风刮得气温大降,村里家家户户都烧起了火炉。
此时,李长贵一家人围在炉子周围,烤着烧得红火的煤炭,炭火层层,烘烤着皮肤,虽然热乎,但煤炭气味闷人。
袁如珠快速刷购物软件,选购着电烤火炉。选好电炉之后,她说:“今天晚上就能送到,晚上咱们就不烧煤炭炉子了,咱烧电烤火炉。”
现在乡下大部分还烧的煤炭炉子,李长贵家也一直烧的煤炭炉子,往年冬天就靠烧煤炭取暖,所以家里没电烤火炉。
“烧电炉方便,没什么气味,想烧多久就烧多久,不像煤炭炉子还要经常换炭。”袁如珠如是道。
“等天气再冷一些了,咱就不烧烤火炉了,直接开暖气。”说着,袁如珠瞥向窗外。这气温降的,怕是过不了几天就得开暖气了。
过了两天,到了大雪节气。此时北方很多城市都在下雪,清河倒是没下雪。但清河的气温又下降了不少。
晨练回来的袁如珠疾步奔进屋子里,“外面好冷啊。”她放下菜篮子,蹲到烤火炉边上烤火。五面电火炉档位开到最大,热气直朝她手上熏。小秋把暖乎乎的手放到袁如珠手里,奶声奶气道:“姐姐,我的手烤得很暖和的,给你暖手。”
握住小秋肉肉的小手,袁如珠笑道:“好。”
吴桂芳将红薯粥端出来,“快喝点热粥。”
大雪节气时,清河有喝红薯粥的习俗,红薯粥暖胃润燥,早上醒来喝一碗,暖身又暖胃。
红薯粥软甜黏稠,小半碗快喝完时,李长贵提着一块羊肉进了屋。
“珠珠,羊肉买回来了,可新鲜了。”
有谚语云:“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大雪的到临,提醒人们要开始进补了,此时进补,能强壮身体,抵御严寒。滋补的食物里,羊肉首当其冲。所以大雪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吃羊肉。
今天家里买了羊肉,打算吃羊排火锅。到了准备午饭的时间点,袁如珠用料酒和姜片冷水焯砍成小块的羊排。锅中烧油,烧化冰糖,炒香香辣酱。爆香姜片、葱蒜末和干辣椒。
接着爆香白芷、草果、小茴香、八角以及桂皮。各种大料聚合在锅底,被热油炸出一股子浓烈霸道的刺鼻香味时,袁如珠倒入焯好的羊排。
羊排入锅,与热油碰撞,很快肉里的油脂便被高温热油逼出来。一缕缕油脂滋滋啦啦地流淌进锅底,羊肉与羊骨的鲜味也随之流淌出来。
爆炒出来的羊肉与羊骨的鲜味只钻鼻腔,让人口中的唾液不禁酝酿成海。
这时烹入老抽生抽和料酒,继续炒匀,倒清水煮开。煮开后转小火继续煮。
飘浮着红辣子的汤汁不停地“浇灌”着羊排,一块块羊排在越发红亮的汤汁里变得越来越熟烂,也越来越香。
焖到第四十分钟的时候,袁如珠将蒸锅汤肉转移到电磁炉里。
桌上放着电磁炉,电磁炉周围摆放着土豆片,胡萝卜片,白菜,金针菇,香菇,嫩豆腐,豆腐泡,羊肉片等等涮菜。
一家人围坐在咕嘟沸腾的羊排火锅前,开始涮菜。火锅汤上飘浮着一层红红的油花儿,油花儿里冒出来的热气,从鼻腔里流进胃里,如暖流般烘着胃部。还没吃上,四肢就已经还开热乎起来。
袁如珠把豆腐烫进汤锅里,去夹羊排骨。晕染着红油的羊排炖得十分软嫩,一咬满嘴汤汁。
含在口中轻轻一抿,肉骨瞬间脱离,然而肉脱骨后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形态,并没有成肉渣。完整的羊肉熟烂,且微微透着筋道,咀嚼的过程中,辛辣味和肉鲜被牙齿一滴一滴压榨出来,又辣又鲜!
热烫的鲜辣流进五脏六腑,化作了一把烈火,烧得五脏六腑都热烫起来。
很快袁如珠脸上便起了一层汗,她热得脱下一件毛衣,小夏小秋他们脸上也直冒汗。
窗门紧闭的堂屋里热气弥漫,形成了一团团热雾,雾里飘香,香里尽是汤汁咕嘟咕嘟冒泡的声响。
袁如珠喝了一口杯子里的雪梨酒。羊排火锅的香味无孔不入,雪梨酒里也被渗了一丝肉香,她喝着掺了肉香的雪梨酒,鼻尖又冒出了一层汗。
擦擦汗,她涮了一片羊肉。羊肉切的薄薄的,放进锅里稍微一烫就熟了。烫好的羊肉片在蘸料里滚一圈,吃入口中时同羊排一样热烫鲜辣,但比羊排多了一分细腻的嫩滑。
浑身汗湿的酣畅淋漓让全家人都吃得痛痛快快的,李长贵满脸潮红,嘴唇也被辣得泛红,他说:“这么冷的天还是得吃火锅,吃火锅才够劲儿。”
小夏说:“是吃羊排火锅才够劲儿!今天小虎家也吃羊排火锅呢!”说完他夹起一块羊排,放到袁如珠碗里,“姐姐,给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