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374章

作者:肥妈向善 标签: 穿越重生

  其他人闻声转头,目光对准胃镜的监控画面。

  操作画面显示即将进行球囊扩张。可能是第一次做的缘故,放导丝的速度很慢,如同电影里的慢镜头。导丝若在吻合口附近游来游去,似乎找不到方向迷路了似的。这样的画面绝对叫人抓急。

  “这人行不行?”国陟的两个年轻医生咬耳朵。

  球囊扩张和其它医学操作一样,最重要的不可能是程序怎么走,而是这个医学操作如何做到和患者人体相适应做到因人而异。眼下找准球囊扩张的位置比什么都重要,不然和上次放钛夹一样没夹对,一切枉然。这个操作步骤太重要了,事关患者的第二次内镜手术能否成功。

  “于医生!”邵佳良不禁加重了语气,想让于学贤自己喊停自己上。

  于学贤继续纹丝不动,该说的他刚才全说了,不会改变主意的。

  一个技术大牛的顽固好像此刻在他身上显得淋漓尽致。

  他文质彬彬的脸上戴着的那副清冷金丝眼镜,像精准的仪器只瞄准手术,镜片后的双眸似乎透出股绝情,让人觉得他好像是磐石样的神仙,动摇不得,清高到不得了。

  只有细微观察的人,或许能发现他瞳仁中隐约划过的那道光。

第1351章 居然一步到位

  与此呼应的是,唰,速写本上一道笔痕过去。冯一聪听见了潘同学说:“她找到了。”

  找到什么了?冯一聪糊涂了,他这个内科生紧盯手术画面没看出任何名堂,外科同学居然说找到。

  找到瘘口了吗?问题谢同学尚未开始加压,球囊未扩张,吻合口未扩开,一直在调导丝而已,怎么可能是找到。

  “喂。”冯一聪直接拉了他这人的衣服,让他不要乱说话。这里站了太多老师了,说错了会给班上女学霸添乱的。

  潘世华秀气的脸上浮现出抹淡淡的笑意,朦胧至极,同时口气很肯定,对冯同学说:“莹莹的手部动作有变化,她现在没有大幅度调试只是在微调角度,所以应该是找到瘘口了。”

  谢同学的手动了几下动了多少微米幅度他能看出来?这人的视力是显微镜吗?冯一聪的手在“美人”同学肩膀上轻拍拍:不要幻想。

  支持同学不该胡言乱语的。

  只能说,医生在医学生的时候尤其是学霸的时候,学者的固执性格均初现雏形。潘同学和冯同学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要说明谁对只能等待最终结果出现。

  旁边几位医生不是没有听见他们两个的议论声。

  像刚才急着要吼吼的邵佳良,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愣住:是这样的吗?

  放导丝的动作放哪个医生操作基本是该慢的,如他自己所说所强调的,都知道找准位置比什么都重要,不是动作更该慢更该细心吗?怎么可以因为对方是个实习生反而违反这点原则,张口苛责她毫无道理。专家遇到疑难病例一样会在这个步骤上很慢的。

  明显,他这个急吼吼的人估计焦虑过度,刚失去正常的医生思维了。

  邵佳良略显尴尬了。

  再看于学贤和他在操作的学生,连他什么反应全无所谓了。

  是,师生俩只关注病人和操作,哪有时间搭理这些失常的人和不理智的意见。

  在场的医生们望着他们,不由想着:这家医院的人无论是老师或是学生,是达到如此恐怖的冷静度了吗?

  不会和人吵,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只做自己的。这个心态要很强大。老师能做到或许不奇怪,学生能跟随老师做到这点极其不容易,何况现在是学生独自一人操作。当然,有这样冷静超人的老师撑腰壮胆,是学生能稳得住的金牌保证。

  谢婉莹记得听姜师姐提过,于师兄只要不遇上鲁老师的事会冷静到惊人,会给人种教科书硬邦邦样的感觉。再次说明给亲近的人治病是很能影响到医生自己的。

  终于,导丝放稳了。一帮人静等球囊再慢慢扩张,没想到噗一下,球囊扩到了最大,现场的人无疑一个个受到了惊吓。

  “她居然一步到位?”关主任惊道。

  关主任是内镜专家,这个发言说明刚才画面显示出来的操作风险性极高。其他人跟着抓了下心头。邵佳良目光里再次显示出担忧,问关主任:“怎么回事?”

第1352章 早知如此

  “这种病人,本该三级扩张,慢慢来,一步压力不够再升级。”关主任给他解释。

  对于关主任的话,邵佳良是信的。上回患者在他们医院之前做过的内镜手术,关主任在场,是非常知晓患者体内组织的薄弱性,易出血,加压压力陡然太大有可能没起到治疗作用反而变成对人体的二次伤害。

  现在术者一次加到顶压,只恐怕是新手不太懂,胆子过大了。好像有些鲁莽的新手司机踩油门只会踩到底。

  让人纳闷的是,先前谢婉莹放导丝慢到要命,现在突然快到要死了?

  于学贤继续没吭声,邵佳良有过一次错不敢随意张声了,以如同坐过山车的心情等待后续。反正,球囊扩张后基本能知道能否找到瘘口的结果了。

  画面上,撑开的吻合口若是一个大黑洞。其他人的眼睛寻找起小黑洞即瘘口的所在地。

  “在这。”与胃镜连接的监控器距离最近的护士,喊了声。

  所有人登时如同听见发现新大陆的新闻,一窝蜂冲到监控器面前查看。

  “哪里,在哪里?”

  人挤人,个个伸长脖子张大眼球。

  “在这。”护士的手指了指画面上的点。

  其他人定住了神,再伴随术者在患者体内调试好胃镜的角度。画面上是如同揭开最后那层神秘面纱,逐渐,一个瘘口越来越清楚地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里头。

  关主任这个内行人第一个说不出话了,是脑子有点分不清东南西北。之前他质疑对方压力加到顶肯定做不到一步到位,结果——这?

  他这个专家做不到的事实习生能做到?让他无以言喻了。

  是他错了。人家不是速度过慢或是过快,没有信心不足的心虚也没有骄傲自满的鲁莽。人家只是思绪非常条理清晰,动作有条不紊,堪比老医生。

  貌似这学生远不止是心理素质强稳得住如此简单。一个医生要稳住心态,没有技术如何可能。

  关主任的视线啪一下,锁住谢婉莹的脸,他或许会一辈子记住这样一个学生了。因为在医生生涯中要遇到这样的人才不容易,太多是平庸之辈。

  转头,关主任再瞟瞟于学贤。

  于学贤的嘴角扬了扬,好像对这个结果早知如此。

  关主任心头叹道:国协这些新起来的技术牛医生够强大的,对自己学生和对电子胃镜均是了解到透彻了,否则如何敢轻易放手并且最终真能等到这样一个好结果。

  做老师的,对技术掌控不够深的话,是不敢放手让学生来做的。这是明明白白的道理。做老师要给学生操作兜底当后盾的,出什么事是老师负责不是学生负责。

  同时,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同样十分重要。只见谢婉莹一心一意做,不怕,全是基于信赖后面的于师兄在现场。

  于师兄有多厉害,谢婉莹知道,于师兄让她做之前早就猜到上次宣伍医生做第一次失败的原因。

  要猜到同行失败的原因对于他于学贤是简单。

  主任在场没夹准重要瘘口,可见球囊扩张没到位,因此没法从内镜视角上找到瘘口的准确位置。

  为什么没找准位,是之前的医生眼神不够好吗?作为这方面的技术大牛,肯定懂得背后的深一步逻辑。因为患者主治医生第一句话强调的是患者的体质问题。患者伤口容易愈合不良,体内组织要么不停溃疡出血,要么不停增生僵硬,患者体内组织的容忍度太低,一点点大范围操作都可能穿孔。

第1353章 经验学

  明知道这种情况,试问内科的内镜医生内镜专家,包括关主任这样的领导,谁敢轻易来做大点的操作。风险太高,在不敢大幅度操作的情况下如何扩张到位找准位置。

  要知道医生这行业有个职业特点,做得越多越滚瓜烂熟之余,越清楚风险在哪里越对那些要冒险的区域绝对要避开。好比上回宣伍的神经外科差点儿对国协的医务人员见死不救正因为知道自己做风险高。

  不要纯粹去批判这种现象,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全是这样。像大酒店里的厨师,做得多知道鱼带腥,各种调料齐上,连把盐都不撒的话做鲜鱼肯定要翻车,没有厨师敢。

  比起找不到位置夹错地方可能只是手术后效果不好,如果来个大冒险后并发症术中穿孔,要算是医疗事故了。

  唐主任说的赶鸭子上架要医死人的,这话是对的。唯一叫人遗憾的地方是,当时在宣伍急诊科的宣伍医生没勇气突破自己的极限去尝试,对挖掘自己的技术极限没信心。

  医生是需要勇气,医生是需要技术。比起前者后者更重要。只有技术可以支撑起勇气。

  谢婉莹那晚上敢做,是对自己的技术有点儿信心,同时对国协老师的技术有信心。

  这个道理放到眼前,即是他于学贤对她的技术有信心,清楚自己做不到的技术领域她能做到。

  好比自己医院一帮外科医生居然惊诧他们内科的人比外科的对她更有信心,说他是莫名其妙。

  他不是莫名其妙,综合三甲内科和外科每时每刻均在打交道。内科医生看外科医生,比起外科医生看自己肯定看得更清楚更了解。因此他知道,她一定能一步到位。

  邵佳良在魏国远耳朵边说话,韩永年插入他们的讨论。

  关主任站在边上思考问题。外科医生看问题的角度可能和内科医生略有差别。因而关主任没法很快插进他们的思路里头。

  “她或许没有做过内镜手术,但绝对是做过腹腔手术,做过胃肠道手术。”韩永年教授说。

  教授是教授,一句话指出关键之处。

  几位外科医生认为临床要以解剖为基础来分析,内科不一定。

  关主任认为这个解剖学一样需要做得多有经验积累,医生越老越香靠的是经验,靠谱的解释应该是经验学。所以认为谢婉莹现在所能做到的程度叫前辈很困惑。

  几个外科医生不赞同他的观点是基于外科手活儿多,有的外科医生在临床上多少年照样做不了什么大手术。可见经验学对外科手术不太见效,对诊断学药学见效估计较多,让内科医生认为经验最重要。

  几名外科医生继续说起自己外科角度上的分析。

  “她对人体解剖学有非常独到的才华。”韩永年再说。

  魏国远回想第一次碰到谢婉莹的场景。可能如同韩教授说的,因为对解剖的独特才华让谢婉莹可以比别人容易判断出患者的问题所在。

第1354章 可行不可行

  这点,肖扬经历过那晚的打击比他们几个人体会更深,因此有那句不亲眼目睹你们可能绝对不信。说明谢婉莹的才华是超出常人想象和逻辑的。

  “不管怎样。”关主任以自己的经验说出接下来的难点,“她或许可以像你们说的凭借自己的奇才找准位置。但是如何处理这个瘘口完全要凭经验。”

  “钛夹找准位置后可以夹准了。”几个外科医生说。

  “不行的。钛夹夹不了这个口。”关主任对他们几个人说,果然是经验第一啊。

  钛夹是只能夹小口,一旦口子超出了钛夹张口的最大尺寸,让钛夹如何夹。内镜手术不像外科手术可以敞开来做。患者的管腔固定小,容许医生进去的医疗器械只有这么大,器械有使用范围。

  关主任的话有点儿道理,几个外科医生问起他:“你认为该如何处理这个瘘口?”

  “口子大。”关主任说起自己的经验之谈了,道,“第一考虑是上食管支架,把口子覆盖掉,不让它受刺激让它自己继续长好,增加患者营养。”

  几名外科医生对他的意见愣眨眼,没法评论。

  按照外科医生处理原则,口子溃疡了,赶紧冲洗赶紧清掉腐烂的部分,口子太大是自己长不好的,一定需要缝合,不然可以用填塞。

  几个外科医生正这么想,术台上那位“没经验”的实习生貌似比他们有勇气,说出了同样的意见。谢婉莹和带教她的于师兄商量道:“可以用生物补片来填塞。”

  生物补片被称之为细胞支架,在临床上用来填塞受损部位的缺失组织,作为一种支架存在很有效不会塌。同时它作为一种可吸收的生物材料,能引导出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原有的地方长出新组织,最后完成愈合。遵照生物补片使用的原理,在这地方用生物补片显然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