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412章

作者:肥妈向善 标签: 穿越重生

  想到这里,谢婉莹不得不想,她二表姨是太会打算盘了。

第1503章 行业内外的信息差

  她妈妈说的老百姓的口碑里仲山医学院附属比省人民医院强,从某方面来说是对的。主要她事前不知道大表哥要找的是介入专家以为要找的是心胸外专家,直到昨晚听表嫂说了具体情况。

  省人民医院外科有优势传统,但是介入技术不出名。和国协以及仲山医学院等这些有著名医学院当大靠山的附属医院不同,省人民医院在新技术更新上稍微要慢半拍,逊色一些。老百姓道听途说来自口口相传,恰好代表一定精准度。

  如果不是周若梅拦着自己儿子,丁文泽愿意出面帮联系,让萧树刚第一时间住进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可能有这个机会可以得到更好的介入治疗,而不是直接去找首都的医生了。

  省人民医院和仲山医学院几个附属医院均存在竞争关系,而且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服谁。让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去联系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相当于有自打脸的行为,不是很心甘情愿的。即是说,医生会在家属请求的情况下去做这个事儿,但是要尽心尽力不可能。

  在省人民医院医生的眼里,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技术和自己医院差不多而已罢了。你家属去求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一是没意义,二是不信任我们贬低我们的技术了。医生不喜欢患者半路换医生尤其换个比自己和自己医院水平可能低的医院和医生,这是侮辱人。

  医生在自己的技术上是有非常非常强烈的自尊心的,也只有这样的医生能成技术大佬。

  身处行业内的周若梅通晓以上信息,是否早已预判到了事情的走向,包括外甥萧树刚接下来的病情发展以及会遇到的困难?

  谢婉莹认为周若梅和丁玉海是可以预判到的。原因很简单,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能力是比省人民医院强,全国综合三甲排名在省人民医院前面。

  再次说到为什么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会比省人民医院技术更新迭代快和强了。背靠医学院作为医学院直属单位的好处多多,首先表现在学术交流上。

  全国仅几家医学院赫赫有名,全国各大有名三甲医院里的名医少不了均出自这几个医学院的精心培育。提到共同的母校,共同的导师,感情自然而然而生,有些事情变得非常好办。医学院借助特殊的师生关系,日常频繁交流是必然的事,下属单位借助医学院人脉搞学术交流得天独厚,等于说几乎是一个圈子里玩的人。

  像她谢婉莹之前亲眼所见的,傅老师申师兄均和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算非常非常熟悉,和省人民医院是没有的。正因为如此,大多数医学生毕业首选就业单位方向是自己母校的直属医院。人际关系好,未来做研究升值有先天优势。

  仲山医学院毕业生一样,心里首选自己附属医院就业再到省人民医院。即使省人民医院技术不差口碑不赖工薪不低,可是自己熟悉的老师全在医学院里和附属医院里,这是省人民医院给不了的。

  医学圈子里和其它行业并无区别,很讲人脉。

第1504章 巨变

  周若梅和丁玉海的决定,相当于断了她大表哥治伤很重要的一条出路。尤其是当她谢婉莹回到这片故土,身体的生理反应逐渐记忆起故土的一切时,会发现这个问题显得越加凸显和惊人。

  说到她对老家省会非常熟悉的另一块了,是:气候。

  省会常年气温比她老家松圆更高,处处透着湿热的气息。

  南方比北方普遍气温高太多。首都现在的气温是深秋时节,清晨半夜寒冷时可以到四五度之低。南方整个冬天最冷时候不过是这个温度,现在白天的温度是二十摄氏度出头,有时候中午热起来像夏天呢。

  很多南方人适应不了北方是这个原因。北方人适应南方容易,南方人要适应北方没个好的身体条件太难。最糟糕的是,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在北方。等同于,南方病人要去北方治疗,在冬天这个季节是十分不利的。

  谢婉莹的秀眉添加了层不可避免的愁云。自己果然是几年回家几乎忘了家乡这些特点。等回到故土身体的记忆全部记起来了,只怕有点儿迟。

  申师兄的技术必然是要更厉害些,能把大表哥送到国陟去治更好,毋庸置疑。然而表哥如果非得去首都治病,身体不知道能不能在北方熬得住是个问题。

  因而首选要在本地治。

  能不能找到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里头的医生把大表哥转过去治?找申师兄联系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像联系徐医生?

  谢婉莹越想,越在心里和妈妈一样想骂死二表姨周若梅了。如果一开始丁文泽出面让萧树刚去仲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什么麻烦事都没有了。

  利用行业内外的信息剪刀差如此对待一个亲外甥,内心里该有多大的仇恨。

  坐上出租车前往省人民医院,一路上没电话来打扰,可见任老师和发小暂时没有和其他人说起。谢婉莹暗地里松了口气,心想若曹师兄真突然打来问她,她可能会一时嗓子里噎住,不知从何说起为好。

  下车,走进住院部,马不停蹄乘坐电梯来到心胸外科二科住院病区,找到22床。

  22床和21床是同在一间双人病房里头。另一位病人同样为术后,康复较好,提着胸腔闭式引流瓶在医院走廊里散步等待把管出院了。

  与病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萧树刚半卧在病床上宛如成了个半身不遂的人。

  站在病房门口,望到病房里大表哥的样子,谢婉莹内心里是痛了下。

  萧树刚出事以前由于家庭事业两好,三十出头的年纪好像二十岁的小伙子一样的精神头。一个车祸,让人在短短十天之内可以变成个快入棺材的老头子。萧树刚的双眼空洞而无神。

  和表嫂说的一样,大表哥好像脑子出问题了。

  实际上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做,是曹师兄说过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鼻孔里戴着氧气管,萧树刚气息有些促,吃饭艰难。

  拿着勺子给老公喂粥的尚思玲面色疲惫。

  做家属的天天陪伴病人照顾病人,比工作更辛苦,整天需要提心吊胆。

第1505章 临床永远变化多

  “你再吃点,不吃怎么能好呢?”尚思玲再劝劝只吃了两口的老公。

  萧树刚连应都懒得应老婆,身体无力为一方面,另一方面他的脑子似乎停留在车祸那个破碎的震惊世界里,如同陷入了泥沼拔不出来。

  “表嫂,表哥。”

  听见声音,尚思玲转回头。

  病房门口站立的女孩亭亭玉立,长发垂肩,身上素米色的毛衣质朴无华。

  尚思玲愣了大半天方记起这个美女可能是谁,惊讶地叫了声:“莹莹,你长这么漂亮了吗?”

  表嫂太会夸人,谢婉莹快害臊了,走进病房说:“我脸没洗,牙没刷。”

  “树刚,你看看,莹莹比我们小时候见到她时漂亮多了。当初她爸爸带她和她妈妈到省会来探望我们顺便玩玩,那时候她应该是小学生毕业未上中学。我印象里她是个小布丁。现在她变成个大美女。”

  老婆像只麻雀叽叽喳喳,萧树刚盲然的视野里浮现出了谢婉莹的脸。渐渐的,他的眼中发出了点光亮,嘴角弯了弯,虚弱的声音吐出道:“是莹莹。”

  “对,是莹莹。”尚思玲在见到老公的小表妹时,不知为何觉得自己内心可以松口大气似了。

  搬了张椅子给老公的小表妹坐,尚思玲问:“吃早餐没有?”

  没有和表嫂客气,谢婉莹承认自己没来得及吃。

  “你说你要来,是真来了。我完全没想到你会来的这么快。”尚思玲笑着拿手拍拍她肩膀,掏出钱包去楼下给她买早餐,“你坐下陪你表哥。待会儿可能会有医生来查房。你可以问下医生具体情况。”

  行。谢婉莹答应表嫂。

  萧树刚病着没力气说话,但是不忘提醒下表妹:“书包放下。”

  背个大书包是重,谢婉莹把书包放下来,走到病床边蹲下身。

  大表哥术后身上放有引流管。心胸外科术后留的是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正常情况下为负压,术后若要引流必须采用闭式引流系统防止外界气体进入,这是和人体其它部位手术最不一样的地方。

  表现在一条引流管子最后连接的那个瓶子里头装有水,叫做水封瓶。

  水封瓶利用虹吸原理,可以将胸腔内多余的气体和血液吸出来到瓶子里头。和观察其它引流袋引流瓶一样,观察水封瓶里头吸出物的情况,可以间接了解到患者胸腔内的伤口愈合情况。

  做完手术后,这个流出物应该是越来越少到无,然后拔管。

  谢婉莹仔细查看后,断定引流物不多,说明之前的肺修补术是比较成功的。患者胸腔内伤口愈合渐好,结果医生没想到会再来个其它问题。

  大出血,要止血,各种止血药要上。止住血后,止血药停。患者身体的血液系统只要没有血液病的,常规会恢复到健康的平衡点。因此萧树刚这个术后问题是医生很难能事先想到的。

  临床上永远是这样,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出现,让医生措手不及。

第1506章 你找我也没用

  除了观察引流瓶,谢婉莹双眼注视起病人床头放的心电监护仪。仪器屏幕上显示的心电曲线起起落落,心率偶尔跳动的幅度比较大,皆显示出患者的心脏活动并不平稳。

  白天未开始输液,谢婉莹暂时无从得知大表哥现在在用什么药物。据表嫂昨晚反应的是,现在病人打的药水不多,打的有抗生素。

  门口21床病人看到谁了,喊着话:“蒋医生,吃饭没有?”

  “吃过了。”回答的人声音低调,脚步声很快。三甲医院的节奏向来是快的,走路如风的医生比比皆是。

  不会儿,一名二十几岁的年轻男医生出现在病房里头。

  谢婉莹初步判定对方属于管床医生。对方姓蒋,是表嫂口里口口声声说病情沟通的那位蒋医生了。说明尚思玲在这里能找到并且说话的医生只有这位管床医生,再上级的医生没出现。

  老百姓一般情况下想找到年资高的医生是比较难的。年资高的医生只出现在白天集体查房以及在手术室做手术和出门诊的时候。不然需要找内部人士帮忙联系。

  不是说年轻医生不好,而是很多重大问题年轻医生做不了决定注定只能充当个上级的传话筒。如果此时患者的病情到了关键点上,患者家属焦急如火找不到经验更丰富老道的教授商量的话会非常沮丧的。这同样是医患矛盾激发的因素之一。

  上级医生为什么不出面。到这个时候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上级医生自认没法子了。和其它行业一样只能推下面的人出来挡枪。其实是变相告诉病人家属一个残酷的事实,你找我也没用。

  安抚病人和家属的事,先交给年轻医生来做吧。如果家属闹到不可开交,到时候自己再出场。

  考验年轻医生全面能力的时候到了。

  最低层次的是说几句安慰话。最无奈的是只能做传声筒。还有一种,像谢婉莹同学和潘世华同学他们那样,提出解决难题的技术方案,勇气超越老师。

  有多少个年轻临床医生能做到谢同学他们这样的,不能说没有,只是比例相对较低。

  医学生到底是由于市场巨大的需求关系,有些批量生产的性质。如同高考应试考试,得高分的占比低,得平均分的占大多数。

  谢婉莹望着面前的蒋医生,心里在想这个医生会是哪种,好不好说话,将决定她表哥接下来的治疗途径。

  “他家里人呢?”蒋医生问。

  “我是他表妹。我表嫂出去买早餐。你有什么事可以和我说,我和我表嫂说。”谢婉莹向对方走过去表明自己身份。

  蒋医生忙,听她这样说不等尚思玲回来了,示意她走出病房谈话。

  谢婉莹回身先安慰下表哥:“没事,我问问医生再说。”

  见到医生进来时,萧树刚眼里是浮现出了自己控制不住的恐慌感,身为病人他似乎是察觉到了些不好的迹象。

  眼见大表哥好像听不见她说话,谢婉莹的手伸出去握握大表哥的手,目光向大表哥坚定地表示道:没事,有我在。

第1507章 表明身份

  萧树刚望住她的脸,表情逐渐缓和下来。直到目送她出去时,他好像恍然记起了她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学生。刚那一刹那,他真没觉得她是个小妹妹,这是怎么回事。

  走到外面,谢婉莹一路尾随蒋医生到了护士站。

  蒋医生站住脚,没有面对她而是对着护士站,让护士拿了22床病历过来。一边翻病历一边他若是在思索怎么完成上级医生交代的艰巨任务,如何平安无事和病人家属进行沟通。

  “是这样的。”蒋医生斟酌开场词,照旧没敢对着家属的眼神说话,“何教授说了,说是病人现在这个情况只能先做观察。”

  “之前说是要找首都医院的医生。”谢婉莹说起他们医生团队原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