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461章

作者:肥妈向善 标签: 穿越重生

  和在医院里其它地方工作一样,产房的医务人员队伍主要有医生和专业的护理人员组成。麻醉医生属于需要时出现。产房的护理人员有普通的护士以及助产士,助产士需要再考取专门的助产士证。

  医生的话是由病房里的医生负责的。平常产妇的监护工作交给助产士了,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任何情况助产士会及时打电话汇报给医生,让产科病房医生赶紧过来处理。如果病人是顺产,由助产士在医生监督下进行接生。这个钱算助产士头上的。所以,助产士比谁都希望孕妇能顺产。

  新来乍到,两名同学不敢乱走。产房内的区域不像外界想的一扇门后面只有一块地方,是隔成好多块区域的。读医学的人均知道,不熟悉医院内部区域划分范围的千万不要乱走,会违反无菌操作规则,到时候不是一顿挨骂可以解决的。

  据郑老师介绍,一进门可见的房间,面积大,床位最多,是产房的主要耗时战场所在了:多人待产间。

  这里的病人主要是从病房或是急门诊送进来的第一产程产妇。第一产程耗时最长,尤其头产妇有些产程长达快一天的。若按照临床上常用的指证来判断,一般孕妇分娩前规律宫缩阵痛开始,宫口开两指可以送到待产室来了。医生一个手指宽度指约一厘米,因此宫口开两指是指两厘米。

  其余特殊情况,如监护到胎儿胎心下降,需要紧急人工破水,接着会再尝试让孕妇自然分娩,这样的患者一样会被送到待产室生产。

  再到每家医院,可能具体送待产室的孕妇医学指征有小异。这需要根据每家医院的待产室产位数医务人员配比数等来决定。

  像北都三,多人间待产室共塞满的二十张床位数经常是不足够的,要在走廊里临时放上移动床给产妇加床。即便如此,有的孕妇送上来以后由于产前宫缩指标在临界值,宫口开的二指总是犹犹豫豫开或不开,可能下面医生检查是两指,上面医生来摸又觉得不是,让孕妇回去产科病房继续等了。等差不多再把病人送上来,不然床位数不够给病人用。

  可见产房的供需关系有多不平衡。供需不平衡,病人多医务人员偏少,于是为了服务更多的病人,产房内四处可见医务人员走路像飞人。

  廊道里时而响起互相呼叫同事的声音,是像大音量的喇叭。医院里只要是人太多的地方必须靠喊,否认谁也听不见谁说什么。

  如此复杂的环境下,首先是不能干扰到同事们工作。郑医生带两学生如在夹缝里头走路,小心翼翼贴着墙壁走。

第1710章 需有享受的命

  遇到加床以及给加床产妇遮挡隐私的屏风,再贴着屏风外围走。往屏风里头望一眼,可以望见痛到面色发白说不出话掉眼泪的准妈妈,以及有胎心监护咚哒咚哒的声音。

  生孩子有多痛苦。可能每个准妈妈分娩时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会痛到死去活来直接痛晕过去了,有的能忍到顺利分娩。

  医学上对疼痛的等级分类里并不是用病种来划分,而是要用临床症状来划分。

  不同产妇的痛感不同,导致临床上常有貌似彼此矛盾的现象发生。医生靠观察待产妇面色生命体征等认为能顺产,但是待产妇始终认为自己痛到不能。只能说疼痛有时候真能折磨死人。

  由于医学上是崇尚顺产的,医生是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给孕妇做剖腹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会一直鼓励有条件顺产的待产妇努力。可是遍地产妇哀嚎和遍地伤兵一样,部分医务人员看多了这种场面感官刺激会像战场上的医务人员一样容易变麻木,分辨不清究竟人家是不是真的痛到受不了。除非母亲胎儿的生命指征往下掉了才能反应过来。好的医院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会增派助产士做交叉评价待产妇状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小医院没有这个资金条件是不可能的。

  护理人员从来是守护病人病情变化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都筑不好可以料想后面可怕的状况百出。国协培养的护士自己用不让外流,正是因为如此的缘故。医生自己看着不行吗?又是钱的问题了。医生比护士工资高开很多的。

  整个产房好像闹市区枪战区,有没有比较安静的地方待产。每个产妇都想享受最好的待产环境。有的,部分有条件医院有提供这样的优越环境。像北都三有两间单人待产间。只有这个单人待产间不会影响到其他待产妇的隐私权,会同意一个家属进来陪产。

  物以稀为贵,单人待产间收费标准肯定很贵,另外一方面,有钱人不少。想进单产待产间除了钱不够,需要有人脉以及待产妇得有这个享受的命。最后面那点最要命,不是钱能解决的。由于排队的人多如果刚好你要生产了前面那个尚未生出来没走,你是轮不到了。或是你直接突然转剖或等待过程中比前面那个早生了,直接用不上了。

  这些只是一再验证产房内的千变万化。为此临床上的产科医生从来不敢打包票给谁说这个病人能多久生出孩子。当然医学有规定产程超过多长时间必须转剖宫。

  抵达多人待产间了,郑老师很快在来来往往忙碌的人群中找到科室同事彭医生。

  彭医生是个瘦瘦的女医生,三十几岁,没戴眼镜,长发全包在手术帽里头去了,显得干练有素质。产科和其它病区医生一样属于24小时值班,忙了一个白天的彭医生不无意外深感疲累,额头排着把汗,间歇调整气息给自己再攒攒干活的力气。

第1711章 努力顺

  “我给你把你要的那几本书带来了,放在你科室的储物柜里。”郑医生给同事报信儿。

  “谢了。”彭医生朝郑医生笑一笑,所有同事都知道郑医生是大好人一个。

  应完声,彭医生戴上手套,要马上给一个病人做产前内检。

  护士拉起隔帘遮挡病人隐私。

  躺在待产床上的产妇二十三四岁,满脸冒着汗,感觉自己是痛到快不行了,嗓子里噎着哭音问医生护士:“还要多久?”

  第一产程孕妇难以忍受的痛苦不是因为痛感最强烈,而是因为疼痛的时间长。导致很多没经历过的初产妇头次遇到这种看似绵绵无期的痛苦直接投降。应证了那句古话大多数人会选择长痛不如短痛。痛到要死没关系,千万时间别太长。

  此时医生要努力给产妇希望,彭医生安慰产妇说:“别急,我给你检查下看看宫口打开的情况。”

  第一产程是否到达第二产程的指标之一是看宫口,首先宫口需要全开。

  彭医生现在给产妇做的是产前内检,这个检查不仅仅是检查宫口开了多少指,同时检查宫颈,检查骨盆,看看产道情况如何。必要时医生的手指帮着扩张宫口。产前内检确实和其它科室检查不太一样,造成大量女性排斥男医生。

  谢婉莹不用看,可以感觉到耿同学走开了。耿同学别看是个不爱说话的,和潘同学一样是个温柔男。可能见病人的眼神不喜欢,不用人家开声赶紧走了。

  站在她身边的郑医生同样发现到了这个迹象,无奈地耸耸眉。原想是不是可以拐国协一个优秀男医学生到北都弥补失去宋学霖的遗憾。现在看来整个北都最出名的产科是做不到了。

  “你这个宫口开了三指不到。打点催产素看看再说。到时候再帮你扩下宫口。”彭医生对病人说。

  “医生,我受不了这个痛了,你给我剖腹产吧。”五号床病人两泪眼汪汪地求着彭医生说。

  “你到待产室一共不到一个小时。我都没有给你做人工破水。”彭医生说这话,是想给产妇表明,若不是为了来安慰鼓励产妇,想也知道医生不会来产房看的,因为知道生孩子根本不可能这么快。

  “可是这个小时比我以前什么时候都疼。”五号床病人哭着说。

  “别哭别哭。”助产士拿了条毛巾给病人擦擦脸,“你这会儿哭,等会儿哪有力气生孩子。”

  病人噎噎哭音:“剖腹产怎么不好了?”

  “之前不是和你说过很多遍了吗?你是第一次生孩子肯定会比那些生过孩子的痛的。每个女人生孩子没有不痛的。你这个身体条件各方面有条件顺产干嘛不顺产,觉得在肚子上挨一刀好吗?等你挨完刀有你后悔的。刀疤一辈子别想拿掉,在肚子上一道多难看。”彭医生说。

  “我很疼。不像她们,她们没有我疼啊。”病人拿隔壁床的产妇做对比。

  所有人望过去,望到左右隔壁和对面三位被这个病人指明做对比的产妇。对面那位产妇表情是比较淡定沉着的,不是初产妇而是经产妇。不用医生和护士指导,自己知道如何调整呼吸节奏来减轻宫缩痛楚的感觉。

第1712章 不同的宝妈

  有经验是好事情,不管是医生或是病人,心态首先不同了。

  左侧六床病人很瘦小,身高一米五三,体重肉眼可见如芦柴棒似的,显得怀孕的肚子很大。乍一看,好像可以叫人怀疑不是孕妇而是像腹水病人。

  “没联系她家里人吗?”郑医生问同事。

  六床病人医生瞧一眼都知道不具备顺产条件。结果这病人居然躺在待产室里打着催产素。而且这病人看似没叫疼,实际上整张脸忍痛忍到泛青白,更叫人觉得可怕。

  “从急诊进来的,一来家属要求先打催产素,我们俞主任早和他们家属说了顺产不了的。他们家属非是要求尝试顺产。俞主任拗不过他们,只好先在这里试试了。”

  “他们家属为什么非要顺产,是听说什么了吗?”郑医生问。

  现在的家属最喜欢听人家瞎说的,尤其一些经济条件比较拮据的家属,听人家说的最多而且最深信不疑的话是:病人只要进到医院如同掉进钱窟窿里,医生绝对会让你多花钱,直到把你家里的钱花空都送给医院。

  彭医生说到家属的问题一言难尽:“说是不信生个孩子有这么难。说他妈当初和他老婆一样瘦,在田地里干活都能自己生出来,压根儿不用上医院的。”

  妇产科医生只要在临床上干一段时间,像黎大佬那样很难对哪个孕妇产生抱怨,知道孕妇的问题基本上均不是出自孕妇自己本人。

  家属不让剖腹产要怎么办?

  彭医生小声和郑医生商量:“我想好了,等会儿出去外面同家属说,再不剖宫产,这儿子要死肚子里了。”

  不要以为产科医生在骗家属。说的是真话。产程过长,胎儿在孕妇肚子里会缺氧,胎心下降。助产士已经走过去给六号床上胎心监护了并且吸上氧气。

  “如果他们一直认定医院是骗他们的你要怎么办?”郑医生再刁难下同事,让同事备多点预案以防万一。

  “只好让他们进来一个人,给他们看看胎心是这样的。”彭医生盘算着,自己做事有限的范围内如何用尽手段。

  “如果他们继续不信你的话非让她顺产。”郑医生这话是把同事逼到极限思考如何应付这种顽固派家属。

  彭医生心情很沉重,清楚如果家属这样顽固不化的话,叫上级医生来只会是一样的结果。说不好最终像新闻报出来的那样,孕妇和孩子无奈一块死。

  “我先打电话给俞主任报告下情况。”没有办法了,彭医生只能和上级先沟通了。

  “她都没有我疼。”见医生要走的样子,五号床执意提出要剖腹的要求,指着右侧病人说。

  归之,她认为三个病友看来没有一个比她疼的。

  “人家不是不疼。”彭医生转回头对五号床认真分析下情况,“你没看见她们几个脸上的表情吗?一个个痛到脸色发白了。你的面色比她们三个好一些呢。”

  右侧四号床病人听到彭医生这话,忍不住被医生逗笑,一边笑一边脸上肌肉由于宫缩痛抽筋似的抽抽挤挤。

第1713章 内检

  五号床见到四号床在抽筋笑,总算感觉到好像医生的话有点对了。

  彭医生不管病人和家属怎么说,该怎么干就怎么干,给五号床开了催产素医嘱。

  郑医生看着彭医生开医嘱,觉得五号床是幸运极了。若是其他医生恐怕没有彭医生如此贴心,直接喊送回病房等等再上来了。

  彭医生是心肠很善良的。

  开完医嘱转身,彭医生顺带给四床六床一块做下检查。若不是助产士打电话给她说五号床强烈要求见医生,她不会过来产房的要在病房值班。

  “实习生?”这一刻彭医生总算发现了两名菜鸟,问句郑医生。

  “是,可以让他们试下产前内检吗?”郑医生给两位同学争取下练手机会,征求同事的意见,“他们在产科门诊见习过,有给病人做过产前检查。”

  谢同学是有,当初一大帮同学直呼班上女生胆子太大,老师说给做马上动手。耿永哲回想起以前的见习场景,再看看现在的谢同学一如既往沉着应对毫无没有退缩的迹象。

  比起谢同学学习进步有多快,实际上一班子同学心头最惊叹的是谢同学那股勇劲儿。

  “要试吗?”彭医生问两位同学自己的意见。

  谢婉莹立马点了头,来到妇产科实习了,不练手想干嘛。要知道,可能一辈子只有这几个月的练手机会了。因为她未来并不想留在妇产科。

  可能有的学生会认为,既然未来没打算留在这个科室,也没有必要在这里练手。这样说的话,人家卫生教育部门规定实习生必须到妇产科实习轮科莫非是瞎搞的了。肯定不是。学生要听大佬的,全世界医学规定的医生培训计划要听从,好好学对了。

  望到谢同学脸上坚定无退缩的表情,耿永哲内心有块东西松动了。

  无论妇产科是不是医闹重灾区,当医生的绝不能自己由于惧怕先退了。

  彭医生作为老师爽快,给两位同学指了下无菌手套的地方。

  两位同学先消毒完手部再戴上无菌手套。

  按理说孕妇做产前内检需要取截石位,最好是上妇科床做这个检查。实际上在病房在待产室都不可能这样来来回回折腾病人让病人难受。只能是就普通床让病人取个类似截石位的体位,其余靠医生自身的技术来弥补病人体位不到位的地方了。

  在耿同学之前,谢婉莹先开始做六床病人的产前内检。

  六床病人痛成这样了,好像全身痛到麻木没有知觉了,是没法配合医生的,两腿的腿部没力气张开。助产士过来帮忙扶开腿。谢婉莹摇摇头说不用了。

  老师们在旁边看和必要时指导。只见谢同学探进去检查的两根手指速度很快,毫无阻力似的。如果看花眼可能会觉得谢同学或许在演魔术骗人,可能实际上没有给病人做检查。

  “查完了?”彭医生问。

  谢婉莹点了下头:“是。”

  六床病人根本没觉得被她检查过,对医生摇了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