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带着亿万物资当知青 第121章

作者:南星枳 标签: 穿越重生

方海川捂着胸口,不行,不行,不能想,一想的话,他就觉得他的心血白付出了。

“爷爷,我不要镯子了,还不行吗?”方忆甜顿时就心虚了,工厂,她是真没想过卖掉,毕竟那是爷爷的心血,还有别墅,也是爷爷送给她的第一套房子。

“方海川,你在欺负甜甜呢?”陆婉音买菜回来,就听到方忆甜的话了,立刻冲了进来,正要替方忆甜撑腰,看着这一屋子的东西,陆婉音愣了:“这,哪来的?”

那几袋子像米,还有这一台崭新的缝纫机!

“婉音啊,这是小柏他们送来的缝纫机。”方海川笑眯眯的说:“还是儿子孝顺,你看这些里有米、有糯米还有面粉,到时候过端午了,我们做粽子吃,还能做糯米饭吃。”

“你看,这海城的布料,花样是不是好看?”方海川献宝似的说道:“我没衣服,你帮我做几身吧?”

“还有这灰色,是不是适合你?”方海川说着,又拿出旁边的袋子说:“这几条裙子是给清清的,还有这金镯子,也是给清清的,我这个当爷爷的见面礼。”

“老方啊,你怎么当爹的?”陆婉音一把将方海川拉到旁边:“你让儿子买这么多东西送过来,你让儿媳妇怎么想?”

儿子是孝顺的,但儿媳妇呢?

“放心,这些都是我挣的。”方海川的话音方落,陆婉音就数落道:“什么你挣的,你不是躺了十几年,怎么挣钱?”

陆婉音一副你别想骗我的样子:“还有这金镯子,甜甜有吗?”

第226章 他心里头有姑娘了?

“奶奶,我有。”方忆甜点头,说起来,她得到爷爷的东西是最多的了,她立刻上前帮着爷爷说话:“这些东西,我妈都知道的。”

“那你二婶知道吗?”陆婉音问。

方忆甜硬着头皮点头道:“当然是知道的,所以,奶奶,你就安心收着吧。”

方忆甜说完,找借口要去见陆清,就跑了。

刚出院子,就见着陆清回来了,还带着一大堆的纸盒。

“方姐姐。”陆清习惯了这么喊她,见着她的时候,格外高兴。

“陆清,正好,我给你带了纸笔还有本子,尺子也带了,你看看喜欢不喜欢。”方忆甜之前也想送,又怕陆奶奶和陆清不接受。

如今,成了自家堂妹,那必须送送送!

“方姐姐不用,我有。”陆清拒绝着。

方忆甜道:“行了,你就别拒绝了,这些都是当姐姐送的。”

“你要是拒绝,是不是不喜欢姐姐送的?”方忆甜挑眉,接过她手里的东西,随着一块进屋了。

屋子里,方海川已经和陆婉音开始抬缝纫机了。

方忆甜朝着方海川竖起了大拇指,爷爷不愧是爷爷,就是厉害。

陆清不仅收到了纸笔本子,还收到了方海川送的一只金镯子,两位叔叔送的布拉吉裙子,足足有五条呢,还有漂亮的头发。

“爷爷,这,这些东西也太多了。”陆清不是第一次拿金镯子,以前见过妈妈也有,只不过,后来爸妈出事之后,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已经全部换成了吃食,要么就换成了给奶奶的药。

这么漂亮的布拉吉裙子,陆清还是第一次见,海城的衣服,原来这么漂亮吗?

“清清,拿着吧,这都是我们的心意。”方海川笑眯眯的说:“以后爷爷挣了钱,还会给你买更多好东西。”

方海川想,方柏他们应该早就到海城了吧?

按着他给的方法,改进机器,如果速度快的话,现在也该有结果了吧?

海城。

方柏回到海城之后,连家都没进,直接带着方海川给的资料,直奔厂里,见到了领导,他将资料往领导面前一放,两个人一合计,就直奔车间,开始改进了。

埋头苦干了五天,改造的机器终于能用了,方柏和领导两个人双目赤红,这些日子,为了改进这机器,他们累了,就直接窝在办公室里睡觉,饿了,就随便吃个冷馒头包子什么的。

后来,还是车间里的人发现了这里的情况,安排厨房里,每天打两份饭进来。

“方柏啊,这机器要是改造成了,就替厂里省下了一大笔钱啊!”高营激动的说着,厂里最近就为了那批新机器发愁呢!

旧机器太旧了,生产量跟不上去,想去国外进一批机器,但价格又让人望而却步。

林厂长为了这事,特意和国外的代表谈了,本来都已经谈妥了的,谁知道,人家坐地起价!

这价格,直接翻了三分之一,林厂长也做不了主,回来之后,厂里就开始天天的开大会,不少人都不想做这笔买卖了!

这国外的代表,分明就是吃准他们自己造不出来嘛!

谁知道,这会方柏带来的改进资料,居然比买的新机器还要厉害,一旦成了,日后就不用再去国外买了!

“高主任,希望,能成功。”方柏紧张又期待的看着开始运转的机器。

“肯定能成。”高营的手紧握着,经过改进的机器开始运转。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当确定能够提升一半的产量时,方柏重重的松了一口气,高营拍着方柏的后背,力气之大,直接将方柏拍的站不稳了。

“你小子,可以啊!”高营抓着他道:“行了,这事,我赶紧向厂长汇报,你先回去休息。”

高营迫不及待的就去找林厂长了,他们不用买国外的机器了,只要他们好好的把机器改进一下,比新买的机器还顶用呢!

方柏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咦?你今天终于回来了?”沈佩心看着桌上的一个酸菜,站起身道:“我去蒸个蛋。”

“好咧。”方柏坐在椅子上等,沈佩心回来的时候,就见着方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方柏?”沈佩心轻推着他,看着他睡眼惺忪的,眼睛都赤红着,问:“是不是厂里出什么事了??”

“没事。”方柏迷糊着,也不忘记分享一下他的高兴:“佩心呐,爸真是有大本事了,他给的改进资料,我们今天终于把机器改进完了,产量,提高了一倍。”

“这么多?”沈佩心眼睛瞪的溜圆,问:“那你是不是又立大功了?”

“爸,是爸给的资料。”方柏大口的扒拉着饭,眉眼之间的开心,是敛都敛不住的。

“这么说来,爸还是因祸得福了?”沈佩心感激公公为女儿甜甜付出的一切。

“对。”方柏说完,又道:“不过,他也吃了不少苦,我琢磨着,大师让他走这一遭,应该不容易吧?”

“那这要是发了奖金,你可得给爸寄过去,妈和清清在县里不容易,我们也不能亏了他们。”沈佩心说。

方柏道:“那还用说,这奖金,是爸应得的。”

“对了,忆南和苗苗呢?”方柏吃完了才想起来,这儿子和儿媳妇还没在。

“他们去苗苗家了,今天是亲家母生日。”沈佩心回答着,道:“你说,我们要是去江城做事,以后,就能够多见着甜甜了。”

“等忆南有了孩子,你不得帮衬着带孩子?还有忆北的亲事?弟弟妹妹都结婚了,就忆北这个当大哥的还没结婚,你不得托人问问?”方柏看着她,那眼神似乎在说:你想什么呢,事还多着呢。

“唉。”沈佩心一提到大儿子,就叹气道:“忆北那孩子,我给他相了几个姑娘,他都不愿意,连见都不去见,隔壁高婶家的孙女多好?模样长的好看,又是音乐老师,可忆北连看都不去看。”

沈佩心一连提了好几个姑娘都不错,可惜,方忆北连面都不去见,每天都在部队里不回家,她有心无力。

“或许,他心里头有姑娘了?”方柏随口猜测着,吃饱了坐在椅子上,他靠着没一会就睡着了,呼噜打的震天响。

第227章 他们离婚了吗?

“谁知道呢,回来一趟,没住多少天就走了,问他什么都不说。”沈佩心叹了一口气,随即眼睛一亮:“他和甜甜关系好,要不,问问甜甜?”

沈佩心一回头,就听到方柏的呼噜声已经震天响了。

“哪有做得完的事情,就算再忙,这觉怎么也不让睡了?”沈佩心嘀咕着,从房间里拿了一床小被子给他盖着肚子,她则收碗忙碌去了。

……

四月中旬,方忆甜特意去了一趟省城,想着五月就是端午节了,她特意留了三千斤糯米、一千斤红豆在租的房子里。

余粮把所有卖完的钱,都给了方忆甜,那一大笔的钱,余粮每天晚上都睡的不踏实,他道:“忆甜,这钱,能不能汇给你?”

“噗嗤。”方忆甜笑着说着,从中拿了二十五块钱给他:“这个月的工钱,多加五块?就当作你保管这些钱的功劳了。”

“忆甜,那不用。”余粮最近帮方忆甜卖东西,一点也不耽误他在火车站扛货卸货,相当于一个人,挣了二份的工资。

“我帮你卖东西挣了工钱,哪能还要什么保管费。”余粮拒绝着,他现在就盼着方忆甜这里,每个月都有活干呢,这样,他就能多挣钱,养活儿子和妈了。

“拿着吧,这么多钱,你能保管的这么好,很不错了。”方忆甜很清楚,她如果一直加工资,肯定也是不行的,但利用保管费,又加个五块,余粮肯定能踏实给他卖货。

“你要是不拿,我可不敢再让你卖货了。”方忆甜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余粮只有接下钱,感激的看向方忆甜道:“忆甜,你就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

“你个臭小子,忆甜来了,也不告诉我,我好买菜做饭啊。”余母回来见着方忆甜,将两孩子放到院子里,转身就往外走:“我去买菜,一定要留家里吃饭。”

方忆甜看着热情的余母,想着上次吃撑了,不由的咽了咽口水,这要是再来一回,她怕是要扶墙走吧?

“爸爸。”

“爸爸,奶奶给我们买糖吃了。”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的朝着余粮扑了过去。

“大宝小宝,叫阿姨。”余粮一手一个,将两个儿子抱了起来,笑着说:“这是我两个儿子,余大宝和余小宝。”

“你们好呀。”方忆甜朝着他们招手,余母爱干净,连带着两个孩子,也是打扮的干净,衣服不新,看得出来,洗的发白,但,胜在干净。

“阿姨。”年纪稍大的余大宝脆生生的喊着。

年纪稍小的余小宝有些喊不来,最后阿姨变成了:“姨姨。”

“真乖。”方忆甜从兜里摸了七八颗大白兔奶糖:“来,尝尝阿姨的糖,好不好?”

余大宝和余小宝两个人没有接,而是回头看向余粮。

“几颗糖,不会不让孩子吃吧?”方忆甜扬了扬手里的糖,直接塞两孩子的兜里道:“拿着,阿姨给的。”

“谢谢阿姨。”余粮的话音方落,两个孩子脆生生的说:“谢谢阿姨。”

“不用谢。”方忆甜笑着回。

余粮将两孩子放下,让他们到院子里玩,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起家事。

余母买菜回来,方忆甜在厨房帮忙,余母看着院子里的两个大孙子,说起了两个孩子回来的事。

前些日子,也不知道李红哪来的消息,听说余粮挣钱了,就带着孩子来要钱,被余母打发走了,她就是瞧着李红以前在娘家受尽了欺负,所以,对她格外的怜爱。

把她当成亲闺女处着,坐月子的时候,也是想方设法的给李红换点鸡蛋补补身子。

李红带着两个孩子,什么事也不干,就连邻居也看不过眼,但余母觉得,李红带两个孩子,确实累,她身子还行,每天去干点轻省的活,还能挣钱呢。

她以为,真心能换真心,结果呢?

她病了,还没死呢,李红就怕她拖累他们一家子了。

余母的心寒了,要不是看在两个孙子的份上,余母真是连看都不愿意看到她。

李红一上门,余母就找李红哭穷,比如说她的病,每个月都要花十几块钱,比如说余粮卸货的活没以前多,家里缺钱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