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带着亿万物资当知青 第221章

作者:南星枳 标签: 穿越重生

“甜甜,带着勤勤他们来陪陪我们两个。”陆婉音也开口说着,从不知道方忆甜是她的亲孙女,陆婉音就喜欢方忆甜。

后来知道是她的亲孙女了,陆婉音就更加喜欢了,陆清不在家,陆婉音就盼着方忆甜能带着孩子来陪陪他们了。

“你奶奶说的对,走,你奶奶前两天就已经把被子晒了。”方海川的意思,已经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

“我也晒了被子。”沈佩心知道女婿要出远门了,她也特意晒了被子,方忆甜以前的房间,就可以住,还是她原来住的模样。

方忆甜:“……”迎着大家的目光,她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了,她看着偎在她怀里撒娇的星星道:“勤勤、墨墨、星星来。”

方忆甜将三个孩子喊了过来,将决定权交给了他们三个孩子。

方海川一听,立刻就说道:“太奶最近又做南瓜饼了,还要给你们包饺子吃。”

陆婉音会做的吃食那叫一个多,她立刻道:“还给你们做奶茶。”

“太爷,我要去你那里住。”星星第一个扑向方海川。

沈佩心还想挣扎一下,可方海川又提起家里新买了一批玩具,有勤勤喜欢的枪,有墨墨喜欢的魔方,还有星星喜欢的大娃娃。

沈佩心酸溜溜的败下阵来,一旁的方柏小声的提醒道:“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看看孩子,爸妈他们就两个人。”

“行了,我又没说什么。”沈佩心也知道,方忆甜带着孩子去陪陪方海川他们是最好的。

于是,方忆甜带着三个孩子住进了方海川家,她正感慨着自己成了一个香饽饽呢,就见方海川悄悄的在她的耳边道:“甜甜,刚刚我说的东西,你可都准备好了,等会给勤勤他们。”

方忆甜:“……”

方海川自顾自的说道:“这枪要以前没玩过的,魔方就拿多阶的,娃娃就好说了,大兔子,最好是长耳朵,星星喜欢。”

勤勤他们三个的喜好,方海川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方忆甜将东西拿出来的时候,方海川还嫌弃,方忆甜干脆一股脑的搬了一个玩具店出来,方海川亲自挑挑拣拣的,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立刻就去讨好几个孩子了。

“爷爷,他们还是孩子,你也太宠着了。”方忆甜都怕几个孩子被宠坏了。

“我是他们太爷,多宠宠怎么了?”方海川听了这话,立刻反驳了回去。

方忆甜瞧着几个孩子玩的高兴,也没多说什么,隔辈亲她算是理解了一个透彻。

每天看着爷爷跟几个孩子玩的不亦乐乎,她发现,爷爷虽然宠几个孩子,但还是宠的非常有原则的,也就懒得管了。

特别是看到爷爷抱着星星的时候,让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被爷爷宠着的时候了。

白天上学,晚上回来有爷爷奶奶还有几个孩子,等孩子睡了,她的作业也做完了,躺在床上的时候,铺天盖地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

“难道连信也不能写了?”方忆甜心底琢磨着,想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联系陈风,便一直盼着日子快点过去。

十二月中旬,火车站。

方忆甜早早的就到了火车站接人了。

“甜甜。”孙桂兰看到方忆甜的时候,立刻招着手,高兴的合不拢嘴,当看到只有方忆甜一个人,没看到陈风的时候,她心底还犯着嘀咕。

方忆甜也没多说,只是领着他们回家休息。

这次回的是新华路的新家,路过海大的时候,林队长和李会计他们,全部都震惊了。

大学也见过,在省城的时候,也去看过小山娇娇的学校,但和海大一比,看起来,就完全不太一样了。

等到了新华路的家,看到那二层的小洋层,林队长和李会计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底的震惊。

陈风,到底是娶了一个什么样的媳妇啊?

之前在青山大队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方忆甜的家世好,毕竟方忆甜在青山大队的时候,他们就听自家娘们说过好些回,方知青的新衣服,绝对是他们青山大队最多最好看的

第422章 祖坟冒青烟了

“大勇啊,我没看错吧?”孙桂兰看着眼前的小洋房,往旁边看了看,这一排排的,全部都是这样的小洋房,孙桂兰问:“甜甜,你家是不是在这小洋房后面?”

“妈,之前不是给你寄过照片吗?”方忆甜笑着领着他们往里走,道:“这就是我们的家,一楼有房间,二楼也有房间。”

“你们坐火车累了吧?要不,先回房间休息一下?”方忆甜询问着。

“不用,我不累。”孙桂兰现在脚下轻飘飘的,就像是做梦一样,这看照片和现场看,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孙桂兰一眼就瞧到了角落里那五颜六色的滑滑梯和打着一个一个结的绳网,还有秋千,翘翘板,五颜六色的,一看就是小孩子玩的,她问:“甜甜,那是勤勤他们玩的地方?”

“是啊,还是陈风亲手安装上去的呢。”方忆甜微笑着同,一提起三个孩子,她的眼底就格外的温柔,道:“等会我们就过去我爸妈家吃饭,我爸妈说了,怎么也是亲家第一回 上门。”

“我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也不方便,所以,就没带孩子过来。”方忆甜笑着解释着。

孙桂兰点了点头,和陈大勇对视了一眼,她一直就知道,小风能娶上甜甜,那就是天大的福气,现在一看,这何止是天大的福气,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是他们老陈家祖坟上冒青烟了,才能有这么一个好儿媳呢。

进了屋之后,屋子里的沙发,还有刚出的金星牌彩电,双鹿牌的冰箱,屋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透着不凡。

别说林队长和李会计了,就是陈大勇和孙桂兰夫妻两个心里准备,方家肯定条件很好,这会看着方忆甜家里的屋子,那也是十分的震惊。

“这电视啊,是今年刚出的。”方忆甜将电视打开,这年头,电视台也没几个,哪怕这会放着新闻,陈大勇和李会计他们几个,也是看的炯炯有神的。

方忆甜从冰箱里拿了冬枣出来,洗了一筐,道:“爸,林叔,李叔,你们吃点水果吧。”

“好。”陈大勇几个人看着这一个个又红又大的冬枣,尝了一口之后,便夸赞着,海城的枣子都更甜。

方忆甜还准备了柑橘和香蕉,大家都很拘谨,方忆甜也没多说什么。

电视很好看,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陈大勇问:“甜甜,你们在电报里也没说清楚,小风去哪了?”

李会计和林队长也没看电视了,他们也好奇,他们千里迢迢的从江省来到到海城,怎么陈风就没在呢?

“你们不用担心,陈风他是去研究东西去了。”方忆甜认真解释着,道:“就类似依旧做东坝机械厂的事情。”

一听东坝机械厂,陈大勇他们就知道去干什么去了,陈大勇满脸兴奋,眼底是藏不住的骄傲,自家儿子,如今真是越来越出息了。

不仅考上了大学,还去了那样好的去处,等到真做出点什么成绩来,那……

陈大勇道:“甜甜啊,小风既然有这样好的去处,他没来也是正常的,就是你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

孙桂兰道:“是啊,你要上学,小风不在家,三个孩子怎么办?”

骄傲归骄傲,当爷爷奶奶的,还是担心方忆甜,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那岂不是太辛苦了。

“爸妈你们就放心吧,我奶奶在家里没事情做,白天将勤勤送到幼儿园里玩,墨墨和星星也嚷着要去幼儿园,他们都在幼儿园呢。”

方忆甜之前是担心的,但现在一点都不担心,她说:“我奶奶和我妈都有时间带孩子。”

“妈,如果你们想来海城,我也是十分欢迎的,只不过,家里的果园,还有大棚蔬菜还需要你们呢。”方忆甜很清楚,故土难离,就拿青山大队来说,家家户户的孩子,走的最远的,那也就是省城。

不像后世那样,去繁华的地方打工,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现在的人,都喜欢在家里,不愿意让孩子出去外面,更别说他们年纪大了,还要出来海城了。

“那就辛苦亲家奶奶和亲家母了。”孙桂兰十分的过意不去。

在方忆甜家里参观完了之后,方忆甜就领着他们一路坐着电车回爸妈家里了。

有了之前方忆甜家里的事情,再见到方忆甜爸妈家里,大家伙也就没有这么震惊了。

孙桂兰拿着从家里带来的橘子、腊肉、腊肠、干香菇、冬笋、干木耳、酸姜之类的。

还有自己晒的胡萝卜干、黄瓜干、梨子干,酸萝卜之类的,也全部都没有落下。

可以说这次来海城,除了自己的衣服和钱之外,就剩下这点吃食了。

沈佩心也是格外的客气又热情,同时,孙桂兰等人也见着方忆甜的二嫂,杨苗苗。

孙桂兰悄悄的和方忆甜说:“你家二嫂,看着就像是画里走出来的人一样,看着她,就觉得特别的温柔。”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方忆甜轻笑着说:“我二嫂弹钢琴可好听了。”

“钢琴。”孙桂兰听着这话,顿时就咽了咽口水,乖乖,这玩意,也太难了吧?

“妈,晚上让勤勤给你弹钢琴怎么样?”方忆甜见着她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孙桂兰一听着弹钢琴,忍不住惊呼:“勤勤还会弹钢琴?”

“是啊,来了海城之后,就给他请了老师,学了一年了。”方忆甜很喜欢钢琴的,所以,有一回她弹钢琴的时候,被勤勤看到了,勤勤也就想要学了。

儿子想学,方忆甜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晚饭,重头菜就是黄瓜和小米椒了,至于其它的肉菜,他们倒是不意外。

看到黄瓜,他们就知道,这一趟来得太对了。

几个孩子回来,见着爷爷奶奶,那叫一个高兴。

乔景和贺雅兰知道陈大勇他们来了,也是非常的热情邀请着。

晚上,回到了家里,方忆甜就让勤勤给陈大勇他们弹钢琴了,看着小家伙小小一点点的,弹着钢琴的样子,陈大勇和孙桂兰的眼睛里,都透着一种不出来的高兴与欣慰。

林队长和李会计算是长见识了,这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还是不一样的,同时,他们心里想着,以后他们的孩子,也一定要过上好日子。

第423章 不会被抓吧?

林娇娇如今是大学生了,家里几个男娃虽然不会上学,但孙子辈的厉害了,林队长对几个孙子,那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李会计也是一样的想法,一定要供娃上学读书。

这一天,让陈大勇他们四个人,都感觉到了差距,同时,又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以后,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方忆甜就领着他们去大棚实验基地了。

义东县的大棚,从最开始的一亩,到现在已经有一片了。

“还真种出来了黄瓜。”

“这辣椒长的也真好。”

陈大勇四个人看着这黄瓜和辣椒,还有旁边的小油菜和油麦菜,韭菜也长势特别的好,大家惊呼之余,突然又觉得,海城能种出来,他们也能种出来啊!

陈大勇、林队长、李会计还有孙桂兰四个人,在询问起来的时候,非常详细,特别是知道黄瓜的价格的时候,也忍不住咂舌道:“甜甜,这黄瓜,这么贵,有人买吗?”

这可比夏天贵一倍呢。

“有,怎么没有,如今我们大棚少了,黄瓜都不够卖,还有韭菜也是。”方忆甜笑着说着,她道:“在冬天,能吃上一盘子拍黄瓜,大家可不差钱。”

海城繁华那是不用说的,哪怕在这萧条的时候,也不缺有钱人,冬天的白菜萝卜吃腻了,这青翠的黄瓜一上来,就被大家给抢光了。

还有新鲜的辣椒,也是大家喜欢的,不然的话,炒菜还得放干辣椒,要么就是酸辣椒,这菜看起来颜色都没那么好看了。

正巧,苏老师也在这里,他详细的讲解了大棚蔬菜应该怎么种,还有怎么选种的。

苏老师在作物栽培这一方面,那可是专家中的专家,孙桂兰几个人就像是有着十万个为什么一样,他们以前种菜,就是靠天吃饭。

遇上风调雨顺的时候,这瓜果蔬菜,也就种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