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157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徐氏心疼闺女,转头看了她一眼,就见老太太拉着她说道:“这是恒王妃,你二……”老太太一句“二哥哥”没来得及说出口,意识到自己的失言,便笑着道:“郡王殿下的母亲,这是怀远侯夫人和她家三姑娘。”

  云荞规规矩矩的向众人行礼,步子终于是停留在了谢景元的跟前。

  怀远侯的三姑娘就站在怀远侯夫人和谢景元两人之间,她甫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他们两人一站一座,靠得那么近。

  将来若是两人若是成亲了,想必也是同今日一样,夫唱妇随。

  明明已经告诉过自己无数次,要开开心心起来,要像五叔一样,抛掉过去,可一见到这人,心尖上却都是疼的,只觉得眼睛发涩,喉头发紧。

  “给郡王殿下请安。”憋了半日,请安的话终于还是说了出来,云荞朝着谢景元福了福身子,那人的神色却同往日无异,只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老太太看在眼中,叹在心中,再亲厚的兄妹感情,终究也抵不过认祖归宗这几个字。

  她们这里正互相斯见闲聊,就听见外头的锣鼓唢呐声一声高过一声,不多时,便有婆子进来回话道:“老太太,花轿已经到门口了,咱们赶紧的,到前院观礼去吧!”

  云荞这才把方才的那些心酸郁闷放在了一旁,只拉着徐氏一起往前头观礼。

  迎亲的花轿已经落下,喜娘扶着李玥下了花轿,萧靖逸便牵着红绣球往里头走。

  行至仪门外,方看见一个烧得旺旺的火盆,萧靖逸正觉得奇怪,要走过去看看,被一旁的喜娘给拉住了道:“大少爷别过去,那是给新娘子准备的。”

  新嫁娘进门之前要跨火盆,这是成亲的规矩,但寻常人家成亲用的火盆里面只有一点儿火星子,可今儿这也不知道为什么,非但烧得旺,还冒起了火舌子。

  喜娘见了就暗道一声糟糕,这一定是哪个不懂事的,摆错了炭火了,可这会子都是宾客,她们也没法子去换火盆,当众灭了火盆更是不可能,这不吉利。

  可是这样的一个火盆,让新娘跨过去,岂不是故意为难人,万一弄不好烧到了衣服或是烫伤了,那岂不是麻烦?

  众人正一筹莫展,忽然见李玥提起嫁衣,身轻如燕的跳起来,一蹦三尺高,只轻轻松松的就过了火盆。

  方才为她捏了一把汗的众人只纷纷拍手叫好,萧靖逸见了,也跟着拍起了手来,一个劲道:“李姑姑好厉害,好厉害!”

  一旁的喜娘松了一口气,赶紧纠正道:“大少爷该叫娘子了!”

  萧靖逸就跟着道:“娘子好厉害!”

  李玥遮着喜帕,也瞧不见萧靖逸的表情,但是听见他雀跃的声音,心情也变得很好,只拽了拽手里的红绣球道:“还不快点走,没拜堂可不是娘子哦。”

  萧靖逸便乖乖的就跟了上去。

  前院正厅里头,林氏身边的刘妈妈只悄悄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林氏面上的表情越发就难看了几分。

  刘妈妈只小声道:“那么大的火盆,大少奶奶哧溜一下就跳过去了……”

  林氏本就在气头上,听见这一声大少奶奶,越发就觉得胸口憋闷。

  众人一起在前院观了礼数,拜过了天地,送了新人入洞房。

  云荞看着萧靖逸高高兴兴的牵着李玥进了他们的新居,嘴角忍不住就露出了一丝的笑意。

  她转头,看见林幼薇也正怔怔的站在边上,见她朝自己看过来,才恍然就回过了神来,只讷讷道:“大表哥会幸福的吧,我看他从来都没笑得那么高兴过。”

  林幼薇的嘴角也浮起一丝笑意,抬起头的时候,却瞧见林氏正往她这边看过来,那眼神冷得像一把刀,让她狠狠地打了一个寒颤。

  也许……她从今往后,便再没有姑母了。

  林幼薇有些紧张的拉住了云荞的袖子,假装笑着同她攀谈道:“我们去新房和大表嫂说说话吧!”

第333章 治病

  闹洞房是不可能闹的,大家也都知道这位爷的情形,就按着规矩揭了喜帕,如寻常一样说了好些个吉祥话儿,喜娘们便从新房里退了出来。

  外头好酒好菜的摆着,她们忙了一早上,也该去享受享受了。

  云荞和林幼薇过来的时候,二房的两个玉并两位堂哥的嫂子也都在。

  李玥成了她们的新妯娌,大家肯定是争先恐后的都想过来看看。

  只是一进门却没见到人影,只听见里头传出潺潺的水声,跟着李玥一起陪嫁来的丫鬟就笑道:“我们姑娘去洗脸去了,她说脸上腻着一层白粉一样的东西,忒难受了。”

  二房的大嫂子就笑道:“以后要喊大少奶奶。”

  小丫鬟自知失言,忙点了点头,就看见李玥从里头出来了,脸已经洗得干干净净,身上的红嫁衣还湿了一块,看见妯娌小姑们都在,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只笑着道:“你们怎么都来了。”

  萧玉凤就笑着道:“我们来看大嫂呀!”

  李玥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她小时候一直都是充男孩养的,国公府的姑娘还有叫过她小叔的呢,如今却变成了大嫂。她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好,见萧靖逸坐在婚床上没走,只开口道:“你怎么没出去呢,还在这里待着做什么?”

  萧靖逸只正襟危坐在床上,见李玥问他,只一本正经道:“我等着娘子入洞房呢!”

  这话说的一众人都笑了起来,两个嫂子更是笑得连腰都扶不动了。

  便是云荞,也是忍俊不禁,只玩笑道:“大堂哥你快出去陪客人吧,到了晚上,大堂嫂自然会给你治病的。”

  两个玉都是知道这“治病”的典故的,越发就笑得前俯后仰的。

  李玥也不知道她们在笑什么,反正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话,便拉着萧靖逸从床上起来,只推着他往外走道:“你快出去快出去,天黑了再回来。”

  萧靖逸只好万般不愿意的就出了新房。

  外院的席面已经摆了起来,凌云轩中,萧昊焱另备了一桌酒席,专门招待谢景元。

  酒是温过的,喝进嘴里还带着点辛辣,只觉得胸口都跟着热乎乎的。

  萧昊焱见谢景元不声不响的就喝下去了三杯,面上多少有些疑惑。

  自谢景元受伤之后,几乎没怎么喝过酒,万寿节宫宴上的酒,他也不过就是喝一口应景。

  见谢景元又拿起了酒壶,萧昊焱只伸手就拦住了,开口道:“酒凉了,我让人温一温再喝吧。”

  萧昊焱示意侯成将桌上的酒壶撤了下去。

  杯中没了酒,桌上也没了酒壶,谢景元这才放下了酒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眉心却依旧没有松开。

  “陛下下午还召了你进宫商议冬狩之事,你少喝两杯,吃点东西就进宫去吧。”萧昊焱只开口道。

  谢景元艰难的点了点头,忽然就抬头看着萧昊焱道:“父亲……我不想娶表妹。”

  这句话他想说很久了,却不知道要从何说起,也不知道要同什么人说起。

  谢景元从小就雷厉风行、说一不二,作为养父,萧昊焱也很少看见他面上有这般为难的神色。

  靖郡王的身份是他应得的荣耀,却同时也成为了他的枷锁,他再也不是往日挥斥方遒、率性洒脱的镇国公世子了。

  “我想问郡王一句,你有的选吗?”萧昊焱只开口道。

  他似乎并没有选择的余地,谢景元扫了一眼桌案,将萧昊焱面前的酒杯端起来,一饮而尽。

  众人在新房里略坐了坐,午间开席,大家伙就都退了出来,如意阁里面摆着上好的席面,主桌上却空着一个位置。

  丫鬟从门外进来,在老太太耳边低低的说了两句,老太太便开口道:“开席吧,不用等她了。”

  平阳侯老夫人的脸顿时就沉了下来。

  林氏守寡,寻常这样热闹的场合她是不方便参与的,可自己儿子的亲事,到底是个例外,是可以入席坐上主桌的,可她偏偏就不愿意来。这样大喜的日子,这样多的宾客都看着,她想下谁的面子,到头来丢了颜面的人又是谁呢!

  从凌云轩出来,外院中宾客盈门,酒席上处处都是欢声笑语。

  谢景元一路不紧不慢的走着,尽量面带微笑的和众人寒暄,出了正院,正要往角门去,忽然就瞧见被人灌了几杯酒,正由小厮扶着在墙根下吐的萧靖逸。

  那小厮看见谢景元,才想喊一声世子爷,一想到他如今的身份,便恭恭敬敬的喊了他一声道:“小的给郡王殿下请安。”

  谢景元点了点头,见萧靖逸吐得稀里哗啦的,只开口道:“不要再让大少爷喝酒了,找个清静的房间让他去睡一觉。”

  “是是。”小厮低着头回道。

  谁知萧靖逸却并不是因为喝多了而吐,而是因为没喝过酒,被众人打趣了要他喝,他还以为是什么好喝的果子酒,一口喝下去,把自己呛得个半死,这才躲这里吐来着。

  这时候吐得差不多了,只用袖子擦擦嘴,看见谢景元在一旁,只睁大了眼睛看着他道:“二弟又要走了吗?母亲说我以后就不能叫你二弟了,我不叫你二弟,那我叫你啥呢?”

  “大哥想叫我什么就叫我什么。”谢景元只开口道。

  “那我还是想叫你二弟,你还叫我大哥呢!”萧靖逸只开口道。

  十九岁的年纪,已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偏他心智还如孩童一般,那眼神就尤为的清澈明亮,见谢景元不苟言笑的模样,只开口道:“二弟为什么不高兴呢?是不是因为我成亲了,你还没成亲,所以就不高兴了?”

  谢景元哭笑不得……不知道怎么来回他,却听那人继续道:“晚上我娘子就可以给我治病了,二弟你再忍忍,咱俩差不多大,你早晚也会有娘子给你治病的。”

  “嗯。”谢景元微笑着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萧靖逸的肩膀,脑中忽然就闪过了一个非常荒谬的想法。

第334章 皇帝的猜忌

  乾坤殿御书房,皇帝正在查看石湫猎场的地图。

  今年更比往年又多添了一个狩猎的围场,在里头放一些野兔、野鸡、貉子等,让京城各家的闺秀们也好好的展示一下骑射。

  荣喜见皇帝十分有兴致,只笑着开口道:“今年的冬狩必定精彩,且不说五皇子已经可以下场子了,听说怀远侯家的几位公子和小姐,也都是骑射的高手。”

  皇帝只点头道:“怀远侯常年镇守边关,虎父无犬子,他家的公子自然是精于骑射,她家还有一位三姑娘,据说也是品性兼优,正好也让京城的姑娘家学一学,看看边关的闺秀们,是什么模样的。”

  “奴才前几日遇见怀远侯进宫为她家三姑娘和郡王殿下求陛下的赐婚,这么说,陛下是准了?”

  “嗯。”皇帝点了点头,不管他准不准赐婚,怀远侯府也是谢景元的外家,这一点毋庸置疑。他既已恢复了谢景元的身份,只要他能尊祖制去往封地,他也不想再自寻烦恼。

  皇帝的视线从猎场的堪舆图上挪了挪,转身看着身后的大魏疆域图,视线只落在了川渝两地。

  门外有小太监进来回话,说靖郡王殿下已在宫门外等候觐见了,皇帝便差人将谢景元请了进来。

  叔侄俩讨论完了猎场布防、围猎后的恩赏细则、举办庆功宴的场所,皇帝又拉着谢景元下了一盘棋。

  几个儿子棋艺有限,皇帝很少有这种棋逢对手的感觉,下到最后,谢景元仅以半子之差输了棋局。

  两人都用了些心思,皇帝是步步为营深怕输给了侄儿;谢景元则是步步谨慎深怕赢了叔叔。

  好在……他下棋向来精于不动声色的放水,要不然云荞耍赖的眼泪,就要淹了他的致远斋了。

  “比你几个堂兄和堂弟都强些。”皇帝还觉得不过瘾,还想再下一盘,见天色却已经黯淡了下来,这才开口道:“朕今日传你进宫,主要是有两件事要跟你商量。”

  皇帝说着,只从暖炕上起身,几步走到御案后所悬挂的大幅的大魏疆域图前,指着川渝那一处地势低洼处,开口道:“朕有意将益州指为你的封地,你意下如何?”

  古时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而益州深处蜀中,太祖时因战乱,当地城镇十屋九空,后来虽有云贵一代的百姓迁徙而去,但至今仍旧是地多人少。

  这样的地方,虽不是物阜民丰,却也是地广物博;虽不是百姓富足、却也远离边关,并没有战火离乱。

  想要这样一个地方富起来,没有个三五十年,那是不可能的,谢景元就算要做什么,他也没有那个人力物力。

  往事已矣,他并不想赶尽杀绝,对于那位已故的兄长,皇帝心中还残存着一丝手足之情。

  犹记得当年,太子生辰,他好不容易得了一副《千里江山图》,自己还舍不得细细的欣赏,就送去给太子当了寿礼。

  后来东宫大火,那幅画只怕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