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231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皇帝飞快的从帘外走了进来,看见周淑妃面上那惯有的温婉笑容。

  “淑妃……”皇帝一眼就看见了周淑妃面上精致的妆容,心中一时竟有些五味杂陈,这也是他最近没有常来的原因,因为只要他一过来,她必要这么折腾自己一番。

  “陛下……”周淑妃想要起身,可她实在起不来,老嬷嬷便在她身后垫了厚厚的迎枕,她靠在上面,看见皇帝坐到了她的床前,嘴角还是满足的笑了笑。

  “父皇……父皇您能救救母妃吗?”尚且年幼的七皇子见父亲来了,只哭着恳求道。

  众人都说母妃活不了几天了,可他就是不信,他哭着说道:“父皇是真命天子,无所不能,能不能治好母妃的病?”

  皇帝听了这话,心中十分动容,一想到周阁老含恨而终、淑妃病情加重,都是因为他提出要立五皇子为太子造成的,心中越发自责了几分。

  然而周淑妃却道:“皇儿乖,不要这样和父皇说话……”

  她这么说着,失了神的眼神却落在了皇帝的身上,心中有怨也有恨,然而……到了这一份上,她能求的人,也只有皇帝一人了。

  “淑妃,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皇帝看着气息渐弱的淑妃,终究是心痛难忍,只开口道:“朕是皇帝,君无戏言,你想要什么,朕都答应你,只要你能好起来!”

  周淑妃看着皇帝,却只是默默的垂泪,夫妻二十载,她想要什么……他难道还不知道吗?

  只是……即便身为帝王,也有他力所不逮的事情。

  她都要死了,又何必在临死前,让皇帝难做呢?

  周淑妃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气息平稳几分,只缓缓开口道:“臣妾……臣妾侍奉陛下二十载……,为陛下诞下了两位公主……两位……皇子……臣妾无愧……陛下……”

  “朕知道……朕知道……”皇帝只哽咽道:“朕一直念着你的好……”

  周淑妃缓了一口气,只继续道:“如今……臣妾……臣妾要走了……臣妾只希望……陛下可以善待他们……”

  “朕一定会的……”皇帝已经落下泪来,心中愧疚悔恨无限。

  周淑妃却还在说下去,只咬了咬牙道:“口说无凭……请……请陛下下旨……将景安和景辰封王,待臣妾入土为安之后,就让他们往封地去吧……”

  “淑妃……你……你说什么?”皇帝大惊,按祖制,若皇子封王并指了封地,几乎就是默认了,将来不会成为储君的考虑对象。

  密诏上到底写了谁的名字,没有人知道……但周淑妃要放弃两个儿子成为太子的机会,实在让皇帝感到十分的意外。

  周淑妃说完这么长一句话,似是已用光了全部的力气,皇帝见她气若游丝,只探出身子,将耳朵凑到了她的唇瓣。

  他的枕边人,和他灵魂相契的爱人,用低到只有他一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道:“陛下的密诏上……什么都没有写吧……”

第483章 贵妃薨逝

  他的枕边人,和他灵魂相契的爱人,用低到只有他一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道:“陛下的密诏上……什么都没有写吧……”

  皇帝的呼吸似乎都已凝固了,完全不敢相信,周淑妃竟猜出了密诏的真相。

  薛家的势力在朝中盘根错节,他虽处置了永宁侯和薛景瑞,可离肃清他们的党羽,还有很长的时间。

  在这期间,无论立谁为太子,都将成为薛家的众矢之的。

  所以,为了维持这表明的和平,他便听从了徐阁老的意见,假意立下密诏,先稳住朝廷,再暗中观察,等时机成熟、等薛家人再无还手之力,等众皇子中终于有人能独当一面,堪当大任的时候,再把密诏填上。

  周淑妃从皇帝剧烈收缩的瞳仁中,便已知道自己猜得没错。

  只是……即便是一份空的密诏,她的五皇子、七皇子……也很难跟其他皇子相争了。

  周阁老一死,周家失了依傍;如今她也要去了……如果还任其发展,她的两个皇儿,最终会陷入储君之争的洪波中,不是被群臣当做筹码,就是被兄弟加害……

  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们早早的离开京城,任凭其他人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兴许……这一招以退为进,反而是他们最后的胜算了。

  这也是她最后能为两个孩子做的了……她要让皇帝对她一直心存愧疚……让他永远记得自己的委曲求全……

  “请陛下……答应……答应臣妾……”周淑妃忽然就抬高了声线,然而她陡然睁大的眼眸,却忽然一片漆黑,身体僵硬的靠在了迎枕上,已没了声息……

  “太医来了、太医来了……”小太监忙引着太医进门。

  皇帝有些呆滞的看着靠在迎枕上睁大的眼眸的周淑妃,慌乱的退后了两步。

  太医慌忙上前,搭脉搏、叹鼻息……最后跪了下来悲切道:“回陛下,淑妃娘娘薨了……”

  “淑妃……淑妃!”

  皇帝不可置信的看着靠在床上,没了气息,却依旧不肯阖眸之人……

  他如何能让自己的爱妃死不瞑目呢?

  “朕答应你。”皇帝饮涕,只两步走到了周淑妃的床前,用大掌轻轻的抚上了她的眼眸。

  “娘娘……”

  “母妃……”

  房中的众人都哭呜了起来,云荞在殿中听见哭声,只惊讶的站了起来,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子的悲凉伤感。

  那个温婉如春花秋水一样的女子,就这样没了……

  “传朕的旨意,着礼部以皇后之礼厚葬淑妃。”在众人的痛哭声中,皇帝幽幽的开口。

  他想追封周淑妃为皇后,只是……若追封的圣旨一出,那五皇子和七皇子便会成为他的嫡子,如此一来,两人又成了众矢之的,反倒辜负了周淑妃一片拳拳的爱子之心。

  也罢了……她想让他们安稳长大,他就成全她便是。

  郡王夫妻两人从宫里回来,已经是申时二刻。

  杜雪心听说了周淑妃的死讯,面上也十分的惋惜。

  当年谢景元认祖归宗,她从凉州回京,正是周淑妃盛宠的时候,那时候的周淑妃,风头几乎盖过了薛贵妃,可谓是后宫里的第一人……

  这才短短过去了七八年,人就这么没了……

  “只是可怜了八公主,才几个月大,就没了生母。”杜雪心幽幽的叹了一句,听说周淑妃弥留之时还求了皇帝为两位皇子封王,心中却也了然。

  没有了母亲的庇佑,若是还想争那个位置,到底有些痴人说梦。

  当年先太子的母妃早逝,先帝对先太子这般疼爱,言传身教、事必亲躬,最后先太子还不是遭遇了不测。

  更何况如今,周阁老没了,于周淑妃来说,她再一去,几个孩子就完全失了依仗了,若不趁早打算,将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光景。

  周淑妃能在临终的时候悟出这个道理,这一生也算圆满了。

  云荞还在悲伤之中,方才在景阳宫她就哭了好一会儿,这会子听杜雪心说起,忍不住又要落泪,只强忍住了才道:“我打发人去国公府报个信,宫里已经差人去周家传旨了,大舅母估摸着很快就要知道了,好歹先让母亲心中有数,遇上了大舅母,也好劝慰几句。”

  谢景元闻言,只点了点头道:“我派长胜走一趟。”他看着云荞,想起她从小到大,自随着徐氏嫁进了萧家,便没再尝过这样的生死别离,只安慰她道:“你别伤心了。”

  眼睛都哭红了……肿得像只小兔子似的。

  他的二妹妹,承过了自己的雨露,却到底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呢。

  一想起自己生死垂危的时候,她必定哭得还要比这伤心百倍,谢景元就越发心疼自责了。

  宫里薨了个淑妃,京城各正四品官员家的女眷都要进宫随祭。

  徐氏因为有孕在身,萧昊焱向礼部报了产育的假,便无须进宫了。

  云荞身为晚辈,又是郡王妃,却不能免责,每日里卯时便要进宫,至申时末刻才能出宫来。

  皇帝把周淑妃的棺椁安置在殡宫,每日水陆道场不断,先时几日周家人哭声震天,周老太太年迈,几次都哭昏了过去,再后来,便瞧不见她的身影了。

  哭声也越来越少,到了十日开外,所有人的眼泪似是流干了一样,道场停下来的时候,整个灵堂安静的连一点人声也没有,唯有五公主一人,时时哽咽不断。

  云荞在殿中跪得久了,丫鬟过来扶着她去偏厅休息,起身时候,就看见大表哥徐文耀正从殿外进来,身后的宫女手里端着一盏热茶。

  徐文耀朝着云荞点了点头,云荞福身还礼,看着往日藏在心尖上的表妹已然成了人妇,心中仍有涟漪,但到底已多了几分释然,只转头对着身后的宫女道:“你先去把热茶送给五公主。”

  宫女点头,端着热茶先进了殿中,徐文耀才开口问云荞道:“郡王殿下的伤势如何了?”

  他其实并不十分在意谢景元的伤,但是……他知道,只要谢景元的伤一好,云荞就要跟着他去往益州了,将来再见她的时候,大约已是绿叶成荫子满枝了。

第484章 画中人

  “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云荞开口回道。

  其实还差很多……像那样的伤,便是养上一年半载,也未必能痊愈;按杜雪心说的,若是能静下心来养个三年五载,说不定还有望能回到从前。

  但这些话,也无须和外人多说了。

  徐文耀点了点头,两人正一时无言,就瞧见周氏由丫鬟扶着,从灵堂中走出来。

  看见廊下的两人,周氏先是愣了愣,随即才开口道:“文耀进去看看你表妹吧。”

  徐文耀点头应了一声,从云荞的身边走了过去,到底没有再迟疑,让周氏也稍稍松了一口气。

  “舅母。”云荞朝着周氏福身,就看见周氏一向墨色的鬓边,竟多了一丝华发。

  周氏和周淑妃是胞妹,两人容貌上有六七分的相似,云荞看见她,不觉又想起了周淑妃来。

  “听说她走那日,你还来瞧过她的,多谢你送她一程。”周氏却已迎了过来,一把抓住了云荞的双手。

  她这个妹妹,一生要强,原本也可以嫁个普通人家,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的,却非要为了家族的利益进宫。

  可到头来……又落到了什么。

  周氏哽咽了一声,心中涌起无限的悲凉,就在几个月前,周淑妃诞下了八公主,荣宠又盛,陛下属意立五皇子为太子,周家眼看着就要登上荣耀的顶峰,却谁知道峰回路转,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相伴二十载,育有二子二女,盛宠不衰……最终连死后的哀荣都没有得到。

  当真是应了一句:天家薄情……

  她知道……周淑妃一定是死心了,才会在临终的时候,求陛下下旨册封两位皇子,从此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舅母不要太伤心,陛下答应了淑妃娘娘的恳求,她去的时候,是安心的。”云荞只劝慰道。

  人人都想要坐那个位置,然而那个位置真的有那么好吗?

  前世坐到了那个位置的谢景元,他过的好吗?他开心过吗?

  但不管如何,如今他既然放下了,她便要想方设法的,让他每一天都过的开开心心的。

  午后云荞回郡王府的时候,谢景元正在书房练字。

  他在国公府住得地方叫致远斋,如今便把这里的书房取名为了致远斋。

  之前云荞不让他费神,总不准他来书房,便是要看书,也都是让福安替他取来的。

  但最近她日日进宫,早出晚归的,就没有那么多时间管他了,只能随他去了。

  先回清晖堂换去了孝服,穿上了家常的衣裳,云荞这才去了致远斋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