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243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谢景元忙从善如流道:“不敢不敢……”

  萧昊焱正同几个护送他们去往益州的部将交代事情,闻言便走了过来,一脸好奇道:“他又哪里欠捶了?”

  说的一众人都笑了起来,云荞拉着老太太和徐氏往亭中落座,谢景元便走到萧昊焱的身边,小声道:“父亲,我有话跟您说。”

  两人避过了众人,绕到了一处斜坡的后面,徐氏往那边看了一眼,没放在心上,又和云荞说起了话来。

  忽然间就听见萧昊焱高声道:“你说什么?”

  谢景元没料到萧昊焱反应这么激烈,只急忙压低了声音道:“父亲先别激动……”

  萧昊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有些紧张的往亭子那边看了一眼,见她们并没有往这边看过来,这才开口道:“宋澜这厮是活腻了吧?”

  想死也不找个好点的办法!

  “二妹妹是怕母亲知道了,心里不受用,所以才让我跟父亲先说一声的。”谢景元只开口道,但这毕竟是宋澜的私事,他除了警告他小心保住这个秘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这个姓宋的,胆子倒是挺肥的!”萧昊焱气得牙痒痒,如果他现在就在自己的跟前,他一定一拳把他的牙给打断。

  徐氏和云荞说了一会儿话,见这里风大,她怕老太太着凉了,因此只开口道:“母亲,我们也出来一阵子了,也该回去了,别耽误了云丫头他们赶路。”

  她说着,又往萧昊焱那边看了一眼,只朝着那边喊道:“你们父子俩的悄悄话说完了没有,这里风大,老太太也该回府了。”

  萧昊焱听见徐氏喊他,只慌忙就收了脸上的义愤填膺,拍了拍谢景元的肩膀道:“行了,我有分寸,你好好照顾云丫头,京城的事情,一切有我。”

  父子俩心照不宣,谢景元回过头去,就看见云荞也正往他这边看过来,三月春风吹在她的脸上,发丝拂过她细嫩的脸颊,越发显得她娇媚可人。

  谢景元似是一时看痴了,只淡淡的点了点头,不由自主的开口道:“我会的。”

  见自家女婿儿子看的眼睛都直了,萧昊焱只无奈的冷哼了一声,拍了拍他的后背道:“快走了!”

  送走了镇国公府的人,车队又开始前行,晚上在一处驿站落了脚。

  因为云荞有孕在身,他们这一行都走的很慢,等四月初的时候在楚州上了船,众人才算是有了休整的时间。

  云荞原本已不怎么孕吐了,可一上船,却又忍不住翻江倒海了起来。

  谢景元怕她难受,只命船只白天靠岸停航,晚上趁着她睡着的时候,再慢慢的航行。

  如此,等一众人到益州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中的事情了。

第506章 到达新家

  五月的益州,天气已经十分炎热。

  下船之后又换上了马车,大约还有半天的路程,就可以到郡王府了。

  路上走了两个月,云荞的肚子也有些显怀了,但她生的单薄,穿着寻常的衣服,倒也看不大出来。

  听说靖郡王带着王妃回益州来了,益州城的老百姓们都沸腾了,沿途的官道上,不时能瞧见夹道欢迎的当地百姓。

  下船之后谢景元就没有坐马车了,而是骑在了踏雪的身上,路边的百姓们向他打招呼,他便也冲着他们挥手致意。

  行动间车队忽然就停了下来,云荞好奇的挽起帘子往外头看一眼,就瞧见一个约莫七八十岁的老者,跪在了谢景元的马跟前。

  “这是老头子我在山里挖的千年人参,给殿下补身子用。”老爷子手里捧着一包药材,一脸虔诚的把东西奉上。

  谢景元在秋弥时候为了救驾受伤,消息传到益州,老百姓们纷纷都祈求上苍,保佑他们的郡王殿下能平安度过此劫,如今谢景元安然无恙的回到益州来,也算是老天爷对他们的庇佑了。

  “老人家,这东西我不能收,您还是拿回去卖钱吧。”谢景元翻身下马,扶着老人起身,只开口道。

  “那不行,殿下您一定要收下,这是老头子我的一点心意……”老人家说着,只一个劲把东西往谢景元怀中塞去。

  谢景元原本还想回绝,低头时却瞧见他所说的“千年人参”,不过就是两根长得比较纤细的“葛根”而已。

  心下微动,谢景元只淡淡一笑,将东西接了过来,递给了一旁的长胜,这才同那老者道:“老人家,东西我收下了,您年纪大了,以后少上山,多在家里休息休息吧!”

  老者见谢景元把东西收下了,一张满是皱纹的脸顿时就笑开了花,只一个劲的点头说是。

  前来欢迎的百姓实在太多了,有的带着一篮子鸡蛋、也有带着两三只母鸡的、还有牵着羊和猪的。

  众人见谢景元收了老人家的人参,便一个个都往前挤,一心想把自己的东西也送到他的面前。

  谢景元无奈,只开口道:“各位的好意,本王心领了,但王妃有孕在身,这一路奔波,需要早早的回王府休息,还请大家先让一让,让我们先回王府去。”

  众人这时候才知道,他们的郡王殿下不光回来了,还带了有孕的王妃回来!

  坐在马车中,听见谢景元忽然提起了自己的云荞,脸颊不觉就红了起来。察觉到了老百姓们好奇的眼神,云荞只偷偷的就放下了帘子。

  马车的帘子一动,谢景元就知道云荞听见了他说的话,只冲着她那边笑了笑,又翻身上了马。

  老百姓们纷纷退开了两步,拥挤的人群中很快就让出了一条路来,护送着他们的郡王和王妃回府。

  第一批的行李早些日子就到了,郡王府的下人们也都做好了准备,迎接靖郡王、王妃和太妃回府。

  多说蜀地出美人,云荞下了马车,便悄咪咪的就扫了一眼前来迎接的丫鬟们,果然见一个个都十分白净秀气。

  视线缓缓的往一旁扫去,却让她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还没来得及开口喊对方一声,那人就已经从台阶上走了下来,只一把就握住了她的手背。

  “哑婆婆……”云荞有些不敢相认,当年谢景元认祖归宗之后,哑婆婆就跟着他们去了凉州,后来便再也没有见过了。

  原来他们早已经把她接到了益州来安度晚年了。

  哑婆婆点了点头,低头看了一眼云荞略凸起的小腹,再看看谢景元,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我们先进去再说。”一路风尘,大家都有些累了,杜雪心只开口道。

  云荞点头,正打算跟着众人进门,便有一个约莫四十出头的妇人迎了过来道:“奴婢刘氏,原是太妃房里的人,太妃早几个月就写了信来,让奴婢给王妃准备住的地方,王妃请随我来。”

  以前谢景元不住内院,他又公务繁忙,有时候一两个月不进内院都是常有的事情。

  这一处王府虽然规制颇大,却陈旧的很,当时他们原没想着在这里长住,因此只修葺了两三个院落,够下人们住罢了,如今云荞来了,自然是要将正院收拾出来的。

  云荞就吩咐了下人,把她和谢景元的东西搬上,同刘妈妈一起往里头去。

  蜀地潮湿,院中的青石地砖久经雨水,特别容易长上青苔,知道王妃有了身孕,刘妈妈特意让下人将每一块地砖都用刷子刷了一遍,但还是小心提醒道:“王妃留心脚下。”

  云荞向她点头致谢,正打算往里去,指尖却忽然被一只宽大的手掌给握住了,抬起头来,便看见谢景元已经靠到了她的身边,拉着她的手道:“走吧,我们一起进去。”

  他方才还在跟随行的部将说话,云荞以为他还有事情要忙,便没有喊他。

  这时候他当着众人的面握住她的手,云荞多少就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京城的时候,这些小动作都是丫鬟们常见的,她都已经习惯了,可这会子他们刚到益州,门口还站着一圈她从未见过的下人,这样的亲近,就让云荞有些羞涩了。

  瞧见云荞的脸不自觉的就红了起来,谢景元面上却没有丝毫的不自然,只大大方方的开口道:“正院我以前也没有瞧过,正好陪你一起进去看看。”

  云荞见他说的坦然,便点了点头,便任由他牵着,两人一起往正院去了。

  几个留在益州服侍的丫鬟婆子见了,只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

  她们哪里见过这样的谢景元,这哪里还是那个冷冷淡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靖郡王?

  刘妈妈面上都忍不住好奇了几分,往杜雪心那边看了一眼,就见那人微笑着的点了点头。

  刘妈妈会意,脸上顿时就笑了起来,只大声道:“老奴这就带着殿下和王妃去正院瞧瞧。”

第507章 晚上睡不着

  这一处府邸是前朝西蜀国的皇宫,规制颇大,却有一大半都毁于了战火。

  大魏灭了西蜀之后,在此设了知府,因为修缮费用巨大,所以这一处府邸便一直荒废着。

  直到皇帝将益州指给了谢景元当封地,若是另外开衙建府,银子的开销更是不菲,因此,谢景元才下令将此处修缮。

  当时他们没想着要长住,所以只修了几个院子,后来和云荞成亲之后,杜雪心才写了信回来,命工匠重新修缮正院以及原有的后花园。

  原来荒废破旧的西蜀皇宫,才有了今日重新复原的模样。

  从外院进来,穿过三进前院的大厅,往后穿过一条石板夹道,便是后院的正院了。

  刘妈妈便一边走一边道:“这院子才让人粉刷过,家具也都是新购置的,除了这棵老梧桐树迁起来不容易,听说王妃有了身孕,我们也不敢乱动,只还让它留着,好在如今已是五月天了,那梧桐的毛絮子也落的差不多了,到了夏天,倒还能阴凉些,因此就这么摆着了。”

  从前这正院是西蜀的皇后住的,古时有凤栖梧桐的说法,因此很多富贵人家,喜欢在女子的院落中种上梧桐树,以图一个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吉兆。

  云荞便抬起头来,看着已经遮天蔽日的树叶,想了想道:“先留着它吧。”

  她的碧落轩里也有一棵梧桐树,看见这棵,就像是看见了碧落轩里那棵一样。

  刘妈妈便点头道:“王妃喜欢,那就留着它好了。”

  两人继续往里头去,正院是五间大开间的房子,厅中挂着春晖堂三个大字。

  谢景元拉着云荞在靠背椅上坐下,丫鬟婆子们便抬着箱笼进来,不多时便摆了满满当当的一地。

  厅中陈设古朴,博古架上只摆了两三样的东西,唯有中间挂着的那幅前朝韩彦所画的《紫气东来》图,让这大厅顿时增色不少。

  “韩彦的画?”云荞看着那幅画,倒是忍不住提起了一丝兴趣,韩彦与宋昕齐名,都是前朝最受人追捧的国手,两人除了画技一流,连遭遇也很相似,都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韩彦一生只流传下来两幅画,宋昕也只流传下来两幅,一幅是赫赫有名的《千里江山图》、另一幅便是《铁马秋风大散关》。

  云荞好奇,只转头问谢景元道:“听说韩彦此生只有两幅画流传了下来,一是《渔樵图》、二便是这《紫气东来》图?”

  谢景元便点头道:“韩彦英年早逝,目前世人所知的,的确只有这两幅,不过这一幅也是赝品,是我有一年在元宵节的集市上买回来的。”

  云荞听谢景元这么说,忍不住勾了勾唇瓣,没想到她这看似霁月清风、神仙似的二哥哥,也会买赝品。

  见云荞莞尔,谢景元只笑着道:“我当时只是觉得这画颇几分气势,就买了回来,《紫气东来》的真迹我也没见过,还是回府后给张先生看了,才知道这人仿的竟然是韩彦。”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见天色不早了,谢景元便先去了外院处理庶务。

  云荞张罗着丫鬟布置房间,她有了身孕,行动上要多加小心,丫鬟们就搬了一张靠背椅让她坐在中间,指挥着众人将东西一样一样的整理出来。

  这个放在哪里,那个又放在哪儿,还如以前在郡王府一般。

  等东西都各自归位之后,谢景元也从外院回来了。

  云荞让厨房上了晚膳,两人简单的吃了一些,便洗漱安歇了。

  坐了一个多月的船,今天好不容易上了岸,可在床上一闭上眼睛,却还是像在船上晃动一般。

  云荞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又怕自己动静太大,吵醒了一旁的谢景元,因此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的。

  帐子里漆黑一片,云荞睁开眼睛,想起在京城的母亲和家人们,眼眶不觉就有些泛红。

  之前一直在路上,她还来不及想念,如今真正安顿了下来,便有一种各在天涯的感觉。

  这一路就走了两个多月……

  云荞叹了一口气,侧过身子,悄悄的用被子擦了擦眼角,忽然就觉得腰间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