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266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皇帝抬头看了一眼四皇子,眉心皱的更紧了,这话说的好听,可那张脸,哪里有半点想要带兵打仗的样子?

  老四的性子,实在跟自己很像了……

  皇帝叹了一口气,但这毕竟也是四皇子第一次站出来,说要为国出征……

  很想褒奖几句,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

  “父皇,儿臣愿和四弟一起,出兵青州,为国效力!”

  正当皇帝一筹莫展的时候,三皇子谢景礼忽然出列道。

  众人的视线顿时从四皇子的身上移到了这位寻常不显山露水的三皇子身上。

  四皇子敢出列,因为他身后有整个薛家……

  可三皇子呢?他有什么?唯一的姻亲也是近几年早已没落的宣德侯府……

  但三皇子实在聪明的很,他并没有说他要一个人去,而是说……他要和四皇子一起去,这就给了皇帝选择的余地了。

  大臣们都知道,瓦剌的兵力都聚集在雁门关一带,鞑靼二皇子攻打青州,虽然看似凶悍,但成不了大气候,只要朝廷肯派援兵,青州之围很快就可以解了。

  况且,青州离京城远,离雁门关近,皇帝即便打算出兵,也不会从京城直接派兵去往青州,肯定会在雁门关抽调兵马,那么……打着替皇帝御驾亲征旗号的幌子,其实只要在雁门关督战就行。

  因此,只要这一仗打赢,无论是哪位皇子去的前线,将来必定会论功行赏。

  在朝臣看来,储君之位,自然也就非他莫属了。

  五皇子、七皇子早已去了封地,大皇子向来胆小懦弱,八皇子年幼,京城之中,也只有三皇子四皇子堪当大任了。

  皇帝扫了一眼站在群臣跟前的两个儿子,有了主意,只开口道:“既然老三也有为国出力的一份心,那朕就准了你的请求,和老四一起,去雁门关历练历练吧。”

  都是自己亲儿子,自然舍不得他们跑太远,皇帝只继续道:“朕下旨先让镇国公增援青州,即日起从京畿大营再调三万兵马,奔赴雁门关。”

  皇帝的话音刚落,群臣高呼“万岁英明”。

  在众人的高喊中,永宁侯的脸色极为难看,然而四皇子面上却反倒轻松了几分,让他一个人去带兵,他本来就很害怕,这下有三皇兄跟他一起,他倒是撞了几分胆量了。

  徐阁老一言未发,至少现在这种情况,对永宁侯并无益处。

  况且……萧昊焱送往京城的军报,今晚大概就可以到了。

  只要赶在三皇子和四皇子出征之前,让皇帝确信萧昊焱能解青州之围,那么……事情就还有变数。

  徐阁老只出列道:“两位皇子代天子亲征,并非小事,陛下不如请钦天监择一吉日,以求上苍庇佑。”

  一旁的周元辅便讽刺道:“徐首辅何时也信起这个来了?”

  本来四皇子一人的事情掺和上了三皇子,已经让永宁侯一党十分恼火了,现在徐阁老这话,分明就是想拖延派兵的时间。

  “青州危已,鞑靼的铁骑难道也会看准了良辰吉日,才杀进来吗?”周元辅只继续道。

  “陛下已有决断,会下旨请镇国公增援,京城离青州上千里,便是即刻出发,等大军到青州的时候,也是半个月之后了。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与其仓促出兵,不如多做打算。”徐阁老只冷冷回道。

  “你……”

  周元辅一时被说的答不上来了,只咬牙冷哼了一声,就听皇帝说道:“徐阁老所言极是,出兵打仗,并非易事,要做好万全准备。”

  早朝之后,永宁侯的脸色就十分难看,四皇子低着头从他身边经过,永宁侯看了一眼自己亲外甥这副扶不起的阿斗模样,心中的怒火越发就冒了几分。

  被萧昊焱跟了半个多月的莫日根忽然发现,一直尾随在自己大部队之后三十里路的大魏先锋营不见了。

  早起便有斥候来报,说三十里地外的大魏营地,已空无一人,前锋营五千骑兵,像是瞬间消失了一样。

  大魏镇国公,二十年多年前就曾打得自己屁滚尿流……

  虽然不想用这四个字形容,但似乎已没有更贴切的词语了。

  当年他在萧昊焱的铁骑下侥幸生还,又陷入了茫茫沼泽,是瓦剌的可汗收留了他,才让他能有今日。

  对于萧昊焱来说,他是他的杀父弑兄的仇人,可对于他来说,萧昊焱又何尝不是让他成为丧家之犬的宿敌呢?

  因此,瓦剌一攻打大魏,他便立下军令状,做那疾行先锋,为瓦剌大军开路。

  可是谁知道,这一路上他的铁狼骑还是被萧昊焱的先锋营追着屁股打,几次正面交锋,都没有捞到好处。

  瓦剌只能退守到雁门关外,伺机再动,又联合了鞑靼,在青州发难。

  大魏先锋营忽然遁走,很有可能就是去援救已被困的青州。

  莫日根眼珠子一亮,只开口道:“立即向王帐汇报,镇国公已去往青州,大军可攻雁门关。”他说着,只顿了顿,深邃的眸色如黑夜中的苍狼一般,只幽幽的看向远方,继续道:“三千野狼骑随我斜插青州,大魏有句老话,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今日我们也做一回黄雀。”

  青州鹞子岭。

  一块凸起的山石后,有人忽然点起了一簇幽冷的火苗。

  火苗串起一尺高,引得周围的将士纷纷都靠了过来,八月底的青州,入夜早已经十分寒冷了。

  “不准点火!”忽然有人大喊了一声,几个年少的小兵吓了一跳,赶紧用一堆枯枝将火苗熄灭。

第554章 杀出重围

  虞九渊面色凝重的从山石后转过来,看着比自己还年少些的小兵们,很想训斥一句,但最后还是忍住了道:“那边有个山洞,里面可以生火,记住用树枝盖住洞口。”

  “将军,我们不冷。”小兵们面容肃然,只开口道。

  天上的月光洒下,将他们的铠甲染上了一层银白,越发显得森冷透骨。

  “没关系,去休息一会儿,我来守着这里。”虞九渊只开口道,这里是鹞子岭的一处高地,可以观测到左右几个山头的动向,而在这些静谧的山谷山岭中,还驻扎着大约五千的兵马。

  随他从雁门关而来的八千人,如今只剩下了这五千人,还被围在这鹞子岭中。

  要不是自己年少气盛,以为可以一举收复嘉峪关,就不会铸成这样的大错。

  身为成国公的嫡幼子,他这一辈子从未经历过很多挫折,最为之不齿的,大约就是大婚的时候,连作了十首催妆诗都没能哄新娘高兴。

  如今又多了一桩……

  “将军,你去休息吧,这里我们守着。”看着年少的小将军面上鲜少露出几分伤感的神色,一众将士都有些心疼,就连成国公亲派在虞九渊身边的副将,也都跟着心疼道:“五少爷放心,我们一定能突围,老国公于冯全有恩,哪怕他丢了青州,也一定会回来救少爷您的。”

  “丢了青州,我又有何颜面活着回去。”虞九渊牙根紧咬,幽黑的眸色看向苍茫的夜空,忽然间,在天尽头的西南方,一束清冷的火光从丛林深处冲天而出。

  “援兵!援兵到了!”整个山头都沸腾了起来,虞九渊快速的接过副将递过来的千里望,朝着火光的方向看过去。

  紧接着,东南边、西北边、西南边,围着鹞子岭的各个方向,都出现了同样的火光。

  “这是来了多少人?”老副将又惊又喜,只不可置信道:“难道冯全真的把青州军全带上了?”

  虞九渊面色凝重,只急忙下令道:“发信号,下令全军火速突围,不要和鞑靼人正面冲突,朝着方才信号弹交叉的地方跑。”

  话音刚落,虞九渊顿了顿,又开口道:“东北方不要去。”

  鞑靼人一旦看见信号弹,肯定会上前拦截,只要朝着信号弹没有出现的地方跑,就有机会避过鞑靼追兵。但东北方方才没有信号弹,很有可能说明,那里有鞑靼大军驻守,即便他们朝着南边西边回援,那边的兵力也不容小觑。

  将士们飞快的动了起来,方才死气沉沉的气氛忽然间又充满了希望。

  虞九渊又拿起了千里望,四周环顾,丛林中顿时十分安静,仿佛方才他们看见的信号弹只是幻觉而已。

  半盏茶之后,信号弹忽然又亮了起来,依然是西南方在前,东北方没有。

  虞九渊只开口道:“众将士听令,三百人为一队撤离,不要点火,遇到明火就绕道,突围后火速赶往青州,三百人随我前往东北方。”

  东北方没有信号,就说明东北方驻有鞑靼大军,那么粮草辎重定然也在那里!

  虞九渊年轻的脸上又浮起了赤色,只咬牙道:“老子烧了你的粮草,看你还怎么嘚瑟!”

  第二次的信号弹发完,冯全举着千里望,满面凝重的看着月光下仍旧一片漆黑的山林。

  此次他带的人不多,只有西南方才有兵马,其他几个方位,只有十人一组的敢死队,饶是如此,东北方的信号弹还是没有发出来,这就说明,派去发信号的将士,早已经被鞑靼人给劫杀。

  一旦鞑靼人知道了他的计划,很快就会知道大魏其实并没有多少援兵,所以趁着天还没亮这段时间,只要虞九渊的大部队能趁乱跑出鞑靼的包围圈,那么……大军就不至于全军覆没。

  “有动静了吗?”冯全放下千里望,低头看了一眼正伏在一块山石上侧耳倾听的一个将士,只开口问道。

  那人神情专注,面容冷肃,只专心致志的又听了一会儿,才道:“十里外有马蹄声。”

  冯全点了点头,再次拿起千里望,已经看见一处鞑靼兵驻扎的营地上,火光四射。

  丛林中顿时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火光,朝着方才他们发过信号弹的放下直奔而去。

  “鞑靼军已经动起来了,我们怎么办?”伏地的男子已经站了起来,看向年迈的老将军。

  冯全脸上的皱纹似是更深了几分,拧眉想了片刻,只开口道:“二百人,随我往东北方,伏击鞑靼粮草。”

  鹞子岭东北方鞑靼营地。

  虞九渊使出一招声东击西,顺利的引开了一队鞑靼人马。

  原先昏暗的营地上顿时燃起了无数的火把,守卫巡逻滴水不漏。

  躲在一道暗沟中的虞九渊屏住了呼吸,拿起千里望观察了一会儿,开口道:“那里一定就是鞑靼的粮仓。”

  营帐扎成了普通营帐的模样,但营地被突袭,一刻钟下来,竟然没有一个将士出入,这就说明,里面并没有住人。

  “太远了,火箭射不过去。”一旁的副将只开口道。

  两人正愁眉不展,忽然就瞧见从粮仓的正后方,有一支火箭从天而降。

  粮仓顶部的油布被点燃,火焰瞬间蔓延,鞑靼将士们顿时乱做一团,用他们听不懂的声音高喊着。

  虞九渊面上一喜,急忙就举起了千里望,只见一连串的火箭,从营地后方的草垛中射出。

  鞑靼人发现了火箭射来的方向,带着一队兵攻过去,说是迟那是快,虞九渊吹响口中的骨笛,举起长枪杀进去。

  虞九渊一马当前,冲在队伍的最前方,将手中一支火箭射出。

  深秋干燥,粮草一经点燃,瞬间蒸腾起熊熊的大火,四面火光冲天,将所有人的脸颊都薰得通红。

  “杀!”虞九渊高喊一声,抢了一匹鞑靼骏马,翻身上去,朝着方才鞑靼队伍追出去的地方增援。

  被一队鞑靼人马紧追不舍的老将冯全回过头来,就被冲天的火光所震撼了,还没来得及思考,便看见那年轻的小将,在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

第555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一夜,围困住虞九渊的鞑靼将士,几乎都跑断了腿。

  这一夜,驻扎在鹞子岭东北边的鞑靼粮草大营,火光冲天。

  形成合围圈,以为可以全歼虞九渊一部的鞑靼将士看见东北边的大火,才知道自己中了大魏的计策。

  所有的信号点根本就没有人,只在途中偶遇了几支原先围困的队伍,也在混乱中让他们逃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