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母改嫁后,我成了京城白富美 第292章

作者:凤衾 标签: 穿越重生

  薛太后无端就被药汁给呛了一下,只忍不住咳了几声,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她自认为最听话、最懂事的孩子。

  她叹了一口气,忽然就无奈道:“好……哀家帮你赐婚……”

  这世上终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一直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曾经她所拥有过的至高无上的权利、生杀予夺的权柄,终将渐渐的离她而去。

  安世显微微的抿了抿唇,缓缓道:“多谢外祖母。”

  一缕漆黑的药汁挂在薛太后的嘴角,安世显拿着帕子去擦,那人却稍稍的偏过了头,只留给他一张苍老又冷漠的脸。

  永宁侯府外书房。

  几个幕僚都凝神静气的侯在永宁侯的身后。

  永宁侯面色凝重,转头问其中一人道:“太医是怎么说的,太后娘娘到底还有多少日子?”

  那人便硬着头皮回道:“太医说,太后娘娘得的这是失心疯,发病的时候脑子便不清不楚,经常说一些大家都听不懂的话,至于还有多少日子,那实在不好说。”

  有时候疯子往往会比正常人活的更久,但疯子却又是没有利用价值的。

  正当众人都愁眉不语的时候,门上的帘子一闪,薛景瑞从门外矮身跨了进来。

  “肃州来的信。”他将手里的一封信抖开,递到了永宁侯的面前,不等他看完,只开口道:“谢景元又带着百门虎蹲炮,赶往肃州了。”

  “要是让靖郡王牵制住了这十万鞑靼大军,那四皇子便再没有御驾亲征的机会了,陛下优柔寡断,等薛太后一死……”永宁侯的话还没说完,便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了。

  薛家从先帝驾崩,薛太后掌权,至今已飞黄腾达二十来年,难道就要这样毁于一旦吗?

  “事不宜迟,明日就参靖郡王一本,参他个擅离封地、勾结边将,只要陛下下令他回益州,那这仗就还能继续打下去,咱们就还有胜算。”永宁侯只咬牙道。

  肃州虎啸关,百门虎蹲炮齐发,将不远处冲锋的鞑靼骑兵封锁在火力线外。

  鞑靼的骑兵再快,却也快不过炮火,几个回合之后,已损失惨重。城门外堆满了战马的残肢和死去的鞑靼将士的尸首。

  扎克图骑在马上,举起千里望看见那惨烈的战况之后,身体也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看着那些战死的将士和战马,扎克图的血液都凝固了,身下的坐骑却忽然间嘶鸣了一声,扎克图险些摔下马来,只急忙握住了缰绳,就听见身后有人喊道:“大汗快走,大魏的骑兵出城来了。”

  被打的落花流水的鞑靼将士们顿时就如一盘散沙,只飞快的折返逃窜。

  扎克图只觉得后背一身冷汗,耳边不时传来利箭破空的声音,手中的千里望也在慌乱中掉落了。

  失败来的太快,快到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能跟着逃窜的大部队一路飞奔。

  大雪初晴的清晨,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华光之下。

  就连台阶之上的金銮殿,也显得越发神圣。

  徐阁老的老寒腿又犯了,由大儿子徐俊杰扶着一路往台阶上走。

  碍于官位,跟在他身后的一众官员也不敢僭越,只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

  然而有一行人却飞快的从他们身边经过。

  徐阁老抬起头来,视线就落在永宁侯那绯色的衣袍上,在晨光中轻轻的飘动。

  永宁侯似是也觉察到了徐阁老的视线,忽然就停下了脚步,只转头稍稍的看了一眼行走艰难的徐阁老,脸上闪过一丝轻笑,只开口道:“这太和殿的台阶实在是不适合阁老您这样的腿脚了。”

  要不是当年陛下又把徐阁老请了回来,弄了那么一出“金匣诏书”的事情出来,只怕四皇子已稳居太子之位了。

  徐阁老却没有理会他,仍旧艰难的、一步一步的往上挪着,直到与他并排的位置,这才缓缓开口道:“走的快也未必就爬的高,龟兔赛跑的故事,侯爷就没有听说过吗?”

  永宁侯平静的脸颊忍不住就抽了抽,他实在不喜欢徐阁老这比喻,他既不想做兔子,更不想做乌龟。

  等众人都进了大殿,荣喜尖细的声音便高高唱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今上本身就不是一个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皇帝,再加上最近内忧外患不断,薛太后又凤体违和,已是让皇帝头疼不已,最近的早朝,也都敷衍了很多。

  朝臣们自然是很了解皇帝的脾性,因此内阁能解决的问题,绝不会留到早朝。

  况且之前梁御史弹劾安世显夜闯宵禁一事,已经触了皇帝的逆鳞,因此……即便是向来都闲不住的几位御史,最近也都沉默寡言了许多。

  梁御史低着头,悄悄的扫了一眼站在自己左右的同僚,见并没有人出列。

  昨日永宁侯已命人向他传了消息,请他参谢景元一个擅离封地、勾结边将,可他之前才被皇帝训斥过,自然是不敢再出头。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大太监荣喜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一想到自己如果不出列,将来等待着自己的会是什么下场,梁御史咬了咬牙,从人群中出列道:“臣……臣要参靖郡王谢景元,擅离封地,勾结边将,扰乱边关作战,形同谋逆。”

  梁御史说完,只撩袍跪在了金石地砖上,大殿中空气寒冷,但他只觉得后背微微有些发汗,也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正盯在他的身上。

  永宁侯面上稍稍就显出一丝得意之色,只故意道:“靖郡王擅离封地?你怎么知道的?这可是重罪,梁大人可不能信口开河。”

  徐阁老一双略混沌的眸子只淡漠的目视着前方,就连脸上的表情也多了一丝不屑,任由他们两人在这大殿里唱起了双簧。

  倒是皇帝有几分好奇,只开口问道:“什么?靖郡王在边关?他在哪里?”

  梁御史见皇帝终于也问起了,只开口道:“之前一直在青州,听说最近又去了肃州。”

  他正觉得这一次总算能向永宁侯交差了,却听大殿外忽然就传来了小太监欣喜雀跃的声音道:“肃州急报!肃州急报!虎蹲炮支援肃州,魏开济以少胜多,守住了虎啸关!”

第609章 献画

  朝臣们顿时都沸腾了。

  谢景元才去肃州,肃州就打了胜仗,之前只当这虎蹲炮是江阴伯送去的,如今到底是谁送了这虎蹲炮去往边关,大家心中便已心知肚明了。

  梁御史刚刚才放松了一些的表情顿时就石化了……跪在地上的后背也越发弯曲了几分,一滴汗不由自主的从额头上滚落到了金石板砖上。

  皇帝的眸子却迸出了几分欣喜,如今他最喜欢听的就是边关得胜的消息了,这简直就是治愈他头痛的灵药,只要边关传好消息回来,他的一颗心就又能舒坦几天。

  那回话的小太监已进了正殿,见皇帝满脸的欣喜,只将手中的军报连同一封书信一起呈上去道:“这是肃州守将魏将军亲笔写的军报,这里还有一封信,是靖郡王的请罪书。”

  小太监并不知道方才已有人弹劾了谢景元,因此说话时还带着几分小心谨慎,因为虽然谢景元在肃州打了胜仗,但擅离封地之罪属实,也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因此而怪罪。

  “快……快呈上来。”皇帝只急忙开口道。

  荣喜便步下了台阶,只将两封信都拿了过去,就听皇帝开口道:“先看靖郡王的信。”

  信封中只有薄薄一张信纸,上面的字迹力透纸背,短短数语,却让皇帝一下子湿了眼眶。

  “侄儿身为大魏郡王,理应为国尽忠,望叔父全我护国之心,准我披挂上阵,若侥幸得胜生还,自向陛下请罪。”

  热闹纷纷的大殿不知何时竟安静了下来,他们并不知道靖郡王在信上写了些什么,但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眼眸中的泪光。

  眼看着弹劾之事又要无疾而终,永宁侯只开口道:“就连靖郡王自己都写了请罪信来,那岂不是坐实了靖郡王擅离封地之罪?陛下……”

  永宁侯的话还没说完,却只听皇帝冷哼道:“擅离封地、擅离封地!鞑靼的兵都要打到眼皮子底下来,你还只知道一个擅离封地,永宁侯是不是觉得,让靖郡王留在封地,比保卫大魏、打败鞑靼更重要?”

  “微臣惶恐……微臣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永宁侯大惊失色,只急忙道:“只是封王不得擅离封地,乃是祖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将来所有的封王都跟靖郡王一样擅离封地,那大魏岂不是要乱了?陛下心系边关战事,但也不能把祖宗的规矩,完全丢在一旁啊!”

  永宁侯的话,一下子戳中了皇帝的痛处。

  如果不让谢景元回益州,这确实有违祖制,到时候各地藩王都乱套了。

  可如今他刚打了胜仗,又上书了请罪信,此时让他离开肃州,未免也太过不近人情了。

  当然,最最最重要的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会打仗的,皇帝哪里舍得就这么让他走呢!

  皇帝想了想,忽然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只开口道:“此事……改日再议。”

  反正……能拖一天是一天,有谢景元在肃州,他还放心些。

  徐府西北角的小书房。

  徐俊杰扶着徐阁老缓缓坐下,回想起方才早朝时候的场景,还有些后怕道:“幸好王爷的请罪信来的及时,也幸好王爷刚打了一场胜仗。”

  徐阁老面上的表情却还有几分凝重,过了好片刻,他才开口问道:“那副《千里江山图》,你找人补全了题跋和印章没有?”

  “都已经修补妥当了,保证看不出丝毫的破绽。”徐俊杰说着,却又顿了顿,只继续道:“父亲的意思是……”

  “之前不把这画献给陛下,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但现在……”徐阁老微微沉吟了片刻,将下颌的几根山羊胡子捋了又捋,只开口道:“如今王爷正在边关奋勇杀敌,陛下对他有依仗、更有几分感激,过几日便是陛下的万寿节了,正是献画的大好时机。”

  “可是父亲……”徐俊杰还是有几分担忧道:“万一陛下恼羞成怒,责罪于父亲呢?”

  “我这一把老骨头了,正如永宁侯说的……已不适合爬那太和殿的台阶了,陛下要是肯放我走,我还求之不得呢!”徐阁老说着,凝重的表情也似悠闲了几分,只开口道:“我又想念起我襄阳的那几亩薄田了。”

  徐俊杰看着自己的老父亲,心中十分不舍,但还是开口道:“父亲打算什么时候进宫献画,儿子陪您一起去。”

  徐阁老悠悠的看向窗外,只叹了一口气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

  御书房中,皇帝正靠在龙榻上闭目养神。

  他手里还拿着谢景元写来的那封信,上头的每字每句,都让他十分感叹。

  “朕的这几个儿子,如果有一个能有靖郡王这般出息,朕也就高枕无忧了。”皇帝只感叹道。

  荣喜替他沏了一杯热茶,眼神从皇帝的脸上缓缓扫过,只开口道:“靖郡王小时候被养在镇国公府,十四岁就上阵杀敌了,在战场上几次生死关头,经历的多了,自然不是几位皇子所能比拟的。”

  皇帝也知道荣喜所说属实,大魏是在马背上得的天下,两年一次的冬狩,为得就是让大魏的宗室子弟可以不忘先祖、居安思危。

  但事实上,历年冬狩出挑之辈,已少之又少,而一些皇子、世子,生活优渥、锐气消磨,早已没有了祖辈的骁勇善战。

  “今年又是冬狩之年了。”皇帝想了想,只叹息道:“只可惜边关战乱,好些骑射的高手都出征去了,看来只能一切从简了。”

  荣喜见皇帝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只劝慰道:“陛下不用想那么长远,再过几日便是陛下的万寿节了,咱先把眼前这个节过了,靖郡王正打了胜仗,陛下也该庆祝庆祝。”

  皇帝顿时就提起了几分兴趣,再没有什么事情,比边关传来捷报更让人心情好的。

  “郡王妃如今正在京城呢,万寿节那日,朕就宴请边关将士的家眷,以示皇恩。”皇帝只开口道。

  两人正说着,门外忽然就传来了小太监的回话声道:“禀陛下,徐阁老进宫觐见,说是有一样寿礼,想要献给陛下。”

第610章 深意

  徐阁老如今虽已官至首辅,但向来是两袖清风,历年给皇帝的寿礼,皇帝都懒得看一眼。

  不是几根饱满的稻穗,就是一筐新鲜的生姜。偏他还能说出一箩筐振振有词的话来,什么“五谷丰登”、什么“一统江山”……让皇帝很是“受教”。

  “陛下?”荣喜看了一眼皇帝皱起的眉心,面上微微笑道:“阁老这次好歹没有当着众人的面给您送礼……”

  确实……这样也能免去几分尴尬。

  皇帝想了想,只开口道:“请阁老进来。”

  大殿之外,徐阁老和徐俊杰都候在外头,听见里头传旨,徐阁老只转身,将徐俊杰手中抱着的画匣接了过去。

  父子俩一语未发,只是目光相接,彼此便点了点头。

  徐阁老抱着画匣,有些艰难的跨过了御书房高耸的门槛,看见大太监荣喜已经在大殿门口候着自己,便将怀中的画匣递了过去道:“有劳荣公公了。”

  荣喜微笑着接过了,又命一个小太监上前扶着徐阁老往里走,只转头向皇帝回话道:“陛下,阁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