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临花滑之巅 第29章

作者:涂桉 标签: 时代奇缘 穿越重生

  莱特原以为在小姑娘还没有上高难度之前纠正,抵抗肌肉记忆的时间不会太久。

  而且练着练着,问题还没解决,反倒是出了个新的跳跃。

  后外点冰三周跳。

  小姑娘的阿克塞尔两周半连了三个星期都还没能跳稳,第一个三周的雏形就在莫名其妙的摔了出来。

  没错,是摔出来。

  莱特也是第一次遇见在日常练两周跳时突然灵光一现,把两周临时改成三周的。

  虽然高度远度还不足够,导致小姑娘毫无悬念的摔了一跤,但那超过两周往三周上的动作莱特还是看得一清二楚。

  只能日常感叹她的天赋恐怖了。

  ——————————

  不过小姑娘就算跳出了三周,最多也就只能展现出个天赋来。

  她的年龄太小,身体重心时时刻都在变化,前一天成功率还高达70%的跳跃第二天直接摔成50%完全不是些事。

  但这又是她必须经过的关卡。

  身高关以及发育关,这是作为一个花滑选手无法避免的两个关卡。

  无论是麦伦还是程成都无法帮助她。

  只能靠小姑娘自己撑下去。

  只不过饶是乔喃也没想过,自己的身高关到底有多难过。

  从俄罗斯回来之后乔喃的身高就像抽条了一样,短短三年的时间,一年二十厘米的长,直接从一米冲上了一米五五。

  冰上表演讲究着一个重心问题,花滑运动员的身高有着很大的限制,成年女单一般都保持在一米五到一米六之间。

  再高下去,因为重心的难以调整,运动员们的发展维度会受到极为大的影响。

  像拔高个一样,每次测个身高都让小姑娘提心吊胆的。

  生怕自己再往上长。

  乔喃不是没有测过骨龄,只是她现在还在生长期,测骨龄只能看她自己的发育情况。

  发育的不早不晚,也没有闭合的情况。

  总之没什么用。

  唯一能让她感到一点安心的只有团团透露的一句话。

  【乔乔你安心训练,一切都不是问题。】

  不过饶是这样,乔喃还是选择暂缓了自己往上冲跳跃的事业心。

  身高奔的太快,前面的跳跃都稳定不起来,更别提后面的几个了。

  随着摔倒的次数越来越多,她明显变得有些焦虑起来。

  冰上的跳跃因为有对于刀刃平衡的需求,在重心上的要求极高,而按照小姑娘一周一小变,一月一大变的情况看,要改中心首先要克服的是顽强的肌肉记忆,如果再尝试新的跳跃,小姑娘的重心完全来不及调整。

  不过好在目前国际上的瓶颈期还在阿克塞尔三周半上,还没有乔喃记忆里那样疯狂的堆加四周。

  四周乔喃肯定还是要跳的,只不过肯定不是现在。

  在这一点上小姑娘清楚的很,但除了系统一个也没说。

  在零零年代,四周跳是公认的不可能完成的动作,甚至连3A,世界上能完成的也都寥寥无几。

  现在的教练们谁能想到十年之后的四周像批发一样,层出不穷。

  综合考虑之下,乔喃在难得花费了巨额积分从系统那得到一份推算出的自己未来生长趋势的报告之后,还是做出了一项算得上艰难的选择。

  她和程成认真的商量了一遍,还特意去询问了麦伦教练的建议,终于还是决定在保证目前跳跃的情况下暂缓冰上加新跳跃的决定。

  虽然在陆上继续着三周的训练,但上冰时还是以求稳为主。

  也正好趁着生长期,把之前的瑕疵全部纠正过来。

  当然,不加新跳跃仅仅只是表示的在日常训练中不再以追求高难度跳跃为重点,但在日常训练中,如果小姑娘突然有了灵光,程成还是会找来吊杆教练,帮着她尝试新跳跃。

  跳跃虽然要靠积累,但是灵光有多难得,程成看着小姑娘像飘一样的完成一个新的跳跃,面无表情。

  就算乔喃这段时间长得再高,她那恐怖的天赋还是无人能及。

  只不过除了省队以外,没有人再如此看中乔喃。

  在乔喃八岁在京市花滑锦标赛展现出新的后外点冰三周跳后,三年时间里,小姑娘没有再在比赛中上任何的高度。

  至于原因,所有教练们也都清楚,对于这个女生而言,能稳住之前的跳跃都算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不过看着乔喃窜飞的个子,各大俱乐部们虽然有些惋惜,但更多的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原先的把自家选手压得不起眼的天才败在了自己的身高关上,虽然对于整个华|国而言着实有些遗憾,但于私,自家俱乐部的孩子却终于能露出个风头来。

  就只有程成时不时喝醉了傻乎乎的向别人炫耀乔喃,在其他教练看来,他的国家级教练职称可能需要去国家队的钱红豆来争取了。

  钱红豆在进入国家队之后一直颇受看中,虽然没到能够参加国际比赛的年龄,但是在国家队出国比赛的名单上却能屡屡看见她的名字。

  很明显是被当二队的种子选手看待了。

  乔喃的陨灭虽然有些突然,但是这么多年来教练们遇到的败在这上面的孩子也不少,多少都还再意料之中。

  只是大家都想不通一点,明明这女生的职业生涯很可能就此止步,但省队为什么还会在限制报名人数的比赛中重点推乔喃出来。

  不管是京市的比赛,还是其他市的比赛,甚至连不知道怎么得到的去国外训练的名额,也一众给了乔喃。

  国内比赛不多,但这些比赛却足够让别人红了眼。

  而省队做的还不止于此。

  在乔喃十二岁,年龄终于够得上全青赛门槛的这一年。

  省队递交的参赛名单上出现了乔喃的名字。

  作者有话说:

  教练们聚会

  别家俱乐部教练:听说你们后继无人了,强捧人家?

  程成:嘿嘿……嘿嘿嘿嘿……就一个比赛而已嘛……

  ——————————

  身高什么的,不是问题——

  对于昨天的瓜,我忏悔呜呜呜呜呜呜,以后再也不在还没码完字的时候去蹲瓜了。

  预告瓜真难受。

第31章 、全青赛(1)(捉虫)

  乔喃今年的业务着实有些繁忙。

  在二月份刚结束了莱特教练的训练后就紧赶慢赶的去加拿大和麦伦教练见面。

  在确定了这个赛季的节目之后不过是粗粗的编排一轮,乔喃又马不停蹄的回了京市,参加了中考。

  中考的题目不难,虽然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冰上,乔喃的成绩一向没落下,就算学习时间比普通学生短,但好在脑子灵活,家里也有着辅导老师,能够很快的举一反三。

  要不是之前跳级太快不符合规定,小姑娘说不准人已经自由飞翔准备参加高考了。

  当然这也只不过是小姑娘闲时想想而已。

  就算她能这么飞,她父母也不会允许。

  乔喃之前一年级的时候提出跳三年级时差点被乔友余一票否决,要不是他家庭地位着实不是很高,小姑娘估计压根没有什么跳级的机会。

  包括程成在内,所有教过乔喃的教练对于小姑娘这个赛季的新节目都格外的期待。

  毕竟这算得上是乔喃第一个青年组的节目,也是她第一个打算在自由滑里上五组三周的节目。

  乔喃在十一岁时就跳出了完整的三周,但是因为一直在窜个子,三周半的完成度并不算优美且稳定,也因此一直没有被教练们考虑加到平时比赛的节目中去。

  好在小姑娘这身高虽然窜得快,但是停的也快,在她十岁的时候增长速度开始减缓,最后身高停在了一米六一的底线上。

  比起其他晚发育的孩子,足足让她在开始青年组比赛前稳扎稳打的练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各个俱乐部了解其他队伍通常都是通过教练之间的聊天以及队在各种比赛上选手们表演的复盘。

  如果不刻意的宣传,除了粉丝外,几乎没有人会主动的去注意一个三年来编排的难度几乎没有提升过的孩子。

  败在身高关的孩子太多,多到让乔喃的存在似乎都不算稀奇,为数不多会去关注的这个孩子的,只剩下了之前和程成结过怨的章乐彰。

  而乔喃的粉丝,单单从每次团团向她反馈的积分增长来看,可以说几乎没有。

  2010年各家俱乐部虽然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却没有在互联网上明摆着炫耀自己成绩的习惯。

  省队摆明了想要将乔喃作为这个赛季的杀手锏,现代《伤仲永》的事情他们见得多了,程成的羊毛有多容易薅他们也都见过。

  幼儿组的比赛其实对于大多数选手而言都不过只是个锻炼心态的舞台,因为发育不稳定,这时候的跳跃大多也就只能看出个天分来。

  俱乐部占优势的苗头越来越重,省队虽然是公立单位,但是再不出个能够服人的本土苗子,在整个京市的公信力有多低也可想而知。

  借着乔喃的身高关,省队毫不犹豫的选择将这孩子傲人的天赋压了下来,完全给对家造就出来个后继无人的模样。

  明明在二十一世纪,还硬是玩了一出卧薪尝胆。

  也因此,可以说乔喃的成绩除了省队的部分人员以及教练外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甚至连和乔喃玩得好的孟岁稚都没有得到消息,因为不在一起训练,每次被她约着出门时,乔喃都要率先的给自己做好接受她愁眉苦脸眼神的准备。

  不过这卧薪尝胆的时候也到了头。

  “乔喃,过来填个表。”

  在小姑娘考完中考的第二天,她被教练抓到了省队。

  报名参加全国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

  简称,全青赛。

  国内花样滑冰的比赛十分的匮乏,除了身为A级比赛的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GP)的分站外,只剩下了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

  如她身后资源雄厚的教练团队想的那样,乔喃既然明确了要进国家队,那青年组的第一站,自然要越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