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157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以前咱们不也吃亏吗?”里长辛酸的说道。

  作为一群没有靠山的普通庶民, 他们遭受得最多的就是各种苦难, 吃苦都已经吃习惯了,里长如今只想劝大家这次也忍一忍。

  在里长看来, 在忍了那么多年了, 这次大家应该也能忍。

  但这群刚归家的兵卒, 却反驳道:“以前是以前, 现在是现在,明明姜国就不是这样……”

  “不许再提姜国。你们这次是侥幸归家了,但还有回不来的人呢。”

  “姜国攻城, 只轰城门,不伤庶民。兵卒的伤亡都是大将军下令让强攻导致的……”

  “住嘴!国家大事岂是你能评说的。”里长警告道:“整个乡的人不可能跟你们一起走, 只要被人揭发, 你们就完了!所以你们平时说话给我注意点。”

  乡里年轻人躁动的心, 被里长给摁住了,但晚上睡觉的时候,里长也没忍住和老妻念叨起了姜国。

  “听说姜国的县图书馆里,能免费看书,还教人免费识字,我家孙儿孙女都是天生聪慧之人……”

  “别想了,大女和幺女都嫁在隔壁乡,我们要是走了,她们怎么办。”

  里长掩耳盗铃的说道:“你瞎说什么呢,我没说要走。我的意思是过段时间,送家里的孩子去姜国读书识字。我就认得一百个字,就做了里长,家里的孩子要是能认识一千个字,应该能做个亭长吧?”

  “你白天还劝人别乱跑。你作为小夏乡的里长,不该以身作则吗?”

  “我说的是后面不打仗了,宋国和姜国恢复正常往来之后的事。那群读书人都能满世界乱跑,凭什么我家孩子不行。”里长说得理直气壮。

  两国打仗的时候,城门紧闭,连商队都不来往,但要是打完了仗,大家又能恢复正常的交流。

  小夏乡以前在宋国腹地,接收到了姜国信息极少,只知道乡里用的石磨,是蓝河公主,也就是如今的姜王弄出来的,其他的就不太了解了。

  可如今他们所在的地方成了边城,姜国就近在眼前,大家都没忍住自己的好奇心,默默的打听起了姜国的八卦。

  郑青云是最早的一批科举生,又把仙乐县治理得很好,年底的考评一直是优,所以姜蓁就把她提拔成了郡守。

  这批新提拔的官员,在姜国好日子待久了,冷不到的来到宋国,还有些不习惯。

  “晴安郡别说棉衣了,连火炕也少见,也不知道他们冬天是怎么过的。”郡丞说着,就不自觉的打了个冷摆子,建议道:“不管别处如何,咱们的府衙必须得把火炕先修好。”

  官不修衙是以后的说法,如今的官员大部分出身都不错,可不会委屈在一个破破烂烂的环境里办公,宁愿掏私房钱,都要把府衙拾掇一下。

  因为姜蓁的大力推广,哪怕是偏远郡县的百姓,也都是知道火炕的,在棉衣出来之前,不单是庶民,连小贵族都要靠火炕御寒。

  可姜国常见的东西,在宋国却是个稀罕玩意儿,贵族家中倒是有火炕,但普通的庶民,很多都还没听过这东西。

  好东西被贵族私享的事,太普遍了。

  郑青云说道:“王上弄出来的火炕,是想惠及天下人的,可不是为了让这群贵族敝帚自珍的。这火炕不止府衙要修,百姓家中也要修。”

  郡内的百姓找不出多少会盘火炕的,动手的话,还是得郑青云他们带来的人。

  有郑青云她们带头,晴安郡内的百姓,很快就跟着摔起了泥胚,在姜国官员的指导下,修起了火炕。

  晴安郡原本是宋国的地盘,猛的被姜国抢去了,底下的百姓心中都还有些排斥。

  对修火炕这事,还有些怨言。

  “姜国的官员事情真多,咱们以前的县令郡守,可不会管咱们这些小事。”

  “忍一忍吧,好歹他们给咱们多分了地呢,给他们个面子。”

  “农官把这火炕说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但你们也不想想,睡在火堆上,那不得被烤熟?而且到了晚上,没人看火,万一把房子点着了呢?”

  因为没见过,没用过,没听过,晴安郡的百姓对火炕的作用十分怀疑。

  可让他们做这事的,是给他们分地的农官,大家都不敢得罪,只能老老实实的让干啥就干啥。

  等火炕盘好,投入使用的时候,之前怀疑的百姓都默默住嘴,装作自己之前没说过火炕的坏话。

  天气寒冷之后,火炕就是有一种勾人的魔力,让人躺在上面就不想下来。

  “居然真的很暖和!冬天要是睡在上面,不知道得多舒服。”

  “要是家里早两年就有火炕,我家孩子也不会在半夜被冻死。”

  “今年咱们睡上了火炕,明年咱们说不定就能穿上棉衣了嘿嘿。”

  听到众人的夸赞,农官轻轻的勾起嘴角,他就知道大家会被火炕惊艳。

  但很快,大家的话题就歪掉了。

  “都说这火炕是王上弄出来的,王上是不是也睡火炕?”

  “怎么可能,王上睡的肯定是金炕!”

  听到这话,农官嘴角的笑容消失,赶紧解释道:“可没有金炕这玩意儿啊!金子可不禁烧。王宫的宫殿有火墙、有烟道、有地暖,整个宫殿都是暖的,火炕的话,就只有炕上是暖和的……”

  农官解释得细,乡里的百姓听得也认真,听完了之后,这群百姓就忍不住对农官夸道:“像你这样学识渊博的好官,可真不多。”

  “过誉了过誉了。”农官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表面谦虚,心里偷笑。

  但等回到衙门的时候,这位农官还是忍不住跟其他同僚分享了一波。

  “他们真这么夸你?”

  “可不是嘛,怪难为情的。”嘴上是这么说的,农官脸上的笑容却格外灿烂。

  “我今天遇到的百姓,也是这么夸我的。”同僚脸上的笑容僵硬。

  这下农官脸上的笑也有些不自然了,“我就说我在姜国官员中也不出挑,果然是郡内群百姓见识太少,没见过什么好官。”

  同僚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咱们不跟别人比,至少在郡内的百姓里,咱们就是个好官。”

  这话是安慰对方,也是自我安慰,同龄的郑青云都已经做到郡守了,他们还在基层打转,能力在姜国确实不算亮眼。

  但现在正是他们大展身手的好机会,把晴安郡的百姓管理好了,以后他们升职的机会多的是。外头还有那么大一片宋国的土地呢,他们升职加薪的机缘就在那里。

  想到以后,大家都是干劲满满。

  在冬天,他们不需要做太多,只要能让百姓过冬的时候温暖一点,就能收获民心。

  在火炕投入使用之后,姜国的口碑就两级反转,变得人人称颂了起来。

  对这样的情况早就预料,郑青云淡定的安排道:“咱们郡内的百姓都有火炕了,但宋国百姓还没有,可以让各乡的百姓帮宋国人盘炕挣钱。大家的乡音一样,这生意应该挺好做的。”

  “这好像还真是一个商机,不仅能挣钱,还能宣传咱们姜国的名声。”郡丞的语气兴奋。

  姜国把火炕当成一个政治任务来看,各县都有,自然就没法做生意,可如今他们的紧临宋国,新的商机一下子就来了。

  被郡县内的官员提点过后,晴安郡内胆子大的百姓,就组成了一个个小队,去宋国各乡帮人盘炕。

  大家曾经都是宋国人,住得也近,军队中服役的时候,也能混个脸熟,这批晴安郡的百姓一出马,效果格外的好。

  “这火炕效果是真好,不骗你,姜国人前两年就在用了,要不是出来为了挣钱,我冬天就想窝在炕上不动弹……”

  “除了火炕,其他的呢?县学办起来了吗?”小夏乡的里长追问道。

  “县学?听说是办起来了,好像还教免费识字。”

  “真的?”里长拉着对方的手,认真的说道:“宋国人不骗宋国人。你可别骗我!”

  对方默默抽回了手,“虽然我没骗你。但我现在是姜国人了。”

  “这才一个月不到,你就被收买了?”

  对方腼腆一笑,“嗯呐~”

第175章

  无礼

  这倒戈的速度, 让小夏乡的里长震惊了。

  “不管是以前的宋太后,还是如今的宋王,对我们都还不错, 你好歹也该感念一下他们的恩德吧。”

  瞧着里长念旧的模样, 盘炕队的小队长忍不住直接戳他伤口, “恩德?什么恩德?我听说你们乡的田都差点被夺走。你还感念他们的恩德?”

  “这是那些狗官做的,王上他们也不知道。”里长忍不住维护自家的君王。

  “以前我不懂,也跟你一样,觉得下面官员的作为, 跟王上有什么干系。但如今我见得多了就明白了, 下官的所作所为, 都是君王纵容的结果。”小队长语气怜悯的说道:“你要是有机会, 还是多去外面看看吧, 尤其该去姜国看看。”

  里长在这个乡里是权威, 现在却被外来的人当成了井底之蛙, 脸都羞红了,嘟囔道:“你们也才跟姜国的官员接触一个月, 能知道什么。”

  他虽然也知道姜国的名声好, 但此情此景, 里长还是忍不住想踩姜国两脚, 企图踩掉眼前之人的优越感。

  明明大家之前都还是一国的,如今对方成了姜国人不到一个月,居然就傲起来了。

  也不知道在骄傲个什么劲!里长暗自磨牙。

  来盘炕的人, 倒是不知道自己无意说出来的话,戳中了里长敏感的自尊心, 继续大大咧咧的说道:“之前姜国官员替你们分地的时候, 你不是跟他们接触过了吗?你就没什么感觉?”

  “分地的时候, 农官倒是很和善,但谁知道他们以后会怎样啊。”里长迟疑的回道。

  “现在的农官依旧很和善,不仅教我们盘火炕,还教我们沤肥和养猪养鸡鸭的本事,等到明年,他们还会给我们发新的粮种……不止农官负责,医官也是一样,无论是治病还是接生,都很用心……”

  听着听着,里长就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住了心神,一边羡慕一边怀疑的问道:“会不会是姜国刚占领此处,故作姿态?”

  “绝无可能。我出来盘炕之后,遇到的人也比以前多,我特地打听过,姜国对这新占的五十城不算好,姜国以前那些城池的百姓,过的才真的叫好日子。这火炕,姜国百姓前两年就已经用上了,听说今年红薯丰收,他们吃红薯能吃到饱,偶尔还能吃到养殖场卖的肉……”

  盘炕小队里的人,还真没有什么主动拉人的想法,纯粹就是唠闲磕。

  想到什么就聊什么,说完了姜国官员的好处,他又开始说起了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这姜国的官员什么都好,就是要守的规矩太多,不止他们守规矩,他还要让我们守规矩。以前去城里办事,要是憋急了,随便找个墙角就能尿尿,但现在就不行,必须得去厕所,逮着还要罚钱……”

  “啊?这都不行啊?”里长的表情奇怪,在街道上丢垃圾和随地大小便的事,他都习以为常。

  “城里的街道扫得干干净净的,不准咱们乱来呢,有尿也得憋着找厕所,烦得很!”

  里长想象了一下这么画面,忍不住附和道:“确实烦。”

  “还有那医官,天天叨叨我们,让我们别喝生水,最好把水煮开了喝,这样能少生病。她倒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烧水不废柴的吗?”

  “喝热水真能少生病吗?”里长表情有些了然的说道:“怪不得刚刚我给你端水来,你不喝呢。”

  “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医者。”小队长哼哼唧唧的说道:“虽然不知道医者说的是真是假。但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倒下,这生水能少喝一点,就少喝一点吧。”

  他也就是嘴上嫌弃,但身体还是很实诚,听了医者的话,尽量不喝生水。

  等盘炕的队伍离开,不止是里长,乡里的人都陷入了沉思。

  要是盘炕队的人,说得都是好话,乡里的人还会觉得他们有鬼。

  以前听过的那些吹捧姜国的话听多了,总觉得虚无缥缈。

  可盘炕队的人什么话都往外说,吐槽起姜国来,一点不客气,这就让乡里的百姓觉得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