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21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姜蓁今年虚岁14, 在大家眼里, 是可以嫁人的年纪, 诸侯王里十四五岁就成亲的, 数不胜数,但像宋王这样十九还没成婚的也正常,贵族对结婚的年纪, 本来就没有太大的讲究。

  没拿年纪说事,姜蓁只问道:“宋王都十九了, 他有孩子吗?”

  “应当是有的, 但并没有听说宋国有聪慧的小公子。”姜王好笑的说道:“就算宋王有品德出众的庶子, 但无论怎样,都越不过嫡子去。”

  直播间的人可不讲究嫡庶,知道宋王有孩子,立马就转变了态度。

  【这男人不能要,又蠢又花心,该扔垃圾桶的。】

  【宋太后打得一手好算盘,娶个能干的媳妇回去打理家业,让自家儿子能够在后宫逍遥自在,怎么什么好事都让宋王给占了呢。】

  【宋王那么多女人,到时候指不定还要搞宫斗。要是生不出儿子的话,忙活半辈子,王位还要给别人的儿子继承。不行,绝对不行!】

  姜蓁也觉得不行,她可不准备成年之前谈恋爱,年纪轻轻的,就该搞事业,赢在起跑线上。

  但姜王这热络的态度,让姜蓁有些难办。

  自天子分封诸侯,各国都是分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就是天然的正统。

  姜王作为庶子能上位,是因为嫡母没有孩子,他又去抱住了嫡母的大腿,才能借势上位。

  宋太后的儿子蠢笨到诸国皆知,但就因为他是嫡子,且母亲厉害,那个王位坐得也稳当。

  比起出身,姜蓁就逊色了许多,母亲只不过就是个歌姬,但她生生靠自己的才华,补足了这个缺陷。

  但性别这玩意儿,是怎么都改变不了的,姜王从头到尾,都没把她当做继承人考虑过。

  姜蓁有些犹豫,要不要和姜王表露自己的野心。

  姜大头拥有父亲和君王两重身份,作为父亲,他无疑是合格的,毕竟姜蓁是个独苗。作为姜王,他也是合格的,上位没多久,就铲除了外戚的势力,姜国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能力在诸王之间排得上号。

  正是因为姜大头是个合格的君王,他才不会去培养一个弄权的公主,让姜蓁和新任姜王掰腕子,最后两败俱伤,姜国内耗。

  为了姜国考虑,姜王很有可能会提前把姜蓁推出权力中心,这不是姜蓁想看到的。

  可姜王明显是被宋太后给诱惑了,培养出一个如宋太后一样大权独揽的女儿,绝对是一件给姜王长脸的事。

  姜蓁要是不说点什么,姜王指不定哪天就把她打包给嫁了。

  纠结了两分钟后,姜蓁开口说道:“父王,我想留在你身边,想留在姜国。”

  “别说傻话。父王也舍不得你,可宋国是你最好的去处。”姜王无奈的说道:“哪怕你留在姜国,父王这身体,也陪不了你几年。”

  姜蓁坚定的说道:“父王,我想做巫儿,不嫁,在家中侍奉父母。”

  姜王想都没想,就斥道:“胡闹。这都是民间的规矩,我王室何曾有过巫儿。”

  姜国巫医盛行,不止医者众多,巫觋也多,所以民间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俗,家中长女不出嫁,名曰‘巫儿’,留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

  巫儿不嫁,但会有情人,也会生孩子,给父母养老送终之后,还会继承家业。

  姜国有这样的风俗,所以姜蓁才会跟姜王提起巫儿。

  “你大好年华,怎么能留在家里不嫁人。宫中这么多仆婢,还有你那几个堂兄在,哪里就需要你来给我养老了……”说着说着,姜王就猛的愣住了,直直的盯着姜蓁的脸庞。

  因为姜蓁的身份和性别,姜王完全没往别处想。可思维一旦发散,根本就止不住。

  姜王冷着一张脸,试探着问道:“你想做巫儿,究竟是为了什么?”

  姜蓁咬了咬嘴唇,极其大胆的说道:“为了姜国。我觉得我可以比公孙韬他们做得更好。”

  “胡闹!!”姜王盛怒之下,挥手把案几上的竹简都推到了地上,站起身来,对姜蓁骂道:“是不是我太宠着你了,让你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都敢想。”

  “这种事情,有点野心的都会想。父王你不也想让我去宋国掌权吗?这有什么不一样?”

  姜王冷笑一声,“有什么不一样?姜国宗室自会告诉你有什么不一样。”

  姜蓁理直气壮的说道:“我还是有些才能在身上的,若是宋国在我手里变得更加强大,反过来把姜国给吞并了呢。父王你这不是资敌吗?”

  “哼!好大的口气。”姜王被姜蓁的厚脸皮直接给气笑了,说道:“你之前说的话,我就当没听到。罚你闭门思过一个月,好好醒醒脑子,记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父王既不想见我,还不如让我回蓝河县。”姜蓁讨价还价。

  姜王一脸冷酷:“你就给我在宫里老老实实的,哪儿都不许去!”

  教训完姜蓁,姜王就黑着一张脸,背着手大步离开,独留姜蓁一个人在殿内冷静。

  【哎,有点冲动了,姜王好像接受不了。】

  【都这样了,不跟姜王说清楚,就只有等着嫁人,嫁的还是个蠢货,搁你你乐意?】

  【我不理解,太后掌权就行,王女怎么就不行了?姜王这脑子是不是没转过弯啊。】

  【没事儿,就算没有姜王的支持。咱们在蓝河县慢慢苟,花个几年时间,也能把王室艹翻。】

  刚刚父女俩还欢欢喜喜的聊天呢,转头姜王就给姜蓁下了闭门思过的命令,原本宫里的主子就少,他们父女这么一闹,整个王宫的氛围就变得有些紧张。

  姜王当时把姜蓁臭骂了一顿,觉得她异想天开,但转过头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却忍不住发呆,和朝臣议事的时候,也忍不住走神。

  他的异样,作为心腹的左相自然看在眼里,只能转弯抹角的给姜蓁说好话,想让他们父女赶紧和解。

  在王宫里蹭饭的时候,左相夸道:“王上这里的馒头蒸得真好,多亏了公主,老身才能享这个口福……”

  “左相觉得阿蓁如何?”

  左相:“公主人品贵重,对您又孝顺,是个天下难得的好孩子。”

  “阿蓁的孝心我知道。我是说能耐。”说完,姜王又补充一句:“比公孙韬如何?”

  “公主精明强干,能力众所周知。这次她替您巡视河道,赏罚分明,行事颇有章法。而且公主把封地也治理得很好,不仅抗住了洪水,今年还得了个大丰收,亩产有二百七八……”

  蓝河县今年出了个大风头,大坝拦住了洪水,水渠提高了粮食产量,陈冬的伤还没好透,就跑都邑来给姜蓁送好消息了,闹腾得整个都邑都知道了蓝河县的大丰收。

  姜王摆了摆手,打断道:“这事我知道,蓝河县的田没被水淹,又修了水渠,水稻灌浆的时候不缺水,产量自然就上去了。我问的是阿蓁和公孙韬两个人,你只说阿蓁是个什么意思。”

  “公孙韬既没有封地,又没有涉政……这无从比较。”左相没有明着说姜蓁优秀,但他这话的意思,是个人都懂。

  哪怕姜王正在生气,他也忍不住骄傲,笑着说道:“毕竟阿蓁是我的女儿,有那个天分。”

  笑着笑着,姜王又笑不出来了,要不是姜蓁足够厉害,也不会有那么大的胆子觊觎姜王的位置。

  可传位给女儿,不符合常理。姜王怕姜蓁以后做得不好,他到了地下,被祖宗戳脊梁骨。

  若是传位给侄儿,他把手一撒,就可以不用再管,哪怕侄儿平庸,也不会影响他死后的名声,传给女儿就不一样了,平庸就是罪过。

  特立独行,就会受到苛责。

  他自己心中纠结,拿不定主意,却对刚关完禁闭的姜蓁说道:“宋太后求娶的事,我暂时还没答应。但下个月是宋王二十岁的加冠礼,宋太后邀请了你去观礼,你得给我去看看。看完,你说不定就改变主意了。”

  “我不去,我说了不想嫁去宋国。”姜蓁果断拒绝。

  姜王:“必须去。我的话你都敢不听了?”

  【被逼着去相亲的既视感。】

  【阿蓁还这么小,姜王急个什么劲啊。】

第28章

  下马威

  姜王拿不定主意, 姜蓁的意志可坚定得很,但为了给姜王面子,她也不得不妥协。

  去一趟宋国, 敷衍一下姜王, 也不是不行。

  自穿越以后, 她就一直待在姜国,还没去过别国呢,正好可以去体验一下宋国的风情。

  关禁闭的时间一过,姜蓁就赶紧出宫回公主府, 她一个月没出去, 总有些事情要等着她处理。

  陈冬都等了她好几天了, 一等到姜蓁出宫, 就赶紧凑到姜蓁跟前来, 打听道:“听说王上派公主出使宋国?”

  “没错。不日就要出发了。”姜蓁淡定的回道。

  “宋王已然及冠, 成亲的事情, 怕是拖不下去了,宋太后这两年都在替宋王择后。王上派您去宋国, 难道是?”陈冬用满是期待的眼神看向姜蓁。

  都是聪明人, 姜蓁也没打哑谜, 回道:“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但我不愿意。”

  听到这个答案,陈冬先是不敢相信,然后就用姜王同款态度和语气, 开始怂恿:“公主在姜国行事颇受掣肘,如若去了宋国, 有宋太后支持, 整个宋国就是您说了算……”

  主上有没有权势, 对底下的门客和谋士来说,极其重要。

  姜蓁在蓝河县说一不二,所以他陈冬才能在蓝河县施展抱负,打响自己的名气,获得百姓和士人的尊敬。

  但再多,就不能够了,姜国还轮不到姜蓁说了算。

  今年在水灾的影响下,蓝河县的答卷如此耀眼。陈冬的腿伤都没好全,就赶紧跑到都邑来了。

  可大家夸赞归夸赞,姜王依旧没有召见他,重提治水的事。其他封地的主人,也没来找过他。陈冬的所有期待,全都落空。

  如此残酷的现实,让陈冬清晰的认识到,整个姜国,只有姜蓁才是他的伯乐,姜蓁好,他才能好。

  姜蓁嫁去宋国,他就可以做陪嫁,到宋国去大展拳脚。

  不止陈冬有这样的想法,郭凡也是一样,宋王蠢笨,不是明主,若是宋太后没了,他也得跟着玩完。所以郭凡才会向宋太后极力推荐姜蓁,后面哪怕宋太后退了,他有姜蓁支持,变法就还能继续。

  他给宋太后推荐的可不只是宋国未来的王后,还是自己的保命符。

  这一个个的,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陈冬一通叨叨,直播间的人就把他和郭凡给分析透了。

  姜蓁索性干脆直白的对陈冬说道:“你的政治主张,和郭凡不一样。郭凡是替朝廷挣钱丰盈国库的,你就是个花钱的,哪怕在宋国,你也不一定能得到支持,国库不允许。”

  不是诸王没有远见,不知道大坝水渠的妙用,但也不能为了美好的未来,把现在的朝廷拖垮。

  姜国作为五大强国之一,都难以支撑,更别说其他国家。也就只有几年后,变法成功的卫国,才有能力支持陈冬。

  姜蓁说道:“你若想继续修渠。钱粮的支撑必不可少。我这有几套法子,能让土地增产,你先在蓝河县施行。若是大家看到,蓝河县的水渠能让土地增产两倍甚至三倍,你说其他人动不动心……大家现在不乐意支持你,不过是因为利益不够罢了。”

  姜蓁的这一套理论,说得陈冬呼吸急促,立刻追问道:“什么法子,请公主告诉我。”

  “我这儿有几套改进的农具,不同农作物精耕细作的方法,还有杂交培育良种、嫁接、扦插……”姜蓁手底下,没有多少能力强又忠心的门客,就只能让陈冬能者多劳。

  反正他现在也没钱去玩水,与其让他无所事事自怨自艾,还不如让他把精力放在农事上。

  姜蓁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好玩意儿,陈冬仔细看过之后,没有一丝犹豫,就接过了这个差事。

  知道这是为了自己以后的事业做铺垫,陈冬干劲十足,“公主放心,我这就回蓝河县,两年之内,我定会让蓝河县的粮食产量翻番。”

  “那你还跟我去宋国吗?”姜蓁问道。

  “不去了。”陈冬直接摇头。宋国现在也不能让他施展抱负,去也没用。

  “那行。你回蓝河县去吧,把府里擅长农事的门客都带走,让他们帮你。”姜蓁笑眯眯的说道:“农具的事,你带个我的手信去县里的炼铁作坊,他们会全力协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