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32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公孙的架子就是大, 让我们这么多人等你一个。”

  公孙韬赶紧替自己解释:“我与友人在城外赏景, 没能及时得到消息……”

  “赏景?难道不是商量对策?”

  “刘侍者怎么能这么说, 我问心无愧,何须商量什么对策。”公孙韬一脸淡定,说道:“你们点名要的那位门客,我带来了,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

  那位门客站在公孙韬身后,态度谦卑,一丝惶恐的感觉都没有,尤其是他还长着一张国字脸,看起来满脸正气。

  门客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散养的和真心认主的,全然不同,这位明显就是公孙韬的自己人了。

  刘侍者敢发难,是因为他准备充分,立刻就把那位人证推了出来。

  “我是外地来都邑找亲人的,这段时间一直住在租的小院里,住我隔壁的,就是那位污蔑蓝河公主的人。五日前,这位方脸男子和那奸人密谋……原本我是没当回事的,可隐约间,好像听到了蓝河公主的名号……我因为用过石磨,吃过馒头,对蓝河公主甚是敬佩,就趴在墙角想听仔细点……”

  “谁知道,我居然听到他们密谋坏事,试图污蔑公主的名声,当时我心里就气得不行!但又怕惹事,就没敢声张。不过前两天有人诋毁公主的时候,我也在帮公主说话。”

  “幸好,刘大人也相信公主,主动找到了我,让我能来替公主证明清白。”

  刘侍者自信的看向公孙韬,问道:“公孙有什么要解释的?五日前,时间不算长,那奸人的住处周围应该还有见过你这位门客的人。”

  姜蓁情绪饱满的补刀,痛惜道:“原来是你。居然是你!你是不是还记着宋国的那点小矛盾。”

  公孙韬皱着眉头,想说点什么,他的门客就直接站了出来,“我家公孙视蓝河公主为亲妹妹。我与那奸人见面,并不是密谋坏事,只是想打听一下了公主少时的情况,免得公孙想关心妹妹,却无从下手。我当时也不知道,他居然对蓝河公主心存歹意。”

  “阿蓁妹妹,你一定要相信我。”公孙韬着急的看向姜蓁。

  “这?”姜蓁看向刘侍者。

  刘侍者双手叉腰,“哼,我就知道你们会狡辩。”

  “羽女使当街打人的时候,那奸人可是带了好几个护卫的,虽说被当街打死了几个,但还是有两个人逃了,躲在乡下养伤。人嘛,我也带来了……”

  姜蓁老家的亲戚,不是傻子,虽然大着胆子污蔑姜蓁,但他也怕姜蓁派人暗杀,死皮赖脸的求了几个护卫,并且准备姜蓁一回都邑,他就离开。

  谁知道羽的速度那么快。

  被抓到了关键的马脚,公孙韬的自信也维持不住了,倒是他的那位门客依旧淡定。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我要先和我家公孙说一声对不起,我向他隐瞒了我和蓝河公主的恩怨。”

  此话一出,众人的表情各异。

  姜蓁好奇提问:“你和我有什么恩怨?我来都邑,不到一年。”

  【这出大戏,看得我瓜子都磕了一把了,真刺激。】

  【不愧是在都邑经营十几年的候选人,人才储备很丰厚嘛。】

  【还得是公子,公孙的水平差了点,公孙韬现在落入了下风。】

  【小板凳备好了,我要听听这兄弟怎么编。】

  “公主可能不记得,前两年的时候,我见过你。”

  姜蓁瞪大眼睛:“啊?”

  【我手里的瓜子掉了。】

  【喝口饮料,继续听他吹。】

  “那时候我的至交好友病重,命在旦夕,我在医者那里买了一碗价值十金的药,却被你和几个孩童嬉闹中无意打翻。打翻之后,你们还无知无觉,打闹着跑远了,可怜我那好友,就这么无辜病死。”

  姜蓁磨牙:“我怎么不记得这事。”

  “公主自然不记得。这件事在公主眼里不值一提,您怎么会记得呢。”

  姜蓁呵呵一声,没有反驳。

  对方这是逮着她失忆的人设薅羊毛呢,但这也在她身份的真实性上,又加了一个砝码,童年的爱恨情仇都给补齐了。

  殿内有大半的人,都不信这个鬼话,却不得不看着这位门客演。

  演完,他就自杀谢罪,把这事给顶下来了。

  不过门客顶罪也没用,姜蓁和出手的公子昂两人,会主动帮公孙韬宣扬此事,一起落井下石的。

  好戏散场之后,姜王有些好笑的瞟了姜蓁一眼,说道:“我以前倒是没发现,刘侍者居然这么喜欢你,看不得你受一点冤屈。做起事来,比我这个当父亲的还积极。”

  姜蓁:“刘侍者确实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回头我就给去给他送大礼。”

  她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和公子昂私下的承诺不算,刘侍者明面上帮了她,当天下午,姜蓁就给人送了一大盒金子过去。

  刘侍者被姜蓁的大手笔给震住,沉默了两秒,忍不住唾弃道:“不愧是巨富的白盐公主,真有钱。”

  加上公子昂私下给他的好处,这一波,他真的是赚大了。

  不知道姜蓁的野心,公子昂非常开心的跟姜蓁合作,把公孙韬的名声按在地上一顿摩擦。

  心怀叵测和识人不明,这两个标签,被死死的摁在了公孙韬头上。

  姜蓁可以不在乎名声,那是因为她有钱,有高科技,她拳头硬,她觉得自己可以不靠名声就掌权,而且她掌权以后肯定会使劲捶某些贵族,风评早晚会完蛋。

  可都邑的公子公孙们,没有姜蓁的底气,他们的资金支持,人员支持,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们的声望。

  名声变差的公孙韬,这段日子很不好过。门客都跑了不少。

  不过姜蓁使坏都是暗中来的,明面上,姜蓁勉强相信了方脸门客的解释。府里那位口才好的说客刘丁,还去公孙韬府上表达了一番友好的慰问。

  姜蓁以前能用的人少,做事直接,右相骂她,她能提剑就砍,巡水道的时候遇上贪官,就把人脑袋砍了,一副完全不怕结仇的样子。

  公孙韬也被姜蓁的直言直语怼过,觉得姜蓁不是玩阴谋诡计的人,所以自知夺位无望,准备报复的时候,矛头就对准了了公子昂。

  他那是不知道,借刀杀人和隔岸观火都是郭凡的拿手好戏。

  公孙韬最敬重的方脸门客为他而死,所以他做事也没了顾忌,把深得公子昂看着的某位门客,小时候偷鸡的事情翻了出来,传扬出去之后,惹得那位门客羞愧自刎。

  这两人斗成这样,看得郭凡直摇头,对姜蓁说道:“这两人没什么看头了。过段时间,该把刘丁派去公子方和公子康那儿去做说客了。”

  招数不怕老,好用就行。

  姜蓁和郭凡两个正憋着坏呢,姜王就转移了姜蓁的注意力。

  “宋国和卫国的谍者,都传来了消息,这两国的军队有异动。”姜王的表情有些凝重。

  “宋国不是还在因为王位内斗吗?怎么就要动兵了?”姜蓁有些奇怪,问道:“虽然宋溪是借卫国才登上王位的,但宋国内部的声音都还没有统一,应该不会和卫国合伙去打别人吧?”

  反正姜国最近挺太平的,啥大事都没有,姜蓁自觉这场战事和姜国无关。但这个时代的战争说不准,人家可能不需要理由,只是想扩大一下疆土,就能打上门来。

  但不论宋国和谁打,姜蓁暂时都不想看到,她的商队去宋国买粮食还没回来呢。

  姜王这里的情报最广,猜测道:“应该是卫国想要攻打宋国。宋溪承诺的五座城,一直没有送出去,卫王自己来拿了。”

  每次看到宋国的那摊子事,姜王就忍不住要叹一句:“上任宋王死得真不是时候,可惜了宋太后。”

第39章

  蓝河卫

  姜王的情报很准确, 几日过后,宋国和卫国就在边境对峙了起来。

  邻居干仗,姜国也不可能无动于衷, 在下面百姓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 都邑和边境的防守就默默的就收紧了起来。

  兵卒的训练, 仓库里武器的检查,都被姜王重点关注着。

  姜蓁也放了更多心思在亲卫的训练上,上午在宫里帮姜王处理政务,下午就去亲自盯着亲卫训练, 偶尔还把人带去野外拉练。

  各国的高层, 都默默的提高了警惕, 底下的消息却传得很慢, 宋卫两国都对峙十来天了, 都邑的百姓才大肆讨论开来。

  不过老百姓们讨论的态度就是看热闹吃瓜, 这段时间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过年大祭。

  “闹完这一通, 倒是没多少人上奏章,说你不配参加大祭了。”姜王的语气怪怪的。

  他心里既有骄傲的感觉, 又对公孙韬几人怒其不争, 让他们对付姜蓁, 结果几人居然内讧了起来, 那公孙韬和公子昂,刚开始明明很有默契的,一致给姜蓁泼脏水来着, 谁知道他们那么容易就被姜蓁给哄了。

  “我参加大祭不是应该的吗?”姜蓁一脸理所当然,“都把精盐祭祀给祖先和神灵了, 我为什么不能参加, 精盐可是我弄出来的。”

  “哼~就这点小功绩。”姜王企图打击一下姜蓁的自信。

  大祭除了供奉牲畜, 还要献上今年新产出粮食和酒肉,让祖先和神灵品尝,盐也是祭品之一。

  祭祀祖先和神灵这样重要的日子,连大巫都要靠边站,需要国君亲自主持。

  大祭当天,姜王身穿白衣素服,腰间系着葛带,手持木杖,走在最前方,姜蓁站在他身后,一起带着群臣走向祭坛,祷告、献牲、宰牲……

  乐府奏乐之后,所有人还一起跟着姜王吟唱:“土返其宅~水归其壑……”

  【还别说,小阿蓁唱这歌还挺有范。】

  【唱得好不好听不重要,这出场的政治意义很重要。】

  【以后谁都知道,蓝河公主不一样,她是特殊的。】

  【除了姜王累点,其他人也太轻松了,就唱几句,然后跟着吃肉喝酒就完了。】

  【大祭是开心日子,折腾自己干什么。】

  【晚上还有傩戏,阿蓁别住宫里,带我们去街上看热闹吧。】

  【我同意,晚上去看戏。】

  姜国欢欢喜喜的过大年,卫国和宋国却打得火热朝天。

  倒也不是他们不过年,而是各国的历法有些许的差异,大祭的时间不一样。

  大祭一完,等姜国人的那股乐呵劲头过去了,姜蓁就开始对自家的亲卫下手了。

  她当初说淘汰,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块黑板上,记录了你们这一段时间的各项成绩评分,谁会被淘汰,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姜蓁一脸冷酷的对着一众亲卫说道。

  底下的人全都安静如鸡,不敢说话。

  这段时间他们都过得太艰难了。都拿出了自己全身的力气,努力去完成姜蓁提出的要求。

  现在的他们,和以前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出去之后就算对外吹一句文武双全了,也是可以的。可就算这样,还是有人不合格。

  一起训练的有四百多人,可这段时间训练之后,成绩在合格线上的只有三百五十人,要淘汰大概一百人左右。

  这个数字在姜蓁眼里有些高了。可她并不打算放低要求。

  “接下来,我念到名字的,出列。”

  姜蓁这段时间对这群亲卫们并不温柔,可以说得上是铁血无情,恩威并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