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39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尤其姜王还和普通父亲不一样,他还是君王。

  屠野瞄了一眼姜蓁,觉得她那股聪明劲,不比姜王差,怪不得会受到宠爱。

  他一个武将,没必要和一个聪明人拼心眼。

  屠野掂量过姜蓁的水平之后,也不想故意再折腾些什么,非常实在的把家传兵书都教给了姜蓁。

  “这堆竹简,记录的都是我祖父、我父亲经历过的战役,后头有我的分析。你要是有看不懂的,让屠大猛来给你仔细讲……”

  姜蓁点头表示明白,老老实实的开启了屠府求学生涯。

  就像姜王说的,她可以不领兵打仗,但必须得懂。哪怕她有未来的超前知识,也得慢适应现在这个时代,否则黑科技拿出来用,也可能会水土不服,反害其身。

  来屠野这儿来上个进修班,对她自己也有好处。

  可是哪怕屠野没有特意为难姜蓁,姜蓁的生活质量也直线下降。

  虽然不用再吃麦饭,但府里吃饭定时定点,过时不候,炉灶里直接熄火,要不是她出门的时候带了厨子,否则她指定会瘦。

  姜蓁是没瘦,但蓝河卫都瘦了。

  想要维持高战斗力,没有高热量是不行的。所以姜蓁只能自掏钱包,给蓝河卫买粮食买肉补贴。

  她带来的护卫,吃住都挂靠在将军府里,她刚一动,屠大猛就知道了,非常关心的向姜蓁问道:“可是府里的饮食有什么不妥之处。”

  屠大猛问得倒是挺真诚的,没他爹那么阴阳怪气,所以姜蓁老实的说道:“亲卫的日常训练量大,如果不吃好,身体会受到亏损。我带来的人多,又还有战马,一直吃将军府的,我也不好意思,我想把他们的饭食单独拎出来,我自己负责。”

  “我大概听说过蓝河卫的待遇。可桑泽郡和都邑不一样,磨好的米面,比都邑贵两倍,比蓝河县贵十倍。”屠大猛说道:“尤其是这几个月,府衙里的奴隶,都被安排去制作箭支,打磨武器,米面的价格比往常还贵。”

  “郡内不是有河吗?怎么不弄个水磨。”姜蓁早就想问了。

  “是有河,但我问过工匠了。郡内的水势平缓,没有激流,做不了蓝河县的水磨。”屠大猛对此也很可惜。

  【就不该对这个时代的工匠报太多期待。】

  【磨坊那边随便大家参观,谁知道他们连皮毛都没学到。】

  【有一说一,利用卧式的驱动水轮,驱动下磨盘转动的水磨,对刚学会使用石磨的人,还是有点难的。】

  【学渣都是这样,不懂原理,直接照抄,抄还能抄错,不能指望他们会自己升级技术。】

  蓝河县的工匠们,在姜蓁的提点下,水平倒是很不错,可姜蓁带着护卫来蓝河县,是有正经事的,不可能带工匠。

  就想姜蓁想帮忙,也只能从蓝河县调人。桑泽郡的工匠,姜蓁对他们没信心,而且他们也没太多时间,他们都在忙着修整器械。

  如果遇到打仗,这些工匠都是被征召的对象。

  宋卫两国交战,姜国的边境也不太安宁。两国的将军倒是非常的克制,收拢军队,没敢在这时候踏入姜国的地界。

  可败兵、溃兵甚至是逃兵,还是会到姜国流窜,到姜国之后,他们就会变身成为盗匪。

  姜蓁给蓝河的信刚送出去,屠野就亲自带她去清缴盗匪。

  “这事儿用不着屠将军亲自出马吧?”姜蓁奇怪的问道。

  屠野理直气壮的说道:“我是没准备出手啊,我就看着,动手的事情你来。”

  之前这种事情姜蓁都是交给蓝河卫的,现在屠野居然交给她了。

  “我能带上我的护卫吗?”

  “能啊,你那一千多护卫,都带上呗。”屠野不在乎的说道。

  清缴盗匪就是为了历练姜蓁,原本就不会惊动大部队,屠野也只带了自己的五百亲卫。

  屠野没给姜蓁多说什么,只有屠大猛骑马走在姜蓁旁边,认真的给姜蓁解说道:“前天宋国出城和对方打了一场,双方都折损了不少人,许多宋国来的逃兵,流窜到了桑泽郡,杀了几个乡民。”

  “宋国又输了?”姜蓁奇怪的问道:“我记得宋国领兵的是胡彪将军,不是还小有名气吗?怎么这次对阵又输了。而且就算宋国输了,那些兵卒也不至于当逃兵吧。”

  按照各国的征兵制度,一支队伍里的人都是同乡,互相帮助,互相监督,除非大家一起跑,否则当逃兵被其他人告发,老家的父母亲人都会被连累。

  而且就算当了逃兵,也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大多都会沦为盗匪,或者奴隶。

  姜蓁实在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逃。

  “有些情报是只能禀告给王上的。不过这事告诉你也无妨。待会儿你见到那伙宋兵你就知道了。”屠野非常惋惜的说道:“宋兵会逃,是因为城里没粮,回去命运也难料。”

  “没粮了?”姜蓁忍不住咋舌。这不是什么灭国之战,发动了几十万兵马。城内的驻军加上百姓,最多不过二十万,宋国以粮多著称,哪能这么轻易就没粮了。

  屠野有些心酸,又有些感同身受的说道:“至于胡彪为什么要出城迎敌,可能是因为宋国国内的那些流言吧。”

  “那些流言肯定是卫国宣扬的,宋王也信?”那流言姜蓁也听过,完全没当回事。

  因为胡彪吃了两场败仗,又一直守城不出,宋国都邑那边,莫名的就传出了胡彪水平不行的话,还有人上奏折,建议宋王临场换将。

  一直筹措不齐军粮的官员,也跟着发难,向宋王上奏章,逼着胡彪出战,赢一场漂亮的,他们还口口声声的说,不想拼命筹粮去支持一个废物将军。

  这些事,不知道是胡彪的政敌搞出来的,还是卫国搞出来的计谋,反正送给前线的粮食断掉了,以前送的粮食虽然不多,但好歹能吃个半饱,勉强还有点战斗力,现在一饿,宋兵就更不行了。

  胡彪是被粮食的事情逼着出城迎战的。可惜他又败了。

  “卫军的数量两倍于宋军,又善战,胡彪本就该守城,拖着卫国,也不知道宋王在搞什么玩意儿,胡乱指挥。”屠野说起这个,就有些骂骂咧咧的。

  屠野也不富裕,养兵的钱粮都是靠姜王和朝廷支援,他要是遇上断粮的事,也会忍不住骂娘。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卫国这波操作,着实给我上了一课。】

  【我要是卫王,我也宁愿多花点金银珠宝,去贿赂宋国高官,这样赢,又简单又便捷。】

  【一场战役的影响因素本来就很多,胡彪这次是倒霉了点,有一群猪队友拖后腿。】

  【就是宋国没粮了,好可惜啊,咱们蓝河县修的特大粮仓还没装满呢。该安排商队去开辟其他买粮的关系了。】

  屠野以胡彪的这次战役为例,现场给姜蓁上课,等聊到匪窝那块的时候,屠野就不说话了,点了点下巴,说道:“去吧,带你的人把这伙逃兵抓了,抓完回去正好吃饭。”

  这活蓝河卫熟,所以姜蓁直接对周胖和黑壮招了招手,示意他们先上。

  “那你呢,你就在这儿看着啊?”屠野一脸恨铁不成钢,他带姜蓁来的目的,可不是让她看的。

  原本屠野还想在后头不动手只看的,现在也稳不住了,直接带着姜蓁往前。

  “这都是一群没吃饱饭的软脚虾,你怕什么。他们杀的可是我姜国的子民,你作为姜国公主,不该替他们报仇吗?”

  “手抖什么?!他敢拿刀对着你,你就该杀了他!”

  “堂堂蓝河公主,就这点胆量?动手!”

  在屠野一声比一声愤怒的声音中,姜蓁手里的抢,终究是往前刺了出去。

  就像她之前对蓝河卫说的,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宝刀需要鲜血来开锋。

  现在轮到她自己了。

  【报应来得好快。】

  【怪不得姜大头要把姜蓁送到屠野这儿来进修,合着是自己对阿蓁下不去狠手吧。】

  【那咱们也对阿蓁下不了狠手啊。我还希望我教出来的孩子心里全都是真善美呢。】

  被屠野逼了一通,姜蓁回去连续两天都没睡好。

  穿越之后,她见过很多死人了,还有人是因为她的命令死去的,但她从来没有亲自动过手。

  哪怕她知道自己应该这么做,晚上的梦里也经常梦到一片血色,偶尔还会梦到她在办公室喝奶茶玩手机的太平日子。

  有些东西想得多了,难免会走神,惹得直播间的人这两天都在给她做心理辅导,生怕她留下心理阴影。

  【你是被直播间保佑的人,鬼神不侵,不用害怕。】

  【还记得我们以前对你说的话吗?你生来不凡,注定就是要做王的,想想以后你要处理的国家大事,再想想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哪个不是小问题。】

  “你们说得对,这些都是小问题。我早就想通了,你们不用安慰我。”她是个成年人,本就该自己消化好自己的情绪。

  给自己做好了心里疏导,姜蓁就关心起了蓝河县买粮的情况,让人快马加鞭的送信回去,让郭凡提前安排。

  在姜蓁的预想中,宋国前线都断粮了,那蓝河县的商队,可能也会无功而返。

  但没过多久,郭凡就给姜蓁回信,宋国贵族照常在卖粮,让姜蓁不用担心,还吐槽道:“你真是高估宋国贵族的人品了,前线吃了败仗,也不影响他们酒池肉林。北丘君的青瓷酒器还没集齐呢,你怕什么。除了北丘君,宋国还有好几个贵族,也着了你青瓷的迷,正收集着同色青瓷。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执着,就想要一套。”

  【我这心态好诡异,既想好好谢谢北丘君他们,为咱们的事业添砖加瓦,又想给他们两巴掌,让他们醒醒脑子,玩物丧志啊!!前线还在打仗呢!】

  【忽然对宋国有点内疚了怎么回事。】

  【不用内疚。买粮的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卖粮的也不止北丘君这一个贵族,是一群贵族。】

  【前线缺粮,咱们还在后面偷家,宋国好惨。】

第45章

  姜国被拉下水

  姜蓁现在就在边城, 宋国的消息来得最快。

  胡彪因为吃了败仗,被宋王召回去闲置了,前线又派了另一位将军来。

  这位将军是宋王的心腹, 是当初宋王流浪他国的时候陪着宋王的人, 但平生好像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不知道是看在宋王的面子上, 还是宋王发力了,反正新将军来了之后,前线的粮食又续上了。

  然后这位新将军就带兵出城迎敌,惨败, 身受重伤。

  打出这么个成绩, 宋国往前线送的粮食又断了。

  整得吃瓜看戏的姜蓁都无语了, “这宋国人也太现实了。哪有谁是常胜将军, 一直不败。它宋国是只养军神吗?”

  【打赢就给粮, 打输就断粮。这是哪位人才想出的好计谋, 难道是卫国派出去的间谍?】

  【那群宋国人, 把战场当成政治斗争玩儿呢。可惜了前线的将士。】

  【有那么大个城池能防守,非要逼人家出去送菜, 这将军也挺惨的。】

  连姜蓁都觉得宋国这一系列操作, 有卫国人在里面掺和, 宋国的一些聪明人, 自然也能看出来,可关键是他们就是筹不出粮食来。

  没有粮食,一切都是白瞎。

  不止筹不出来粮食, 国库运往前线的粮草,一路上还有人伸手贪腐, 加上运粮民夫的一路上的消耗, 粮食从出仓到前线, 损耗比例高达十比一。

  宋国右相因为粮食的事,现在已经气得病倒在家了。

  前线的将士卖命还饿肚子,当然不乐意,坚持半个月后,军队哗变,卫国不战而胜,开始长驱直入,按着宋国的脑袋捶。

  这个时候,宋国才真的急了,连右相都垂死病中惊坐起,着急忙慌的征兵,征粮……

  郭凡得知宋国右相现在的情况,开心得多吃了两大碗饭,然后还千里迢迢的写信来和姜蓁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