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教我做女王 第74章

作者:虎昭昭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陈冬目光坚定,“太女要是把这两件事都交给我做,作为一个总览全局的人,心里没数怎么行,我想花两个月的时间,亲自再去走一趟。”

  “行,既然你有这个想法,那你顺道再去水泥作坊看看,了解一下生产的流程,这样你才知道,把作坊安置在什么地方才是合理的。”

  陈冬兴奋的答应道:“臣明白。”

  因为被姜蓁分派了任务,陈冬都来不及参加姜蓁的生日宴会,当即就收拾包袱,带着人出发,第一站就是蓝河县,然后再坐船离开……

  【一说治水,陈冬整个人都支棱起来了,称得上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好官了。】

  【陈冬都去办事去了,过几天咱们也该提征调民夫的事了吧。】

  【这事必须得农闲的时候做,不能影响到土地。没有红薯玉米这类高产作物,就要开发更多土地才能维持温饱。咱们不能本末倒置,为了修水渠,让老百姓今年饿肚子。】

  这个时代的君王为什么恨不得把庶民焊死在土地上,就是因为粮食的产量太低,种地的人要是减少,带来的连锁影响巨大。

  看陈冬离开了就没回来,郭凡好奇的问道:“过几天就是太女的生辰,陈冬怎么这时候走了?”

  姜蓁淡定的回答道:“生辰过后,我准备在朝廷上重提治水的事。”

  “我就猜到是这个。”郭凡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利于姜国的百年大计,没有水患影响,姜国的粮食产量就还能再翻一倍,不会再受制于别国,可治水之后,国库就要空好几年。”

  他辛辛苦苦的去填国库,转头就看陈冬想把国库搬空,心里的滋味一点都不好受,而且治水是大事,郭凡内心规划的是五年八年才能搞定。

  别看陈冬在朝廷上说得轻松,但郭凡作为一个标准的政客,是最熟悉这种套路的,等把钱和人投进去,要花多长时间就是陈冬说了算。

  但治水对姜国利大于弊,郭凡就算心里有点犯嘀咕,也没有阻止。

  “要不了好几年。修蓝河县那个大坝的时候,你在宋国,不知道也情有可原。按照姜国现在的情况,修大坝和修路一起,三年足够了。”姜蓁说道。

  以姜国现在的人力物力,不可能去修什么后世的超级大工程,普通的治水工程,有水泥帮忙,又有足够多的民夫,三年足够了。

  “三年?还要修路?”郭凡震惊了两秒,试探的问道:“太女说的是水泥路?你准备把水泥配方拿出来了?”

  姜蓁点头:“有这个打算。”

  提起修路,郭凡这下也不心疼钱了,说道:“既然公主要用水泥修路,陈冬那边的事就可以先放一放,把国道先修了,尤其是都邑通往大峰郡、长宁郡这些重要边城的路,必须要修,万一边境不稳,调兵才方便。”

  郭凡真诚的建议道:“战时运兵,平时也有商人和百姓往来,这条路不能修窄了,至少要修十步宽。只是交通便利之后,各地往来变得更加容易,户籍管理还需要更严格一些才行,不然那些游侠儿只会到处乱跑……”

  “这几条国道要是开始修,治水的事情就得往后拖了,陈冬又要再等一等了。”话是这么说的,但郭凡的表情一点都不愧疚。

  【陈冬这都等了多久了,郭凡是一点都不心疼自家好友。】

  【从人家投靠过来的时候,阿蓁就忽悠他说会治水,到现在他也只在蓝河县摸了一下水,其余时间都养猪种地去了。弄得我都不好意思吊着他了。】

  【虽说不能欺负老实人,但郭凡说得也很有道理啊。】

  每一样国事都很重要,总要分个轻重缓急才行。

  在强敌环绕的情况下,修建国道比修建大坝更紧要。

  郭凡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隐忧,“姜国征集大量民夫修路治水,动静这么大,瞒不了各国,我总担心卫国和宋国会借机对姜国发难。”

  “我敢这么做,自然有我的底气,等生辰过后,我跟父王要悄悄进山一趟,到时候你可以跟我一起。去见识见识我之前一直挂在嘴边的大炮。”

  郭凡一脸期待,“到时候太女可别忘了,一定要把我带上。”

  兴奋完之后,郭凡又小声的补充道:“要是大炮的威力没传说中那么大,咱们做事还是悠着点。大不了多花几年时间,慢慢磨。咱们都还年轻,等得起。”

  【呵呵,郭凡瞧不起谁呢!】

  【不相信谁也不能不相信阿蓁啊,到时候保准惊掉你下巴。】

  【朋友们,话别说太满,山里的那个新产品,咱们自己都还没看过呢。】

  【怕什么,要相信科技的力量。】

第77章

  恐怖如斯

  姜蓁的生辰虽说是大办, 但不过就是在王宫里设宴,安排一些隆重的歌舞,没弄什么其他花哨的东西。

  当初去宋国参加前任宋王的及冠礼, 给姜蓁留下的印象太深刻。

  不止姜蓁, 连郭凡都留下了心理阴影。

  其余大臣原本还建议姜蓁顺势展现一下自己的才智和英武, 被郭凡直接给反驳了回去,“按照姜国的规矩办就行了,那段时间人多事杂,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姜国的富强, 就是王上和太女才能的证明!”

  【郭凡也是怕了, 好不容易抱上新的大腿, 万一阿蓁出事, 他克主的名声, 就真摘不掉了。】

  【呸呸呸, 你们可别瞎说, 生辰宴呢,你们在说什么晦气的东西。】

  虽然是姜蓁的生辰, 但操心的是姜王和王后, 姜蓁是最闲的那个, 空闲了还会和齐柔、卫阳几位公子讨论学问。

  他们有意学姜国变法, 姜蓁就倾囊相授,他们问什么,姜蓁就答什么。

  “太女提倡科学, 大学课本里教的物理化学之类的知识,当真是太女秘方的源头?”

  “没错。我名下所有的作坊, 都能从这些书中找到答案。”姜蓁认真的说道:“书中讲述的道理, 是这世间本就存在的, 我和我的老师,从这些道理中悟出了许多绝技,但还有更高深的东西藏在里面,等待人发掘……”

  不说太远的东西,最接近这个时代的蒸汽机还没搞出来呢,要是真有人把姜蓁放出去的那些课本读透,那也是个人才。

  “那些课本我都看过,大部分我都看不懂。”齐柔最开始的语气还很正经,到了后面,就变得八卦了起来,“太女懂那么多东西,是生而知之吗?”

  姜蓁:“不知道,我失忆了,以前的好多事情都忘了。”

  卫阳在一旁补充,“姜国的百姓都在传,姜太女幼时流落宫外吃苦,还失忆,是老天给她的劫难和考验,度过这关过后,太女自然有神灵庇佑,心想事成,一帆风顺。”

  齐柔跟着感叹:“那确实挺顺利的,回宫就成了王上独女,后面又成了太女。连我太子哥哥的路都没这么顺。”

  【神灵等于直播间的广大群众。有我们在,阿蓁想吃苦我都不允许!】

  【要不是这个直播系统不能氪金,我早就氪金养崽了!别说吃苦,我能让阿蓁锦衣玉食,每天的服饰珠宝都不带重样的。】

  【俺也一样!我家幼崽要是像阿蓁这么争气,我能把钱都砸她身上!】

  【嘿嘿嘿~搞养成就是香。】

  【就阿蓁这样的,放眼天下都找不出几个来,没看齐公主都羡慕得很嘛。】

  齐柔在都邑的这段时间,也展露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所以郑鸿态度温柔的对她夸道:“不用羡慕,你是齐国的嫡公主,自然也有祖宗庇佑。”

  卫阳揉了揉怀里的猫头,说道:“没错,齐国的女子教养最严格,齐国的嫡公主,若是要嫁,应该只有一国太子才能配得上,当王后也不差什么。”

  想到这算时间齐柔对姜蓁的那股黏糊崇拜的劲头,卫阳犹豫的补充道:“配太女应该也行。”

  他这么一说,不止郑鸿的表情僵硬了起来,连姜蓁都变得面无表情了。

  反倒是齐柔,一脸娇羞的解释:“姜国的巫儿只有情人,是不婚嫁的,太女应该不会专设后宫。”

  有了后宫,后宫里的无论男女,只要有了位分,也算是有了名分,不太符合巫儿的那一套。

  “啊 ?不能改变身份,然后招国婿吗?”卫阳奇怪的问道。一地一俗,卫国没有巫儿的规矩,他也是半知半解。

  姜蓁笑着回道:“巫儿嫁之不详,我又是太女,为了姜国社稷,我是不会改变志向的。”

  齐国也没有巫儿的规矩,齐柔不止有嫡亲的太子兄长,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她虽然羡慕姜蓁现在的地位,但又心知肚明,自己绝对做不成齐国太女。

  现在就一个宋国太子的婚事还空悬着,但宋王地位不稳,看样子斗不过宋国的贵族们,嫁宋国太子,好像没什么前途。

  可除了太子,嫁给其他公子,齐柔又有些不甘心。

  齐柔索性对姜蓁问道:“我听闻姜国的农师是女子,不知我能否来姜国做官。”

  【咦~原来她打的是这个主意,怪不得这段时间对阿蓁那么殷勤,原本是把姜蓁当未来领导了。】

  【齐国公主能力都很强的,可以让她做官。】

  【大头那关应该不好过吧,他嫡母和妻子都是齐国公主,弄权高手,他应该会很忌惮齐柔。】

  别说姜蓁了,其余公子也被齐柔说出来的话惊了一跳。

  姜蓁提醒道:“你是齐国的嫡公主,姜国朝廷重要的职位,是不会留给你的。”

  在姜国做官的他国公子公孙有很多,但官职都涉及不到核心。比起姜国的不知名小官,还是齐国公主的权利更大。

  齐柔还以为在姜蓁这里刷够了好感度,谁知道姜蓁一开口就这么无情,表情有些失望。

  卫阳也跟着说道:“齐国变法,大有可为。你这段时间跟着太女学了那么多,回国辅助齐王变法,也能做官,何必舍近求远。替你父母和哥哥办事,一家和乐融融,岂不是更好。”

  卫阳虽然是质子,但从未对父亲和兄长有怨怼,一直心向父兄,来姜国打的也是偷师的主意,等他回到卫国,自然会以自己的所学帮助卫国。

  在他看来,其余四大强国中,就齐国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姜国,他更看好齐柔在齐国的发展。

  齐柔的目光幽怨的看了姜蓁几秒,无奈的说道:“你们说得对,我还是回齐国更合适,我这几日跟着太女学东西,原本也是为了齐国。”

  【没错,你得回去啊,文明的火种还得靠你传播呢。】

  【姜国的小妖精太多了,你是出不了头的,齐国才是你的阵地。】

  【不要舍不得,你要真想做姜国的臣子,以后有的是机会。】

  相比上次去宋国的冷漠孤离,这次作为东道主,姜蓁非常热情和这群公子公主处好了关系,临走的时候,还一人送了一大箱书。

  “这些书你们先看着,不懂的可以写信来问我,大家一起交流。”

  后面大批量售卖的书,还没印出来,齐柔等人都留了心腹在都邑等候。

  姜蓁这次的生辰,办得盛大,但平平无奇。

  心情很淡定的度过了这个十六岁的生辰,姜蓁就对姜王问道:“咱们什么时候进山?”

  姜王:“不慌,下午我就称病罢明日早朝。”

  “我早就上奏章,建议早朝五日一休,父王你非不乐意。要去办点什么私事还要装病,多不吉利。”姜蓁忍不住吐槽了两句。

  姜国的官员全年无休,比生产队的驴还累。

  “不管是做君王,还是臣子,都需要勤勉。姜国每日上朝的事我都习惯了,你要改是你以后的事,反正我也没剩多少年了,再坚持坚持。”姜王很在乎自己的好名声,都勤政了这么多年了,不差最后这一哆嗦。

  等下午太医宣布姜王病了,姜蓁几人就换了一身简单的衣服,往都邑郊外的深山里进发。

  “以前这座山没名字,现在这座山叫雷鸣山。县令发出通告,说雷鸣山的山体不稳,有巨石掉落,禁止百姓进山。咱们要走就走后山没人的小道,免得被被百姓给发现了。”黑壮一边给姜王解说,一边走在前面带路。

  姜蓁虽然没亲自来过,但山里值守的都是蓝河卫,黑壮也偶尔来视察,作坊里的问题,也多是姜蓁给解决的,所以姜蓁就算没来过,她对这作坊也很熟悉。

  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姜蓁几人才走到了山谷的石洞外。

  “以前这个山谷没有进去的路,石洞是我们用炸药轰开的,然后用巨石把石洞堵住了,进出都要用绞盘。”

  黑壮说着就用敲了敲面前的大石头,非常规律的三长两短。

  “是狗子回来了?”石洞里的人传来一个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