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靖康之耻后的帝姬 第49章

作者:映在月光里 标签: 穿越重生

  眼下箭矢是够了,何良不用赵寰提醒,闷头先去做复杂的床弩。

  赵寰回屋用了几口晚饭,就开始埋头算账。等到林大文他们忙完了,又召了他们来议事。

  “账本都在这里,银钱这些,都暂时由九嫂嫂管着,诸位也知道,我们的身家底细。”

  赵寰叹了口气,苦笑一声道:“真没几个大钱。钱要花在刀刃上,给不了你们多少月例,你们在坐的,暂且每月领两贯钱。姜五郎他们等工匠,每月与你们的月例相等。库房里的花瓶等宝贝,照着各自的喜好,每人去挑一件。现在我们局势还不稳定,挑了做好登记,你们没处放,暂时放在库房亦可。你们放心,我不会不认账。以后等有了节余,无论是什么,定不会亏待你们。”

  众人没想到能领月例,分宝贝,一下都惊呆了。他们的家底,都是来自于金人之手,由他们亲自搬回,赵寰给他们的,真真不算少。

  赵寰都能替他们拼命,哪会贪这点子东西。何况,她还许诺,定不会亏待他们,这句话,才最令人期待。

  见她笑,众人一起跟着笑了起来,邢秉懿道:“银钱先放着吧,我的先不用领了。反正现在吃穿都不花钱,用在打仗上要紧。”

  其他人纷纷跟着表态,暂且不要月例。姜醉眉坦率地道:“我喜欢花瓶宝贝,这个我就不推辞了。不过,我也没处放,就先由二十一娘收着。你会不认账,真是天大的说笑。我就是不相信自己,也相信二十一娘的为人。”

  “是啊,我信二十一娘,命都可以放心交到你的手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很是热闹。

  赵寰笑着抬手,道:“好了好了,你们再夸,我就得飞起来。月例是你们该得的,既然我说了,就一定得兑现,你们且先拿着。除了你们,底下的每个兵丁,每月亦有一百个大钱。关于伤亡的抚恤,我会按照以后的收成,细算过之后再定。”

  大家见赵寰坚持,只得暂且接受了。至于工匠的月例与他们相等,无人有意见。

  经过了几次仗打下来,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士农工商,工农得排在最前面,最无用的就是士。

  先分了好处,赵寰接下来,开始说起了正事:“眼下有几件重要的事情,你们各自领一件去管吧。春耕有多重要,自不用我再提。燕京周围的土地大多空着,种地的人手不足。幸好,这几日寒寂师父会多找些百姓出来耕种。我许诺过他,种子以及粪肥等,都由我先拿出来给百姓用。秋收时,照着地里的收成,收取一定的粮食回报。”

  想到不是缺这就是缺那,赵寰嘴里直泛苦,揉了揉眉心,继续道:“不过,给百姓多少粮食,粪肥等,他们种了多少亩田,皆要账目清楚。初此之外,前来领种子种地的百姓,不管他们以前有无户帖,全部要重新立户帖。所有空着的土地,先借给他们种,他们能耕种多少地,只要地够,不限上额。占了这些地,能耕种完的,以后就属于他们了,永远能种下去。种不了那么多,因此荒废掉的,会按照他们荒废的地,每亩收取当年亩产的一半作为赔偿。所以,他们必须得量力而行,不能乱占地,让后来的人没得耕种。第一年,只按照以前辽国赋税的五成收取,逐年上升,最高到八成为止。”

  郑氏问道:“除了粮食赋税之外,各种丁税,以及徭役与兵役呢?”

  邢秉懿也有些不明白之处,问道:“二十一娘,无主之地,可是全部送给了百姓?”

  赵寰一一解释道:“年年征战,必须先休养生息。除了收粮食之外,其他的杂税暂且全部免了。至于徭役与兵役,徭役在农闲时,每户的成年男丁必须出力修路修城。当然,他们不会白修,到时候核算一下,按日结算工钱。兵役......遇到大战兵马不足时,他们也得上战场。他们守护的,是自己的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件事没得商量。无主之地,全部丈量清楚,做好登记。耕种的土地,不许买卖流转,借给他们耕种,永不收回。”

  土地之事改变太大,众人面面相觑,一脸震惊。

  以前大宋的土地,大多都在权贵富绅手上。寻常普通的百姓,家里有几亩地,日子就过得下去。

  按照赵寰的意思,以后土地不许买卖,等于是全部收归朝廷所有。照着眼下的改变,权贵们的贵,至少得大打折扣。

  赵寰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这个想法。后世的土地都是国有,耕地承包到户。她也不知这种方法,可适应眼下的生产力水平。

  反正先试行,遇到问题再做调整。

  眼下是最好的时机,一切都是她说了算。跟在她身边的,都是与她一样不堪受辱,誓要报仇雪恨的人。

  大家都还在为报仇拼命,还来不及滋生分好处的想法。就算有,也不算太深。

  何况,她也没有将大片的土地划到自己名下,与他们一样坦荡无私,全部归公。

  土地产产出的粮食,也不值几个大钱。赵寰先前分的花瓶等贵重宝贝,百亩上好的地,也就值那点钱。

  赵寰还有其他许诺,大家也就心平气和了。

  且他们想不到那么深远,土地全部掌控在某一阶级之手,对整个国家朝廷造成的影响。

  赵寰见他们都没疑义,暗自松了口气,道:“种地我不懂,里面的账目细,需要费工夫。劳烦九嫂嫂与郑娘娘一并去管着,再找个懂得种地的跟着你们打下手,给你们省些力气。”

  邢秉懿以前在康王府管着中馈,府里的各种人情往来,库房等账目自不在话下。如今去管种地,分发种子等。虽说要麻烦些,一通百通,很快就能上手。

  能得到这块差使,邢秉懿自是满意得很。她身子不好,年纪也不算轻。别说上战场与人拼杀,就是长途奔袭都很吃力。

  现在管着种地的事情,到了秋收时,再收回粮食,这块差使定会交给她。说不定,以后她就能统领大军的所有粮草了。

  郑氏来到赵寰身边比较晚,能与邢秉懿一并管事,当即笑着应了,开始盘算起要如何安排。

  赵寰对林大文道:“你与姜娘子一起,明天挑几百个人马,前去将天宁寺接管了。方丈听话,就让他净身滚蛋,若是反抗,则杀了他。告诉寺里的所有人,以后寺里的方丈,由寒寂师父接手。”

  姜醉眉与林大文互看一眼,她摩拳擦掌道:“二十一娘,可要将寺里的......呵呵,值钱的宝贝都搬回来?其他不听话的和尚,”她手划过脖子,熟练地做了个砍杀的动作。

  赵寰忍俊不禁,对姜醉眉扬了扬眉,道:“现银铁器都搬回来,贵重的佛器,佛门典籍等,就留在寺里。至于不听话的和尚,就留给寒寂师父去管了。”

  林大文犹豫了下,问道:“二十一娘,可要我去打听一二寒寂师父的来历?”

  郑氏皱了一下眉,跟着道:“先前我我瞧那寒寂师父,看上去呆头呆脑。天宁寺那般大,里面人马复杂,只怕他镇不住。”

  以寒寂的聪明,他展现出来的手足无措,呆滞,只怕是让她们看到而已。

  既然如此,赵寰就将天宁寺留给他。一是探他的真本事,二是提醒他,她都知道。

  郑氏看走了眼,赵寰也没指出,很是坦然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的出身来历,我大致猜到了些,想要得知的,我会亲自问他。”

  接下来,赵寰让赵瑚儿,徐梨儿以及赵璎珞赵青鸾几人,分别前去其他寺庙与道观,寻找铁器:“尽量不要伤人性命,告诉他们,香火银子,我们每月只收取七成,三成留给他们。若是活不下去,就去种地糊口。”

  赵寰算了下,就燕京这点人口,留着天宁寺就足够了。其他庙宇道观,真正潜心向佛向道的,三成的香火银,已够他们修行。

  靠着佛道敛财的,就休想过好日子。强势手腕镇压之下,他们自然会转去别的营生。

  寺庙与道观占有大量的土地,还不用交赋税。许多寺庙成了一方豪富,加上他们的信徒,这股力量集结起来,令谁都会心生忌惮。

  赵寰提防的,是寺庙占用土地的问题。许多百姓为了逃避丁税,争先恐后去出家当和尚尼姑。

  从隋唐时期起,寺庙扩大,就在这个问题上吃过大亏。大宋也一样,仅仅是汴京的大相国寺,且不提香火银,光是客舍就有几千间,可见其每年的收益。

  到了最后,佛门圣地被搅得乱七八糟,朝廷收不到赋税,于谁都没好处。

  大家再说了练兵的问题,你一言我一语,直商议到亥时初。

  赵寰头疼得很,排兵布阵这块,是他们所有人的弱项,甚至远远不如完颜药师。

  赵寰正准备让周男儿去叫完颜药师,她恰领着何良,拿着封信进了屋。

  何良一进来,就迫不及待道:“二十一娘,城门关了,外面有人在城墙下大喊,说是我的友人。守城门的不敢怠慢,怕耽搁了急事,便让人来叫了我去相认。我前去一看,你猜是谁?”

  赵寰看着他全身上下掩饰不住的喜意,她也一样,止不住畅怀大笑。

  蜡封的信上,上面写着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柔福帝姬启。”

  岳飞回信了!

第51章

  屋内众人都一动不动, 望着读信的赵寰。

  赵寰垂下眼眸,看不清眼里的神情。她向来喜新不露于色,众人也无以得知信中的内容, 究竟是好是坏。

  看完信, 赵寰抬眼, 看到他们眼巴巴的模样,捏着信的手指微微用力。

  片刻后,赵寰定了定神, 说道:“赵构与金人已经停战, 准备议和。”

  岳飞的信中,除了告诉赵寰最近的局势,着重强调了对她们的敬意与歉意。

  对于她们所受的苦, 没能救她们,给她们帮助,他很抱歉。

  是他感到愧疚, 而不是赵构。

  换作别人, 赵寰兴许会认为,不过一句泛泛而谈罢了。

  但他是岳飞岳鹏举啊,他是真正的君子, 光风霁月。

  岳飞前妻刘氏,因他离家征战三年, 抛家弃子改嫁了。

  按照宋刑律, 刘氏会遭受刑法处置。最终岳飞没有责怪刘氏, 还给了她五百贯钱。既保证了她生活无忧,又从侧面给了她支持。

  以小细节见人品, 别说在大宋,就是后世的男人, 都远远比不上他的胸襟。

  可是,他是赵构的岳宣抚。他有他的忠义。

  从一句歉疚,赵寰知道了他的为难。他虽未在信中写明,但他原本要前去驰援宜兴,半途而回转,肯定尽全力做了争取。

  赵瑚儿尖声叫了起来:“什么?!议和?”

  姜醉眉随即拍案而起,愤怒地道:“我们拼死拼活抗金,赵构那个软蛋混账,却贪生怕死求饶!”

  邢秉懿看了她一眼,愁眉苦脸没有做声。

  郑氏叹了口气,问道:“二十一娘,为何在眼前的节骨眼上,九郎会答应与金人议和?”

  赵寰平静地道:“因为他怕,怕他的皇位不稳。”

  众人一愣,邢秉懿怔怔道:“金人翻脸无情,以前联手攻打辽国时,许诺将幽云十六州归还大宋。他们还了几个州,转头就失约,再次夺了回去。豺狼虎豹,岂能与之为伍?”

  赵寰思考着岳飞信里的未尽之意,道:“赵构已经做了决定,我们暂不要浪费力气去骂他,先想想我们将要面临的局面。”

  众人脸色都变了,姜醉眉呐呐道:“二十一娘,金人可是要集中兵力前来攻打燕京?”

  “是。”赵寰没有隐瞒,坦白道:“金人连汴京之地都没能力治理,何况是南方。按照金人的打算,他们先将赵构打得无还手之力,抢夺一翻,彼此隔河而制。金人在北地,没了对手。有汴京一地的良田,加上燕京本是辽国旧都,有长城为护,他们能从冰天雪地的大都,往中原深处迁徙。经过修养,再慢慢吞并南方。”

  赵寰嘴角上扬,淡淡讥讽道:“完颜宗弼非常聪明,他从赵构当了皇帝之后的一举一动,哪能看不出他的想法。金人现在摸不清我们的深浅,怕赵构与我们联手,他们会吃大亏。赵构与金人议和,一来能得到喘息,二是我们已经成了赵构的新威胁,他盼着我们与金人打仗,好坐收渔人之利。无论谁输赢,对他来说都只有好,没有坏。”

  金人要赢,肯定要付出代价。赵寰要赢,同样会被削弱兵力。

  赵寰垂下眼眸,使不上力的右手压住信纸,左手一点点抚平。

  岳飞最后写:“惟盼能有两军相会,归家时。”

  赵寰顿了下,冷静道出最残忍的事实:“最好的是,我们能与金人两败俱伤。”

  她清亮的双眸,扫过悲愤不平的众人,缓缓笑起来,道:“我们不要怕,以前我说,我们要回家。其实,家早已没了。”

  汴京城已毁,朝廷不仁,抛弃了他们一次,还再盼着他们死。

  赵寰一字一顿,坚定地道:“没关系,我们就处处为家。燕京本就是大宋的土地,我们要在这里落地生根,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怎能让他们再一次摧毁!”

  徐梨儿大声道:“跟金贼拼了!”

  姜醉眉不客气喊道:“等收拾完金贼,再去收拾赵构那缺德的狗贼!”

  众人都激动起来,气势高涨。

  赵寰看向一旁始终没做声的何良,颔首道:“多谢你,还有你的友人。他们耽误了买卖,前去帮着送信,我绝不会亏待他们。以后燕京城的买卖,就有劳他们了。”

  若是燕京能守住,有了赵寰的这层关系,以后他们从各处贩来的货物,到了燕京不说免收赋税,至少不用拿钱买道。光是省下的这笔银钱,他们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比起赵寰给他们盘缠以及谢银,彼此人情两清,要丰厚数百倍。

  何良笑容满面,忙摆着手,难得谦虚地道:“二十一娘,这是我应当做的事情。前面你说的床弩,我也在抓紧功夫做,先前正在赶工呢。既然信送到了,我就先回去,你忙,你忙。”

  赵寰对周男儿道:“你去跟韩娘子交待一声,让她看着些,不要怠慢了这群义士,让他们吃好睡好。”

  何良沉吟了下,主动道:“二十一娘可要回信?他们回到南边时,能将信带给岳将军,也不麻烦,正好顺路。”

  赵寰道:“我这边是要给岳将军回信,只是,一次次劳烦他们,我也过意不去。这样吧,我们这边差两人同去,跟在他们身边学一学,等跑熟悉了道,以后就不用劳烦他们来回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