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娇娇,我被阴郁糙汉惦记了 第239章

作者:随念 标签: 穿越重生

  “我以为……以为这是对你好。”严潜知道生孩子很凶险,严家大嫂也生过两次孩子了,生严林的时候痛的嗷嗷叫,他甚至还看到了端出来的血。

  在严潜的认知里,生孩子对女人没什么好处。

  “生孩子很疼。”严潜提醒。

  萧念念动作顿了顿,“反正我会在要孩子之前考虑清楚,不过有时候想象的跟现实确实有差距,但是会给自己心理准备克服。”

  她说完又咬了一口苹果,“到时候再说。”

  萧念念趴在他肩上,“马上就要高考了,先不想这些事情了,回去继续学习。”

  萧念念回到家的时候,朱月红正在院子里熬药,欣欣正在踢陈妮给她缝的沙包,她一看到萧念念立刻跑过来抱住了她的腿。

  小孩子纯粹,喜欢漂亮的小姑姑,她最喜欢的就是小姑姑身上软软的香香的。

  萧念念拿了个小苹果给她,想了想,让朱月红给她用刀切成小块并嘱咐慢慢嚼。

  朱月红最近脸上一直带着笑,她一直都觉得萧念念厉害,当初让她小儿子看书的时候,幸亏她听话天天监督着小儿子。

  现在学的也比其他人多一点,这不考上的机率更大了吗?

  萧念念喝了药,这个时间也睡不着了,她现在虽然刷题,但不像以前那样刷的多了,只是保持现在的水平状态,巩固基础知识。

  她刚读了一页书,听到外面有声音,走出去一看发现严潜正在劈柴。

  萧念念:“……”

  “你在干什么?”萧念念看着严潜举起斧头劈下去,十分淡定自若,她当然知道他在干什么,只是在讽刺他为什么不学习。

  严潜一本正经,他看自家媳妇儿脸色不对,将斧子垂下,手臂的肌肉依旧绷紧,“家里没柴了,我劈点柴。”

  “……马上就要考试了。”村里的人恨不得不睡觉只学习,萧念念问:“能不能传授一下这么淡定的秘诀?”

  严潜抿了抿薄唇,“可能是……有点简单,你放心,我一定能考上首都的大学。”

  萧念念:“……”

  天才果然是和普通人都有点不一样的,行为不一样,就连思考的方式都不一样。

  “你劈吧,慢慢劈。”萧念念生无可恋的摆了摆手,想着自己担心应该是多余的,她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

  正说着严母拿着行李过来了,她看着小两口站在院子里,严潜还拿着斧头劈柴。

  她赶紧过去接过来,“从今天开始你们俩好好学习,洗衣服做饭的事情就交给我。”

  现在谁不知道高考重要?要是能考上大学坟上都冒青烟了。

  严母收拾收拾在侧房住下了,虽然离得近,但来回跑太麻烦,而且这样也更方便照顾两个人考学。

  朱月红回到家里越想越不得劲,她看着自己碗里的猪蹄。

  萧念念对她真的很不错,什么好的都想着她,现在自家侄女马上就要高考了,她什么都不干也说不过去吧。

  看看村里的那些知青,恨不得把头都扎进书里。

  她嘱咐陈妮,“小妮,你二弟高考,最近都顾不得吃饭,你在家多照顾着他点。”

  “妈,你多照顾点吧,我最近有点事。”

  “……最近也没多少忙的了,你有什么事?”

  “我这不是想着搬到小姑子那里照顾她吗,反正也报上名了,到时候给她熬药也方便。”陈妮自认为一点都不傻,现在正是关键期,她也不忙,该帮忙的时候还是得帮忙,“妈,就是劳烦你这一阵子多费心了,你在家照顾小叔子也方便。”

  朱月红:“……”

  她想了想,“我去就行了,卫国也没什么需要照顾的,就是喊他吃个饭就行了,再说了你还有两个孩子,多不方便,我直接住过去,到时候也方便照顾他们。”

  陈妮:“……”

  陈妮没想到婆婆也能想到这一点,她顿了顿不知道该说什么。

  朱月红温柔的拍了拍陈妮的膝盖,“念念那边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的,倒是卫国这里不管能不能考上,万一考上了呢?你这个嫂子多帮帮忙,你也多跟保家说说……”

  做母亲的都希望两个儿子好好相处,能互相帮助最好,眼看着小儿子也挺努力,要是真能考上大学也能帮帮他大哥。

  陈妮其实挺想去照顾萧念念的,她还没住过砖瓦房呢,而且萧念念两口子也干净,长的也养眼,他们也能说上话。

  陈妮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点头答应。

  朱月红临走前又去自己女儿三月那里看了看,发现萧三月正在读书,她盯着看了一会儿,发现孩子很认真。

  她这个女儿平日里不爱说话,她经常注意不到她,朱月红走过去,“报名成功了吗?”

  萧三月跟着自己二哥刚回来,她点了点头,“报上名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朱月红摸了摸萧三月的头发,她感慨,“三月,你是个女儿,要是能考上就好了,这男人出路多,女人出路少,你说你平日里也不爱说话,要是能考上大学,那你的出路就多了,到时候也能找个厉害的男人。”

  萧三月笑了笑,没说话。

第360章 卷起来了,高考前(一)

  现在天色晚了,今天轮到大房做饭,刘河花正在烧火,不过若是靠近了就知道她在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

  朱月红回房偷偷的给女儿塞了点吃的,又让陈妮多照顾点,不过她平时没事也能回来,毕竟大家都在学习,谁也没空搭理她,但是态度得有。

  她敲开门,包裹里有几件衣服,朱月红见侧间盖的不错,里面也有被子,她正好可以住里面,一边照顾人,一边也能享受享受。

  “你们不是快高考了吗?我过来照顾你们。”朱月红进到院子里。

  严潜:“……”

  朱月红一走进屋,发现严母正在铺床,严母听到声音回头,两个人对上眼了。

  朱月红:“……”

  严母:“……”

  朱月红摸了摸自己的行李,她就不明白了,怎么什么时候都有人抢活?她打个杂工容易吗?

  她扯了扯嘴角,“你这是来……”

  “小潜和念丫头快要高考了,我过来照顾照顾他们。”严母捏紧自己手上的枕头套。

  她没想到萧家也有人来,幸亏她来的早,要不然现在尴尬的不就是她了吗?

  “我也是来照顾他们的。”朱月红脸皮厚的将行李放在床,她看着床,“这床挺宽的,睡两个人没啥问题。”

  严母:“……”

  严潜和萧念念说了一下朱月红来了,萧念念不知道后续怎么发展,但是朱月红来了很符合她的心意。

  严母过来照顾他们,严家不知道什么态度,但是他们要是知道不少人争着抢着要来照顾他们,反而会庆幸自己先一步来了。

  这就是稀缺性,竞争的魅力。

  她不好拒绝严母过来,更不能控制严家大嫂怎么想,朱月红来了正好可以将矛盾化解,他们也能专心学习。

  一箭双雕。

  吃饭的时候刘河花才知道朱月红去了萧念念住的地方专门照顾去了,她咬了咬牙,其实先前她就在犹豫。

  她和萧念念的关系不错,要是她早一点去就好了,不过犹豫了一会儿,没想到就被人抢先了。

  刘河花饭吃到一半突然开口,她对着萧老太太,“妈,要不还是我去照顾念念吧,她以前身体不好的时候也都是我照顾的,我知道该怎么照顾她。”

  萧老太太今天吃饭也没多少胃口,她咬了咬牙,这话跟她说有什么用,她还想过去照顾呢。

  原先她也跟囡囡说过,但是囡囡不让她去,说她年纪大了要她在家里好好歇着。

  老三家是个有主意的,不吭不响就过去了,难道她还能把人给抓回来?

  萧老太太嫉妒的喝了一口饭,“月红都去了,我总不能把人叫回来吧,再说了,月红照顾人也有一套,这段时间不都是她跑着去熬药吗?”

  刘河花吃完饭没忍住去了萧念念那里看,一进去朱月红就不让她大声说话,严母看着萧家又来了一个人,她抿了抿嘴。

  不一会儿李晓娥也来了,试探的问两个人照顾的过来吗?要是照顾不过来她也搬过来。

  严母:“……”

  人有时候很奇怪,如果想要在墙上开一个窗别人不同意,那么下一个决定是掀开屋顶,别人就同意开窗了。

  严母现在就是这种想法,本来她还想着把朱月红弄走,现在一看又来了俩,瞬间接受了朱月红,赶忙道:“这床小,两个人睡着正好,我们两个人就行了,不差人,够照顾的。”

  朱月红就讨厌别人跟她抢工作,一个也就算了,还一堆人抢,真是没点眼力劲,要是真想干怎么可能比她来的晚。

  不过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她脑子转的快,人聪明,但是她也没办法,天生的谁能有办法控制?

  她小声道:“大嫂,二嫂,放心吧,我们两个能照顾的好好的,就这一点活,我们两个分着正好。”

  最后两个人成功住下,严潜买了米面肉放着,这两个人在这里洗洗衣服,做做饭,打扫打扫院子真没什么活,有空再回家看看上工。

  萧念念有一份会计工作,严潜接手,他时间多,到了点去上工,有空的时候多看看书。

  严家大嫂在家照顾孩子,严母去了瓦房住,未来一个月直到高考都要住在那里,她心里不得劲。

  没想到第二天八九点严母就回来了,她见她换衣服准备去上工,问:“妈,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还要照顾小叔子他们吗?”

  “照顾啥啊,秀禾,你不知道,昨天幸亏我去的早,要不然萧家的人都住过去了,就念丫头那三个伯娘当天晚上都过去了,说要住在那照顾人呢?”严母叹了一口气,她不得不承认有本事的就是有本事,一句话不用说别人都上赶着帮忙。

  她这个婆婆幸亏是早点去的。

  严家大嫂愣了愣,“那,那妈你咋回来了?”

  “朱月红昨天没走,我跟她一块睡的,这婆娘干活麻利的很,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婆婆呢。”严母心里不得劲,想想她也是泼辣的性子,差点就被比下去了,“这不活早早的就干完了,没什么事了,我现在去上工。”

  严家大嫂松了一口气,她还以为严母被赶回来了。

  她记得以前萧家那三个婶子对萧念念也不是很好,现在是为了什么不言而喻。

  只是不管真心还是假意但终究是干了实事,严家大嫂心里也有些急,生怕萧念念跟严潜以后只记得萧家。

  她开口道:“妈,弟妹他们读书不是费脑子吗?昨天先进抓到一只野鸡,你熬鸡汤给他们送过去点。”

  严母这次多看了严家大嫂几眼。

  ……

  随着高考越来越临近,张玉丰又写一封信寄出去,吴蓉将信息报名都交上去了,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她费力的读书,吴蓉懊恼不已,要是早一点开始读书就好了,说不定能考上一个大学,谁知道张玉丰到现在也没回部队。

  她现在读书和重新学差不多了,几十年没重新记过的东西现在完全是陌生的,吴蓉学的很吃力。

  她现在的情况比很多人幸运,很多知青甚至连书都抢不到,捡到的一张报纸也当成宝看来看去,有的则是抄书上的内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