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39章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标签: 种田文 穿越重生

  但唐兆云这样处理矛盾不大好。

  曹汉娜举她堂嫂的例子,说婆婆真要虐待媳妇,那绝对让你生不如死,有苦还说不出的。李太太看来还只是嘴不值钱。

  珍卿也讲乡下妇女的遭际,就比如她童年好友李宝荪的娘。

  唐兆云娘家也有头有脸,她婆婆李太太就算思想不转弯,了不得嘴脸上给点厉害,不见得敢拿唐兆云怎么样。

  珍卿两人都劝唐兆云,也犯不着因婆婆跟丈夫闹大意见,好好把孩子生下来是正经。

  唐兆云经她们一番劝说,对她心情还是有益的。

  珍卿家里两个学过医的,多少懂得些医学知识。

  她见唐兆云不住口地吃,跟唐说千万别吃得太多太油腻,孕妇胎儿太大不容易生,产妇跟婴儿都会有危险……”

  珍卿和曹汉娜说了很多,唐兆云感动得很,说她们这样才是真朋友。

  她们中午还一道吃饭,午后唐兆云犯困,她们宾主尽欢而散。

  珍卿跟汉娜散着步,随便聊着别后的事。

  曹汉娜问珍卿:“你在想什么?”

  珍卿看向灰蓝的天,说:“想兆云以前无忧无虑,整天只操心衣裳、妆容、指甲油,结了婚,也有这种事要发愁。”

  曹汉娜也在回想,笑着说:“她好多新奇的指甲油,我倒想试一试,我的父母太严厉了……”

  她们路过一个小报摊,摊主还在讲冒三的事,曹汉娜很是感慨:

  “这事闹得挺大,车夫受的无妄之灾。”

  珍卿也很感喟:“两条人命白白没了,两个家庭也受到重创。”

  曹汉娜看着珍卿,忽然笑了,挽着她胳膊向前走:“难得你还惋惜吕家少奶奶的孩子。”

  珍卿说:“听说吕少奶奶月份大,都快要临盆了。”

  曹汉娜也觉惘然,说道:“你不晓得里头的事,与其说是车祸,倒说不定是人祸……”

  原来汉娜的母亲,跟新宁百货吕家还是表亲,所以晓得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故事。

  跟曹汉娜分别之后,珍卿没有直接回家,跑到书局找点有没有好的古籍校注。李师父快过生日,作为小弟子总要意思一下。

  她给李师父就寻到一部《淮南子》新注,倒是给李师娘寄了十三本西洋小说。

  没想到福州路上闲逛,遇到抢过她连环画的蓝家小孩。

  珍卿问怎么称呼他,他说他叫蓝云麒,弟弟叫蓝云麟。

  他现在竟拉起黄包车了。

  他本来大约是要招揽珍卿坐车,这时似乎认出她来,整个人异常跼蹐,都不敢抬起头来看人。

  黄大光挡着珍卿,呵斥蓝家小孩儿,说小姐不坐他的车。

  这蓝家小孩儿却又跪下,说谢谢小姐大恩大德,他们兄弟当牛作马也要报答,他们那位母亲也交代,小姐的恩德不报答不能做人。

  蓝云麒说,他们哥俩常在福州路上,他弟弟帮人搬东西跑腿,每天再卖些报纸。他拉车每天来这里等客人,倒不限于在这条路上跑。他们晚上下了工,还到《新女性报》给荀姐姐做搬工,也能得一份工钱。”

  珍卿看这黑溜溜的豆芽菜,心里转了许多问题,最终只是问他道:

  “你娘好些了吗?”

  说到这里,这小孩儿眼里发光。

  珍卿刚叫黄大光扶起来,他又冲珍卿跪下来,说:“谢谢小姐给我娘治病,我娘如今大好,啥活都能做得了”,然后又是当牛作马要报答的话。

  珍卿看他黑黢黢的赤脚,生得异常粗大黑糙,脚上有个明显的伤口。想上回去苏大姐家里,在那看见他们兄弟,也是赤着脚在街上跑的。

  珍卿勉强撑住笑意,调开自己的视线:“你脚扎破了,还能跑快吗?”

  这小孩儿笃定地说能,他拿一块白毛巾,把车座和篷盖擦拭两遍,还说叫珍卿坐着试试,说给小姐坐他的车,一辈子不要钱。

  珍卿叫把借书卡给蓝云骐,叫他去远东图书馆取来五本书。

  珍卿叫黄大光给他五毛钱的酬劳。又叫黄大光,把那两双厚布鞋,装作不要随意给丢蓝云麒。

  结果,这蓝云麒没要那五角钱,甚至打算连那鞋子也不要。

  珍卿说他的脚看着吓人,他不穿鞋他都不敢看他。

  这蓝云麒听得自惭,把一双黑脚直往后缩,嗫嚅了半天,从口袋里把赚的钱都拿出来,才拿着两双鞋子走,说“以后小姐有事,尽管吩咐我们”。

  珍卿看那些钱哭笑不得,难道她是为了卖鞋吗?她叫住他,叫他跟她去趟医院,但这小子扭头就跑飞起来了。

  ————————————————

  没过多久,一张小报刊载的小说《高门》,记载一个耸人听闻的豪门故事,迅速风靡海宁的大街小巷。

  这故事讲开着新海百货公司的何家,小儿子荣欣奉父母之命,娶了个贤惠美貌的妻子殷红。

  但他嫌恶妻子是小脚,又不会弹钢琴讲英文,不像朋友的老婆摩登有趣。

  他就以妻子多年无出,娶进一个念过新学的二房良玉。

  那二房虽为丈夫喜爱,又赶在原配前头生了儿子,但是在公婆那里,总不如贤良温驯的殷红得人意。

  这殷红如今忽然有了身孕,连原来不在乎殷红的荣欣,也因为大老婆肚里的孩子,对她有几分另眼相待。

  眼见殷红要生儿子了。良玉干脆铤而走险,买通家里的司机老号作怪。

  一次载大少奶奶外出时,老号见有人把鞭炮掼到车上,他灵机一动,干脆故意乱开车,弄出一个大事故,如愿把大少奶奶的孩子弄没了。

  但他发现向他车上掼炮的,是些高官富佬的子弟,他万万不敢叫指证这些二世祖。

  见恰好有个黄包车,被他的车子剐了一下,他干脆把祸水引到这黄包车夫身上。

  毕竟一个赤脚拉车的泥腿儿,谁在乎他的死活呢?谁在乎他是否受冤呢?

  种种诡谲阴谋的后面,不但被冤枉的车夫死了,那位失去孩子的何家少奶奶,也心灰意冷割腕自杀了。

  小说《高门》竟能跟现实中的事对号入座,迅速地引爆了海宁的坊间舆论,狗血离奇的伦理情感故事,最能吸引民众的兴趣。

  小说影射的高门大户——新宁百货的吕家人,立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

  尤其当时开车的司机老号,还有“背后指使”的小少奶奶,被民众演化成十恶不赦的奸角恶人。她在家如履薄冰不说,在社交场合也被孤立,还有人写信辱骂诅咒她,甚至扬言要杀了小少奶奶。

  只要文章写得好,故事就能长腿跑。海宁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的流行趋势,容易被外省外埠模仿。

  这篇叫《高门》的奇情伦理小说,不管当事人怎么捂怎么按,不到一旬功夫,就有流播全国的趋势。

  而且更加妙绝的是,小说中的故事与人物,与海宁大户对号入座,传到外省载上报端时,宣传者也特意拿这事做噱头,这就是新宁百货公司吕家的实事。

  现实中吕家的情况,跟小说《高门》的描述差不多。吕家的正版少奶奶,并不得他们大少爷的喜欢,倒是跟二房如胶似漆的。

  大少奶奶的孩子没了,那吕少爷不想得罪太多权贵,没想给原配讨还什么公道。

  那原配奶奶伤心之极,丈夫这样无情不说,趁了心愿的小妾,专往伤心人的痛处踩,恨不得将人逼害死。

  婆家人一味叫她忍耐,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她自然一日日心如死灰,形同枯槁。那少奶奶不止一回寻死,不过更加招人厌烦而已。

  幸好,终究还有人替她出头的。

  吕家大少奶奶的娘家汤家,虽然是式微的旧门第,但是破船还有三斤钉,人家也没有真正破败。

  吕少奶奶虽没上过新学,她有个亲手养大的弟弟,可是留学喝过洋墨水的。

  这位亲弟弟要给姐姐出头,带了汤家满门的老少男女,各方串联着要重审姐姐的案子。

  小说《高门》流传广泛,坊间舆论已经发酵,各种团体势力都在鼓吹敦促,叫租界警察局、租界会审公廨,促成此案重新审理判决。

  这个庞大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意,他们不能全然不顾;白人在远东的形象声誉,也不能这么垮塌掉。所以,在本国和半殖民地的双重压力下,他们最后妥协,决定把案情重新审理。

  作者有话说:

  快乐国庆节哟感谢在2021-09-28 18:39:26~2021-09-30 17:58: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白无常 2个;会向瑶台月下逢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沐雨暖心 25瓶;庭之、侬侬、可爱的吃货 20瓶;波光潋滟cxm 15瓶;cho、李唐宋朝、拾光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3章 陆三哥回到海宁

  培英女中校门外的车祸案子, 汹涌舆论导致沉渣泛起。

  不但吕家闹得沸反盈天,那死了的黄包车夫冒三,她的老婆孩子也向巡捕房诉冤, 说她丈夫做了替死鬼,要还他们一个公道。

  吕家少奶奶的弟弟汤先生, 也是真心地疼姐姐, 他到处串联煽动, 真把姐夫的小老婆, 还有被小老婆“买通”的司机, 一并送到巡捕房审讯去。

  已然被全国人喊打喊杀,还有可能要判罪入狱,那吕家的二房小少奶奶, 哪还管会得罪多少权贵,扯着嗓子嚷出了罪魁祸首——就是在培英女中校门外丢掼炮的公子哥,还有跟公子哥们戏耍的女学生们。

  这时警察们, 也讲究“谁主张谁举证”, 他们叫吕家少爷那位小老婆提供证据。

  吕家小少奶奶大嚷, 满海宁城谁不晓得,他们家的大少奶奶, 就是叫那帮纨绔子弟害的, 就是谁都不敢吭声儿。

  要证据人证多的是,要物证吕家就有。

  那些纨绔子弟的靠山们, 为了让吕家人吃下这暗亏, 送了吕家多少礼物, 许给吕家多少好处?

  吕家这位新式小老婆, 掰着手指头给警察们说, 某某市长家许诺她公公吕经宏, 把华界的一块地皮,便宜卖给吕家开酒店;某某营长家里,给吕家送了五千大洋……

  这女人也够口不择言,吕家的声誉形象可谓一落千丈。不过也难怪她会如此。

  之前没了孩子的大少奶奶,在各方势力的操作下,成了吕家的弃子;此番坊间舆论太盛,各方势力依然在操作,其中的利益干系更要紧,她要死挺着不开口,准被这帮人也操作成弃子。

  性命攸关之时,谁还能不苟且偷生呢?

  珍卿又一次发现,她做了一篇小说《高门》,引起的反响又在她预想之外。

  在这一出爆款豪门大戏中,各种人物粉墨登场,每个人的角色都很独特,每个人的表现都叫人津津乐道。

  但珍卿觉得,有两个人的表现,多少出乎她的意料。

  吕家那最初肇事的司机,一直闭嘴没说任何话。吕家小少奶奶,把想抖露的都抖干净时,这个人离奇地死了,据说是在狱中撞墙死掉的。其间内情外人无从得知。

  不过如此一来,也算是一报还一报。正是吕家这个自杀的司机,上下嘴唇一碰,就把无辜的底层车夫冒三,扯进这漩涡中丢掉性命。

  新宁百货创始人吕经宏先生,他的行为表现最富戏剧性,也最具备奸商风范。

  他们吕家风评落到最低时,他公开接受记者采访。

  这老头儿哭得如丧考妣,说那些权贵之家要掩盖罪行,一个个人物在吕家粉墨登场,威逼利诱,软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