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129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徐兰想了想看着他笑说:“半天”,他们两个一整天呆在山里会挂记孩子们,担心她们受欺负,半天就行。

  唐启阳俯头亲她一口温声说:“听你的。”

  徐兰等唐启阳把和好的沙浆用完,两人一起下楼,一个拿柴刀一个拿菜刀去后院把玉米杆拦腰砍下,堆成小堆。

  秋天的玉米杆比较老,下面的已经老得不合适做青饲料。

  两人安静快速地砍玉米杆,晓岱和晓雯看够大鱼去后院找妈妈,见妈妈忙着干活两人转回前院和姐姐们继续搓玉米。

  徐兰和唐启阳快速把玉米杆全部砍完,抱到前面堆在新房子里,晚上再处理。

  两人搬完玉米杆就一起去洗手进厨房做饭,孩子们已经把晒的玉米粒和玉米棒都收起。

  天冷,只有自家人的时候晚上吃饭早一些,晓语已经煮上饭,晓风和晓婕一个去剁猪草,一个去猪圈前热猪食。

  晓岱和晓雯又在厨房里看大鱼,唐启阳切鱼头鱼骨片鱼肉,两个小孩看得津津有味。

  徐兰拿一个小盆和干净的竹夹去餐厅,把酸菜坛子的封泥扒下拿出去扔,回头擦下手掀开盖子,一股好闻的酸味窜出来,这酸味很正,她忍不住咽一下口水。

  徐兰用竹夹夹出两棵包介菜放进小盆,向坛子里看一眼,见里面的酸水淹过菜,盖回盖子。

  徐兰端着盆进厨房和唐启阳说:“这酸菜做得好。”

  她说着把酸菜端到唐启阳前面,唐启阳闻一闻说:“酸味很正。”

  晓岱在一边说:“妈,我闻闻。”

  晓雯马上跟着说:“妈,我也闻一闻。”

  徐兰端酸菜给两个小孩闻,她们闻了都咽口水。

  酸菜的味正,唐启阳做菜时忍不住多加一点辣椒。

  这次的酸菜鱼味正味道足,非常好吃,徐兰连吃好几口。

  晓婕和晓雯吃两口鱼辣得嘴里哈呲响,嘴里吹气。

  徐兰见她们那样和晓风说:“老大,你去拿两个碗来倒开水给小三和小五涮着吃。”

  “哎”,晓风应声起身去厨房。

  晓岱只觉得酸菜鱼特别好吃,和她们说:“三姐,小妹,酸菜鱼好好吃,不辣啊。”

  徐兰和她说:“你吃着不辣,她们吃着辣。”

  晓雯说:“妈,我长大了就能吃辣。”

  不一定,不过徐兰嗯她一声。

第142章 忙

  ◎满足地吃一顿,徐兰因生活有过多的锁事而生出的郁闷消失。◎

  鱼肉鲜嫩没有腥味, 一家人吃得美滋滋,晚上做酸菜鱼和炒鸡毛菜两个菜。

  五六斤的大鱼,鱼头和鱼肉吃个精光, 汤汁淋上也非常好吃,最后鸡毛菜放酸菜鱼汤里再吃。

  满足地吃一顿, 徐兰因为生活有过多的锁事而生出的郁闷消失。

  晓岱打个饱嗝, 满足放下筷子问妈妈:“妈, 我们什么时候再吃酸菜鱼?”

  徐兰说:“过段时间吧”, 她也想再吃一次, 到时提前发点豆芽。

  吃完晚饭后天色渐暗,孩子们收碗去洗,徐兰点上蜡烛拿报纸来翻看, 放松放松。

  孩子们午后洗了澡,她们洗脸刷牙后就在餐厅里学习或者玩闹,晓岱和晓雯围着餐厅追逐哈哈笑, 其他人不受她们的影响。

  徐兰和唐启阳先后去洗澡洗衣服, 孩子们去睡觉后他们把餐桌挪一挪, 空地上铺一张晒东西的竹席。

  唐启阳把两块木板和两个小凳子放里面,再去柴房拿两个空竹筐放在竹席外面。

  徐兰去柴房把空间里留的红薯藤和红薯还有四麻袋包介菜取出, 红薯藤放两个筐里, 红薯直接放地上。

  然后转去正房中间房间收一些玉米杆进餐厅放在竹席上,拿出探照灯打开, 熄灭蜡烛, 拿出两把大刀将一把递给唐启阳。

  夫妻俩坐下安静地砍碎玉米杆, 大刀锋利, 切玉米杆和切青菜一样容易, 两人没有交流专注地干活。

  玉米杆切完徐兰再去装来, 唐启阳把切碎的装筐,徐兰回来把玉米杆取出,收两个竹筐拿手电筒下地洞,进入发酵青饲料的地窖,把碎玉杆倒出。

  今年后院种的秋玉米比去年快多出一倍,所以他们之前有空闲时把这个地窖扩大快一倍。

  孩子们睡得沉,她动作很轻,不会吵醒她们。

  夫妻俩干到快半夜把玉米杆切完倒进地窖踩实,把两张紧实的竹篾盖住。

  他们弄来湿泥倒在竹篾上面,唐启阳用土异能控制湿泥在竹篾上面平铺均匀。

  两人上来后还不能休息,出来后用空间把泥砖运到搁楼上再围着房间四面墙排放一圈。

  做完这个已经过半夜到凌晨,此时万籁俱静,没有风,两人先后从搁楼上下来。

  到下面,唐启阳牵着徐兰的手低声说:“忙忙碌碌做不出什么事,不止你有点烦,有时候我也有,等建好房子就没有这么多事。”

  徐兰轻声应:“嗯,人挺矛盾,以前非常渴望平淡的生活,并没有想过真实生活的琐碎,当生活真正变平淡,充满琐碎,又感觉很不爽。”

  唐启阳也有这样的感觉,他低声笑说:“如果我们以前是做后勤工作,估计很适应。”

  “你也说如果。”

  “……”。

  时间已经不早,夫妻俩回餐厅没有躺下睡觉,坐着修炼异能到早上。

  次日早上,晓风几个起床上来就见到两框红薯藤和地上堆的红薯,晓岱和晓雯扒出几个大红薯和晓风说:“大姐,大红薯,烤红薯!”

  晓风和她们说:“中午烤,现在去打拳。”

  “好吧~。”

  不用到中午,唐启阳早上煮粥时就顺便烤七个个头一般的,虽然是刚挖出来的红薯但也很甜。

  一家吃过早饭,孩子们去上学,唐启阳出门,徐兰交待晓雯练习写数字,她去地窖里把四个火腿收进空间。

  出来到柴房用个小梯子架在后面餐厅屋檐,拿个大筛子上去,把大筛子放在屋顶按了按,筛子挺稳,然后取出四个火腿放进筛子里晒,其实火腿吊着晒更好,但现在没有条件。

  徐兰从小梯子上来把小梯子放回柴房,拿几个大竹筛去搁楼上,把昨天在山里收到咸鱼晒上。

  下来搬出晒席铺地上,把玉米粒和玉米棒子搬出来晒,然后去柴房把四麻袋包介菜提到井边,拿几个空筐子过来。

  徐兰打水倒进大盆里清洗包介菜,洗好放进筐子。

  一会晓雯练好字兴冲冲跑出来:“妈,妈,我练好字了!”

  徐兰和她笑说:“挺好,你要去搓玉米吗?”

  晓雯把两只手放在身后:“妈,我昨天搓好久,手好疼!”

  徐兰不勉强她干活,和她说:“那你自己玩吧。”

  晓雯拿个小凳子坐在妈妈身边,叽叽喳喳和妈妈说话。

  孩子小,尽管有些问题说了她不懂,徐兰还是耐心地回答她,两人一问一答,画面美好。

  徐兰把包介菜洗好,提到院子边上,把包介菜晾在竹架上,竹架不够晾,她去后院拿些竹竿来洗洗,绑三角架搭架,把包介菜全部晾晒。

  做完这些,徐兰拿个小筐装些玉米棒子坐下搓。

  十点多,唐启阳回来和徐兰说:“瓦片拉回来了,正在大路上卸,两个人。”

  徐兰站起来和他说:“你去喝点水,我去冲两筒红糖水。”

  唐启阳应:“好。”

  一会,徐兰和唐启阳挑着箩筐带着晓雯去大路。

  徐兰和黄家湾来的两人打招呼,然后把两竹筒红糖水给他们,两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男人面对徐兰有点不好意思,向她笑笑接过竹筒喝水。

  随后四个人花半个多小时把一整车瓦片卸下,拖拉机启动向前开转头回去。

  黄家湾大队比半山大队富裕,有两台拖拉机。

  拖拉机开出去,徐兰和唐启阳说:“我看那两人和你说话的语气很尊敬。”

  唐启阳弯腰把瓦片装进箩筐说:“我给他们修过两次拖拉机。”

  “怪不得”,徐兰也弯腰往箩筐里装瓦片。

  两人装好瓦片挑起来,徐兰叫晓雯:“小五,回去了。”

  晓雯看她说:“妈,我在这里看瓦。”

  徐兰和她说:“这个不用看,走”,瓦片和木头不同,偷几片回去没什么用。

  “哦”,晓雯听话跟在妈妈后面。

  回到家,徐兰和唐启阳把瓦片靠着正房前面的墙堆放,叫晓雯自己在家,他们来回挑。

  快中午,黄家湾的拖拉机又拉来大半车瓦片,把瓦片卸下就回去。

  中午孩子们做饭,午饭晓风和晓语也和爸妈一起挑瓦片回家,到上学时间就去上学。

  徐兰和唐启阳忙到快四点,才把瓦片全部挑回家,两人歇一歇分开忙去。

  傍晚,房顶上、搁楼上、院子里晾晒的东西全部收起,这时王秋花过来。

  徐兰招呼她在石桌边坐下后说:“嫂子,我去给你倒水。”

  王秋花忙说:“不用,一会我就回家吃饭。”

  徐兰见她说真诚,就在她对面坐下说:“我这段时间都忙坏了,队里忙吗?”

  王秋花和她说:“还行,青壮男人都进山采山茶果,一些人负责晒山茶果,我们去开荒,我下工回队里才知道你家今天叫人运瓦片来,昨天你也不和我说一声,我下午来帮你搬。”

  徐兰真心道谢:“谢谢,只是才三个房间的瓦片,不多,我们能做得来,做不过来我们会找人帮忙。”

  王秋花说:“三个房间不小”,她由衷佩服:“你们真了不起!”

  这是真心话,建一间房子都不容易,更不用说建三间。

  徐兰和她说:“其实从早上忙到晚上,事情没完没了,我有时也烦。”

  王秋花感慨说:“我们不建房子也是从早忙到晚,还填不饱肚子。”

  徐兰沉默一下说:“以后会好的。”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