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15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徐兰到上午干活的地方接着继续干,她开小半条沟,秀英小姑娘就来点种。

  干到约三点,王秋花小跑过来叫徐兰:“小兰,我家秀莲来和我说猪仔送到大队部了,我去挑猪仔,你去吗?”

  徐兰和她说:“秋花嫂子,晓风她爸去挑,我就不去了。”

  王秋花急忙说:“那我去了”,去晚了挑的小猪仔不好。

  徐兰理解马上和她说:“那你快去。”

第20章 怀念

  ◎知道唐启阳一家要养猪很多人不看好,人都不够吃,拿什么来喂猪?◎

  旁边的人听唐启阳一家要养猪不看好他们,粮食人都不够吃拿什么来喂猪?

  只喂猪草的猪不长肉,到时候扣去买猪仔的钱到手没两个钱。

  辛苦差不多一年挣不到两个钱等于白干,还有养着养着运气不好猪生病死掉,这要亏钱的!

  所以整个大队养猪的人家不算多。

  在徐兰下方一块地里点种子的一个老太太和徐兰说:“启阳家的,你家养猪有东西喂吗?”

  这个老太太是单纯的问没有别的意思,徐兰平平回答:“我后院多种些土豆和红薯。”

  老太太说:“你家后院的地太贫,收成肯定差。”

  徐兰回:“所以养猪有粪肥。”

  老太太想想也有道理,小猪仔前几个月吃得不多,有粪水浇红薯地,红薯藤长茂了喂猪,红薯也能丰收,不过启阳一家还是很难,如果养的猪出问题就更难。

  春耕,徐兰没有提前下工回家,等傍晚大家一起下工时她的工分登记是八公分。

  旁人看了没意见,主要是大家都看到徐兰现在干活又快又好,挑不出任何毛病。

  傍晚气温下降,干一天活的队员们又累又饿又冷,平时喜欢说话的人都不说了,安静地往回赶,到仓库交还农具后分散回家。

  天渐暗,徐兰刚踏进自家院子,晓岱和晓雯便朝小跑她过来喊:“妈”,“妈”

  两个孩子笑容灿烂,徐兰抽一抽鼻子说:“晚上你们爸又炒肉了,傍晚凉都加衣服了吗?”

  现在早晚气温还是比较低,几个孩子体质都不太行,早晚不注意保暖容易感冒。

  晓岱高兴说:“都加了,爸在煮面条,妈你去洗手吃饭。”

  徐兰应:“好”,三人向厨房走去,厨房里外三个大孩子相继叫妈,徐兰一一回应蹲下洗手。

  徐兰洗了手,唐启阳刚好夹起面条,他今早买的大海碗可是用得着了。

  五个孩子从小到大,碗里面条从少到多,两个大人更是满满的一碗。

  白色面条加入炒好的土豆丁肉沫酱,拌一拌吸入口,是孩子们认知中难得的美味。

  徐兰吃下两口面条和唐启阳说:“好吃,酱味道不错,用石板怎么做的?”

  比起米饭,她和唐启阳更喜欢吃面食,所以用积分换不少面条。

  唐启阳吃下一大口说:“小陶锅里先煮一点水,肉和土豆炒后放进陶锅里煮。”

  徐兰挑起面条:“可以啊,你挑的猪仔怎么样?”

  唐启阳说:“看着还行,我给凤英嫂子送去一个豆饼和三斤土豆。”

  徐兰问他:“够吗?”

  唐启阳:“差不多,明天猪圈就能建好,晾一晚,后天就能抓回来。”

  两人边吃饭边说说话,五个小姑娘埋头闷吃,土豆肉酱拌的面条好好吃!

  她们边吃边听父母说后院种什么,自留地种什么菜,什么时候去挖竹子来种,只觉得特别满足。

  徐兰见她们吃完问:“都吃饱了吗?”

  五个小姑娘先后满足说:“妈,吃饱了!”

  饱了就行,晓风和晓语收拾碗筷去洗,顺便烧热水,徐兰拿根蜡烛进中间的房间点亮,固定在地上。

  四面墙刷过一次石灰并不显白,而是浅黄,唐启阳端着一个装石灰浆的陶盆进来,用刷子刷墙,刷墙速度不能过快,他边刷边和徐兰说话。

  两人在谈话中又商定一些事。

  徐兰看时间差不多出来看孩子们,她们已经洗好脸,徐兰用热毛巾拧干水伸进衣服给她们擦了擦身子,让她们进房间换里面的衣服。

  三个小的徐兰快速给她们换上,两个大的自己换。

  换了衣服出来洗脚去睡觉,等她们睡着,唐启阳已经把中间房间刷过两回。

  徐兰把今早挑出来约一斤的玉米种子用温水泡在海碗里。

  唐启阳洗好陶盆过来低声问徐兰:“好了吗?”

  徐兰轻声回他:“好了。”

  两人轻悄悄地来到洗澡的地方,搭账蓬轮流洗澡,洗完澡收拾好东西他们并没有立即回去,而是到旁边一块土质比较好的地方。

  唐启阳提着探照灯照明,徐兰取出一个半斤多的黄色土豆,用异能催生出小芽,然后切出八个小芽块。

  徐兰取出一把工兵铲松一松地上的土,把土豆芽块种进去,催生土豆,很快八个土豆苗出土长大、枝叶茂盛后开花,到花败叶黄。

  两分钟后徐兰停下,用工兵铲挖起整窝土豆,一窝土豆有五、六个,大小不一。

  徐兰捡起最大的土豆低声和唐启阳说:“土质不行,最大的才半斤出头。”

  唐启阳低声说:“可以了,这里种出来的土豆一般都是小孩拳头大小,皮也不光滑。”

  徐兰:“嗯”,不好看也不好吃。

  收起土豆两人回到院子,唐启阳又下面条,用在山里焖的肉拌着面条一人一碗。

  夜晚安静,探照灯开最小档放桌上一边,徐兰和唐启阳对着坐吃面条,微弱的灯光有些模糊,现场意境还挺好。

  徐兰和唐启阳的心情宁静,多天的忙忙碌碌令他们以前绷得很紧的精神在逐步释放,在适应新生活的同时也放松精神。

  吃完面条洗好碗,两人没有回房间修练,而是拿凳子在院子里相依而坐,抬头看隐约的星辰。

  徐兰靠着唐启阳的肩看着天上,思维发散,轻声和唐启阳说:“你说,我们不在的亲人,还有比我们早走的伙伴们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在某一个世界悠闲的生活。”

  唐启阳轻轻亲她一下说:“我觉得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过悠闲的生活,任鞍骁勇善战,喜欢有挑战的生活,静不下来,估计还会干打打杀杀的活,师放喜欢阴人……。”

  徐兰和唐启阳在春天的寒凉风中细声数这些年陆续离开他们的伙伴,回忆他们的面容、一起走过的日子,心里没有难过只有怀念。

  投胎转世也好,像他们一样穿越也好,祝福他们!

  两人聊到深夜才回房间休息,上床前徐兰悄悄把稍早前催生出来的土豆放进地上装有土豆的麻袋里。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0-20 16:45:20~2022-10-21 17:01: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西米西米 10瓶;w0w0 ?、旧事甚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章 关你屁事

  次日大清早天还没亮,徐兰和唐启阳起床,虽然他们只睡五个来小时,但精神很好。

  点亮蜡烛洗潄后,唐启阳去挑水,徐兰升火煮稀饭后往大木盆里舀半盆水,倒入一点洗衣液,把一家子的脏衣服泡进去,小衣小裤在一个小陶盆里另外搓。

  陶盆是黄褐色,这种陶盆很便宜但笨重而且容易打碎,所以大家比较喜欢用木盆,木盆虽然也笨重但不容坏。

  买搪瓷盆贵还要工业票,农村人用不起。

  衣服布料老旧,徐兰洗衣服都不敢用力搓,只敢轻轻揉一揉,好在洗衣液好用,小孩们的衣服现在三天换洗一次不算脏,容易洗干净。

  唐启阳挑两担水回来,天蒙蒙亮,徐兰也揉好衣服放进一个大竹篮里,倒掉脏水清洗木盆。

  唐启阳在家看火和准备做土豆饼,徐兰提一篮衣服去大池塘漂洗。

  徐兰到大池塘时已经有三个中年女人在洗衣服,三个女人说说笑笑,见徐兰来停一下看她一眼继续说笑。

  天更亮,已经能看清人,徐兰能看见这三人眼里的轻蔑,这样的眼神这十多天徐兰见到太多,并不在意。

  洗衣服的地方是一处八米多长石头垒的台阶,水下也是石头台阶,池塘水位上涨或下降洗衣服都很方便,也不知道是哪一代先祖带头修建的。

  徐兰在一角蹲下把衣服腾到石阶上,洗一洗大竹篮放衣服边上,拿起一件衣服在池塘里漂洗。

  徐兰漂洗好两件衣服,卢小翠提着一篮子衣服在她身边边腾出衣服,边和她说:“三弟妹,老三他可以点种子和掩土,他昨天怎么不去上工?”

  徐兰语气平平道:“他建猪圈。”

  卢小翠拿起一件衣服说:“哦,对,听人说你们也养两只猪,三弟妹,你们也真敢”,人都没得吃还养猪。

  徐兰漂洗着衣服淡淡道:“大嫂不也养了。”

  靠近卢小翠的女人“噗嗤”笑一声轻蔑说:“徐小兰,你家养猪有东西喂吗?”

  徐兰冷漠说:“我家的事关你屁事,你一个不相干的外人替我家操什么心?”

  在洗衣服的人和刚提着衣服到池塘边的人听徐兰的话惊讶愣住,平时闷不吭声的徐兰居然会骂人!

  问题是她也说得在理,她家养猪有没有东西喂关别人什么事?

  卢小翠也惊讶,她和徐兰十几年妯娌很了解她,三弟妹胆小懦弱,平时闷不吭声,自己和二弟妹四弟妹把自己的活推给她干,她都默默去干。

  她知道三弟妹分家后变了,拒绝招弟她们去帮自家做事,上工时每次见到她和她打招呼,她都很冷淡,听自家男人说老三也变硬气了,她以为是分家的原因老三两口子对他们不满。

  现在面对外人居然敢刚回去!

  被徐兰撅回去的人因为太惊讶一时不知道怎样回答,其他人惊讶徐兰的改变,加上现在是农忙时期,各个家里活儿也多,场面一时安静,大家埋头洗衣服。

  徐兰的衣服在家里揉过,漂洗得快,衣服很快洗好提着篮子回家。

  女人们见她走了,一人和卢小翠说:“哎,卢小翠,你三弟妹胆子变大了,她家真能改运生儿子?”

  卢小翠和她说:“我怎么知道?”

  比较晚来的一个女人说:“王家坳有一家连生六个女儿,第七个生了个儿子,改运的事玄乎,说不定她后头就生儿子。”

  “王家坳那家我知道……”。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