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157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挖出来的土豆,新老品种有明显的差别。

  新品种虽然不如种在自留地里的个头大,产量高,但也不错,个头比老品种的大,一窝数量也比较多。

  唐启阳查看后叫人回去拿大杆秤到地打称,称两个品种差不多大的两块地。

  两边称出来后算总和,新品种土豆产量比老品种高出三成。

  唐启明看数据后和周围的人说:“新品种的土豆产量不错,种红薯时留出十亩地,八月底种这新品种的土豆,大家觉得怎么样?”

  有人说:“小队长,收黄豆后再种土豆。”

  不等唐启明说话就有人说:“收黄豆后再种土豆有点晚,而且那些地去年才开出来,太贫!又没有肥料放,你看育的红薯藤,淋过猪粪水也长一般。”

  “也对。”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一会,定下种红薯时留出十亩八月底种土豆。

  收获庄稼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尽管把土豆从山坳挑出来经过梯田,然后下坡过谷底再上坡到大路进队里。

  上下梯田的路不好走,有时还下着阵雨,路就更难走,挑着东西回到队里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大家依然很高兴。

  土豆挖出来就分拣,全部收完留出种子就分给各家各户,补充口粮。

  随即梅雨季到来,唐启明带着大家冒雨翻地,种下红薯。

  下雨时翻地很费力,没有人喜欢,但没有办法,等雨停就马上收稻谷,进入双抢时节,那是一年最忙最辛苦的时候。

  种完红薯,大家轻松一段时间,就开始收稻谷。

  今年半山大队继续种秋玉米,所以和去年一样,三队来三十多个青壮年支援,分住各家,三餐在祠堂吃。

  稻穗依旧沉甸甸的,但徐兰仔细看后能确定今年的早稻比去年的差一点,种子应该退化了一点。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1-13 19:42:00~2023-01-14 19:27: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迷糊的小咸鱼 49瓶;靳亓桁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9章 还好

  晓语给爸妈和大姐送去早饭回到家就去后院。

  晓婕和晓岱晓雯在后院掰玉米棒子, 见二姐回都喊:“二姐。”

  “嗯”,晓语回应后说:“爸说晚上有个人来我们家住,叫我们搬回一楼住。”

  来支援双抢的都是男人, 晓婕着急问:“二姐,他住进我们二楼的房间?”

  晓语忙说:“不是, 爸说让他住对面的房间, 打扫一下, 搬一个竹床过去就行。”

  晓岱喜欢住在二楼, 听二姐的话说:“那我们不用搬下来啊。”

  晓婕说:“我们都是女孩子, 他是陌生男人。”

  爸妈教过她们和什么样的人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晓语“嗯”一声说:“是姜叔叔就不用搬。”

  今年来支援的人里面没有姜叔叔。

  晓岱想到爸妈教的话,不再提意见。

  玉米掰两半筐晓语就挑到前面,进堂屋梯子后面把晒席扛到院子里打开, 将玉米棒子倒进席子摊开晒。

  她们忙一阵就去准备中午的饭菜,晚一些大姐回来和她们一起做饭。

  快中午大姐去给爸妈送饭后,晓语就和三个妹妹把炕擦一擦, 上二楼把她们睡的凉席搬到楼下, 她们搬上二楼的东西少, 姐妹三个来回搬几次就搬完,搬完晓婕和两个妹妹睡觉。

  晓语不怎么困, 她拿个竹筐装点玉米棒子提进堂屋脱粒。

  外面阳光酷热, 屋里却很凉爽,晓语觉得爸妈建的房子是最好的房子。

  晓风去给爸妈送饭回来也没有休息, 和二妹一起脱粒玉米边说话。

  忙碌一天, 天黑下工, 徐兰和唐启阳还有晓风回来洗手吃一块西瓜, 歇缓一会吃饭。

  二米饭提早做现在是温的, 晓语做的四个家常菜, 鲜笋炒腊肉,番茄炒蛋,凉拌青瓜,炒酸菜,味道都还不错。

  天太热,炒酸菜很受欢迎,很快光盘,徐兰见状和晓语说:“老二,明天中午和晚上也炒点酸菜,诶,这几天每天都炒点。”

  晓语应声:“好。”

  晓岱随即说:“妈,天天炒酸菜很快吃完。”

  徐兰:“吃完吃酸豆角。”

  酸豆角也很好吃,晓岱不再说话,继续吃饭。

  一会,兴和跑到餐厅门口喘着大气和唐启阳说:“启阳叔,我爸说来支援的人分配不过来,想多分一个人来你家住。”

  唐启阳爽快说:“可以。”

  兴和“哦”一声马上转身跑走。

  徐兰说:“小队长自己忙不说,连带着家里人也忙。”

  唐启阳笑:“是啊,他做得挺起劲。”

  唐启明做这个小队长很负责,尽心尽力,但没什么福利,挺佩服他的。

  他们吃完饭,晓语和晓婕收碗去洗,晓风带两个小妹妹去洗澡。

  唐启阳拿手电筒、一根蜡烛、一盒火柴,一张席子还有一个小竹凳上二楼进左边的房间。

  里面空荡的架子靠着墙,中间摆着一个竹床,看过去显空旷。

  他将凳子放下,把蜡烛和火柴盒放上面,把席子放在竹床上将竹床往里拉一点,把竹凳提到床头边上放。

  转身出门去右边房间提个竹床回到左边房间放下铺上席子,两个床隔着一米距离,竹凳在中间。

  徐兰把架子上半个西瓜拿去厨房切块,摆两盘,一盘放在餐厅饭桌上,一盘端去堂屋放在八仙桌上,点上蜡烛。

  唐启阳从上面下来,两人到石桌边上坐乘凉。

  一会兴良带两个男人来和他们说:“启阳叔,三婶,这是孙同志和周同志,来你们家借住。”

  徐兰和唐启阳站起来,唐启阳微笑说:“欢迎孙同志和周同志,我是唐启阳,这是我媳妇徐兰。”

  两个男姓孙的高壮,姓周的清瘦。

  徐兰微笑说:“欢迎两位。”

  姓周的男人稍愣一下客气说:“我是周旭,老乡,打扰了。”

  姓孙的男人跟着说:“我是…孙国柱,老乡…,打扰了。”

  孙国柱说话有点结巴,徐兰夫妻俩觉察他有点紧张。

  唐启阳语气轻快说:“不会,这里光线暗,两位请进屋里说话。”

  “好。”

  唐启阳招呼两人进去,徐兰看向兴良问:“吃饭了吗?”

  兴良无奈说:“没有,三婶,我回去了。”

  “等等”,徐兰叫住他说:“回去和你妈说我家有酸菜和咸菜。”

  兴良笑应:“好。”

  徐兰:“回去吧。”

  “嗯。”

  唐启阳招呼孙周两人进堂屋,到屋里双方看清对方。

  孙周两人年纪都在二十七八左右,看上去非常疲累。

  孙国柱长相憨厚,脸是古铜色,看得出平时没少晒太阳。

  周旭脸上通红,是被晒后的那种通红,可见他的肤色原本比较白皙,应该是坐办公室。

  孙国柱看清唐启阳没什么想法,周旭心里疑惑,在外面时唐启阳夫妻说话不像农民,唐启阳脸上肤色比村里人浅很多,走路和站着像当过兵。

  唐启阳招呼他们:“两位同志把袋子放桌上吧,请坐,吃西瓜。”

  周旭看皮薄红润的西瓜说:“这西瓜真好。”

  孙国柱拘谨说:“这怎么好意思!”

  唐启阳爽朗笑说:“不用不好意思,自家种的,你们干活不习惯,今天累坏了吧,吃点西瓜,一会去洗澡休息。”

  周旭放下装衣服的袋子说:“多谢唐大哥。”

  带他们来的年轻人说这家男主人三十二岁,比自己大。

  孙国柱跟进:“多谢唐大哥。”

  唐启阳说:“不客气,来,吃西瓜。”

  三个人一起吃西瓜,唐启阳只问他们干活情况,介绍队里大致情况,绝口不问他们在什么单位工作。

  唐启阳这样令周旭心里更疑惑,一般人都会问他们是什么单位,做什么工作,家里有多少人。

  三个人吃着西瓜谈一会,晓风五姐妹一起进堂屋,唐启阳给双方介绍后五姐妹回房间睡觉。

  唐启阳带孙周两人去浴室,让他们轮流洗澡洗好衣服,再带他们上二楼晾衣服,领他们进左边房间和他们说:“不好意思,床是竹床,有点简陋。”

  周旭看整洁的大房间说:“唐大哥不用客气,这已经很好!”

  他说的是真话,不是说客套话,在城里也没有这样的好房子,他家堂屋和浴室里居然有壁炉!

  农村其实也住得很挤,他还以为晚上会在地上和人挤着睡,现在有单独的床睡,好得不能再好。

  孙国柱点头附和,唐启阳说:“累了一天,你们早点休息,我也下去洗澡休息。”

  周旭又道谢:“多谢唐大哥。”

  唐启阳笑了笑:“客气”,这两人不是多事之人,初步观察品性也可以,运气不错。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