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24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中午徐兰回家下汤挂面吃,然后给三个小的洗头,两个大的自己洗。

  有小水缸烧热水方便很多,烧一次就够用。

  洗头又用去不少水,徐兰去挑两担水才去上工。

  他们家又做一日三餐加上煮猪食,柴火用得比预计的快,生活真的是琐碎忙碌。

  下午去上工,徐兰见很多人满脸笑容,三三两两的在一起窃窃私语。

  到对面山坡梯田时见到王秋花,她小声和徐兰说:“我们自留地的玉米苗这两天长得快变得粗壮,现在和队里的差不多!”

  大家原来是为这个事高兴,徐兰也小声和她说:“我家后院的也是。”

  王秋花高兴说:“我家自留地全种玉米”,种菜和打算种红薯的后悔死了。

  .

  徐兰和她可惜说:“我后院只种一半。”

  王秋花:“你那一半也不少了。”

  “上工了,干活了!”

  傍晚徐兰踏进自家院子,晓雯就来和她报告:“妈,爸挑两袋黑土回来倒在后院,爸说种草莓。”

  “嗯”,徐兰应声说:“我知道,你爸买了草莓种子。”

  晓雯靠着妈妈走:“妈,草莓好吃吗?”

  原主没有吃过,村里绝大部份人都没有吃过草莓,徐兰和她说:“听说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晓岱:“妈,你也没有吃过?”

  徐兰说:“嗯,今天你们认了几个字?”

  晓岱:“还是五个,妈我教你。”

  “行,我去洗个手。”

  “……”。

  和往常一样,孩子们清洁好卫生进房间睡觉,徐兰和唐启阳才有独处的时间。

  两人洗完澡相依坐在院子里,唐启阳低声和徐兰说:“我在那个山谷边上找到一块向阳的坡地,在平坦的位置烧了植被烧倒大树,有四亩多地,四周再挖防护沟,地再少些。”

  徐兰低声说:“也够用了,种一亩玉米,一亩棉花,一亩花生就行,水稻和麦子我有空方便时一点点地催生。”

  水稻和麦子种山里比较难管理,自己时不时催生一点也够吃,空间里还有大米,现阶段只要催生小麦就可。

  棉花是做棉被棉衣,花生主要是榨油。

  唐启阳说:“行,回房睡觉。”

  夫妻俩白天干的活不足以消耗完所有的体力,于是晚上两人热衷过夫妻生活,探索对方,增加感情,睡前不忘修练几圈。

  又过两天,大家感觉今年长高一些的稻秧苗颜色和往年不太一样,往年的稻秧苗颜色偏黄绿色,今年的稻秧苗是偏翠绿。

  不少人发现边上的稻秧苗稀疏的地方分蘖比较好。

  一时间,大家涌去看秧苗田看,今年的稻秧苗确实比往年好很多,差不多可以插秧了!

  大多数人都想到七奶奶说今年队里庄稼丰收,心里激动得不行,变得精神抖擞。

  于是徐兰发现,大家上工时干劲十足,干活速度加快。

  又过两天,春笋从土里冒出来,徐兰他们催芽的土豆和红薯都出出芽了。

  晚上,桌上点着煤油灯,徐兰拿刀切土豆芽,她边切边和孩子们讲解怎么切,她切完一个,晓风把土豆块捧到簸箕里,用草木灰滚一滚切口。

  徐兰讲解两回后,速度加快,没多久就切好。

  次日大清早,一家早早吃完早饭去后院,徐兰和唐启阳用竹铲子挖出小坑,晓风和晓语放下土豆芽块,芽眼向上,三个小的掩土。

  一家子合力,在徐兰和唐启阳去上工前土豆差不多种完成。

  队里今天开始插秧,徐兰去拔秧苗一个多小时,然后用簸箕挑秧苗去水田插秧。

  拔秧苗插秧徐兰都人工做过,加上原主记忆,她干得很快,比平常人速度差不多快一倍,这她还没有完全尽力。

  旁人弯腰久了,站起来伸腰见到徐兰的插秧速度都佩服不已,这也太快了!

  徐兰弯腰插秧时还不觉得怎么样,等插到头直起腰时腰差点神不直了。

  她慢慢直起腰运转异能一圈,这才舒服一些,在她上面一块田的纪凤英见她直起腰困难,开口和她说:“小兰,你干活慢着点,想多挣工分也不能这么拼命。”

第31章 苦不堪言

  徐兰晃一下身体和纪凤英说:“我是急了一些, 等一会我多伸几次腰。”

  纪凤英说:“这就对了,干活用力过头,身体毁了更不好。”

  徐兰应:“嗯, 我会注意。”

  不只徐兰一人干活积极,除了极个别, 大家伙干活都很积极, 无他, 秧苗拿手里大家都觉得今年的秧苗很不一样。

  和往年的差别?哦, 就像胖乎结实的虎头和瘦小的良子站在一起对比一样。

  这么好的秧苗真的丰收了, 今年分的粮食就多,可以多吃几顿白米饭,想到香喷喷的白米饭, 大家充满干劲。

  弯腰插秧到中午,大家都在地头吃饭,家里人给送饭来。

  唐启阳也上工, 他从稻苗田挑秧苗送到水田里, 家里煮饭的人就是晓风和晓语姐妹俩。

  两人做了二米干饭, 炒鸡蛋和野菜给父母送来。

  姐妹俩手艺一般般,徐兰和唐启阳也不嫌弃, 不少人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晓风五姐妹, 见到她们来送饭吃一惊。

  转头和身边的人说:“给唐启阳两口子送饭的是他们家的老大和老二吧,她们胖了, 脸变白了, 变漂亮了许多, 变化真大!”

  身边的人说:“对啊, 我和你说过, 不仅唐启阳两口子变了, 他家孩子也变了。”

  “我没有想到她们变化这么大,看来他家分家是好啊。”

  “是啊,看他们刚分家那会,再看现在,这才多久,他一家把日子过起来了。”

  “看他家那样,我都想分家了。”

  “谁不想分家?”,做儿媳妇的都想分家。

  “……。”

  临傍晚,一些妇女提早下工回家做饭,唐启阳也去和唐启明说回家做饭,唐启明无奈看他两眼,摆手让他回去。

  唐启明不太明白,好好一个大男人,怎么就忽然喜欢进厨房做饭菜了呢?

  而且还做得很不错,小悦去教晓风她们认字才几天,回来就说启阳叔好会做饭,她脸上那副崇拜的神情恨不得启阳是她爸。

  他看着不爽!

  唐启阳不在意别人异样的眼神,徐兰愿意在田里干活,不爱在家里做过多的琐碎小事,她不喜欢自己来。

  外人的看法有什么好在意的!

  开春,野外和山上能吃的东西很多,大家不像开年后饿着肚子。

  但傍晚下工时,很多人走回去还是摇摇晃晃,徐兰默默跟在后头,担心这些人下一步就晕倒。

  她这体质体能都觉得累了,更不用说其他人。

  好在到大路上也没有人晕在自己前面。

  徐兰回到家洗洗手坐下就能吃饭,晚上主食吃白米饭,有炒腊肉和炒野菜。

  小姑娘们体贴父母辛苦,很懂事的不夹腊肉,只吃野菜,野菜里有肥肉渣,也很好吃。

  徐兰给她们每人夹两块:“吃吧,明天你们爸凌晨去买肉,明天还有肉吃。”

  听妈妈坚定的语气,小姑娘们默默吃下腊肉。

  这一晚,徐兰和唐启阳早早休息,凌晨四点多唐启阳出发快步去县城,他脚程快,不到一个小时就到县城,在县城找买东西半个小时,提着麻袋快速回家。

  唐启阳到家时徐兰她们在吃早饭,他把麻袋提进房间然后提两条肉出来和晓风说:“晓风,中午切片炒一条,一条抹点盐放到晚上。”

  晓风应道:“好。”

  晓岱看着肉说:“爸,肉没有皮。”

  唐启阳往洗菜盆里放下肉说:“买的时候就没有。”

  经过一晚休息,徐兰上工时发现大家精神好很多,人的韧性很强。

  尽管大家活得又苦又累,但绝大多数眼里仍然充满希望。

  又是辛苦忙碌一整天,傍晚快天黑,徐兰回到家洗手时发现一个陶盆里泡着笋片,“咦”一声说:“砍笋子了。”

  唐启阳装起锅里的菜说:“对,能吃了,它边上又出土一个,我就砍了它,我留点肉明天早上一起炒。”

  这里的人把肉留晚上吃,早上吃得敷衍,上午和下午干活辛苦,这样吃法并不科学,应该是早上和中午要吃好。

  徐兰笑:“行啊,我想吃三丁包了。”

  唐启阳说:“农忙后就做,吃饭。”

  “嗯。”

  第二天早上唐启阳没有去县城,因为下雨了,春雨绵绵,路变成烂泥路非常不好走。

  早上吃白米配鲜笋炒肉,鲜笋炒肉很好吃。

  吃完早饭,徐兰和唐启阳戴着斗笠和穿着雨衣,光着脚出门,光着脚不习惯也没有办法,下雨草鞋和布鞋都不好穿。

  两人到院子前边不约而同停下,眼前的风景太漂亮,绵绵细雨中,白色薄雾笼罩着村庄,白墙黛瓦的房子在薄雾中若隐若现。

  两人欣赏美景好一会,徐兰轻声说:“怪不得有个词叫烟雨江南。”

  唐启阳:“嗯,语词贫乏,只能说很美!”

  徐兰轻叹:“很美,但生活在其中的人很苦!”

  下雨上下梯田的路更不好走,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年一年的走来。

  唐启阳:“起码安宁。”

  徐兰:“好吧。”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