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268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徐兰笑看他:“想我不?”

  小六上车关车门,激动点头:“想,妈,你怎么去这么久?”

  徐兰启动车辆说:“我们去三天你方二嫂才生孩子。”

  母子俩说话间,车开进农场停在大厨房前,徐兰下车抱一下小六亲一口说:“好儿子。”

  小六高兴说:“妈,我去给爸爸报信。”

  徐兰放开他说:“好,我在这儿做饭,咱们在这儿吃完饭再回家。”

  “好”,小六应声跑走。

  徐兰上车关门,从空间里取出些肉菜下车,提进厨房,一会父子俩一起回来。

  徐兰微笑看唐启阳:“我回来了。”

  唐启阳同样微笑看她:“回来了。”

  一家三口坐厨房前面说话,小六偎依在妈妈怀里不肯离开。

  小六在,唐启阳没有和徐兰说福利院后续发展,和她说:“这几天家里农场正常,牛圈和羊圈过两三天就建好。”

  徐兰说:“那刚好要收秋玉米,店里批发和零售生意都不错,库存一天天地少。”

  唐启阳不满看儿子一眼说:“嗯,下一批货差不多发来。”

  小六被爸爸不满的眼神看,赖着不动,头转向一边。

  三人说一会话,一起准备饭菜,五点多唐启阳出去发当日工钱,送大家离开,回大厨房吃饭。

  三人吃完饭回家,天还亮着,小六出去玩,夫妻俩上二楼亲密黏糊一会躺在躺椅里。

  唐启阳握着徐兰的手说:“福利院原本的三个员工查清楚后被开除,街道安排新的三个员工,是那个街道的家庭妇女,我看着也不太行。”

  徐兰说:“她们以后真有问题再说,明天我进山,刚好晚稻新米上市,后天我去买米,收秋玉米时我不上工,把要腌的咸菜腌上,还有打柴。”

  唐启阳:“好。”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18 20:45:21~2023-03-19 16:53:2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緈諨儛歩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72章 希望

  夫妻俩分开六天都非常想念对方, 晚上小六上楼睡下后是夫妻生活时间,夫妻俩放纵地拥有对方。

  四十岁对他们来说不是体力在下坡,是正值壮年。

  他们同床共枕相守十年, 没有所谓的七年之痒,他们之间的感情有时热烈, 有时平和。

  疾风骤雨停歇, 徐兰趴在唐启阳身上, 许久轻声说:“我出门想你和你出门时我想你不一样。”

  唐启阳轻抚她黑亮的头发:“在外面是牵肠挂肚, 时刻想回家, 在家的心情是期盼。”

  徐兰轻“嗯”一声。

  次日徐兰进山忙活差不多一天,再一天大早上开车去买五百斤谷子和一些肉。

  不直接买大米是因为现在的大米不够干净,里面偶尔有细小的石头, 挑出来太麻烦。

  她开车回来路上收起五袋谷子,到农场时差不多是九点,她把肉交给陈小红, 和厨里的人说几句后去和吴婶三个一起挖红薯。

  今年虽然养了七只猪, 但发酵肥远远不够用, 种红薯时没有放基肥,红薯个头一般。

  红薯挖出来堆在地旁边的顶棚下几天, 等脱去一些水分后分拣收入地窖。

  中午一家三口吃大锅饭, 下午徐兰开车送小六到分岔口,回家在房间里取出稻谷脱壳机, 脱壳两百斤谷子。

  随后用二十斤大米磨成米粉用粉袋装起, 再称三十斤大米单独装袋, 这两样送去福利院, 余下的自家吃。

  米粉做成米糊糊给七个三岁以下的孩子吃, 二十斤能吃不少时间, 多了放时间长会受潮后变质。

  徐兰收拾一下,把脱出来的糠拿去柴房放,拿个竹筐上二楼,从装花生的一个麻袋里倒半筐花生,提到楼下放堂屋里。

  然后拿个布袋去地窖装约五斤红枣,回堂屋将布袋放装进花生的竹筐里。

  第二天早上小六去上学后夫妻俩把大米和米粉,还有装花生红枣的竹筐般上车,开车到农场员工宿舍前。

  今天农场上工的有二十多人,他们是负责建牛圈和羊圈,羊圈已经建好,今天把牛圈建好。

  徐兰下车,开门进放鸡蛋的房间,提出一小筐鸡蛋和两个空筐子放车上。

  他们去地里收一筐大白菜和一筐白萝卜放车厢里。

  唐启阳去和建牛圈的人交代一下,开车和徐兰进城。

  福利院在主街旁的一条小次街上,是一个民居房,街道窄。

  唐启阳刚把车停在福利院门口就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上前扒着车窗说:“同志,这儿不能停车。”

  唐启阳摇下车窗说:“大姐,今年我承包的地有点收获,给福利院送点东西,搬下东西我们就开车走。”

  对方听唐启阳给福利院送东西脸上马上笑说:“我进去叫人。”

  唐启阳和徐兰开门下车,开后厢把东西搬放福利院门口,这时里面急步来四个中年妇女和报信的大姐,他们后面跟着几个小孩。

  其中一个穿着比较体面,剪着三齐头,她笑看唐启阳和徐兰问:“两位同志,这真的是送我们福利院的?”

  徐兰微笑说:“是,同志,你是?”

  对方爽朗笑说:“诶,我是这个街道办的主任,姓杨,你们叫我杨大姐就行,你们是?”

  除去刚刚帮忙报信的大姐,另三个应该就是福利院的新员工,三人出来看向竹筐里的花生和鸡蛋眼神闪烁,果然和唐启阳说的一样不太行。

  徐兰微笑说:“杨大姐,我们是半山村的,我男人姓唐,我姓徐,今年我们承包的土地有点出产,给福利院送点大米,米粉,鸡蛋,花生红枣和一些时令菜,给孩子们加些粮和菜。”

  半山村前些年因为粮食莫名丰收的事在县里也有很多传言,很有名。

  杨大姐看到裸露的鸡蛋,花生,大白菜,白萝卜,看相都很好,米粉和大米应该不会差。

  粮食太重要,她和徐兰真诚道谢:“谢谢你们,徐妹子,唐兄弟,多谢多谢,我替孩子们谢谢你们。”

  徐兰见这个杨大姐眼神坦荡,道谢真心实意,心里希望福利院不再发生员工昧下孩子们食物的事。

  她客气说:“杨大姐不用客气,我们只是尽点绵薄之力,过阵子挖完土豆我们再送来两筐土豆和两筐红薯。”

  杨大姐脸上更感激:“多谢,多谢。”

  唐启阳搬完东西大气说:“到年底杀猪,我们再送来二三十斤肉,你们点一下东西,家里还有事,我们还要去买东西赶回。”

  杨大姐和她后面的人脸上高兴,听唐启阳说年底送肉更高兴,徐兰留意到大人后面的几个小孩脸上笑容灿烂。

  杨大姐听他们还有事忙说:“我看一下一会登记。”

  徐兰和唐启阳隐晦相看一眼,他们送的东西有登记更好。

  双方又客气说几句,徐兰和唐启阳上车开车向前到路口绕一条路转出来回家,路上徐兰取出一些中午和晚上用的肉。

  面包车开走,杨大姐看洁白的大米和细腻的米粉后提高声音“哎呀”叫一声说:“我忘了问他们名字!”

  有一个妇女说:“杨主任,前不久我看过那个男人卖过桃子,听说是兰阳服装店的老板。”

  杨大姐奇怪:“他们不是说承包土地吗?怎么还开个体店?”

  “那就是又承包土地又开店,要不然怎么有车开。”

  “好像也是,这下小馨他们有米糊吃了。”

  “这,这红枣真好!”

  “……”

  面包车上徐兰和唐启阳说:“我看里面孩子穿的衣服很老旧。”

  唐启阳说:“我们不能一下子捐太多东西,一点一点来。”

  徐兰“嗯”一声。

  下午,徐兰在大厨房前面搭一些晾晒东西的竹架,当天傍晚,不小的羊圈竣工,

  第二天收集体的玉米,唐启阳上工。

  徐兰去农场菜地砍包介菜,在小溪里洗后挑到大厨房前面晾晒,大半做咸菜,小部分拉回家泡酸菜。

  小六放学下来后她做饭,做完饭母子俩快速吃饱,开车给唐启阳送饭,在一旁陪他吃。

  秋玉米收五天,这几天徐兰把包介咸菜,青萝卜和白萝卜都腌好封坛放在农场一个菜窖里。

  期间晓雯周六回来也和妈妈一起忙活一天多。

  集体的玉米收完,徐兰和唐启阳上山挑两天柴堆在自家柴房,然后挖农场种的五亩土豆。

  肥料不足,这些土豆不如种自家后院大个,不过相对来说已经不错。

  唐启阳用铁锹挖起土豆窝说:“启明哥还问我怎么不在山脚平坦的地方多开荒种粮食,我说没有肥料怎么种,他叫我去买化肥。”

  用化肥种出来的食物不好吃,用来喂猪不知道会不会影响肉质。

  徐兰挖起一窝土豆说:“明年买一些给玉米培土时用。”

  江峰也在挖土豆,吴婶和赵叔在分拣土豆,他们三人对种地了解不多,没有接话。

  他们听说小唐和小徐贷款十五万建农场,这是一笔天大的数目,请人干活时一天支出好几百,很吓人。

  他们觉得农场出产的东西便宜,农场养殖和种东西根本还不上贷款。

  还好他们在徽州和县城有开个体店,听说个体店非常挣钱。

  只是,农场不怎么挣钱他们为什么还要花大钱建?

  夫妻俩不知道旁边三人想法,说几句后停下话,专心挖起土豆。

  吴霞和赵鹏江峰三人见他们干活很多次,每次见还是很佩服,这夫妻俩干活又快又好,他们觉得快赶上机器了,心里非常佩服。

  十一点多,小六放学下来,徐兰和唐启阳停下,徐兰和吴婶说:“吴婶,去做饭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19 16:53:27~2023-03-20 10:56: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