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319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齐晓沉思一会抬头,眼睛有亮光,郑重说:“婶子,我去读夜校,我没有想过要自己开店。”

  倒不如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能力开店。

  徐兰眼含赞赏,微笑说:“农产店我们再找一个员工,你教人家,然后读书学开车,学开车的费用我出。”

  齐晓的工资一半交给父母,一半自己存着,学开车的费用她拿不出。

  齐晓说:“婶子,学费算我借你。”

  徐兰稍想一下说:“可以,沪市那个批发点估计三四年后才建成启用,转过年你先去徽州批发店,熟悉大城市,面对更多的客户,所以今年你也要了解服装行业,能做到吗?”

  齐晓迟疑一下点头。

  徐兰又说:“如果这期间结婚生孩子,到时候带男人和孩子一起去。”

  齐晓脸上爆红,嗫嗫说:“婶子。”

  徐兰微笑和她说:“结婚生孩子正常,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只是我个人认为女人结婚生孩后照样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不该整天围着灶台、男人、孩子转。”

  齐晓听徐兰的话只觉得她说得很对,因为她觉得徐兰就是这样的人。

  两人又谈一会下楼,进农产店,秀玲给一个顾客找零钱后转头喊:“三婶。”

  “哎”,徐兰应声微笑说:“年后相亲成了吗?”

  她听说秀玲年后和人相亲,一直没有时间问情况。

  秀玲耷拉着耳朵说:“那人木呆呆的,我不喜欢,直接拒绝后被我妈训一顿。”

  徐兰理解,秀玲来县城上班后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眼界开阔,见识和以前大不一样,长辈眼里不错的老实人、好男人在她眼里也就那样,没有动心。

  她说:“缘份该来的时候会来的。”

  徐兰为难,不好现在和秀玲说去徽州的事。

  秀玲家和齐晓家不一样,齐老爷子开明,真正疼孙子孙女们,催婚也催,但不那么急。

  秀玲的父母催她结婚,她结婚后他们算完成一桩任务,所以着急让她结婚。

  如果秀玲在父母催促下匆忙结婚后过得不好,她娘会说:大家都一样过熬过来,你忍一忍,熬一熬。

  女人在婆家过得不好,回娘家哭诉,长辈一般都会说忍一忍,熬一熬就过去。

  神TM的忍一会,熬一熬!

  秀玲笑说:“我也这么觉得。”

  徐兰看秀玲的笑脸说:“找对象要看清对方的人品和性情,还有家庭。”

  秀玲余光悄悄瞄齐晓一下,心想齐晓之前眼神就是不好,嘴里应道:“我知道,三婶,我先过去。”

  徐兰:“嗯。”

  徐兰从城里回农场,提篓子拿剪刀去桃树林剪能嫁接的枝条。

  徐老太太和徐晗散步过来,徐兰停下打招呼:“徐婶,小晗。”

  徐晗微笑:“婶子好。”

  徐老太太笑问:“剪去嫁接?”

  徐兰继续剪枝边回答:“是,你们在这过得怎样?”

  徐老太太呵呵笑说:“很好,桃花非常漂亮,我们天天挖新鲜的野菜吃。”

  徐兰说:“山顶上的竹笋随便挖来吃,你们好像吃得少。”

  徐晗回:“笋是发物,我爷爷不能多吃。”

  徐兰:“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你们不好意思去挖。”

  徐老太太说:“老头子天天去钓鱼,没有不好意思。”

  徐兰:“没事,徐叔钓到鱼了吗?”

  徐晗笑说:“很少,爷爷说池塘和溪里的鱼都精。”

  “……”

  徐老太太徐晗和徐兰说小会后继续散步,徐兰剪满满一篓桃枝后去西瓜地,唐启阳他们在水田里拔杂草。

  西瓜栽下去半个月,长高不少,空的地方长出不少杂草。

  徐兰看一眼便提篓子到前面,开车回家在后院嫁接桃树,她有空时已经陆续嫁接一些。

  随后两天还下雨,两天后阳光明媚,植物生机勃勃,抽穗的青色麦子风中晃动,庄稼地里长出杂草。

  在适合踏青野炊的时候徐兰和唐启阳只能给玉米锄草,培土,没有发酵肥追肥。

  夫妻俩干活速度快但也不想自己和员工们干五十亩,西瓜地里的杂草也要拔,所以请十二个短工。

第324章 高兴

  多十二个干活麻利的人, 干活速度很快。

  徐兰夫妻俩这段时间把队里的人年轻男女捋一遍,决定找唐启年家老二唐兴博去农产店接替齐晓。

  唐兴博和堂妹秀桃同年,比晓雯小一岁, 读完初中没有考上高中,优点是脑子比较灵活, 懂得变通, 缺点是有些自大, 不够踏实。

  现在村里的男孩子大多数都有自大这个缺点, 踏实的男孩子不善和人交谈。

  考虑好后唐启阳这天在西瓜地里拔草, 下午四点多从农场回到村里,去找唐启年和他说这事。

  唐启年听说后高兴说:“放心,兴博一定会好好干!”

  唐启阳和他说:“你和兴博商量商量, 他愿意干就去找我,我们仔细谈再签用工合同。”

  唐启年知道秀莲几个在店里上班都是签了用工合同,说:“他肯定愿意, 我还想着叫他去学开货车。”

  卖竹编不挣几个钱, 侄子和儿子们都不想继续学竹编。

  唐启阳说:“开车也可以学。”

  唐启年无奈说:“三年前家里起了大房子, 老大现在到说亲的年纪,现在娶儿媳妇不像以前, 要花很多钱, 给老二学开车的钱紧了点。”

  唐启阳说:“那再等等,兴博才十八。”

  唐启年“嗯”一声说:“谢了!”

  唐启阳笑说:“客气, 互利互惠, 我回家了。”

  “好”, 唐启年知道他这个时候是回家做饭, 他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理解启阳哥现在可以说是个大老板, 做老板了还和以前一样做饭做家务。

  平时穿戴也一般, 兴方穿戴都比他有老板派头。

  当晚,唐启年带唐兴博来找唐启阳,唐启阳和徐兰在餐厅里招待他们。

  坐下倒好水,唐启阳把两份合同推到唐启年父子俩前说:“你们先看合同,如果能接受的再谈。”

  唐启年和唐兴博各拿起一份看,唐兴博囫囵看下去,唐启年细看,不理解的地方问唐启阳,唐启阳给他解释清楚。

  唐启年看完也理解合同的内容,觉得没问题,转头问二儿子:“你觉得自己能做到吗?”

  唐兴博囫囵看合同一遍,又听启阳伯和老爸谈论,对上班做什么,什么不能做,了解清楚,遂点头:“可以。”

  合同上的工资是空白的,唐启阳说:“新员工有一个月试用期,试用期月工资是一百,一个月后如果工作能力一般调到一百二,如果不错调到一百三,如果工作出色调到一百五,工资随着市场涨。”

  唐启年父子点头,这工资和正式单位工人的工资一样了,过节福利还很好。

  徐兰开口:“签合同前有一点我要强调一点,兴博你以后住后院一个房间,店里其他人都是女性,不允许你带朋友进店里过夜,特别是男性朋友!”

  村里距离县城比较远,平时骑自行车来回没什么,但下雨和寒冬腊月是非常不方便,所以兴博还是住店里。

  秀莲结婚后大部份时间还住店里,她丈夫今年过年回来,她现在怀孕几个月,齐晓和她们会比较挤。

  她和唐启阳计划把楼上试衣间隔成两半,齐晓搬上去住一半,她现在住的房间给兴博住。

  男孩子酒肉朋友多,喜欢吹牛,好面子,聊得来几句便算朋友,就怕他带心术不正的男人进去过夜。

  唐启年脸上严肃:“这是当然!”

  唐兴博点头:“知道!”

  唐启阳看向唐启年说:“二楼试衣服那个房间我打算用两层竹篾隔出前后,后面开个门,前面试衣间,后面齐晓住,你帮我一起弄弄。”

  唐启年利落说:“没问题。”

  随后双方签合同,第二天唐启阳开面包车载唐启阳父子俩拉几捆竹篾去店里。

  唐兴博开始上班,唐启阳和唐启年上二楼隔房间和开一个门,两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到下午三点多便弄好,唐启阳去买一个门和一个单人床来安装好。

  齐晓上去收拾卫生,随后秀玲和她一起把收拾好的东西搬上去,东西不算多,半个小时便搬好。

  唐兴博带自己铺盖和衣服住进后院房间。

  当天下午,徐兰和员工短工们把西瓜地里的杂草拔干净,忙告一段落。

  农活永远忙不完,第二天五一劳动节,早上夫妻俩到农场不做事,懒懒在人工溪边钓鱼。

  放下钓鱼杆,两人在桃树下铺一张油布,坐在里面吃吃喝喝,早上阳光刚好,微风习习,对岸各色野蔷薇花盛开,蜜蜂在期间飞舞。

  这才是生活,他们总算在春天的尾巴闲下来欣赏美景。

  徐老踱步过来说:“你们这会悠闲了。”

  唐启阳笑说:“你天天悠闲可把我嫉妒得不行。”

  徐兰招呼他:“徐叔来坐坐。”

  徐老走过来在一个角坐下说:“我和你们一样年纪时忙得不行。”

  徐兰给他倒罗汉果茶说:“时代不同,工作更不一样。”

  徐老擦擦手,捏起一块桃酥说:“时代是不同了,还是你们会生活。”

  唐启阳吃着肉干说:“我们没什么追求,吃喝舒服便好。”

  徐老呵呵笑:“可不是吃喝舒服,昨晚我和老朋友通电话,和他说我现在过的神仙日子,他羡慕得嚷嚷着也要来,我说要问问你。”

  这老头肯定是和老朋友炫耀了,唐启阳笑说:“一楼只有一个放鸡蛋的房间,可以收拾出来。”

  徐老见他不介意别人来,喝罗汉果茶后说:“他就一人,一个房间够。”

  徐兰笑说:“感觉我们可以开民宿。”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