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335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晓语坦白说:“因为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你,越来越为你着想,我妈和我们说过,我们爱别人的同时也要爱自己,所以我回来冷静,多爱自己。”

  宋仕昭抱紧她低声说:“你没有发现我也为你着想?”

  晓语:“没有。”

  宋仕昭:“有,周日你不爱回家聚会,我推过几次。”

  “……”

  第二天清早,徐兰送晓语两口子去汽车站,经过一个晚上,小两口甜甜蜜蜜,看起来感情更好。

  三伏天太热,所以他们坐早上最早六点的班车。

  他们坐班车走,徐兰便没有收拾太多东西给他们带回去。

  农忙继续,期间徐兰接到乔怡的电话,过两天徐晗带堂弟徐旭来找爷爷奶奶,徐旭一来整天跟在小六后面。

  八月八日立秋之前,晚稻插完,紧张忙活的农人松懈下来。

  农忙结束,徐兰和唐启阳单独在家松快,也不管在农场的小五和小六,两个孩子和徐老他们一起吃喝。

  徐兰和唐启阳在家里休息三天,顺便把沪市要建的公寓设计图和平面图画出来,末世前他们见过很多房子类型和户型,画图不难。

  他们计划建两个单元楼,一单元(一梯)四户,六层,两个单元共四十八套房子。

  每套都是八十七平方大小,三房一厅一厨一卫。

  他们现在和那里的二十六户棚户签了搬迁合同,到时分去二十六套,还剩二十二套自家用或出租。

  当然,建起两个单元的六层公寓要好几十万,但没关系,以后会挣回来的。

  他们做初步预算,发现建公寓和建三层一千二百多平的商场需要的钱比他们想像的多很多。

  徐兰看着纸上的数字说:“徽州服装批发店的生意我们还不能放松。”

  唐启阳同意:“嗯。”

  随后唐启阳和唐振青、唐启亮,还有七八个沉稳的瓦工接触商量几回,签下合同。

  徐兰也做些准备,磨一些大米和玉米装袋。

  八月二十日,唐启阳和请来的司机张磊(秀玲的对象),各开面包车和小货车,载着九个人和一些粮食去沪市。

  他们去把工地围起来,然后找人看日期动工开建公寓。

  唐启阳顺便去银行问贷款的事,如果确定不行,便回县城贷款。

  第二天大清早,徐兰开吉普车载小五和小六去徽州,九点出头到惠悦商城,小五和小六提东西上楼搞卫生。

  徐兰进店里看账,看库存,进的货卖去四分之三,不用再进夏天的服装。

  徐兰了解店里情况,问秀美:“秀美,你在这里上班两个多月,还习惯吗?”

  秀美更喜欢市里,担心自己做不好被调回县城,工作一直认认真真,听三婶问话回答:“习惯,这里很好。”

  徐兰转问齐晓:“有人为难你们吗?”,两个女孩子很容易被人欺负。

  齐晓回:“有个别外地男老板,想占我们便宜,我们按你说的不做这种人生意。”

  秀美说:“晓岱姐有时中午过来转一转,休息时上午呆在这里。”

  徐兰再交待她们:“对好色的男人态度绝对不能软。”

  齐晓和秀美齐声说:“知道。”

  徐兰没有呆在店里太久,上楼做午饭,提前一天得通知的晓岱过来吃午饭,和小五小六闹腾一阵后去上班。

  傍晚,晓风一家三口,晓语两口子坐出租车过来相聚,还有齐晓和秀美,热热闹闹地吃一顿。

  徐兰和晓雯小六呆在徽州三天便返回。

  回到家,徐兰给晓雯准备去上学的东西,二十六日傍晚,接徐晗徐旭的车到来,第二天晓雯搭顺风车和他们一起返沪市,准备开学。

  九月二日,徐兰陪小六去T县中学注册入学,办理走读手续。

  保国上二中,住在学校里,两周回农场一次。

  三日早上,小六吃完早饭,推自行车出门,徐兰跟后头叮嘱:“骑车小心。”

  这话这两天妈妈说过好几次,小六没有不耐烦,好脾气说:“妈,我知道。”

  徐兰还是担心,一个星期后小六来回无恙才放下心。

  唐启阳十五日才回家,这回离家二十五天,带回三十万贷款,原本申请贷五十万,批下来是三十万。

  钱不太够,夫妻俩觉得暂先这样,等钱差不多用完再想办法。

  唐启阳在家歇三天,徐兰也不做事,和他一起骑马,相携做饭。

  三天后唐启阳开吉普车和唐兴方南去广州备订冬天的货。

  桃树顶的桃子开始成熟,这天早上徐兰和陈小红开始找成熟果采摘,摘一圈没有摘到两筐。

  徐兰没有送去店里卖,分给员工们一点,徐老六人一些,公公婆婆一些,交好的人家一些,自己吃几个,这就没了。

  两天后她们再去摘桃子,摘到三筐,徐兰送去店里,来买东西的人看到筐里的桃子眼睛一亮。

  有熟悉的老顾客和徐兰说:“哎呀,终于有桃子卖了,我可盼了很久,小徐,你家农场怎么不种早桃?”

  徐兰微笑回:“种品种多不好管理。”

  “果树很难管理吗?”

  “看情况,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哦,小唐,给我称十个桃子,挑最好的。”

  唐兴博爽利应:“就来,桃子都很好。”

  三大筐的桃子到店里不到半个小时便卖完,晚些来买不到的人遗憾,从徐兰嘴里知道明天早上还有但也不多,决定明天早点来。

  之后每天早上徐兰送三五筐桃子去店里,每天都卖得很快。

  唐启阳离家第八天回到家,之后夫妻俩过一几天比较松闲的日子。

  徐兰开车给老大和老二小四,兴方,齐晓她们送些桃子,当天去当天回。

  临近中秋,桃子每天成倍成熟夫妻俩又忙起来。

  今年唐启阳接六个单位的订单,在中秋节前一天送完货,并给福利院送去些粮食和蔬果。

  傍晚,在沪市的唐振青九人回到家过中秋节,他们回到家被大家围着问,九个人去大城市回来很自豪,年纪小一点的人和旁人谈见闻,说的人口沫横飞,听的人心生向往。

  虽然只有三个人过中秋节,但中秋节傍晚徐兰和唐启阳还是精心做六菜一汤,三个人吃光盘。

  吃完饭,唐启阳和小六说:“儿子,你最近饭量长,是身体要抽高了吧,半夜腿有抽筋吗?”

  小六回:“可能,腿没有抽筋,也有可能我天天骑自行车来回,用的力气多。”

  徐兰和小六说:“前几天刚好有两只母羊生崽,明早我去挤点羊奶回来煮给你喝。”

  小六马上拒绝:“不要,羊奶难喝。”

  唐启阳:“订鲜牛奶,送到店里,他去上学经过时喝了再去上学。”

  小六说:“爸,麻烦,我在家吃饱才出门,喝不下。”

  唐启阳说他:“随你,你不怕长不高便行。”

  小六迟疑说:“那我晚上喝。”

  徐兰:“晚上喝羊奶。”

  小六妥协:“行吧。”

第340章 伤

  第二天一大早徐兰去挤点羊奶回来密封放进冰箱。

  上午, 唐启阳在办法室里和凌国丰签订用工合同,农场多一个壮年男员工。

  凌国丰便是前几年被亲妈逼把三女儿丢在农场门口的男人,自那之后在齐家插手下凌家分家, 去年齐惠清生一个儿子。

  每回农场招人干活凌国丰都来最早,唐启阳看在他老婆是齐家人的面上招收, 后来发现这人干活很实诚。

  唐启阳经过几年观察, 觉得农场有这样闷头干活的员工很不错, 前阵子农场请人收花生和黄豆时便和凌国丰谈。

  凌国丰自己没有主意, 回去和老婆大小舅子们通气商量, 今天来签用工合同,成为农场的正式员工,搬进农场一楼一个房间。

  晚上徐兰煮羊奶给小六喝, 小六像喝药一样一口气干完。

  隔天大清早,唐启阳开面包车载回家两天的唐振青、唐启亮九人出发去沪市。

  他们前段时间把工地围墙围起来,清理拉走垃圾的地面, 挖排水沟, 建临时居住的地方, 重新接上水和电。

  这回去唐启阳和他们一起走是去买建材和准备动工奠基。

  唐启阳出门,徐兰早上送桃子去店里回来后带男员工还有请来的十几个短工, 进大棚挖嫁接的桃树苗到后山人工溪两边栽种, 外面靠着公路的栽一行。

  靠山一边栽就不止一行,栽一大片沿伸进里面, 几天后人工溪里边栽到一半果苗便没有。

  桃子也卖完, 徐兰把大棚里空出来的地翻起施肥, 种下处理过的桃核, 然后剪桃树枝嫁接。

  剪桃枝嫁接第二天上午她接到服装货到的电话, 中午把小六安排住在农场, 午后开吉普车去徽州和齐晓去火车站接货,验货,上货,付货款。

  她心里放不下小六,在店里呆两天看服装新款上市后反应不错,匆忙返回,挣钱重要也没有儿子重要。

  没想到小六下午放学回到农场听赵爷爷说妈妈回来,到厨房门口问:“妈,你怎么这么快回来?”

  这是什么话?徐兰拿着菜刀转头反问他:“你不想我回来?”

  小六这两天没有妈妈管着,晚上不用喝羊奶,过得潇洒,心里是不太想妈妈这么快回来,但“嘿嘿”傻笑说:“没有,晚上吃什么?”

  徐兰回:“回锅肉,红烧鱼,青菜,你做作业,半个多小时后吃饭,吃完饭歇一会再去游泳。”

  上初中后课业增多,小六没有反驳:“好吧。”

  晚上母子俩还是回家住。

  随后第二批服装和第三批服装来货,徐兰去徽州接货,来去匆匆。

  十月中旬,沪市工地里安装了电话,唐启阳天天中午打电话回来,和老婆儿子说一会话,和两人说公寓下完地基便回家。

  过两天,秋收到来,农场的三亩水稻一天便收完,陈小红夫妻和凌国丰调休回家收稻谷。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