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341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有些人家干活快,干完来农场找活,唐启阳便雇十几个人种下花生,栽桃树苗。

  两个棚的桃树苗我们完后翻地施肥,夫妻俩和员工们种下处理过的桃核。

  大棚旁边留出五亩空地,起垄后也种下桃核。

  忙到谷雨终于忙得差不多,谷雨下两天小雨停下,气温明显升高,终于不是天天湿漉漉的,正是踏春的好时候。

  徐兰和唐启阳休息两天,骑马,在农场里悠闲漫步,折腾好吃的。

  五一劳动节当天,阳光正好,夫妻俩带黄宗全和凌国丰把大棚下的竹杆扛到后山脚计划搭建竹楼的地方。

  竹杆全扛过去,工具箱也拿来,夫妻俩带黄宗全和凌国丰开建竹楼。

  徐兰和唐启阳做足功课,他们规划搭的竹楼是八十多个平方,十二米宽七米深。

  上下两层,下面是客厅,餐厅,厨房,厕所,二楼是三个房间,中间房间是茶室。

  四个角挖坑,下地基,竹子搭主架,填充墙面,房顶盖瓦,房顶同样用竹子做更好看,但是做不好下雨会漏水,还是盖瓦片,用竹片吊顶。

  竹楼盖好后接水管和电线,这个唐启阳自己便能做。

  一楼地面铺瓷砖,厨房建成现代厨房,不砌土灶,厕所外面挖有便池,安装蹲厕冲水。

  他们建竹楼用十二天,期间徐兰去徽州看合作厂家发来的服装样品,订下款式后订货付订金再回家。

  竹楼二楼两个房间的床是用光滑的木板直接铺在竹杆上,地铺床,铺上褥子便能睡。

  厨房里的用具他们把宿舍旁边厨房里的搬过去,空出的厨房给员工们用。

  竹楼盖好,夫妻俩和小六兴致勃勃搬进去。

  竹子不隔音,晚上夫妻俩过夫妻生活压抑得像偷情,夫妻俩觉得好笑。

  颠峰过后,唐启阳抱着老婆低声说:“竹楼不好!明天回家住,双抢时再来住。”

  他们会想搭建竹楼是觉得竹楼好看,建起来快,不用什么钱,拆也方便。

  徐兰笑摸摸他的头应:“好。”

  次日清早天没亮,夫妻俩下楼洗漱准备晨练,随即小六起床下楼说:“爸妈,我不喜欢竹楼,晚上我搬回洋房。”

  徐兰说:“今天我们打算回家。”

  小六不太想回家,问:“为什么不住农场?”

  唐启阳和他说:“农场只是暂住,家里才是家,家里房子不常住会破败。”

  小六也知道农场的土地是承包的,不是家,问爸爸:“爸,我们买下农场的土地行不行?”

  唐启阳:“没有这个政策,不能买。”

  小六失望,徐兰催他:“要晨练了。”

  “好吧。”

  过两天,服装新款货到,徐兰带不少东西去徽州接货验货,付清货款,和几个孩子一起吃顿饭,把带去的东西给她们后回家。

  管理庄稼和疏果期间,农场久不久请七八个人干活。

  五月二十日,唐启阳动身去沪市,这回他去七天便回来,和他同回来的还有三辆车,徐老他们又来休养了,这回来的人又比去年多一个。

  他们来的时候早上启程晚,开车不快,所以在路上用一天半时间,快中午到农场。

  徐兰提前得到通知,和陈小红做一桌饭给他们接风。

  午饭后,徐老注意到后面山脚下的竹楼和唐启阳说:“小唐,那竹楼看着不错,你可以搭建七八栋做民宿。”

  唐启阳说:“看着好看,不好住。”

  徐老问他:“怎么不好住?”

  唐启阳回:“二楼地面不平,不好组装床,睡地上,生活方面也不如洋房方便,我们住一晚就不想住。”

  方老问他:“里面有厕所吗?”

  “有。”

  “那挺方便的。”

  几个老头老太太好奇去竹楼上下转一圈,觉得挺方便,但也没有想要搬去住。

  夫妻俩安顿好徐老他们后便回家,两人坐在堂屋里,徐兰煮咖啡。

  唐启阳看着她动作说:“二十六户抓阄的房子比较分散。”

  徐兰说:“那挺好,矛盾少。”

  唐启阳笑说:“他们抓阄拿钥匙后呼朋唤友去看,和人炫耀,不少人去问唐启亮他们,旁边的棚户拆不拆,听说不拆都很失望。”

  徐兰:“新房子肯定比住棚户区里好。”

  唐启阳:“嗯,房地产看着很有钱途。”

  徐兰看他:“你想做房地产?”

  唐启阳说:“不想,我们现在已经很忙,挣的钱也够用,等发展成熟,小六离家上大学,我们出去玩。”

  徐兰笑笑,倒着咖啡。

  之后到端午节,夫妻俩过半个多月悠闲的时光,日子平静而悠闲。

  收冬小麦种秋玉米也没花多少时间。

  端午节后,夫妻俩安排好小六,各开一辆车去沪市,这回他们住在工地里。

  他们这次来,二十六拆迁户已经住进新楼房,他们原本住的地方已经拆平。

  一栋两单元的新楼房很显眼,唐启阳起名和宁公寓。

  夫妻俩歇一晚,第二天去查看简单装修的二十二套房子。

  房子装修真的很简单,墙刷白,地上铺灰色瓷砖,空荡荡的。

  洗手间墙也贴瓷砖,厨房是现代用煤气罐和煤气灶的厨房。

  虽然装修简单但也花不少钱。

  他们一套一套看上去,看完一单元又去二单元看,期间碰到住户打声招呼。

  最后徐兰和唐启阳把二单元三零二房做为沪市的落脚点用。

  两人定下后去一个大商场买床,家具,家电,厨具,中午随便吃点东西继续,下午三点多夫妻俩便把房子布置好,把铺盖搬上来铺床。

  晚上,他们去和晓婕陈浩约的饭店吃饭,四人见面点菜后徐兰和两个年轻人说:“和宁公寓剩的房子已经简单装修好,你们有时间去看看,看喜欢哪一套,我们留出来不出租,省得年底你们需要还要腾。”

  晓婕和陈浩相看一眼,晓婕说:“这个周末有空。”

  徐兰微笑:“行,周日我们还在,周六傍晚我去接晓婕和晓雯,晚上就住那边,陈浩你周日自己过去。”

  陈浩应:“好”,他顿一下不好意思说:“阿姨,年底我们如果要买房,首付可能没有多少钱,还款时间会长一些。”

  前世还有三十年长期房贷,徐兰爽快说:“没事。”

  这事不再谈,唐启阳和陈浩谈话,徐兰和晓婕说家里农场的变化,她二姐肚子变大了。

  晓婕听了小声说:“妈,我每年过年回家来去匆匆,有点后悔当初毕业不申请离家近的地方工作。”

  结婚后更不方便回家。

  徐兰和她说:“差不多,你大姐离得挺近,但也没有时间回家,有孩子后更没有时间。”

  晓婕想想也是,大姐也是过年才有时间回家,在娘家不到一天,除非和二姐一样做老师,自己的性格不可能做老师的。

  第二天上午,唐启阳和徐兰去房管局领二十二套房子的房产证,二十六拆迁户已经领取。

  下午,他们和唐振青唐启亮算账,结清各种款项,给他们发工资和奖金,暂时放假。

  现在已经进入梅雨季,商场不合适动工建造,要等双抢后再来开工。

  唐启阳周一才回家,所以他们要等一等。

  周六傍晚,唐启阳在公寓做饭,徐兰去接晓雯和晓婕过来团聚。

  晓雯进屋看三个房间后说:“很好看,还是公寓干净。”

第346章 回

  晓婕看过后也觉得房子很好, 房子采光好亮堂,客厅不小,有单独的餐厅, 厕所和厨房非常干净,房间不算小。

  心里居然有点儿期盼自己和陈浩都分不到房子, 然后买这儿的房子。

  这里虽然离两人单位上班都要坐半个来小时的公交车, 但住这舒服啊。

  晓雯小声和晓婕说:“三姐, 你们分房子也是老旧狭小的筒子楼, 不如直接买公寓。”

  晓婕说:“我有点想, 但要问陈浩。”

  晓雯向三姐眨下眼捉狭说:“三姐夫啥都听你的!”

  别看三姐温柔,说话温婉,三姐夫看着大块头, 一副大男人的模样,但很听三姐的话。

  晓婕脸微热,手拍一下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小妹说:“小鬼头。”

  晓雯嘻嘻笑, 三个姐姐和三个姐夫相处大不同, 大姐和大姐夫感情最稳, 了解对方,相互尊重。

  精明的二姐夫被有点迟钝的二姐拿下, 去年寒假二姐去服装店里帮忙, 二姐夫一天两个电话催她回去,生怕二姐跑了。

  三姐夫在三姐面前乖得像……, 晓雯甩头, 不能想, 三姐夫是法学高材生。

  将来四姐夫会是什么样的?起码能打得过四姐吧。

  徐兰从厨房里拿出碗筷见小五难得发呆, 叫她:“小五, 在想什么?”

  晓雯回神笑说:“在想我将来四姐夫, 起码要打得过四姐。”

  晓婕在卫生间洗手出来说:“不一定,缘份的事不好说”,喜欢什么样的人不能控制。

  徐兰赞成:“真不好说”,老二结婚时她和唐启阳担心老二,现在小两口过得腻歪。

  一会唐启阳炒完最后一个菜,四人坐下吃饭,边吃边说话,气氛温馨。

  晓婕很喜欢自家的吃饭氛围,轻松自在,去陈家吃饭时未来婆婆特别热情,没有用公筷给自己夹很多菜,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两家吃饭口味和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所以她才坚决结婚后不和公婆一起住。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