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71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徐兰和晓风三个栽完萝卜苗回到前面去井边看石磨。

  石磨不算小,打磨得很光滑,看着不错,搁在泥砖垒起来的小台子上。

  徐兰看一眼就去挑水浇栽下的菜苗,然后回房间继续做棉衣,晓风和晓语姐妹俩来给她打下手,孩子们懂事,她没有拒绝孩子们的心意,教叫她们横着缝竖着缝缝格子。

  晚上饭后,唐启阳泡上一斤黄豆,次日清早徐兰做早饭,他磨两遍黄豆,用沙布过滤放着。

  吃过早饭唐启阳把豆汁煮上,煮的同时用竹夹夹一小块石膏在火上烧熟,拿出来碾成粉用水和开,过滤一下放一边。

  豆浆煮好他舀出三碗,然后用大块沙布垫在之前用来蒸饭的小方竹筐里,去外面找一块小木板和一块石头洗一洗拿进厨房。

  豆浆刚好凉下一些,唐启阳把熟石膏水点入豆浆,豆浆结成花后舀进小方竹筐里,舀完把沙布折上,放上小木板,最后放石头压着。

  他留出来的三碗豆浆放点糖,在家的三个人喝了。

  快中午,唐启阳洗手进厨房把压豆腐的石头和木板拿来,掀开沙布,白嫩的豆腐显示出来。

  中午饭桌上多了简易版的麻婆豆腐,徐兰向唐启阳伸拇指,唐启阳说:“下午我去找卢大订个活动的方木板,方竹筐被压有点变形。”

  徐兰笑:“你决定就好。”

  晓风五姐妹吃着味道十足的豆腐,觉得爸爸好厉害,豆腐也会做。

  一斤黄豆一般能做出五斤上下的水豆腐,唐启阳泡了一斤黄豆,煮豆浆时舀出三碗,所以做出来的豆腐约有三斤。

  唐启阳把豆腐分成三块,中午用去一块,还有两块泡在清水里。

  下午做晚饭前,唐启阳给老两口送去一块豆腐,老头听说是他自己做的豆腐又叨他:“你就不能省着点花钱,买石磨来做豆腐,你能啊你!”

  谁家过日子不是省了又省,豆腐到年底的时候才做,他听说老三昨天买个石磨,以为他是用来磨玉米,没想到今天就做豆腐!败家子!

  唐启阳烦老头的叨叨,不耐烦和他说:“我怎么过是我的事,你叨叨我烦了以后有什么我不送来,别说我不孝!”

  唐振家生气说:“我还能害你不成?钱花完了,等你们生了儿子怎么办?”

  唐启阳不客气说他:“你也不是真心为我好,我生的当然会挣钱养,下回我送东西来你再叨叨我就不送了。”

  唐启阳说完转身就离开,唐振家怔住,现在老三对自己这个爹没有一点尊敬,说他就顶嘴反驳,怎么会这样?

  徐兰在唐启阳去做饭的时候也放下手中的活,拿铁锹去菜地翻地,把波菜种子和生菜种子撒下浇水。

  秋风起,大家早上和晚上都穿了两件衣服,徐兰花了十来天才把一家人的棉衣和三床被子做好。

  阳光足,农作物成熟加快,稻穗变金黄,很快变全黄能收获,梯田层层叠叠,一眼看过去一片金黄,很美!

  徐兰家后院的玉米够硬能收了,这天孩子们上学后,夫妻俩快速掰下玉米拿到前院晒。

  然后徐兰用柴刀砍上半截玉米杆搬到前院,唐启阳用菜刀快速切玉米杆,玉米杆有些硬,如果菜刀不是特制的,用一般的菜刀切还太切得动。

  唐启阳切满一筐,就搬到柴房的地下洞里倒,这回上下通道用的梯子是他自己做的竹梯。

  徐兰砍完上面一大截后,小心拔起下面一截放到外面,然后用铁锹平一下土,白菜秧子和萝卜秧子全部露在太阳底下。

  做完这个,徐兰去厨房做午饭,忙忙碌碌,到晚上唐启阳才把玉米杆切完倒进地洞。

  吃完晚饭,徐兰检查孩子们的做作业,唐启阳下地洞用一张编得密实的小竹篾铺在碎玉米杆上,然后上来拿桶装湿泥下地洞,把湿泥和在竹篾上。

  夫妻俩把自家的事忙告一段落,也快到秋收时间。

  收稻谷的前一天大清早天刚亮,唐启阳吃下一碗汤面出发去县城。

  徐兰在他走后做早饭,空隙间用热水泡一扎干笋。

  吃过早饭,四个孩子去上学后她又泡一些干蘑菇。

  做完这些,她提竹筐带晓雯去后院查看最后一批南瓜,这些南瓜开花比较晚,长得不大,不过皮也是金黄。

  徐兰把南瓜摘下放进竹筐,把南瓜藤拔起堆在篱笆边上。

  晓雯站竹筐边上,伸手摸一个南瓜和徐兰说:“妈,我想吃南瓜饼。”

  徐兰和她说:“明天收稻谷开始忙,等收完稻谷我们再做。”

  晓雯笑应:“好。”

  徐兰收完南瓜,把南瓜藤都拔起,然后提着竹筐进地窖,把竹筐里的南瓜拿出和之前收的堆放在一起。

  她从出来就见唐启阳回来,笑说:“回来了。”

  唐启阳说:“是,晓雯说你们收南瓜。”

  徐兰:“嗯。”

  徐兰去洗手提个篮子回房间翻一下唐启阳带回来的袋子,拿出四条半肥瘦的肉放进篮子,提去厨房。

  唐启阳把肉洗一洗,把肥瘦分开,徐兰在井清洗泡的笋和蘑菇。

  晓雯蹲在她旁边问:“妈,笋子做什么?”

  徐兰和她说:“做肉酱,农忙时吃,把笋和蘑菇切碎放进去,中午我们煮面条,拿肉酱拌着吃。”

  “好吃吗?”

  “好吃。”

  唐启阳做两种肉酱,纯肉的和放笋丁蘑菇丁的,纯肉的放咸一点农忙后几天吃,放笋丁和蘑菇丁的这两三天吃。

  下午徐兰和唐启阳悠闲过了半天。

  次日秋收开始,早上露水重雾也浓,所以上工时间比夏收时晚了很多,天色彻底亮后才开镰。

  其实这时候割稻谷还有点早,露水没有蒸发,稻穗有点湿。

  徐兰还是被分配去割稻谷,唐启阳去脱粒。

第81章 欢乐

  ◎割起一把稻谷拿起来感受着沉甸甸的稻谷,所有人笑容满面。◎

  大家割起一把稻谷拿起来感受着沉甸甸的稻穗, 又是丰收的一季,所有人笑容满面。

  特别是老人,拿着稻穗掂了又掂, 摸了又摸,眼含泪花嘴里念叨着:“好啊, 好, 好啊, 真好!”

  村子下面的梯田因为有池塘流出的水能随时补充水源, 所以这边田里的水在十多天前就放干, 现在田里的土干硬,割稻谷很方便,收割的速度快很多。

  晚一些太阳升起, 晨雾散尽,露水蒸发,孩子们提着小篮子出来跟在大人后面捡掉落的稻穗。

  小孩子呼朋唤友声、玩闹声在田野回荡, 一片热闹欢乐的景象。

  卢大队长和支书笑容悦愉, 陪着县里和公社来的领导们查看还没割的稻谷。

  方书记用手拉出五穗稻穗拿手里, 稻穗沉甸甸的下垂,掂着稻穗的重量, 看特别饱满的谷子, 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他转头问一直在半山大队驻扎的农科人员:“老冯,小吴, 粮食增产的原因查出来了吗?”

  五十多岁的老冯脸上惭愧说:“方书记, 经过多方调查, 没有查出来。”

  二十多岁的小吴跟着恭敬说:“方书记, 查不出原因”, 科学的方法查不出原因, 村民们都说是卢唐两家的祖先显灵。

  关于卢唐两家祖先显灵的传言在四里八传出,也传到县里,在场的人都听说过,现在听两个农科人员说查不原因,心志不坚定的人心想莫非真的是卢唐两家的祖先显灵?

  不然怎么解释半山大队粮食丰收?

  方书记不相信这种玄乎的说法,但增产的原因又查不出来,还是说一般的农科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专家才能查出来?

  他拿着稻穗看田野里热水朝天的劳动,看捡稻穗的孩子们清瘦的身体,希望这些种子明年在别的地方种下也能丰收。

  随后方书记一行人去看打谷机和稻桶打出来饱满金灿灿的谷子。

  夏收是熬人,那时吃的东西少,在炎炎烈日下干活,夏收完成后面接着是夏种,没有给人休息的时间。

  秋收是轻快高兴的,瓜菜和粮食一起做着能吃饱,天气不冷不热,收完稻谷后就没多少过重的活,心理上轻松愉快。

  晓语带着四妹五妹提着小篮子找到妈妈,在她身后颠颠地捡稻穗。

  但徐兰割稻谷很利索,掉的稻穗她随手就捡起,三个孩子找半天找不到一穗,干脆拔起稻根玩。

  徐兰停下来喝水时叫她们:“晓语,晓岱晓雯来喝水。”

  三个小姑娘靠近妈妈,每人喝了一点水,晓岱擦下嘴说:“妈,我们刚才看到大队长带方书记他们看稻谷。”

  不意外,徐兰“哦”一声和晓语说:“晓语,等晚一些太阳更热时就带她们回家,我顾不上你们。”

  晓语笑应:“好,妈你放心,我会看好她们。”

  晓雯小脸红扑扑,乖巧说:“妈,我听二姐的话,不乱跑。”

  晓岱争着说:“妈,我听大姐二姐三姐的话。”

  徐兰笑:“好。”

  徐兰见她们拔起的稻根,挑起三根用镰刀在稻根上开两个小口子,吹一下,吹出“bibi”的声音,给她们吹着玩。

  晓语还好,晓岱和晓雯兴奋地憋着气吹。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越来热,大部份孩子回队里玩。

  徐兰稍留意一下,见晓语也带着两个妹妹上去,三个小姑娘穿的衣服颜色不是黑灰蓝,在一群灰扑扑的孩子中比较亮眼。

  唐启阳和一个中老年男人用稻桶合作脱粒,两人停下喝水。

  这男人看孩子们上梯田的背影,看见孩子群中穿着比较显眼的三个小姑娘转头和唐启阳说:“启阳,你花这么多钱养女儿做什么?她们长大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

  唐启阳这几个月听这样的话都听烦了,和这些人谈女孩子也是独立的人没用,他说道:“现在大城市也有很多女人做领导,我好好培养她们,将来她们出色能干,好了我也好。”

  这人嗤笑说:“你想得挺美,年年有知青下来,想在城里找工作那是做梦,城里男青年找对象也不会找乡下的,你那是在浪费钱。”

  唐启阳供他女儿们读书,想让她们以后嫁城里攀高枝那是做梦。

  不可理喻,唐启阳冷淡说:“我高兴!”,村里人没有吃饱也闲着,整天瞎猜别人家的事,某些女人更过份,成天说长道短,谣传别人的坏话。

  中午,各家各户的女人或半大的姑娘给自家人去送饭,晓风提早做好饭菜,和妹妹们吃饭后挑着两个有盖的小竹筐去给爸妈送饭。

  晓风挑着小竹筐小心地下梯田,经过几个女人时有人问她:“晓风,你做了什么饭给你爸妈送来?”

  晓风闷声回答:“二米饭。”

  “我看看”,一个女人靠近晓风伸手就要掀开小竹筐的盖子。

  讨厌!晓风急得向下面大喊:“爸!”

  唐启阳听见晓风大声叫自己向上看,提脚大步走上去。

  女人见晓风大叫,唐启阳走上来,悻悻走开。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