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养老养娃日常 第73章

作者:苏佑蓁 标签: 时代奇缘 种田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徐兰和她说:“晓风他爸说他去摘,我就不去了。”

  王秋花说:“我男人也去,两个人去能多摘点。”

  徐兰说:“不了,我后院种的土豆能挖了,明天我挖土豆。”

  王秋花说:“你后院新开的地太贫,后面种的玉米长得怎么样?”

  徐兰说:“还行,比之前差一些,对了,我种的土豆是晓风她爸从县里和人换到十几个不一样的种子,六月收时产量不错,我就全种了,明天收后我送你和凤英嫂子一点。”

  王秋花好奇:“土豆还有不一样的?”

  徐兰说:“有啊,稻谷和红薯都有好几个品种。”

  王秋花:“也是,有什么不同?”

  徐兰和她说:“皮是黄色的,现在还早,不如叫上凤英嫂子去我家看看。”

  “好啊。”

  纪凤英听徐兰说她家种有不一样的土豆,就和她们一起走。

  徐兰带两人回到家,晓雯抱着布娃娃颠颠迎上来喊:“妈”,然后叫随妈妈来的两人:“凤英伯母,秋花伯母。”

  “哎”,纪凤英和王秋花笑应,都心想晓雯越来越可爱漂亮,小兰两口子现在可真会养孩子。

  徐兰给两人倒水,自己也喝一碗,拿上铁锹带两人去后院,晓雯跟着。

  徐兰带她们到种土豆的地,拿铁锹挖起一窝土豆,蹲下把土豆扒出来。

  纪凤英和王秋花见光滑不小的黄土豆惊讶,两人也蹲下拿起比较大的土豆掂一掂,王秋花说:“这得有半斤了吧。”

  徐兰说:“估计差不多,这是最大的。”

  纪凤英惊说:“哎呀,你一窝挖起来有六个,三个大的,那三个也不算小,这产量高!”

  徐兰说:“有可能,晓风他爸当时换得少,种一次后收获的土豆就够种这一分地。”

  纪凤英说:“小兰,种子你可得换给我一点。”

  徐兰笑说:“不换给谁也得换给你们俩。”

  纪凤英笑说:“我公公叫我们但凭良心做事,莫问前程,做好事是有前程的,小兰,你当初搬过来时我搭把手可赚大了。”

  王秋花笑说:“我也是”,当时自己就送几个红薯过来,后面小兰给自己西瓜苗和番茄苗,现在又有好的土豆种子,可不是赚大了。

  徐兰说:“宏伯明理。”

  纪凤英说:“是啊”,婆婆也是个很好的人,可惜两年前就去了。

  徐兰又挖起两窝土豆,给两人各两个大土豆带回去吃,她和她们说:“我觉得这土豆炒酸辣丝很好吃,你们带回去尝尝。”

  纪凤英和王秋花两人都没有推辞,高兴收下拿回家。

  晚上吃饭,唐启明听媳妇说桌子的酸辣土豆丝是唐启阳年初时在县城换到不同品种的种子种出来的,产量比原来的品种高,要和他家换些种子,明年开春种自留地里一些,不是太在意。

  他们半山村种的土豆很少,种在土质最差的地里,收获少,每次每户分的不多。

  他一门心思地在想,明年用好的稻种和玉米种子种下,能不能再丰收?恨不得明年春天早点来,春耕后夏收。

  随后几天,晒稻谷的同时,不少人上山采摘山货,唐启阳也天天早上背个竹筐进山,快中午时回来,背回来的竹筐里下面是核桃,上面是柿子。

  徐兰收了土豆后翻地,撒下几垄波菜,空的几垄过几天栽生菜苗,然后再割些茅草回来堆放。

  稻谷晒干,公社拉来交换种子的粮食,拉走种子,分粮了。

  这次分稻谷是分一半,另一半年底和剩一半的玉米一起分。

  唐启阳一个人去排队,挑回自家分得不到两百斤的粮食,徐兰和他一起进地窖倒粮食,心里算了算和唐启阳说:“每家分的粮食太少”,交的公粮有些多。

  唐启阳说:“现在粮食产量低,要养太多人,农民吃亏。”

  徐兰:“是啊,农民进城还遭城里人的白眼。”

  唐启阳叹气说:“希望这种情况只是现阶段的”,他们经过看报纸,看买回来旧的历史书,确认不是回到几百年前,而是在平行世界。

  徐兰:“希望吧。”

第83章 美丽又危险

  其实不管是回到几百年前还是在平行世界对两人来说都没什么差别, 他们现在只想安安稳稳相守在一起,安静地生活。

  晓风和晓语晓婕三人见家里又分到粮食,心里更安定, 饿肚子的滋味她们一辈子也忘不掉。

  唐启阳从地窖出来就去和唐启明借架子车拉去黄家湾买腌菜的坛子和缸子,坛子和缸子买几回买回不少个了, 但还不够用。

  缸子装粮食干货之类的不容易受潮, 家里要腌的菜也多, 腌酸豆角的坛子就有两个。

  柿饼削皮晒去水分, 按扁再晒一晒也放进小坛子里置放, 之后还要腌介咸菜,青萝卜咸菜,白萝卜咸菜, 家里需要的坛子真不少,地窖还是挖小了。

  徐兰则带着晓雯这个小尾巴去后院在菠菜旁边栽下生菜苗,撒下香菜种子, 种下半垄蒜和半垄小葱, 然后挑水浇水, 萝卜和白菜也浇一浇。

  白菜心已经卷起来,白色的萝卜也有巴掌长, 两样栽得不密长势很好, 白菜长大棵,白萝卜圆滚滚胖乎乎看着挺可爱。

  晓雯蹲下伸手右手摸一摸圆润的白萝卜, 上下左右摸, 觉得萝卜好好摸。

  徐兰用水瓢舀水问她:“想吃了?”

  晓雯和妈妈说:“妈, 萝卜不好吃。”

  徐兰给白菜根浇上水说:“那是以前做的不好吃, 等过两天你爸去买排骨回来, 咱们喝萝卜排骨汤。”

  听到排骨晓雯舔舔嘴, 家里好多天没有肉肉吃了,她放弃好摸的萝卜站起来问妈妈:“妈,好吃吗?”

  徐兰和她说:“汤非常鲜美,很好喝!”

  晓雯的口水从嘴角流出来,徐兰见状和她说:“再等两天。”

  过两天就有肉吃,晓雯擦口水开心说:“好!”

  忙活到晚上夫妻俩独处时唐启阳和徐兰说:“我进山这几天摸清一群野猪的觅食路线,我想在它们觅食路上挖两个陷阱,抓住它们杀了卖肉,肉比较贵,黑市里半肥肉是一元一斤,比你计划催生粮食卖来钱快。

  这群野猪在去野生山茶林的路上活动,清理它们也方便霜降后队里的人进去采山茶果。”

  徐兰听了说:“可以啊,你打算哪天去挖陷阱?”

  唐启阳说:“明天”,他接着和徐兰说:“过几天晚上我们在储存青料的地洞旁挖个小房间做为菜窖,用来放后面收的红薯和萝卜白菜,把土豆也搬过来放,地窖里就放粮食和干货,隔几天我把里面的潮气烧一烧。”

  粮食干货放的地方要干燥,红薯和土豆白菜萝卜不能放在太干燥的地方。

  徐兰和他笑说:“我也有这个想法,正想和你说。”

  唐启阳厚脸皮说:“我们果然是夫妻,心意相通。”

  徐兰:“去,明明是我们之前考虑不周。”

  唐启阳:“老婆,我们以前又不是做后勤,能事事想得周全。”

  “……”。

  次日早饭后,孩子们去上学,唐启阳背着竹筐拿着铁锹进山。

  徐兰挑着竹筐,竹筐里放着柴刀,带着晓雯去上工,随着大家到种红薯的地,把长的红薯藤割下。

  割下的红薯藤挑回队里晒干储存起来,没有猪草时就拿来喂猪。

  徐兰割着红薯藤听纪凤英在一旁失望和自己说:“刚才小悦他爸挖出一窝红薯,红薯个头小和往年一样,大家还以为今年的红薯也会丰收。”

  徐兰和她说:“是大家太想当然了,这么多年我就没见过这片地施过肥,大家都知道不施肥庄稼长不好,为什么觉得不施肥的红薯能丰收?”

  旁边妇女插话说:“之前玉米不放肥料一样丰收。”

  欲壑难平,徐兰不再说话,纪凤英听了徐兰的话若有所思。

  中午回去吃饭后,纪凤英单独和还在失落的唐启明说:“割红藤时我们谈红薯不丰收的话题。小兰说句不施肥的红薯为什么会丰收,我觉得有道理,种玉米和种红薯的地很多年没有肥料施过了吧。”

  唐启明叹气说:“肥料不够也没办法,用在水田上刚勉强够。”

  纪凤英顿一下说:“那就匀一些肥料出来用在玉米地上”,反正稻谷丰收大部份交了公粮,再留出种子,分到各户的没多少,用玉米交公粮的比例小,还不如让玉米产量提上来,让各家各户每年多分一些口粮。

  唐启明明白媳妇后面没有说出的话,心里为难,一边是公家,一边是长年吃不饱穿不暖,面黄饥瘦的族人。

  好久他才低声说:“明年用好种子种,再看一年。”

  纪凤英理解男人的为难,不再劝说。

  忙忙碌碌又是一天,第二天清早徐兰背着一个大竹筐进山,深秋的山林多彩多姿,色彩斑斓,是和春天夏天完全不同的姿态,一样的美!

  她路上欣赏一会后全力赶路,到山里先把鸡蛋收了,然后到下面空地拿出光伏板和蓄电池连接蓄电。

  再去池塘边催生一些苜蓿割下扔进池塘里,水下来吃苜蓿的鱼群能看出来长大不少。

  这个池塘唐启阳选的位置真不错,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下雨,池塘的水位只向下落二十多厘米,水位还是很高。

  徐兰喂完鱼转到枣树下,打下枣子收起,然后到下边割下长条的红薯藤。

  包介菜和青萝卜还有白萝卜已经不小,她稍稍催长一些,把包介菜割下收起,青菜萝卜拔了收起。

  做完这些才到中午,徐兰做点吃的填饱肚子,收起光伏板和蓄电池,挂上驱蛇虫包,她今天穿着解放鞋,就不换短靴。

  徐兰拿着长刀背着竹筐从地里出来,转向唐启阳挖陷阱的位置方向走去,在山里分辩方向从山林中穿过,边开路边走,速度有些慢。

  在路上碰她见到两棵野生核桃树,穿上皮手套摘半筐继续赶路。

  她走两个小时出头才找到唐启阳设的其中一个陷阱,陷阱里有两只野猪,一大一中。

  徐兰放下背后的大竹筐,取出弓.弩射死陷阱里的野猪然后收起,收起弓.弩把陷阱重新伪装,她猛地看向约二十米距离的一块岩石上,岩石上有一条成年男人手臂粗的眼镜蛇,半立着身体,立起来半米多高。

  眼镜蛇的毒性极强,战斗力也很强,变异后的眼镜蛇战斗力更强,徐兰不愿意看到眼镜蛇,就算是现在普通的眼镜蛇也一样。

  这条眼镜蛇身上的黑色条纹在不热的阳光下反出冰冷的光。

  这座山林真是美丽又危险!

  想到不久后队里的人要经过附近小路去采山茶果,徐兰屏住呼吸收敛气息,手里出现弓.弩慢慢抬起,轻轻“啾”地一声,箭头飞速离去,穿透眼镜蛇的七寸,眼镜蛇上身倒在岩石上。

  徐兰收起□□拿着长刀慢步向眼镜蛇走过去,虽然知道有一条成年眼镜蛇在的地方周围十几里不会有其他蛇类,但她不敢大意,来到眼镜蛇前也马上收起,不想多看一眼。

  她快步回头背起竹筐扫看四周,向唐启阳描述的方向走去,十来分钟后找到第二个陷阱,里面掉落两只野兔,没有野猪。

  她收起野兔重新弄好陷阱就极速往山外赶,在路边挖起一些认识的草药放筐里,把两只野兔放核桃上,割些草遮住,再放上草药,背起竹筐急冲冲地回家。

  在外围采山货的人见徐兰急冲冲往回走,以为她后面有东西追,心慌一下想问她,可她已经走远,又看看她出来的方向,一会见没有东西追出来才放下心。

  徐兰回到家把竹筐放下,马上去柴房下地洞,把眼镜蛇放在通道然后上来,去右边房间里低声和唐启阳说:“我在你挖的陷阱旁射杀一条成年眼镜蛇,放地洞里了。”

上一篇:他如此热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