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娶了美强惨戏子 第73章

作者:有趣的灯灯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你当真是一个,无论坐在什么位置上,都头脑清醒的聪明人。”

  心里刚起的一点忌惮顿时便消散开来,圣上轻声笑着抬笔写下封她为相而又准许她离京的圣旨。

  作者有话说:

  虽然王相被杀掉了,但是之前的那个庶女王粲小朋友没死哈,番外或许会提一笔

第七十三章

  朝廷新封宰相吴林, 因差事离京,宰相为百官之首总管六部,而宰相一旦离开, 便由圣上亲自直观六部。

  昔日王相在时,两党将整个朝廷一分为二, 如今权力合并,悉数回到了圣上这一边,而宰相在京城之外, 圣上手中所掌握的权力终于达到了顶峰, 是事事由她过目,桩桩件件由她决定。

  权力都是她的,一旦被她握牢,便再不会交到旁人手里, 如此这般,圣上才能安心下来。

  京城之中忙碌如昨,京城之外却是另外一番天地。

  北境与各州交界之处, 一旦入了夏, 便是人间炼狱,每年雨季过后,这里的流民总是最多的,大街小巷上,映入眼帘的皆是衣衫褴褛, 骨瘦如柴的灾民, 人人眼中是疲惫与绝望,默默地人世间的一隅安静等待生命的终结。

  这交界之处是一座小城, 官府内的县令得知新上任的宰相吴林带着朝廷的赈灾银前来协助她赈灾, 便惊喜又紧张, 一连几日都睡不好觉,吩咐着底下人找出了城内最豪华的庄子收拾过,又花重金备下美酒佳肴,早早地带领官府内所有的官员等候在城门之外。

  对于官场上那些事,她自是最清楚不过,一个宰相,怎么可能真的如明面上所说的协同官员赈灾,不过就是走个过场,来这里享受享受,捞一捞油水罢了,若是今年死的流民少一些,那她便可有个赈灾有功,一心为民的好名声。

  宰相有好名声和功绩,她这个小县令分得点银子,这便是双赢,大官有肉吃,她这个小芝麻官就能有口汤喝,至于流民,那不重要,敷衍着烧一些淘米水便是赈灾的白粥,喝饱了就成,哪里需要那么多讲究。

  终于,前方有数十位侍从骑马靠近,正中央是辆皇家御赐的马车,城外一阵黄土飞扬,而后那马车才在众人面前徐徐停下。

  县令忙不迭上前,躬身道:“下官给宰相大人问安,大人不辞辛苦亲临此地,下官不胜感激!”

  那马车里却是安安静静,半晌未曾有人说话。

  那县令一愣,干咳两下,刚要继续说话,马车一侧的随从便温声道一句:“吴大人已在半个时辰前入了城,这里是吴大人交代发下的赈灾银,救灾一事便靠您了。”

  提前半个时辰入城了,这是什么意思?

  县令忽而有些想不通,欲言又止一番,那随从见她这副样子,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扬了扬,随即从袖子里取出张纸条,下马走了两步,径直塞到县令手中。

  “她最是看重赈灾一事,但她不是本地官员,对此处的民情多有不熟,贸然插手反而不妥,故而吴大人什么都不会做,只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到处视察监督,还望您不要让吴大人失望。”

  随从凑近县令,低声与她解释一番,让这县令听得脑子里一头雾水。

  不知宰相长什么模样,更不知道宰相身在何处,只知道她会自人群之中盯着她们做事,任何一个身穿布衣亦或是衣衫褴褛的人都有可能是宰相,面不改色地经过粥棚,将一切尽收眼底。

  这宰相竟不是走个过场,而是认真要做赈灾这事的么?她如今混在百姓当中,自是能将每日粥棚内的情形观察个一清二楚,粥稀了少了,这样细碎的事情都能被她知道,若她是动了真格做这件事,那县令等人又如何敢马虎?

  这还如何捞油水?若是不做得面面俱到,自上而下出了一点点纰漏,都极有可能会给她这个芝麻小官惹出大麻烦来。

  越细想,县令便越是发愁,抬头可怜兮兮地说不出话来,随即强撑着笑点头道:“下官会按照大人的吩咐,好生完成差事的。”

  小城里热热闹闹,人山人海,一行人自与县令交代过差事,又将赈灾银交出去后,便走入了人群之中,好半会寻到家客栈,那方才与县令对话的随从方找到地方坐下,将头上的帽子摘下,抬手拿过茶盏抿了一口。

  客栈里有不少人,各自忙着用饭谈天,这里的环境不算太好,桌上泛着一层油腻腻的光,让人不好将手臂撑在桌面上。

  吩咐完下人将马车与马匹妥善安置好,方有一戴着帏帽的男子缓步走进屋内,他扫视一圈,便径直往随从那一桌走去,客栈内皆是长条板凳,他一凑近便要与她坐在同一条板凳上,紧挨在一块,伸手缠住她。

  “吴小侍卫,那县令的态度,你可还满意。”

  像是开玩笑般与她轻声细语,吴林紧抿住嘴角将要扬起的弧度,侧身搂过他,点点头道:“还行,敲打了一番,大约是会有用的。”

  说话间她便抬手将魏亦明帏帽上的细纱撩起来,认真看过他那眉目含笑的面颊,倾身挨过去,小心地在他唇上啄了一下。

  周遭有人瞥见,就忍不住要看过来,魏亦明脸上一热,垂眸小声道:“好多人。”

  “这里不是京城,在外头,我就想明目张胆地亲你,一路上舟车劳顿,辛苦你了,这里离京城甚远,能安生好一段日子,你开不开心?”

  吴林眸中闪过温柔的光芒,抬手触过魏亦明轻颤着的睫毛,轻声问他。

  没有尔虞我诈,天高皇帝远,魏亦明心中紧绷着一条线缓缓松下来,凝望向吴林的双眸时便完全沉溺在她给的幸福当中。

  “当然开心,没有危险而又平凡普通的日子才是最好的,我就喜欢这样,与你挨在一起,静静地听尘世喧嚣,跟你踏踏实实地过油盐酱醋茶的日子。”

  说话间店小二便走到桌前问候了几句,魏亦明转头点了几个吴林爱吃的菜,下一瞬回身时又话锋一转。

  “不过现在就只顾着过好自己的日子,并不合时宜,我知道现在什么事最重要,你放手去做就好。”

  他再往前一些,与吴林额头相抵,认真地与她说道。

  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吴林轻吸一口气,待呼吸间全是魏亦明身上独有的香味,才很是心满意足地扬一下嘴角,安静一会儿道:“有件事要你帮忙,有点辛苦,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你只管说。”

  吴林将唇贴近至魏亦明耳边,小声嘀咕了一通,听罢后,魏亦明倏尔一笑。

  “这算什么难事,我当然愿意做,不过,你要如何谢我,给我什么奖励?”

  他语调略低,最后一句只用了气音,转眸盯着她的面容,抬眼间像是有藤蔓攀爬上吴林的心头,勾住她的心轻柔地挑了一下,挠了又挠。

  这要奖励一事,还是从吴林这里开始的,她当日就借着魏亦明心疼她的那股劲,索要了好大一个奖励,这之后魏亦明便长了点心眼,转过来跟她学。

  吴林笑而不语,见热气腾腾的饭菜上来了,便对他道:“我喂你吃饭当奖励,怎么样?”

  这话引得魏亦明面上的笑容戛然而止,瞪她一眼:“你就是这样给奖励的,连最简单的亲和抱都没有了?”

  “这是事先的奖励,事后还有,你提什么我就答应什么。”

  吴林夹起一筷子的鱼肉,细心瞧过是否有刺之后,方伸手送至魏亦明唇边,听到她说事后还有奖励,他才瞥了她一眼,面上的表情有所缓和,低头张嘴吃过鱼肉,细细咀嚼吞咽后,才趴在她的肩头与她说悄悄话:“这阵子你是百姓的,等忙完之后,她们就得把你还给我,我要把你藏在怀里捆上床,不安生陪我陪半个月,就不能算奖励。”

  吴林正欲伸手为他再夹上一筷子的菜,听他讲完话,很是怀疑地转眸看他:“这奖励...你是认真的?”

  见她这表情,魏亦明粲然一笑,点点头指一指她,又指一指自己:“你陪我,算是在奖励,我当然不会让你闲着没事做,我也会给你相应的奖励。”

  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得到暗示的吴林闷声笑了下,将菜喂到他嘴边,小声来一句:“我还是很期待的。”

  ——

  城里要开始施粥的事,不到半日便传开,可流民之间反响却并不算大,听到后只麻木地点头,随即又继续做自己的事,或发呆或昏昏欲睡。

  北境的官府从前也不是没有做做样子,偶尔施粥救济一下,可那东西完全是不能称为粥的,顶多算热水,流民们挤在一块去领粥,喝清水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不会再把这所为的赈灾粥当一回事。

  况且,这施粥不过是短暂地施舍一些粮食,保证一些人暂时不会饿死,可挨过这一顿,又有什么人可保证下一顿,再下一顿,亦或是明天和后天呢?

  她们流离失所到处漂泊,因着衣衫褴褛,浑身脏兮兮的,因而外头很少有地方会接纳她们,每日都是居无定所要饭一样的日子,这每年都极为敷衍的赈灾对流民们而言,实在是没什么大用处。

  可是谁能料到,上午这消息刚传开,晌午后官府内便迅速派出了人在城内的各处搭建起了粥棚,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便有一股饭菜香味飘散开来,弥漫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有流民忍不住,咽了口水凑近往前看了一眼,便看见那棚内不仅有熬好的白粥,还有蒙面的夫郎们正低头围聚在锅前烹煮着新鲜的蔬菜与肉,那炖肉咕嘟咕嘟直冒泡,看得许久未曾吃饱饭的流民们肚子直响,甚至有不少百姓驻足往里瞧,心中盘算着要不要装扮成流民,来这里讨要一份饭。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这么好的饭菜,当真会给我们?”

  “不知道,据说当朝宰相亲自下来管咱们了,没准,是她做的事?”

  “要我看,这大约只是做做样子。”

  ...

  周围议论纷纷,吴林穿着一身打着不少补丁的衣裳斜靠在一棵树下,目不转睛地看着魏亦明面上蒙纱,与其他夫郎一起在棚间忙活着。

  期间魏亦明似是瞧见她了,总要装作不经意地往她这瞥一眼,随即睫毛轻颤几下,即使是有面纱蒙着脸,却还是藏不住他脸上的笑意。

  粥棚施粥,需要大量会做饭的夫郎,官府没有这么多人,自然要从民间招,魏亦明做菜做得极好,自是轻而易举就被选中。

  一里一外混在最底层的地方,才能够看到最真实的东西,在赈灾这样的场合,自上而下垂头视察,只会被许许多多有意之人蒙蔽双眼,敷衍了事,而由下往上仰视,才能将这场赈灾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棚里的饭菜要不了很久便悉数做完,还未至饭点,棚子前便聚集了不少人,大家挤在一处探头往里瞧着,看到夫郎们将最后一个木桶提到了桌前,便立即蜂拥而上。

  “先给我来一份吧,我家好几口人。”

  “我家也是,先给我,先给我。”

  可那棚里的夫郎们却并没有把桶上的盖子掀开。

  “宰相大人有令,除了老人与小孩可以先行用饭,余下的人,只有先按照要求做工,才能领到饭吃。”

  魏亦明第一个从夫郎中站出来,镇定地扫视一圈,朗声对众人说话,其余的夫郎们像是不太肯做这得罪人的事,纷纷往后退。

  这话一出,四周顿时鸦雀无声,下一瞬便是骂声连连。

  “赈灾就赈灾,还让我们做工,这宰相到底是不是个人,竟然要压榨到我们这些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身上来!”

  “就是啊,我们忍饥挨饿这么些时候了,怎么还有力气做活!”

  那些想要路过蹭一碗饭吃的老百姓听见要做工,转头便走,三三两两散开,只留下一脸怒容又绝望的流民们。

  周围谩骂声不断,有不少人骂着宰相,骂得魏亦明的心一阵刺痛,只是他也知道,这是吴林计划的一环,不可有协商的余地,两手在袖间默默攥紧,神色坚定道:“要做的工事并不繁重,宰相大人有体恤民情,老人与孩童现在就能用饭,剩下的人做完工事领到木牌便可来用饭,若不按照规矩行事,那就没办法领到饭,再怎么骂也改变不了规矩。”

  此话一出,骂声倒也小了,有不少小孩胆怯地上前,魏亦明见到这些孩子,温柔地笑一笑,二话不说便与周围的夫郎一起打开木桶上的盖子,给前来领饭的老人与孩童盛上满满一碗饭。

  见到孩子们开始吃起来,才有人语气稍微缓和些,开口问一句:“在哪里领工事,要我们做些什么?”

  魏亦明虽是低头忙活,却还是记得交代一句:“就在一旁的空地上,工事不多,劈木头,运石砖,盖砖头,不论男女,只做一件便可领到木牌。”

  听见是这些工事,有人禁不住嘀咕起来:“这是要做什么?”

  “石砖,木头,我瞧着,官府是要建新的屋子了。”

  一想到那个成日里就只会敷衍了事的官府,有人冷哼一声:

  “建什么样的屋子,豪宅吗?专门建给那个宰相,上赶着巴结她。”

  “砰”地一声,有木勺重重落在木桶的边缘,魏亦明抬眸看了议论纷纷的人群,下一瞬低语一句:“只管做事就成,至于这屋子是搭给谁的,建完就能知道了。”

第七十四章

  这小城并不算繁华, 因而有许多荒废下来的地方,每一处粥棚都选择搭建在了这样的角落,像是别有用心, 众人听着魏亦明说的话,禁不住面面相觑, 犹豫沉默着了小半会,便有不少人徐徐往那里挪动。

  长久的饥饿使每个人都骨瘦如柴,重活自是做不起来, 或许压根就完不成任务, 大家伙心中的忐忑不安自是三言两语难以说清,可食物的香气弥漫开来,让她们绝望的眸子中多了一丝亮色。

  那样好的饭菜...若是只要做工便能吃上饭,试一试又有何妨, 总要比今天饿死在街头要好。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空地,可领到要做的工事时皆是一惊。

  “劈柴就好了?”

  “把这一车砖头运到那一边,这工事竟然就算做完了。”

  “竟是要我收拾茅草堆, 如此轻松...”

  午后蝉鸣声阵阵, 城里各处都能听见“噼里啪啦”砍木柴亦或是“哐当”几下倾倒砖头的声音,不出半个时辰,大多流民便已是完成了工事,领着小牌子站在粥棚前,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

  一碗碗香甜的白粥被端上来, 煮好的新鲜蔬菜翠色分外亮眼, 只消深吸一口,鼻间便尽是炖肉的香味, 已是饿得饥肠辘辘的人们三五成群, 或围着坐在树下, 亦或是蹲在墙角里,一抹额前的汗珠,便开始享用这份靠劳作换来的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