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第113章

作者:临天 标签: 天作之合 女配 爽文 穿越重生

临时出题,在一炷香的时间里,能做出一首完整的诗词,有意境且能押韵,其实并不容易。

卫妍每一首都会认真赏析。

她才刚看完三首,太后忽然开口了,念念有词:“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1]

“好诗!”她说道:“这首极佳。可以得魁首。”

太后的一句“极佳”已经是最好的赞誉了。

卫妍先是飞快地把几篇诗词都扫完了,这篇果然最为出色,让人眼前一亮,一共只有四句,但每一句又都意味深长,朴素自然,却字字珠玑。

的确极佳!

于是,卫妍没有说什么,由得太后将其定为了魁首。

太后的心情明显好一些,她问道:“这首诗是何人所做?”

她想着,一会儿要见上一面,好生嘉奖。

使女看了一眼名册,躬身禀道:“回太后,是赵元柔所做。”

太后:“……”

她的手无意识地捏了捏宣纸,把宣纸的一角捏得皱成了一团。

卫妍不明所以。

她们三人一心只关心女学,闲暇时刻,也大多陶冶在琴棋书画中,对外界并不关注,自然也不知道赵元柔和太后之间的这点嫌隙。

不过,她们来京城也有十几年了,就算再与世无争,也不会真蠢,更不会没有眼色的去打听。

卫妍若无其事地笑道:“太后,那就定赵姑娘为魁首了,您看如何?”

太后像是刚被人打了一巴掌,面无表情,过了一会儿才说道:“好。”

她后悔死了,刚刚真应该先问了名字,再看的。

她都已经说了这首诗极佳,要现在反悔的话,岂不是会太失了颜面,让旁人都以为她这个太后是个出而反而之人。

太后的胸口起伏不定,心里暗怪卫妍实在太没有眼力劲。

但凡聪明一点,看出自己不痛快,就该主动说些什么,再把魁首给别人。

真读书读多了,把脑子都读坏了,难怪嫁不出去。

这个女学果然不应该办,纵得这些小姑娘一个个都跟卫妍似的,眼高手低的不成样。

太后目光低沉,眼中是毫不掩饰的不快,都已经迁怒到了几位大家的身上。

命妇们或是饮茶,或是拂衣袖,又或是理鬓发,一个个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目不斜视。

唯有永宁侯夫人紧张地捏了捏帕子。

在赵元柔让人来转告她,她会夺四项魁首为周景寻求情的时候,永宁侯夫人还不相信,没想到,她真的做了。永宁侯夫人的心里有些感动,更多的则是说不上来的复杂。

卫妍说道:“那就定赵元柔为魁首。”

此言一出,就有使女去到三个花榭,告知所有人。

赵元柔在诗词上的造诣在京城里是出了名的,定她为魁首,是在众人的预料之中,并不觉意外。

第一轮的魁首定为了赵元柔,她的鬓角被簪上了一朵梅花。

第二轮是棋。时间有限,自然不是两两对弈,只需要她们解开棋局,一共五局,在一炷香内,谁解开的越多,或者越快,就定为魁首。

“孙大家。”

赵元柔向着东侧的那座花榭拱了拱手说道:“我不解棋局。”

她自信含笑道:“但是我可以摆出一个残局,这个残局是我自己所创,且孙大家您在一炷香内都肯定解不开。您觉得如何。”

赵元柔的意思是,她的比试和旁人不一样,她不想像别人一样去解局,而是作为布局人。

摆棋局比解棋局明显需要更高的棋力,赵元柔又自己给自己设定下了条件,反而在所有人中间居于弱势。

孙大家听到使女的传话,对这个提议颇有几分兴致,她擅棋,熟知天下棋谱,赵元柔的所摆的残局到底是不是独创,她相信自己一看便知,若自己真不能在一炷香内解开残局,那么赵元柔的实力确实可得魁首。

孙大家立刻就应了。

直到应下后,她才想起忘记事先禀明太后,有些不知所措看向了卫妍。

卫妍含笑着对太后道:“娘娘,您觉得可好?”

太后的脸色更黑了,只觉得她们完全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可自己也不能大动干戈落了下乘,她只能黑着一张脸,不爽快说道:“你们做主就行了。”

既然太后“同意”了,卫妍就把新的比试条件公布了下去,为表公平,她同样表示,其他人也可以在布棋局或者破解局中二择一。

“颜姐姐,她又想搞什么鬼?”

程初瑜小小声地向盛兮颜说道。

盛兮颜一眼就看出了意图,笑吟吟地解释道,“因为赵元柔棋力不佳,想走捷径。”

“捷径?”程初瑜嘟囔道,“可是布棋局也挺难的,反正要布出让孙大家在一炷香内也解不开的棋局,我肯定不行。就算让我提前准备,花上一两年多半也布不出来。”

孙若的棋力在大荣朝颇有盛名的,也因棋力被尊为大家。

要布出她在一炷香内也解不开的残局,肯定比解这五局棋更难。

程初瑜无趣地起身去了亭子,还不忘说一句“颜姐姐你等我回来”。

盛兮颜含笑点头,目光落在了赵元柔的身上。的确,布棋局很难,可是,谁让赵元柔总能拿出一些别人没有见过的东西呢。

第二轮的魁首毫无悬念的也赵元柔。

她布了一局残局,孙若足足花了一炷香的时间也没有半点思路,孙若大喜过望,直接把棋盘搬到了花榭里,就往太后跟前一坐,浑然忘我地盯着棋盘,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

太后:“……”

她觉得这些人都有些不太正常。

她又揉了揉眉头,头更痛了。

卫妍含笑着看了一眼已经完全无视外界的孙若,和王大家交换了一个习以为常的目光,然后看向了正从亭子走回花榭的赵元柔。

程初瑜比赵元柔更早回花榭,不开心地嘟着嘴,盛兮颜哄了好一会儿才把她哄好。

赵元柔只喝了一杯茶,就又回到了花榭。

这一次是书。

同样是一炷香的时间,各自写一篇字,内容不限。

所有人都是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这些字被一一送到了太后手上,远远的,盛兮颜就看到太后在漫不经心地翻看着,然后目光忽然一顿。

太后拿起了某张字,久久没有作声。

花榭里,太后和卫妍似乎有些争执,很快,就有使女过来传报说:“书一试,魁首是赵姑娘。”

花榭里,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赵元柔得了三个魁首了,只需要再多一个那就能求太后一件事了。而且,她这魁首得的也太轻松了,毫无悬念地一力压倒其他人,兴许她真能达成六个魁首,这女学从未有过的壮举。

所有人都既惊且羡地看着她。

可想而知,今日过后,赵元柔将能在京城中彻底扬名。

郑心童颇有兴味地挑了下眉梢,说道:“这姑娘倒是有点意思。”

她离开京城已经大半年了,半年前,赵元柔在京城里还名声不显,赵家这等门第的,郑心童也不会与之来往。

庆月颌首,意味深长地说道:“确实……有点意思。”

面对郑心童的目光,她若无其事地笑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前些日子,京城里,出了一个天命凤女……”

郑心童是不知道,好奇地多问了两句,庆月并没有避着他人的意思,其他人闻言皆都露出了些许沉思的表情。

第四场是琴。

赵元柔抽签抽到了最后一个,她的发上已经簪上了三朵梅花。

伴着一曲曲琴声陆续响起,赵元柔的神情并没紧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

只差一个了。

她一定会达成的。

终于,轮到了赵元柔,她起身,轻拂了下裙袂,走到了亭子里,步履间翩翩若仙。

琴案上是一架古琴,所有人用的琴都是一样的,这就避免了因为琴色的好坏而影响到成绩。

赵元柔坐到了琴案前,十指在琴弦上试了试音后,对着在亭子中的卫妍说道:“这首曲子是我谱的,名为《四季》。”

她说完,纤长的手指轻轻地拨动起了琴弦。

悠扬婉转的琴音自指尖流出,洋洋盈耳。

就仿若枝头上有一朵花苞正悄然绽放,鸟儿雀跃在叫唤,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琴音中,万物渐渐苏复……

好曲!

在场不乏有擅琴之人,她们在心中暗赞,更加入神。

春之后就是夏,琴音渐渐热烈……

四下静了许多,都在认真品曲。

唯独盛兮颜,她的瞳孔微缩,眉眼间有些难以置信。

不对!

盛兮颜放在膝上的双手交握,指甲轻轻地刮过了指腹,留下了一道浅浅的红痕。

见她神情不对,程初瑜小小声地问道:“颜姐姐,你怎么了?”

“这不叫《四季》。”盛兮颜喃喃道。

也根本不是赵元柔做的!

程初瑜有些不解:“不叫《四季》?那它叫什么?”

盛兮颜微不可闻地动了动嘴唇:“它叫《母亲》……”

曲调又变了,寒风瑟瑟中,透着一股难掩的悲凉,仿佛牵动起了所有人的心头,让人忍不住发出一声悲叹。

终于,琴声在叹息中归为了平静。

上一篇:社恐只想退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