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第213章

作者:临天 标签: 天作之合 女配 爽文 穿越重生

盛兮芸的那些小心思,自以为瞒得很好,也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她当然一清二楚。

她并没有放在眼里,只觉得有些可笑。

盛兮颜说道:“女儿想过了,日后就让二妹妹来管中馈吧。”

这是盛兮颜前几天就决定好的,也带着二姑娘一起管了几天家,教导了一番。这盛府人口简单,只要不出什么大事,管管日常的吃穿用度并不难。

而且,盛琰也快十三了,等到二姑娘出阁,盛琰说不定也能娶媳妇了,到时候再把中馈交给弟媳也正好。

对盛兴安来说,内宅事他素来是不管的,爽快地就应下了。

得了盛兴安这句话,盛兮颜带着二姑娘好生指导了几天,等到把所有的账册对牌交接完,就到了三月初八,这是去镇北王府送嫁妆的日子,盛府里挂起了红灯笼,下人们也全都换了新衣,喜气洋洋。

盛家没有当家主母,让她这个还没出阁的姑娘来操心婚礼的事宜,到底有些不太妥当,盛兴安就请了几天假,又把分家出去的二房和三房请过来帮忙。

她是盛家这一辈第一个出阁的姑娘,而且对盛家来说,盛兮颜是高嫁了,就算盛兴安不叫,她们也乐得过来。

盛兴安给盛兮颜准备的嫁妆一共有一百二十八抬,再加上当初镇北王府送来的聘礼,也尽数并入到嫁妆里头,这么一来,嫁妆就足有二百五十六抬,全都捆着大红绸带,由全福人领着,敲锣打鼓,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抬出了盛府,一路上,引来不少百姓驻足观看。

盛兴安请来的全福人是礼亲王世子妃,世子妃上有公婆父母俱全,下有儿女双全,又身份尊贵,是数一数二的,寻常人请不来,也就是盛兴安一开口,礼亲王世子立马就答了。

作为一个朝廷三品官家的女儿,盛兮颜这嫁妆绝对是超了规制,只是,谁让她身份特别,有那位一手遮天的义兄在,哪怕是再不长眼的御史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多说半句。

盛兮颜的小院子里几乎空了大半,里里外外贴满了大红喜字,挂着红灯笼,拉着红稠子,一派喜气。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喜色,走路做事都是风风火火。

因着很早就要起来,盛兮颜这一日早早就歇下了,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徐嬷嬷和马嬷嬷唤了起来。

盛兮颜的嫁衣都是一针一线自己绣的,从里衣到裙子再到那件绣着凤凰的大礼服,一层又一层的嫁衣,昔归和徐嬷嬷她们几个人一同服侍着,也足足花了半个多时辰,才算穿戴妥当。

盛兮颜坐在梳妆台前,由全福人为她开了脸。

盛二夫人郑氏和盛三夫人孙氏,早早就带着女儿们过来了,还有盛府几个妹妹们,把她的小院子围得满满当当,盛兮芸被勒令关了起来,没有过来,谁也没有多嘴的问上一声,都在喜气洋洋的对着盛兮颜连番夸赞。

等梳好了头,戴上了那一件件华贵的首饰后,全福人亲手给她戴上了九翟冠,这九翟冠是亲王妃的规制,由金丝编织的,上面装饰着的金凤和翡翠山鸡都口衔珠滴。

世子妃笑吟吟地说道:“盛大姑娘好福气,必定夫婿体贴,婚姻美满,儿女双全……”

盛兮颜笑了,颊边浮现起了两个小小的梨涡,笑靥如花,明艳动人。

世子妃不由看晃了眼,心道:盛大姑娘真是一副好姿容。

盛兮颜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听着她们的夸赞和说笑,脸上止不住的笑,心里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和欢喜。

在距离吉时还有一炷香的时候,有丫鬟从前院匆匆过来,喜气洋洋地禀道:“姑娘,花轿到了,大姑爷来迎亲了。”

郑氏笑呵呵地说道:“大姑爷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不知这催妆诗做得怎么样。颜姐儿,你的表弟们可都等着好好为难一番,多讨些红封呢。”

盛兮颜掩嘴一笑,脸上丝毫没有羞怯之色,大大方方地说道:“那好啊,要是准备的不够,就打发他回王府拿。”

迎亲的新郎官都会被叔伯们或小舅子们为难一二,拦在外头,要么做催妆诗,要么给红封,反正就别想轻易进门。

任谁都以为要等上一些时间,镇北王擅武,虽不至于肚里没有墨水吧,可要应付这一家子的读书人,没点能耐可不行。

然而,说说笑笑,等了不到一盏茶的时候,丫鬟就又欢喜地过来了:“大姑娘,大姑爷已经进府了。”

众人:啊,这么快!

难道他们家这位大姑爷真就是天纵奇才,能文擅武?

就算这样,也不应该这么轻易就放进来吧,好歹也要为难一番,让他知道,要讨自家姑娘过门,是很不容易!

丫鬟接着说道:“老爷说,是萧督主陪着大姑爷来迎亲的。”

盛兮颜掩嘴轻笑,灿若春花,娇似明珠。

这下,都不用旁人再多说什么,谁都明白,这哪里拦不住啊,压根就是不敢拦吧。

楚元辰的确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其实他早早就跟人打听过,去接亲的时候会被考些什么,连催妆诗都提前做了好几首,就算盛家人心血来潮要考策论,他也是别无二话。

一开始,几个小的不认得萧朔,对楚元辰一口一个“姐夫”叫得欢,叫得楚元辰眉飞色舞,红封一大把一大把的给,对他们的各种“刁难”都甘之如饴。结果小的拿红封拿到心满意足,换了几个叔伯上来,这一下,就认出了萧朔,直接就傻了眼。

这盛家人怎么也想不到,楚元辰迎亲,居然会把萧朔也叫来啊,说句不好听的,这大荣朝除了他,估计也没别人敢,连想都不敢想吧!

盛兴安闻讯后,差点没吓傻,好不容易在脑子一片黑之前还勉强记起来,今日是闺女大婚,萧朔陪着姑爷来肯定不是来抄家的,这才没失态地从椅子上滑下去。

萧朔都来了,拦是谁也没胆子拦,原本的层层关卡,全部缩减,楚元辰这位新姑爷只靠大把红封开路,就顺顺利利地踏进了盛家的门。

本来今日来盛家道贺的人就不少,现在一见连萧朔来了,这些人更是万般庆幸自己没有怠慢,只是,他们多少有点不太明白,这萧督主不是盛大姑娘的义兄吗,不是应该是娘家人吗,怎就跑去跟镇北王来迎亲了呢。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萧朔做的事,也不是他们能想明白的。

丫鬟一趟趟地往采苓院的方向跑,面带喜色,笑脸盈盈。

“大姑娘,大姑爷和花轿过仪门了!”

吉时快到了。

全福人给盛兮颜盖上了红盖头,搀扶着她去了前头,向盛兴安跪拜叩别。

看着一身大红嫁衣的女儿,盛兴安不由想到她刚刚出生时的样子,小小的一团,娇嫩可爱,那个时候,他也是爱这个女儿的,疼若性命,也不知道怎么的,后面就跟被什么东西蒙了心,瞎了眼一样……

盛兴安忍不住落下了两行泪,哽咽道:“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这本是女子出嫁时,由母亲所说,而如今,就由盛兴安说了出来。

“领诺。”

盛兮颜再次叩首,叩谢教诲,就由徐嬷嬷搀扶着站了起来。

随后,便要由弟弟盛琰背上花轿。

盛琰虽还不到十三岁,但他是练武之人,身强体健,背着盛兮颜也是脚步稳健,游刃有余。

“姐。”盛琰用只有他们俩能听到的声音说道,“你放心,盛家还有我在,你要是受了委屈,千万别忍着,父亲不给你做主,还有我,我给你做主!还有卫修弟弟!”

他有点羡慕卫修了,卫修还住在镇北王府里,可以日日见到姐姐。

阿诚说了,姑娘家出嫁后,要是娘亲没有人撑腰的话,是会被欺负的,虽然他觉得郡主和姐夫肯定不舍得欺负姐姐,但是,他还是要更加努力,来日亲手挣下一份前程,让人都看到,姐姐还有他这个弟弟在,不是无依无靠的。

盛兮颜听出了他声音中的郑重,眼睛微微有些温润,轻轻应了一声:“好。”

她的弟弟这辈子也会好好的,不会再因为想给她出头而横死。

盛兮颜的嘴角慢慢弯了起来,眼神更加的柔和。

盛兮颜被他背着,坐上了花轿,然后,花轿被抬了起来,一路上都是吹吹打打的声音。

她坐在花轿里,嘴角始终流露着淡淡的笑意。

从盛府到镇北王府,这条路她已经走了好多遍了,只是这一次不一样,从此以后,镇北王府就会是她的家了。

镇北王府早就已经挂上了红灯笼,朱漆大门在鞭炮声声中开启,一众王府侍卫林立两侧。

花轿从正门进了王府,一直到正堂前停下,稳稳地放在了地上。

楚元辰射了轿帘后,由全福人扶着她出了花轿,踩在了红毡上。

一段大红绸缎递到了她的手上。

有一阵暖风吹了过来,掀开了盖子的一角,她下意识地抬头,一眼就看到了楚元辰充满了喜色的脸庞,他眼睛明亮有神,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在他的眼中,只有她。

这是一种全心全意,把她放在心上的珍视。

所有对未来的忐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她笑了,郑重地接过了红绸,由他领着一步步往前走去。

哪怕她看不清前路,每一步也都走得稳稳的,她相信楚元辰,相信他不会让她摔到。

第132章

楚元辰一路小声地提醒着她,跨过钱粮盆,跨过门槛,继续往前走……全福人几乎就是刚要张嘴,他就已经先说了,到后来,全福人就很识相的不说话了,只笑盈盈地看着盛兮颜,心里忍不住感叹道:盛大姑娘真是好福气。

他们走进喜堂,喜堂里,一片喜庆,宾客盈门。

静乐坐在高堂之上,看着缓步走到面前的儿子媳妇,脸上的喜色止都止不住。

站定后,盛兮颜顺着红稠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熟悉的手,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又强健力道,让她格外安心。

红盖头底下,她弯起了嘴角。

“一拜天地……”

一拜天地。

二敬郡主。

三拜结发。

盛兮颜攥着红稠的手紧了紧,手上的红稠领着她转了个身,与楚元辰面对面,盈盈下拜。

大礼成。

楚元辰欢喜地牵着红稠带着她走出喜堂,领着她回了他们的院子,他们的新房,两人肩并肩坐在了喜床上。

压襟,撒帐,两家的全福人说着吉祥话,最后,她的盖头被挑了起来。

盛兮颜平日里只是略施薄粉,鲜少会化这样鲜艳的妆容,鲜艳的喜服衬得她更显明丽脱俗,她的脸颊带着淡淡的红晕,精致的脸庞娇艳夺目。

楚元辰一时间看呆了,过了一会儿,才掩饰性地轻咳了两声,问了一句:“累不累?”

盛兮颜笑得更欢,她歪了歪头,旁若无人的笑道:“头重!”

这一套头面上镶满了金珠翡翠,实在是重极了,戴了一天,压得她脖子都有些酸了。

楚元辰很自然地说道:“我给你揉揉?”

全福人和伺候的下人们都觉得镇北王已经是完全当她们不存在了。世子妃轻咳了两声,笑着说道:“王爷,您还得去前头敬酒呢。”

对哦!

楚元辰早忘了还有这回事。

全福人忙把合卺酒递给了他们俩,两人交杯,一饮而尽。

外头还有客人,楚元辰要出去敬酒了,他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出了门。

盛兮颜一直看着他,脸上的笑容又甜又娇,笑意一直弥漫到了眉眼。

镇北王府遵循的是古礼,没有人来闹新房,礼成后,全福人就带着屋里伺候的丫鬟们都退了下去,只留了昔归,然后又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新房里静悄悄的,灯花在噼里啪啦地作响。

盛兮颜渐渐沉静了下来,坐了一会儿后,她让昔归给她把头面取了下来,这才整个人松快了起来。

她的目光略略地扫过四周,新房里的家具都是盛家打造的,样样都是她见过且熟悉的,这让她也少了几分陌生感。

上一篇:社恐只想退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