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第35章

作者:临天 标签: 天作之合 女配 爽文 穿越重生

静乐更乐了,想拉着她再说一些楚元辰的喜好,顺便也问问她喜欢什么,等儿子回来后告诉他。

只是盛琰还在。

静乐笑着看向了坐在下首的盛琰。

盛琰并没有因为被冷落而不快,神情坦然,目光明亮清澈,看不到半点阴霾,虽还只是个半大小子,但长得非常俊秀,一袭宝蓝色的锦袍衬得他身姿笔挺,带着一种少年人独有的英气和爽利。

不错。

静乐在心底赞了一句。

太后下旨赐婚后,静乐就让人专门去查了一下盛家。所以,她也是听说过盛琰的,知道他是庶子,也知道与盛兮颜的姐弟关系极好,两个人甚至可以说是相依为命长大的。

那天楚元逸从兵部回来,告诉她盛琰被人刻意为难,不让他参加武举时,她连问都没问原因,就亲笔写了一封担保书让楚元逸送过去。

静乐问道:“你叫琰哥儿?”她眉眼带笑,非常温和。

盛琰连忙道:“是的,郡主,我叫盛琰,您叫我琰哥儿就成。”

盛琰也在看静乐,目光灼灼。他想要学武,有一大半的原因是为了来日给盛兮颜撑腰,让婆家掂念有自己这个会揍人的小舅子在,不敢欺负了她,也有一小半的原因是崇拜镇北王府。

就是没想到,镇北王世子居然成了自己的姐夫,直到现在,盛琰还被这个消息炸得有些脑子发昏。

“琰哥儿。”静乐温和地说道,“你的手脚功夫如何?”

盛琰咧嘴一笑:“我觉得挺不错的。”

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得给姐姐长脸,可不能让郡主觉得他姐有个蠢弟弟。说这话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半点不带憷的。

静乐暗暗点头,她喜欢这么直来直去的孩子。

她心念一动,调侃着说道:“功夫好不好,你说了可没用,我带你去试试招。”

虽然不太明白他们是过来道谢的,怎么就变成试招了,但盛琰爽快的应下了:“好!”

于是,静乐领着他们去了演武场。

演武场就在王府的前院,足有一个马球场这般大,铺着青石板,一面连着跑马场,另一面则摆放着一排排的兵器架,上面刀剑枪锤等等,各色兵器应有尽有。

盛琰没见过世面的嘴巴大张,只差没发出一声“哇”。

静乐郡主问道:“你擅什么兵器?”

盛琰呵呵笑道:“拳头。”说着还比划了一下。

静乐郡主:“……”

盛兮颜轻笑出声:“郡主,琰哥儿没有正经学过武,也就会一些骑射。父亲和祖父都是科举入仕,父亲不愿意让琰哥儿习武。”

除了君子六艺里的御和射外,盛琰的功夫全都是他自己靠打架摸索出来的,路子比较野。

静乐郡主了然地点了点头:“大荣武童试,考的主是马射,步射,再有开弓、舞刀、抡石锁,此外,还有兵法策论等等。你府里若是没有人教的话,就让琰哥儿来王府,我给他找个师傅练练。”

武童试和会试、乡试的要考的内容其实差不多,也就更加简单一些。

盛琰眼睛一亮,连忙看向了盛兮颜,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的,满眼都是期盼,让盛兮颜觉得自己要是不答应,他就会立刻哭出来。

“姐~~”

盛琰的声音一波三转,带着撒娇音,眼巴巴地看着她,早就没了平日里那一副“天大地大小爷最大”的架式,就跟个快要被抛弃的小奶狗似的。

盛兮颜看了一眼静乐郡主,见她含笑冲自己点头,她也就不客气了,说道:“那好吧。但琰哥儿,你在王府要乖乖听师傅的话。”

“是是是!姐你最好了。”

盛琰答应地爽快极了,高兴得眉飞色舞,只差没跳起来。

“去把江师傅叫过来。”静乐吩咐了一句,不多时,就有一个体格硕壮的男人走了过来。

他肤色淤黑,约莫三十来岁,一身青色短打,脸上有一道伤疤从眼角一直到嘴角,有些骇人,但无论是盛兮颜还是盛琰,都没有回避开目光。

他一直走到静乐跟前,抱拳行了礼,就被引见给了盛琰。

静乐客气地说道:“江师傅,你辛苦一下,再多教一个,这小子十月要考武童试。”

盛琰连忙作揖,恭恭敬敬地问了好。

江师傅打量了一下他,向着静乐抱拳领命道:“是,郡主!”

静乐推了盛琰一把,笑眯眯地说道:“去吧,让江师傅先看看你的身手。”

盛琰眼睛一亮,跃跃欲试地跟着江师傅进了演武场。

静乐就领盛兮颜去一旁坐下了,口中说道:“江师傅是早年受了伤后从军中退下来的,在北疆时也教过阿辰几年,后来逸哥儿要学武,父王就把他从北疆送了回来,但我家的逸哥儿,在学武上真就没什么天份,江师傅教了几年,也就勉勉强强,一点儿都不像是武将家的孩子。”

从祖父到父王再到阿辰,都是弓马骑射,样样俱佳,就连她自己,那也是从小摸剑拉弓长大的,只有逸哥儿,也许是太过安逸,总是逊了一筹。

最开始,她也难免有些忧心,但阿辰却说,镇北王府有他在,能让逸哥儿过得轻松些也好。

兰嬷嬷在一旁凑趣道:“二少爷这是像极了仪宾。”

静乐怔了怔,爽朗一笑,抚掌说道:“说的是,仪宾也没什么学武天份,从前我想让他陪我练箭,结果练了一个月,他连个箭靶子都射不中。逸哥儿还真是跟他爹一个样,江师傅教他怕是都教烦了。”

盛兮颜也跟着直笑,看向了演武场。

盛琰和江师傅已经交过一回合手了,江师傅一只手放在背后,只用一只手跟他过招,即便如此,也是游刃有余。

盛琰右脚蓄力,猛一用力蹬地,挥舞拳头,朝着江师傅冲了过去。

江师傅不动不退,只在他冲到面前时,抬手架住了他的拳头,但下一瞬,盛琰却是变了招,抬腿就用膝盖踹。

这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虽然毫无章法,但又恰到好处。

江师傅被他逼退了一步,静乐赞道:“是个好苗子。”

静乐一眼就看出盛琰的路子很野,但是反应极快,仿佛天生就有一种意识,知道该怎么出招。

静乐频频点头:“不错……”她想起了一件事,问道,“颜姐儿,武举的事,是谁干的,你可知道?”

“是永宁侯府吧。”除了永宁侯府以外,盛兮颜还真想不出来自己会和谁结仇。

静乐也查过这件事,本想提醒她一句的,见她已经知道,便道:“对……”声音突然微弱了下去。

静乐捏了捏拳头,若无其事地站了起来,说道:“颜姐儿,你先在这儿坐坐,我去去就来。”

盛兮颜正想着永宁侯府,下意识地应了一句,再一扭头,就见静乐郡主脚下的步子有些不太稳当,那样子就像是两只脚虚浮在地面上,兰嬷嬷小心地扶着她,面露忧色。

想到她泛着青白的指甲,盛兮颜猛地站了起来,赶紧搀扶住了她的另一只手,三根手指顺势搭在了脉搏上。

感受着指尖传来的微妙脉息,盛兮颜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而就在下一瞬,静乐郡主双脚无力地沉了下去,瘫倒在地上。

兰嬷嬷脸色大变,喊道:“郡主。”

静乐的眉头紧紧地皱拢起来,双手捂住了胸口,指甲透着一种惨白的青紫,气息也愈发急促。

盛兮颜放开了她的脉搏,不太肯定地说道:“是胸痹!”

兰嬷嬷脸色煞白,颤抖着手从怀里掏出嗅盐放到她鼻下,又从袖袋里拿出了一个小瓷瓶,倒出一颗黑色的药丸,塞进她的嘴里。

见兰嬷嬷这熟练的动作,盛兮颜就知道,静乐郡主的病由来已久。

演武场上的两人也注意到了这里的动静,快步过来了,江师傅的脸上又惊又慌。

“无碍,郡主是中了暑。”兰嬷嬷一扫方才的忧色,神情冷静地说道,“江师傅,你和盛公子继续练着吧,我带郡主回去歇歇就好。”

她向江师傅使了眼色,江师傅顺着道:“原来是中暑,这天也太热了。小子,你要是热着了,就与我说一声,可别也中暑了。要还能撑得住,我们就继续练。”

盛琰听说是中暑,就放心了,连忙表示自己练上一天都问题,又跟着江师傅回了演武场去了。

盛兮颜心念微动,就见兰嬷嬷冷静地吩咐了小丫鬟去抬个肩舆,说得都是“郡主中暑”云云。

盛兮颜没有插嘴,她直接脱下了静乐的鞋子,从袖袋里掏出针包。

兰嬷嬷刚一转头,就惊诧地看到,她拈起一根银针,动作熟练而又精准地扎进了足上的京骨穴,然后,又是昆仑穴。

兰嬷嬷:“……”

兰嬷嬷还没来得及说话,盛兮颜就先一步开口道:“帮我扶着郡主。”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迫人的气势,让人不知不觉就会听她的话去做。

兰嬷嬷唯唯应诺。

盛兮颜又拈出了第三根银针,然后是第四根,第五根……

她的手法极稳,每一针都没有任何的犹豫,成竹在胸。

直到七针后,静乐的口中发出一声轻微的嘤咛,几不可闻。

兰嬷嬷大喜,小声地喊着:“郡主……”

盛兮颜又搭着她的脉搏凝神细辨了一下,向兰嬷嬷说道:“先回去吧,这儿实在不太方便。”

还在演武场里,顶着大太阳,实在不适合静乐休息,而且刚刚兰嬷嬷故意把静乐郡主说成是中暑,显然防着的不是他们姐弟二人。

肩舆很快就到了。

兰嬷嬷跟盛兮颜一块儿把静乐郡主扶着坐上了去,然后,回了正院。

一路上,盛兮颜的手就没有离开过她的脉搏,所幸,胸痹没有再犯。

等到正院的时候,静乐已经醒了,兰嬷嬷扶着她坐回到美人榻上,又拿了个垫子靠在她背后,再吩咐丫鬟倒茶送水。

静乐缓过来后,很惊奇地问了一句:“颜姐儿,你会医术?”

她的脸色有些苍白,额头上布满了汗水,兰嬷嬷拿了一块沾水的白巾替她细细擦拭。

盛兮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我外祖父姓许,许家世代都在梁州行医。”

她从来不觉得行医有什么说不出口的,外祖父这一生不知道救了多少人,说句难听的话,要不是外祖父,盛家老太爷早就死在赶考的路上了,又何来盛兴安如今的飞黄腾达。

静乐有些意外,因为许氏已经过世,在查盛家的时候,也就没有再顺道查查许家。

“你的医术是同许家老太爷学的?”

“我只得外祖父教了些皮毛。”盛兮颜不觉得自己是谦虚,她只学了一些医理,只能算是皮毛,“不过我外祖父厉害着呢。”

盛兮颜这副得意的小模样让静乐觉得甚是有趣。

兰嬷嬷又伺候她喝了几口水,这才问道:“盛大姑娘,郡主这是……”

她心里头已经把盛兮颜当作神医一样的人物了。

从前郡主犯病的时候,大多的时候都是自己慢慢好的,就算周良医开了药,但这药照她看来也没有多大用处,该难受还是难受。

但是刚刚,盛兮颜只是区区几针,郡主的情况立刻就稳定了下来,就算华佗再世也不过如此吧!

上一篇:社恐只想退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