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54章

作者:三六九龄 标签: 美食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听卫景平说要搬出去住,正在追着金雕崽子跑的卫容与不干了,跑过来抱着他的腿不撒手:“囡囡也要跟着小叔搬出去,囡囡怕二婶子捏脸蛋。”

  “可是你小叔也要娶你四婶啊,”孟氏冷不丁丢给她一刀子:“你四婶不也喜欢捏囡囡的脸蛋儿?”

  小丫头片子卫容与愁了:“……”

  还有三婶呢,三婶捏起脸蛋来更疼。

  卫容与一想这个家她是没法待了,气得一撇嘴哇哇大哭起来。

  怎么哄也哄不住。

  卫景平只好使出杀手锏: “囡囡不哭了,小叔带你上街买玩意儿好不好?”

  小孩子都喜欢上街,要是身后再跟着个肯花钱买买买的长辈,那就更好了。

  “买木头马车。”果然,卫容与一听说上街买玩意儿立刻不哭了,她抹着鼻涕道:“小叔,买两辆马车。”

  卫景平:“……”

  呵,小丫头片子讹上他了。

  孟氏絮叨卫景平:“你大姐二姐她俩不知道给囡囡买了多少玩意儿,又去花那个钱……”

  出了巷子往西拐有个专门做小孩儿玩意儿的木匠,手巧得不行,不知赚卫容与多少铜板了。

  鼓儿、板儿、锣儿、刀儿、枪儿、旗儿、马儿、花篮、龙船……卫容与那堆了一箩筐的玩意儿,都是卫贞贞和卫巧巧姐俩给她买的。

  小丫头片子富着呢。

  “小叔,”卫容与见孟氏叫卫景平带她买玩意儿去,立马又变脸要哭:“买马车……”

  “给买,”卫景平抱起她往外走:“小叔给买。”

  唉呀,他就是架不住小丫头片子哭,不宠着还能怎么办。

  孟氏在他俩身后埋怨:“看把她惯成什么样儿了。”

  叔侄二人去了那家卫容与时常来给店掌柜送铜板的木工活儿店郑木匠铺。

  这家铺子前面放了个硕大的梅花锁,这个卫景平认识,是孔明锁的一种,上辈子他小时候玩过一套,靠榫卯结构搭建各种东西,很益智也很神奇,他问卫容与:“囡囡,买个孔明锁回去玩好不好?”

  “不要,不要,”卫容与嘟囔了一句:“买大马车。”

  卫景平只好带她进店去看木头雕刻的玩具小马车。

  一进门卫容与就把他往铺子最里面摆着的那辆玩具马车那边拉:“小叔,我要那辆大马车。”

  卫景平定睛去看她指着的那辆木头玩具马车,只见那车子还是个复式,分了上下两层,上一层伞盖底下横摆着一面木鼓,鼓对面坐着个头戴峨冠、身穿袍服的木头人,它手里举着鼓槌,车轮打磨得光滑,看起来有机关能活动的……木工活儿做的是精妙绝伦,看上去就叫人忍不住叫好,别说卫容与了,连他都想买下来摆在书桌上当工艺品。

  “公子,这辆木头马车只要3两银子,”郑掌柜过来接待叔侄俩:“我看小小姐喜欢得紧,公子就给她买下来吧。”

  卫景平:“能拿过来瞧瞧吗?”

  郑掌柜爽快地搬了它过来:“这个叫记里鼓车,”他给卫景平演示玩法儿,拉着木马车在几上走圈,等走到第十圈的时候,上一层的木头人“咚”地击鼓一次:“哟,它走了一里地路了。”

  当然这个“一里地”肯定是小孩子过家家里头的一里地。

  卫容与乐得在一旁拍手:“会敲鼓鼓。”

  “郑掌柜说它叫记里鼓车?”卫景平愕然。

  记里鼓车。

  他隐约记得上辈子去国家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是不是见过古代计程车的复原模型,好像就叫做记里鼓车!

  后世解说记里鼓车是汉代发明的一种机械车辆,它利用车轮在地面传动时带动齿轮转动,工匠们在造记里鼓车时只需确保车轮每转100圈,马车就可以行驶1里,齿轮刚好就是一整圈,链接的杠杆牵动木头人的右臂,齿轮每转一圈就敲一槌,有文献记载,这个是汉代时是长安城里的计程车,给百姓出行当出租车来用的。

  汉代长安的出租车,记里鼓车,赶车的师傅就按照鼓槌敲击的次数计费,收费。

  这种机械车辆在宋代以后造法就失传了。

  郑店掌柜说道:“对呀公子,这个叫记里鼓车。”

  卫景平翻来覆去细细地看了这个记里鼓车的缩小版模型好多遍,见比他上辈子在国家博物馆见的机关链接什么还多,问道:“掌柜店里有几套?”

  郑掌柜道:“唉不瞒公子说,我这店里就这一套,这是我家老父亲的手艺,放在这里许久了,因为价格太高卖不出去……”

  就没有再制作一辆了。

  卫景平说道:“这辆我买下了,不知还能不能请老人家再制作一辆?”

  他有大用处。

  一下子卖出去两辆,进账6两银子,抵得上平时一个月的生意了,郑掌柜高兴得都要唱起来了:“能,能,家父还拿得动家伙什呢。”

  哎呀今天走大运啊。

  卫景平付了3两银子将这辆记里鼓车买下来,又约定新的一辆做好了来取:“不急,不要催老人家。”

  说完他抱着卫容与,小丫头怀里抱着记里鼓车,要回去了。

  郑掌柜殷勤地把叔侄二人送出店外:“多谢公子。”

  卫景平把卫容与送回家,看着她手里的木制机械马车心道:怪不得他穿来之后每次出门总觉得大街上缺点儿东西似的,现在忽然悟了少了公共交通工具,想要出行呢,要么骑马,要么做马车,但这全都要自备。

  没有那种招手即停的收费的专门营运载人的充当出租或者公交功能的马车,姑且先仿照汉代的说法叫它记里马车吧。

  “囡囡自己玩大马车好不好。”

  卫容与低头摆弄着她的大马车:“小叔你要出去啊?”

  “嗯,”卫景平抚了下她软软的头发:“囡囡乖,小叔出去一下就回来。”

  这种机械营造方面的,是不是工部比较擅长?

  他去找一趟顾世安商量个事儿。

  秋天到,天凉了,是时候给工部找个基建的大工程干一干了。

第178章 核算

  ◎“卫老将军要坐镇龙城郡,看着他俩成亲圆房后才回京呢。”◎

  本朝的道路、车马、舟船之类交通方面的事情都归工部管理, 不过据卫景平所知,自从谢回在户部当家时抢了粮食漕运的活儿后, 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很多年没活儿干了。

  要不每三年翰林院的庶吉士们选官时都避开工部, 嫌他们又闲又穷呢。

  顾世安今日没去翰林坊卖咸菜,他正在家里领着阮惊秋和顾小安、邻居家的小子打叶子牌,老婆孩子热炕头,安逸得不行。

  听见卫景平来找他, 顾世安很不情愿地放下手里的牌:“家里还没开饭呢, 卫四你来这么早做什么?”

  眼瞧着他就要把昨个儿输给阮惊秋的两吊钱给赢回来了。

  卫景平面瘫:“那我过会儿再来。”

  他说完真的扭头要走。

  阮惊秋笑着从屋里头出来:“卫大人快别理他, 他输了钱正耍癞子脾气呢。”

  这声“卫大人”把他吓了一跳, 赶紧对着阮惊秋作揖行礼道:“师娘折煞我了。”

  顾世安换了身衣裳出来, 不耐烦地问他:“有事啊?”

  卫景平故意恶心他,嘻嘻哈哈地道:“学生想夫子你了。”

  顾世安嘴角抽了抽:“有话快说。”

  有屁快放。

  卫景平说道:“夫子知道记里鼓车吗?”

  大约是问的有些偏了, 顾世安想了想,一时没印象:“来我书房说。”

  到了书房, 卫景平大概说了说记里鼓车是个什么东西, 顾世安提笔画了一个轮廓来:“是这样的吗?”

  卫景平看了看:“嗯, 不错, 外观就是这样的。”

  “机械构造什么的我不懂,”顾世安说道:“你问这个准备做什么?”

  “要是夫子哪一日想从城东家里去城西樊楼买臭豆腐, ”卫景平问他:“怎么过去?”

  顾世安想都没想:“走着去。”

  家里没养马,更没有马车、车夫,这三五里地的路不腿儿着去还能怎样。

  京城里有专门租马车或者马的,不过得办租赁手续,像这种从城东到城西三五里地, 不值得费那个事, 所以一般来说家中没有养马或者有马车的, 全靠走路。

  卫景平又问他:“要是出了这个巷子就有一辆马车等在那里,给钱就能拉你去城西,坐不坐?”

  “嗯,遇到急事有辆随时可以用的马车求之不得,”顾世安眯眼想了片刻:“你小子想让工部在车马上动点儿脑筋,在京城投放类似汉代的这种记里鼓车?”

  卫景平说道:“夫子,工部这么多人闲着也是闲着,就不想给自己创造点收入嘛?”就不想开个公交或者出租车公司吗?

  不过在没有做市场调查和估算运营成本之前,卫景平不晓得到底是仿照后世的公交运营模式,固定站点来回收费能挣钱还是套用出租车模式,根据个人乘坐的里数来收费划算。

  这得满京城转悠个十天半月做市场调查,还得一样一样做费用估算,其实是个慢活儿,没三五个月启动不了。

  顾世安:呵呵。

  卫四这小子这么快打上工部的主意了,心不小哇。

  “要办这件事,”他手指点在书桌上敲了敲:“得先给陛下上本奏疏。”

  调集马车投放到京城里头运营是新鲜事,不会触及高门世家各方权贵的利益,又不牵扯大斧劈这项那项的,奏疏拿到皇帝面前有戏。

  但前提是这本奏疏怎么写,少说也要写大几千字吧,顾世安的脑子里完全没东西,扯不出来。

  卫景平说道:“夫子,给陛下上奏疏,首先得有一幅京城精确的道路网络图。”

  奏疏他懂,就是后世的策划书。

  自从秦朝实施“车同轨”的法令后,历朝历代沿袭车同轨,不断整修、联结,构建全国的车马驰道,这些活儿都是工部来干的,所以京城里的道路网,工部手里一定有最为详细、完整的地图。

  前期的估算,后期的运营,都要靠这幅精准的道路交通图呢。

  “这个容易,”顾世安直视着他问:“但是造车的费用,一日出车的费用,还有怎么预估的盈利情况我算不来,还得你帮着我细细算一算。”

  前期造这种马车要投入的费用,开始运营之后比如每日载客多少,给车夫多少抽成,还有养护马车和喂马的草料花费……等等,都要先估算个大概的。

  心里得有个数。

  卫景平说道:“估算造车费用,得等模型拿到手。”

  “正好趁着这几日我弄个京城的道路图来,”顾世安说道:“最好再多在京城里转悠转悠,踩踩点,好知道哪个路段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