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18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李建设七九年考上的大学,到了今年正好毕业。

  相比起前两届,这批学生在分配上要差一些。李建设的学校又不是华清北大,他在学校里成绩也一般般,再加上大家都觉得不值当交那笔改派费,所以李建设毕业后就顺其自然,被分到了县重点高中,当了一个数学老师。

  盛河川倒是不吝于帮李建设一把。他还是原先的打算,即等李建设当了一年半载老师后,再想办法给他调到城建下属单位去。城建工程相当需要数学人才。

  李建设挠挠头:“还行吧,就那样。不过我不是很喜欢当老师。”

  他问盛景:“妹,你接下来怎么打算?是去经委上班,还是做生意?”

  “做生意。”盛景道,“我爸妈准备继续投资工厂,我到时候会去跟他们派来的人学习企业管理。”

  “啊。”李建设期盼的眼神一下子熄灭了小火苗。

  盛景看得好笑:“你就这么不喜欢当老师?你不是才毕业?”

  “我虽然才毕业,但实习的时候就当过一段时间老师了。”李建设争辩道。

  “你想做生意?”盛景问道,“我舅舅替你做的打算,你知道的吧?”

第130章

  ◎你可以在学校门口开家店子◎

  李建设摇头:“我不能接受盛伯伯的帮助。”

  他抬起头看向盛景:“盛琳的奶奶换了你和她孙女, 虽然我姑姑可能不知道,但我们终是亏欠了你。你在我家过的日子也不好。一想到这个, 我这心里就能受得紧。”

  说着, 他用力抓了抓头发。

  盛景到了他们家都没过上好日子,成天忍饥挨饿,还要听他妈的酸言酸语。

  虽然农村大多数女孩儿都过这样的日子。但如果没有盛琳奶奶造的孽, 她完全可以在米国锦衣玉食的长大,受尽宠爱。

  一想起这个,李建设就觉得没脸面对盛景。

  要不是盛景临去米国前还来找过他一次, 后来又写过信给他, 现在一回来又来找他,他都不一定有勇气再跟盛景联系。

  盛景沉默着,一时没有说话。

  要不是盛河川昨晚跟她提了一嘴, 她也不会跟李建设说这话。她肯定得把盛河川的感受放到第一位。

  而她也明白, 盛河川愿意帮李建设,是顾及她的心理,觉得她跟李建设感情很深,而李建设给他的印象又不错。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帮一把也无所谓。

  想了想,她还是道:“这是关乎一辈子的事。如果你喜欢去搞工程,就别想那么多。你可以先了解了解那个工作。反正你至少还得在学校里呆半年到一年, 不急着做决定。”

  “另外,”她瞥了李建设一眼,“你现在辞职,你爸妈都不会同意吧?可别因为这事把你爸气出个好歹来。”

  这时代对铁饭碗看得特别重。像杜少华和原著里的方旭泽这种官二代还好, 他们就算丢了铁饭碗, 也可以随时捡起来。李建设不是。

  李建设现在辞职不干, 以后再想要一个固定工作就难了。

  把他从教师岗位调到城建部门容易,都是编制内的,只是岗位调动而已。可要从没工作状态弄到城建部门,那就得强加一个编制。而编制是政府部门严加管制的,牵扯的面就广了。要弄一个固定工作,花的精力,费的人情可不少。

  到时候不说李建设,盛景也不好意思让盛河川办这事。

  “你如果不喜欢搞工程,还可以看看财务、税务方面的工作。你不是在大学期间学了财会知识吗?在县里像你这样的人才少,你要调动也不难。”

  李建设叹了口气:“行,我先在学校呆一年半载,再考虑要不要换工作吧。”

  盛景放下心业。

  她其实是担心李建设轻易放弃铁饭碗,以后会后悔。

  后世那场全球性疫病让许多生意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后悔自己当初放弃铁饭碗。

  更何况李建设还是李家庄头一个考上大学跳出龙门、目前最有出息的人。她要敢把李建设拐了,李柱生怕是要打上门来。

  她没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你是教育局局长拉下老脸要回来的,他给你分了房子没?”

  北城各中学也特别缺老师,李建设本来是不用分回县里的。但他们县考上的人虽多,但绝大多数是知青。本地人,名牌大学且是师范专业毕业的就李建设一个。

  所以他们县教育局长跑到上面哭诉,要死要活地把李建设要了回来。

  提起这个,李建设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分了,给了我一间二十多平米的房子。”

  县里的住房相对宽松,为了表示对李建设的重视,校长特意腾了一间房子出来给李建设。

  这也是盛景没插手李建设的工作分配,由着他被分回县里的原因之一。

  宁为鸡头不作凤尾。

  李建设要是分去市里中学,那就是新人小字辈;可分到县中,那就是金疙瘩。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积资建房,都有他的一份。

  能在这里分到一套房子,能顶李建设做几年生意赚的钱了。

  而在县里,凭他的大学和专业,以后想调到税务、财务部门,也很容易。毕竟人人都往城里跑,考上大学回到县里的人不多,还都是大中专生。

  现在这里是一个县,以后就是北城的一个区。李建设跟那些现在分到城里的同学没有区别,但前期发展会更好。

  “那你就是为了局长和校长对你的这份心,也得好好干啊。”盛景鼓励他,“上班之余有空,你就帮我管管账务。反正工资是不会少你的。有什么生意可以带上你的,我会让曾奇告诉你。”

  刚才曾奇给她一本账本,那是盛景为了锻炼曾奇让他记的。其实真正的账目在李建设手里。这两年都是李建设在管账。

  “管账可以。生意我要做就自己做,不跟你一起。”李建设道,“我不能老依靠你,不冒半点风险。跟你一起做生意就是占你便宜。”

  “哈哈,有志气。”盛景拍拍他的肩膀,“那我给你提个建议。你们学校门口有没有门面?你可以租个铺子,卖些文具、小吃。你爸要是不愿意,你就在村里请个可靠的人帮你看店,你自己管进货和账目就好。”

  “如果那房子还只是民房,不是铺面,我借你钱,你赶紧买下来,免得以后跟房东扯皮。”

  李建设的眼眸顿时亮了,两手一击:“这主意好。”

  他又摆手:“不用你借,我有钱。”

  当初他跟盛景做瓜子生意赚了一笔钱。这几年盛景的瓜子生意一直在做,他暑假帮收瓜子能赚一笔,平时还帮管账,盛景都是给他开固定工资的。

  师范院校补贴比别的大学多,学校发的补贴完全够他花。

  他长得好,读大学期间也不是没有女同学喜欢他。但这年头谈恋爱都是直奔结婚去的。

  他想起盛景说的二十五岁之前不谈恋爱,他一个大男人,难道年纪轻轻就陷入家庭之中?朱春花的德性也让他对婚姻极为慎重,所以他都拒绝了示好的女同学。在这方面他也没有半点花销。

  所以这几年他很是攒下了一笔钱。

  盛景又道:“我爸妈准备开一家食品厂,到时候你可以直接去厂里进货。至于其他货,你到别的厂看看,不管怎么样都是有赚头的。”

  “嗯嗯。”李建设连连点头。

  兄妹俩正聊着,李柱生的声音在外面响起,盛景连忙迎了出去。

  “小景啊,多亏你当年的建议,我们村现在可是富裕的村子了。”李柱生一见面就先道谢。

  因为盛景建议他在荒地上种葵瓜子,又听说有人签了土地承包协议,报纸上却没有半点批判的声音,他就大着胆子带领村民开垦了大量的荒地种瓜子;隔了一段时间见还是没有什么风声,他就偷偷分田到户。

  因为卖瓜子赚了钱,等大家发现国家果然不抓投机倒把后,就直接拿这钱来做起了小生意。土地承包后产量也翻了一番。现在李家庄的村民要比别的村富裕。

  “李爷爷,我可不敢居功,这都是您领导有方,都是您老的功劳。”盛景笑道。

  李柱生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小嘴还是这么甜。”

  问了一下彼此的境况,李柱生就问道:“你是出过国有大见识的人了。对于李家庄,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盛景对李家庄还真早有打算。

  她道:“我爸妈准备在这里开一家食品加工厂,派了两个专业人士来管理。一个叫哈里,一个叫陈斯特。”

  她掏出纸笔,刷刷写下一串电话号码:“这是他们住的国宾馆的电话,晚上你可以打这个电话试试,就说是我让您跟他们联系的。”

  “他们正在考查建厂的地点。如果你们这里政策优惠,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他们就能在这里建厂。到时候村民可以进厂当工人,你们的土地还可以种他们需要的蔬菜等原料,好处是比较多的。”

  李柱生来之前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听到这话简直喜出望外,接过电话号码的手都禁不住颤抖。

  “这件事你还得跟县里和公社领导好好沟通。”盛景又道。

  “好,好。”李柱生连连点头,“这是好事,大好事,没人会往外推。”

  “他们选址和收购蔬菜是有一定要求的,看在我的面上他们会来这里看看,至于能不能成还得看他们的调查结果。”盛景给他打个预防针。

  不管是哪国哪个地方,都有贪官污吏和鼠目寸光者。要是这里的领导不行,她可不愿意把厂建在这里。

  “我明白,我明白的。”李柱生连连道。

  在李柱生的盛情邀请下,盛景去他家吃了午饭,又拿了礼物去了李建设和几户以前对原主有恩的人家,略坐了坐,她就跟曾奇回了城西。

  盛景在跟李建设说话的时候,曾奇一直坐在旁边没说话。

  这会儿她就问曾奇:“你想不想也弄间铺子,自己做生意?”

  曾奇这两年管着她这摊生意,还把生意做得比原先大许多,他拿的是百分之二十的提成。黄佩兰也是个能吃苦的,起早贪黑的卖瓜子,曾雨放学和寒暑假也帮着卖,一家子赚的钱不老少。买间铺子或是在临街处买两间屋子,应该还是够的。

  曾奇摇头:“姐,只要你愿意用我,我就跟着你。”

第131章

  ◎港城股市抄个底◎

  此时, 国家建设局局长办公室里,盛河川和乔关相对而坐。

  等秘书上了茶退了出去, 盛河川问道:“乔司长百忙之中来访, 不知有何贵干?”

  “盛局长公务繁忙,我有什么话,就直说了。”乔关道。

  作为干部级干部, 盛河川每天有忙不完的事。不光局里一大堆事情要处理,还要参加中央各种会议。

  十五分钟后,他就有一个会议要开, 五分钟后他就要起身前往。接待乔关的这五分钟时间, 还是盛河川硬挤出来的。

  所以乔关尽管十分想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做勇盛河川的思想工作, 但时间不允许。

  他道:“昨天万司长去做盛景同志的思想工作,盛景同志婉言拒绝了。盛景同志硕士毕业,又是学经济管理的,总不至于总在家里呆着,不出来工作吧?”

  说到这里,他友善地对盛河川笑了笑:“她要是对万司长他们外贸司的工作不感兴趣,不知道愿不愿意来外资司工作?我们区域经济发展处正好有一个科长的位置空缺。盛景同志是哈佛硕士, 就任一个科长是有些屈才,但也只是暂时的。国家现在非常缺人才,只要我还在外资司,就绝对不会埋没人才。”

  盛河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大家在机关部委厮混, 能爬上司长、部长的位置, 人人都深谙说话的艺术。

  乔关表面看似在招揽人才, 实则是在打探消息,想知道盛景会不会参与哈里他们手中的项目吧?

  乔关绕弯子,盛河川自然也装傻。

  他道:“我问她想做什么,她说这些年太累了,四年的大学她两年就学完了;在哈佛这两年里她表面上是放缓了脚步,没有像方毅那样一年就拿到学位回国工作,实则她还兼修了金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