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43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盛景跟方毅对视一眼,耸了耸肩。

  方毅深深看了盛景一眼,没有问出心中的疑惑。

  盛景说她看了几本,可他出的这些题,可涵盖了《数理化自学丛书》大部分的内容,就算有些没有涉及到,却也得在弄懂那些基本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做得出来的。

  可见盛景不是看了几本,而是把那十七本书都看过了,而且还都看懂、弄明白了。

  而她来槐花胡同,拿到这些书还不到一个月吧?难道她是传说中的天才?

  不用他问,盛景就知道他心存疑惑。

  她解释道:“我虽然没上高中,但我乡下表哥是读了高中的。他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就拿他的书来自学过,所以高中的知识我基本都懂。”

  这个解释很说得通。但也不能否认盛景是天才的事实。

  一般人自己看书,尤其像数理化这种科目,可不是一看就能懂的。

  方毅没替自己遗憾不能上大学,这会儿倒替盛景遗憾上了。

  他问盛河川:“您说,这两年恢复高考的可能性大不大?”

  盛河川道:“看局势吧。依我看,希望就在眼前了。”

  方毅点头,精神很振奋:“我也觉得希望就在眼前。”

  “那你替我好好辅导小景。小景才十六岁,方毅你也才十八,完全可以等得着。只要有机会,你俩都去上大学。”盛河川道。

  “好。”

  盛景和方毅异口同声地应了一声。

  方毅应完又道:“盛景这程度,不需要我再给她系统地辅导,而是看她的需要。”

  他看向盛景:“你哪里不懂的只管来问我。你看了什么书,觉得想检查一下自己学习效果,就跟我说,我帮你出些题考考你。如果这些题都没问题,那你这本书就算是过了。”

  盛景道:“好。”她想了想,“那就一周一本吧。”

  这些题她做完后还可以拿回李家庄去给李建设做一遍,看看他学习的情况。当然,她还会私下里再出些浅显的题。

  方毅出的题肯定是难度比较大的,只适合她。别把李建设打击得完全没有了学习的信心。

  接下来的日子,杜家兄妹没再来过槐花胡同,卫铮的伤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养好的,他家人也没来过,盛景的生活恢复了平静,日复一日地上班下班做家务。

  方毅爷儿俩的生活就更惬意了。方毅还时常跟着方老爷子出去钓鱼。

  方毅辞职的事也没跟大杂院里的人讲,他平时上班又那么清闲,一两天只在家里睡大觉不去上班都十分正常。开始一段时间,大家都没看出什么来。

  可时间一长,尤其是有夏老太那种特别爱管闲事的人存在,大家就看出端倪来了。

  这天方毅挑着两只空桶去水笼头那里接水,就被一群大妈大婶逮住了。

  “方毅,这段时间都没见你去上班。你这是什么情况?”

  “对啊。我本来还以为你们杂志社停刊了呢,我昨天还特意去翻了一下我们单位的杂志,发现你们那本半年刊昨儿个还发了一本特刊。你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话是王大妈的儿媳妇刘莉问的。

  她是小学老师,比大杂院其他人都更关心政局。另外她丈夫许志鸣的工作还是买自方老爷子的。虽说许志鸣转业后也安排了工作,换这个工作也花了钱,他们并不需要承方老爷子的情。

  但吃水不忘挖井人。他们家能过上现在的生活,比在杂院里的人都好过,都因为许志鸣工作的缘故。这都是方老爷子这个工作带来的。

  感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也担心方毅的工作没了,没准方老爷子又想叫许志鸣把工作还给他。

  虽说这样做不地道,许志鸣也不可能把工作还回去。但多少年的和睦邻居,因为这个闹了矛盾,总是不好。

  “你不会是被停职了吧?”这话是王大妈问道。

  这话一出,众人都静了一静,看向方毅的目光就变了。

  生活在皇城根上,对时局这种东西,大家要比别处的人都要敏锐。如果方毅在这种时间被停职,再想一想他原来的工作,那肯定是发表了什么不当的言论。

  如果事态严重,就不是停职那么简单了。没准还要吃木仓子儿。

  方毅早就预料到了这遭儿。

  他笑了笑,态度依然跟往常一样平和温润:“没有。是我爷爷觉得现在乱,叫我辞职回家呆一段时间。等平复了再找个工作。”

  听到这话,大家舒了一口气之余,又觉得心里发酸。

  这工作又不是地里的大白菜,说找就找。多少人闲在家里,想找份工作糊口都千难万难。

  结果倒好,方家小子这好好的工作,说辞就辞了。而说起再找工作,那也是轻描淡写,好像只要他们想找就能找得到一样。

  今天是星期天,盛景拆了盛河川盖的被子,蹲在一群大妈大婶中搓洗。

  知道许志鸣的工作是买自方老爷子的,她见王大妈婆媳特别关心此事,闻琴声就知道其雅意了。

  她出声替方毅解围道:“方毅哥文章写得好,在业界也是小有名气的。这年头能吃这口饭的人也不多。他要想再找工作也不难。”

  刘莉回过神来,赶紧附和:“对对对,小毅文章写得好,编辑记者都能做。现在报刊杂志那么多,都缺这方面的人才,他想找个工作还真不难。就算找不到固定工作,写文章的稿费也能养活自己。”

  当初得知方毅去了杂志社,大杂院里的人很是好奇了一阵子,特意找了有方毅文章的杂志来看。

  刘莉不得不承认,方毅的文章确实写得好,旁征博引,层层铺垫,逻辑严密,气势十足,有着青年人特有的锐利与锋芒。他特别适合写政论性文章。

  学校里就订了那本杂志,此后每次杂志出新刊,她都要找一找,看看有没有方毅的文章。

  然后她发现方毅这个人虽然年轻,但在处事上却老道。他从不针对时局发表意见。他的文章,都是以小见大,写的都是表现突出的工人、农民,写他们身上人性的闪光点。

  这种歌颂优秀人物的正面文章,是最不容易出错的。更何况方毅从不给出自己的主观评价。要评论这个人,升华文章主题,他也是通过别人的口来称赞,自己仿佛就是一个客观的记录者。

  这样即使这个人最后出了什么岔子,也牵连不到他身上。

  这功夫,老道得叫刘莉佩服得五体投地。她私下里没少跟丈夫称赞方毅。

  想到这一点,再想想方毅在这时候辞职的举动,她越发佩服起方毅来。

  她对方毅道:“小毅做得对。工作再找就是。要是出了什么事,你爷爷可怎么好。这么大把年纪,可别让他担心。”

  “对对对。”对时局有一定认识的人也都连声附和。

  “可不?就算方毅不工作,他爷爷有退休工资,他爸也能给他打钱,总是饿不着的。”

  夏老太说这话,其实还想探究一下方毅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有瓜吃不到,老太太心里一直掂记着。

  可刘莉的话让大家都想起来了方毅的工作敏感,现在的局势紧张。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能随意议论的。一句话不对没准就得惹祸。

  因此大家只胡乱应和一句:“对对,饿不着。”

  在场的年轻姑娘除了盛景,还有赵盼儿。

  自从方毅来到这里,赵盼儿的眼睛就跟粘在他身上似的,一直往方毅身上瞅。直到方毅挑着水回去,她才低下头去洗衣服。

  她这神情,哪里瞒得住跟探照灯一般的夏老太和马桂英?

  不过马桂英跟陈招娣向来不和。赵盼儿的事,她可不掺和。

  夏老太看热闹不嫌事大,看看方毅已进了他家厨房了,就问赵盼儿:“盼儿,你妈给你说的那门婚事,怎么样了?”

  赵盼儿脸色骤然一变,语气不善的道:“什么婚事?没有的事,夏大妈您可别瞎说。”

  她这话这语气,可是惹恼了夏老太:“什么瞎说,你这门亲事还是我给介绍的呢。怎么,人家好好一个小伙儿,怎么就配不上你了?要不是为了回城,人家才不会做上门女婿。”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18 20:19:11~2023-03-19 19:18: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大耳朵瑶瑶 5瓶;夏夏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晃眼看到一个人影进了你房间◎

  “既然不想做就别做。”赵盼儿的态度很不客气, “我也没求着他做。配不配得上的别提,反正我是不会同意的。”

  盛景抬起头来, 好好地看了赵盼儿一眼。

  因为同住一个院儿的关系, 院子里的人不管心里怎么想,彼此都是客客气气的。毕竟谁也不想住在一个吵吵闹闹,戾气很重的院子里。

  可陈招娣和赵盼儿母女是个例外。

  陈招娣一言不和就跟人打架、吵架。赵盼儿总感觉整个大杂院的人都看她家笑话, 背地里议论她们家,所以对大杂院里的人都充满敌意。

  当然,这其中也有她俩孤儿寡母, 在大杂院里属于弱势群体, 所以担心自己被欺负,越心虚,就越张牙舞爪的缘故吧。

  夏老太越发恼了。

  对别人她不敢太强硬。可陈招娣母女在这大杂院算是垫底的存在, 她可不怕这母女两人。

  她语带嘲讽地道:“不同意你还想嫁方毅不成?你们家是要招上门女婿的。方毅家就他一个独子, 他家三间房,他爷爷工资高,他爸似乎也不是普通人。一般人想嫁方毅都嫁不着,你还想让人家方毅给你做上门女婿?真是白日做梦哟!”

  赵盼儿也不知是被气的还是被羞的,她把湿衣服往盆里一扔,脸色涨得通红。

  “夏大妈您别以为您年纪大我就不敢骂您。您胡说八道什么?谁说要方毅做上门女婿了?我有说要招上门女婿吗?我妈说的不算,我们家我说了算。您不就看我家是我妈跟我两人, 孤儿寡母的好欺负,才敢说这些话吗?您别以为我不知道您的心思。”

  “好了好了,大家都少说一句,别吵吵, 别吵吵。”其他人都在打圆场。

  王大妈则对夏老太道:“姑娘家脸皮薄, 当着这么多的人说婚事谁受得了?夏大姐下次要问就私下里问好了。你是长辈, 别跟小姑娘一般计较。”

  夏老太也有些后悔,明知道赵盼儿脾气臭还去招惹她,弄得自己不痛快。

  但她也是好面子的。年纪这么大个老人,却被小辈儿顶撞了,脸上可下不去。

  她道:“或许我没注意场合,但我也是好心。好心好意给她介绍对象,好心好意问她一句。她要是不愿意就算了,何必用这种语气说话?我欠她的了?”

  “是我欠你的行了吧?那往后你还是别好心好意了,我可没求着你给介绍对象。”赵盼儿连敬语也不说了,顾不上自己的衣服还没过水,提起盆儿就走。

  夏老太气得站起来冲着赵盼儿的背影骂道:“要不是你妈求我,我是吃撑了才给你介绍对象。得,往后你们别求我,也别求大杂院这些人。你性子独,别求着任何人。”

  “行了行了,老姐姐你别气坏了身子。”王大妈拉住她,劝解道,“跟她计较,不值当。”

  “就是。”一直默不作声的马桂英开口道,“那母女俩的脾气,您又不是不知道?去给她介绍对象干嘛?从十五六岁起,她就一直围着方毅打转,人家方毅不理她,她也往上凑,满大杂院里谁不知道她的心思?您给她介绍对象,不是招骂吗?”

  夏老太讪讪道:“也是陈招娣找我说话,我想起我那个侄外孙,挺好一小伙儿,去插队一去就是七八年,去年病了一场,差点没死在那乡下地头。他妈到处求人,想给他弄个工作,可这年头哪家工作有富余的?没门路没钱,白搭。”

  “他妈当时就说了,只要能回城,怎么的就好。正好陈招娣跟我说要招个上门女婿,我想着如果能成,也是一桩好事,就跟陈招娣说了我这侄外孙。”

  说到这里她就冷哼一声:“赵盼儿也不撒泡屁照照自己,人家方毅看得上她吗?既看不上就趁早死了这份心,去找一个合适自己不好?一个大姑娘满身的刺儿,还弄个不好的名声,往后谁家敢娶她?”

  马桂英赞同地点点头:“我虽跟陈招娣不对付,但说句老实话,赵盼儿这孩子还是个不错的。勤快坚强有主见,不像她那几个姐姐软趴趴的不能顶事。可她这个脾气吧,又太过强硬了些。刚才夏婶儿也是好心,她哪怕不高兴也不应该这么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