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47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这会儿听到这话她有些扛不住。想了半天,她才道:“那……你们别说是我说的。”

  “放心,不会说。”几个女人保证道。

  吴丽这才道:“好几次我都看到她下班时拿了几包胀鼓鼓的东西回来, 每次都东张西望的,用衣服和身子遮掩着进门。有一次看到我,她脸上还很不自在, 连声招呼不打就进了家门。”

  “当时我就感觉奇怪, 总感觉她那包东西见不得人。但那母女俩都厉害,我们家不敢招惹,所以我也就没问。”

  其实她是看到了包里露出了纱线的。夏老太刚才一说, 她就知道通报批评的事肯定是真的。

  但她不能说自己看到过, 否则有人说她隐瞒不报,那就给自家招祸了。

  女人们一听,顿时又纷纷议论起来。

  “难怪哦。陈招娣前段时间都不出门,我有一次去找她,她正坐在家里打毛衣。我当时就问她纱线是从哪里来的,她说是拆了劳保手套,想给盼儿织一件纱衣, 免得大冬天的她上班冻着。”夏老太道。

  “织一件不用织那么久吧?陈招娣别的不说,织毛衣还是很快的,三四天就能织一件。”马桂英作为陈招娣的对手,对她可谓十分了解, “可她前段时间天天在家里织毛衣, 都织了一个来月了。一件毛衣要织那么久?”

  陈映霞今天也在这群女人里。听到赵盼儿被通报批评, 她一直低着头没敢说话,脸色变了好几变。

  这会儿听到夏老太和马桂英的话,她草草把洗了一道的菜一捞,放到旁边的篮子里,打了声招呼:“我想起锅里还炖着菜,先走了。”就匆匆回家去了。

  她一走,夏老太就压低声音道:“美华前几天身上就穿了一件纱衣,雪白雪白的,一看就知道是新织的。我当时还问了陈映霞,问她去哪里买的纱线,她也说是拆的劳保手套。”

  她嗤笑一声:“哪儿得那么多劳保手套来拆?而且劳保手套的纱偏黄,她们真以为我老眼昏花,看不出来呢。现在一想,果然就是赵盼儿从厂里偷出来卖的。”

  这么一说,众人顿时剥丝抽茧,说这胡同里还有谁谁谁穿了新纱衣。你一言我一语,竟然说出了六七个人。

  光是胡同里就这么多人,赵盼儿叔伯舅家还有不少亲戚呢。大家都在猜她到底偷了多少纱线出来卖。

  盛景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无论是在食品厂的车间里,还是在大杂院水笼头这块地方,她都秉持着多听少说的原则。不管是什么事,能不发表意见就不发表意见。

  要是问到她头上,她要不就说自己年轻不懂,要不就说一些是是而非的话,含混过去。

  这会儿她也默默地听着,并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这年头工厂是国家的,工人们拿点边角料回家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厂领导如果管理得太严,工人就很有意见,说领导没有人情味儿,这领导就别想在那位置上呆下去。

  当初食品厂要不是刘光明为了自己贪墨,暗示吴广胜父女在厂里实行恶霸行径,让大家不敢有所行动,食品厂糕点的损耗不知道有多大呢。

  赵盼儿在纺织厂工作,拿点有问题的纱线回来,可能在纺织厂是司空见惯的,大家都这么做。坏就坏在有人报举上。

  而不用想,就知道这是赵盼儿算计方毅后得到的惩罚。

  就不知道这事是方家祖孙俩自己动的手,还是方勇刚动的手。

  盛景并不同情赵盼儿。做错了事就得承担后果。如果赵盼儿行得端立得正,就算方家人有意报复她,也找不到地方不是?

  而且方家人的报复也不算过份。既然拿纱线在纺织厂是司空见惯的,大家并不会因此而歧视她,只会觉得她倒霉,倒霉在被人举报了。通报批评也不记在档案里,对她的工作生活影响不大。

  方家对她也只是大惩小戒,并没有让她丢掉工作,赶尽杀绝,已算是仁义了。

  这件事后大杂院里恢复了平静。

  盛景抽空问了盛河川一个问题:“既然许志鸣是方伯伯安排的人。那他为什么要跟院子里的人说方伯伯是军人?”

  盛河川道:“现在局势太乱了,方毅原先又是在杂志社工作,现在辞职了也会有人拿这一点做文章,说他临阵脱逃,革命意志不坚定。许志鸣透露一点方勇刚的身份,也是震慑周围人。”

  他摇头叹息道:“其实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爷儿俩接进军区大院里去,那天方勇刚来估计就这么打算的。你方爷爷不愿意去,所以那天才故意把他气走。后来他不是感慨说他让方毅跟他爸感情生疏,是不是做错了吗?我估摸着他说的不光是以前的事,也有那天的决定。”

  盛景点了点头。

  过了几天平静日子,盛景就有些心神不宁,只要一回到家,就会拧开收音机听广播,就算是做饭的时候,只要盛河川不在家,她都会把收音机拿到厨房里听。

  她是穿越者,知道某个集团会在这几天倒台。她迫切地想从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消息。

  而盛河川和方家爷孙似乎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他们也跟盛景一样,只要在家就捧着收音机听广播。

  终于,十月六日,收音机里传来了他们期待的消息。

  “终于结束了。”一向冷静沉稳的盛河川也禁不住老泪纵横。

  方老爷子叹息道:“希望以后的路走好吧。”

  接下来各厂各单位的人根本没心思搞生产,许多人都参加了游行庆祝活动。

  除非是全厂一起参加的集体活动,否则盛景依然会按时上班下班,是少数坚持在车间里搞生产的人之一。

  周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不敢在厂里赞扬盛景这些人,批评那些放下生产去参加庆祝活动的人。这时候任何一个言论都有可能被放大成政治错误,什么都不说才是最稳妥的办法。他只是把这些人的名字默默记在心里。

  一天晚上,盛河川告诉盛景:“明天晚上不用做我的饭,你周伯伯请我到关家小院去吃饭。”

  “哦,好的。”盛景表示知道。

  盛河川看了她一眼:“估计他仍然会问你的事。现在你虽然高中没毕业,却也算是高中生了。如果他有意把你调到厂办,你愿不愿意去?”

  他犹豫了一下,决定把话跟盛景说透:“现在拨乱反正了,你周伯伯不会拘泥于一个小厂子,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你现在进厂办锻炼一段时间,只要经过了他的考验,等他调走的时候,就能把你一起带走,带到更高一层的单位去。”

  “你不是说要搞民生经济吗?你周伯伯以后走的可能就是这么一条路。他级别高,年纪也不大,往后能有更好的前程。只要你能跟上他的步伐,他就会全力培养你。有他在前面带路,你的路也能走得更快更顺。”

  盛景想了想问道:“他要调我去厂办,是不是就得给我一个正式工的身份?”

  “对。临时工不好往厂办调的,不合适。”盛河川看她一眼,“你不必顾忌这些,你周伯伯既然能说这话,就说明他觉得给你个正式工的身份并不为难。就算以后恢复高考,你考上大学不要这份工作了,那也没关系,你不用想那么多。”

  “那行。”盛景爽快答应,“不过在这之前,我想求您一件事。”

  “你说。”盛河川好奇起来。

  别人家的小姑娘,不是掂记着商品里的花布,就是馋一口吃食,要不然就掂记着嫁人。盛景却活得跟他这个老头子似的,无欲无求,似乎什么都不感兴趣。

  就算他听厂里的小姑娘说上海有紧俏时髦列宁装,花钱托人买了回来放到盛景面前,盛景虽然看上去十分高兴,嘴里跟抹了蜜一般说着好话,但看她把衣服随意地放在衣柜里,想穿就穿一下,重大节日或重要场合也不见她特意把那件衣服拿出来穿,就知道她对这些并不看重。

  现在,盛景到底要求他什么?

  “方毅哥整天在家里呆着,自己无聊不说,邻居们也爱说闲话。虽说四人集团粉碎了,但局势不是说一明朗就明朗的,这时候的权利斗争比之前更加激烈,现在去杂志社报社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也更容易让人看轻。”

  毕竟当时方老爷子是去医院开了证明的,证明方毅胃病比较严重,需要在家里休养,才辞的职。在那个关头辞职,现在四人集团一倒台又回去新闻口上班,那不明摆着他在紧要关头是做了缩头乌龟吗?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方毅一直在家里呆着,等明年高考后直接去上大学。

  但盛景始终掂记着一件事,那就是今年冬天,方毅会掉进冰窟窿而死。

  那本小说里并没有提及方老爷子。在方毅死后,方勇刚不可能放任老爷子一个人在这大杂院里住着,而不把他接回军区大院住的。

  就算老爷子脾气倔不回去,他也不可能毫无存在感。方勇刚也会常往这边送东西,常来看望他,逢年过节还应该来陪老爷子过。

  方勇刚这样做,以柳茹的心机性子,就算她不跟方勇刚闹脾气,也会默默流泪,让方旭泽看到,好让儿子更可怜她这个妈,从而加重自己在儿子心里的地位。

  但小说里,每年过年方勇刚都是跟柳茹母子一起过的,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没有任何矛盾。方老爷子像是完全不存在一般。

  所以极有可能的情况就是,老爷子在孙子死后,悲痛之下也很快去世了。

  不说现在盛家跟方家处得跟一家人一样,方老爷子和方毅出了事她会很伤心,盛河川没准就要大病一场。就算方家祖孙是像大杂院里陈招娣母女一样是不讨喜的存在,作为两条人命,盛景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丧命,什么都不做。

  但她每天都要上班,早出晚归。方毅又是个手脚健全的大小伙子,她不可能管束着他,让他只呆在家里不出门。

  更何况因为闲着,方老爷子又热衷于钓鱼,方毅现在时常跟着方老爷子一起出去钓鱼。遇着周末,就会加上盛河川一起三人行。

  天气不冷的时候,流动的河水是看得见的危险,两位老爷子性子稳重,就算去钓鱼也不会去冒险。

  可现在天气慢慢冷起来了,河水上冻,没有方毅参与,方老爷子一个人不会去,就算盛河川一起,两个老头儿也不会去去冰面上砸冰窟窿钓鱼。他们老胳膊老腿儿地摔一跤不得了。

  可有了方毅就有可能不一样了。

  作为一本小说,三观正是很重要的。方旭泽作为被读者喜爱的男主,他不可能为了方勇刚手中的资源而出手谋杀方毅。

  排除了这个选项,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方毅在这个冬天帮老爷子砸冰窟窿钓鱼,结果掉进冰窟窿而死。方老爷子自责之下一病不起丧了命。

  盛景继续道:“因为前段时间参加各种集会活动,我们食品厂的生产任务还差一大截没完成。年关将近,现在四人集团又粉碎了,人们有了希望,过年会比平时更舍得花钱。到时候糕点短缺,没准我们厂就要被批评。所以估计厂里近期很需要临时工。”

  盛河川点点头。他虽然猜到了盛景的意思,但没有插嘴,听盛景继续说下去。

  “方毅哥的‘病’也调养有一个多月了,也应该去工作了。您问问周伯伯,能不能让方毅哥去食品厂做临时工。”

  为了让盛河川和方老爷子重视自己的提议,盛景不惜透露了一点自己的秘密。

  她做出纠结的样子,对盛河川道:“爷爷,您别笑话我。我前段时间做了一个特别真实的梦,吓得我这一段时间都魂不守舍的。”

第58章

  ◎两人一个在一车间,一个在五车间◎

  “什么梦?”盛河川问道, “难道是跟方毅有关?”

  盛景点点头:“我梦到他为了让方爷爷高兴,陪着他去冰上钓鱼, 在砸冰窟窿的时候脚上打滑, 掉到冰窟窿里死了。方爷爷又自责又悲痛,隔不久也去世了。”

  她忐忑地望向盛河川:“我知道梦不能当真。但我就是忍不住要担心。现在方毅哥呆在家里,方爷爷就闲不住, 隔三差五地就往河边跑。现在河水还没上冻,没那么危险。可过一阵就难说了。”

  盛河川的脸色渐渐严肃起来。

  人是越老越迷信。盛河川活了大半辈子,经历过太多的事,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话他体会得淋漓尽致。上一刻钟还活蹦乱跳,下一刻钟就阴阳两隔,这样的事盛河川经历过好几次。

  而有人做梦预测到祸事来临, 从而避免了悲剧的事, 盛河川也不是没有耳闻。

  不管盛景的梦到的事成不成真,事实摆在眼前,如果放任方老爷子和方毅这样下去,没准还真会发生盛景梦里的悲剧。

  他坐不住了,站起来道:“我去跟你方爷爷唠唠。”

  他又对盛景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跟你方爷爷商量完,再问过方毅,如果他们同意, 我就去问问你周伯伯,把方毅弄到食品厂里做临时工。再不济也让你方爷爷之后别去钓鱼了。天寒地冻的,有什么必要非得去钓鱼?又不缺那口吃的。”

  盛景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好。”

  她又叮嘱:“不管怎么样, 还是让方毅哥去哪里做个临时工的好, 别到处瞎晃。这样很容易出事。就算他不惹事, 也架不住别人看他不顺眼,闹出事儿来。”

  她就担心事情不是她推测的这样。

  如果方毅闲得无聊去后海游玩,看到别人掉到冰窟窿里,没准他就是救人而死的呢?总之不让他闲着到处瞎逛就对了。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盛河川说完深深地看了孙女一眼,又问,“你是不是想拿自己的正式工名额,换方毅的临时工名额?”

  盛景道:“我知道周伯伯想让我去厂办,一个是看您的面上,另一个也是爱惜人才。或许也有想让我去帮帮他的意思。但如果方毅哥的事让他为难,去厂办成为正式工和给一个临时工名额,这之中只能二选一,自然是方毅哥的性命更重要。我相信以我的能力,就算没有周伯伯的提携,我也能干出一番事业的。”

  “可如果二者不冲突,那我当然很乐意去厂办。不说为了自己,为了周伯伯这份赏识与好意,我也应该去。但在此之前您一定要跟周伯伯说清楚,只要能考大学,我一定要去读大学的,到时候我会辞职。”

  盛河川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好,我明白了。”

  望着盛河川消失在门口的背影,盛景满头黑线。

  难道盛河川以为她喜欢上了方毅,恋爱脑,所以才为了方毅不要周涛给的机遇不成?

  盛河川是如何劝说方家祖孙俩,又是怎么跟周涛说的,盛景都没问。

  第二天她继续去三车间上班,一切跟平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