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63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是。”李建设点头。

  李先进气得要死:“那你不先跟我说?”

  “跟你说干啥?你是能给她出钱呢,还是能给她出力?考大学跟你也没关系,那是人家自己努力。”

  李先进一噎,一脚踢了过去:“怎么跟你老子说话的?”

  李建设身体一挪,躲开了去,正色对李先进和正蹑着脚走进来的朱春花道:“你们如果还想要小景认你们,你们就老老实实的,别去招惹她。这样她有什么好东西还能想着你们。”

  “可如果你们贪得无厌,老想着去占她便宜,她可不是软杮子。你们看看姑姑一家是个什么下场就知道了。越想占便宜,就越是占不到便宜,最后连亲戚都没得做。”

  “我不告诉你们,也是想让你们摆正心态。别到小景面前摆舅舅、舅妈的架子。她不欠你们啥!就算小时候吃过你们几口粮食,她这些年也累死累活给家里做事还了。”

  他指着埋汰的家里道:“你看看她走了之后你们过的什么日子?她以前做了多少活儿,她走之前你们不知道,或是装作不知道。可现在都知道了吧?”

  “家里的猪、鸡都是她喂的。每年交的猪和鸡,还有鸡蛋,都是她养的。你们每年还能落几十块钱的回头钱,没有欠生产队的,都是她给你们赚回来的。不是你们养她,而是她在养你们。你们就知足吧,别占便宜没个够。”

  李先进气得头都快冒烟了:“你到底是谁的儿子?有你这么说自己爸妈的吗?”

  “我是谁的儿子,你们不知道?既然不知道那你们肯定不是我爸妈。”李建设道,“一个成天不着家,你打小管过我吃喝吗?一个给我吃没煮熟的豆子,害得我高考都没考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是我仇人呢。”

  李先进听到前半句,都想用鞋底子抽人。可听到后半句,他就气虚了。

  不过输人不输阵,他还是瞪着眼睛道:“我那不是去挣工分了吗?要是没我干活,你们吃啥?管吃喝那是你妈的事。男主外女主内,老祖宗的规矩都是这么传下来的。”

  李建设抬手:“反正我也这么大了。也不需要你们管我,饿不死就成。一会儿我去找李队长要块宅基地,等我有钱了,就自己建房子搬出去,不跟你们搅和在一起了。”

  这段时间朱春花被李先进收拾得有点蔫巴。

  可一听这话她就炸毛了:“好你个李建设,你有本事了就不要爹妈的是吧?要没我俩挣工分养家,你能长这么大?这会儿倒来嫌弃爹妈没本事了是吧?”

  “我不跟你吵。”李建设可是知道朱春花那胡搅蛮缠的本事的,他站起来道,“我也没不管你们。等你们老了,我会按月给钱;你们老到不能动弹了,我也会侍候你们。但之前,咱们还是分开住的好。这个家……”

  他指了指脏乱得不像话的屋子道:“我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临出门前他又道:“对了,明天小景和她爷爷没准会来村里签字,我劝你们把屋子收拾收拾,免得他们来了无处下脚。你们不嫌丢人我嫌丢人。”

  说着他转身就走,去找李柱生要宅基地。

  既然盛景要了王老太那宅子,他就在那宅子旁边要块地。那地方有了盛景,没准就成了抢手货。别去得太晚被别人要了去了。

  第二天上午盛景去办公室没一会儿,就接到了李柱生打来的电话。

  “二十块?这不合适吧?”盛景很意外。

  她都说了五十元。李家庄的人就算不往上涨价,也不至于压得这么厉害吧?

  李柱生这个老狐狸,哪能跟盛景说,村民们是想借她文曲星的身份,把那处凶宅改成吉宅。

  他笑呵呵地道:“大家都舍不得你嘛,都盼着你能回村住,平时也能看到你。有空了你教教那些娃儿,让孩子们更有出息,就是对村子的回报了。”

  其实李柱生不说,盛景也能猜出是怎么回事。

  她也不挑破,跟李柱生你来我往地说了一番客气话,最后定在明天下午,她跟盛河川去李家庄一趟。

  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这个班就没必要再上了。

  她之前因为参加高考,把工作交给了其他人。高考回来后估摸着自己要离开厂里了,也没把工作再接回来,只是有需要拟写什么文件的时候就动动笔,她没什么工作需要交接的。

  之所以定在明天下午去李家庄,主要还是迁就盛河川的时间。

  她手头也没什么工作,干脆写了一份辞职信,起身去了厂长办公室。

  姚厂长早有准备。尤其是听说盛景考了北城第一名,北城大学的人都上门招揽了,就知道盛景这大学是读定了。

  这会儿看她来交辞职信,他意思意思挽留了两句,就在辞职信上签了字。

  他也很够意思,现在是二十一号,这个月没满。他仍吩咐了财务,给盛景按一整个月的工资结算,年终金也一分钱没少。

  因为这一年的春节是在1978年2月7日,厂里的年货还没备好。厂办主任宋雄一再表示等发年货的时候,会亲自把厂里的年货送到盛景手上。

  盛景这一年来工作勤勤恳恳,从不无故迟到早退,有什么事情还会加班,工作也极出色。这些福利待遇都是自己应得的,她也没有推辞。

  知道自己在厂里干不久了,她的东西能拿回去的都拿回去了。结算了工资,她也没再多留,感谢了大家一番,就在大家的欢送下离开了食品厂。

  最舍不得盛景的就是孙敏。这姑娘送盛景到厂门口时,忍不住“哇”地一声哭出声来。

  盛景好笑:“我住的地方你不是知道?想我了,周末有空去找我玩不就行了?”

  孙敏哭着直摇头。

  盛景拍了拍她的肩膀,道了一声“再见”,就骑上自行车离开了食品厂。

  无论是她还是孙敏都清楚,她这一离开,除非另有机缘,否则两人都不会有太多交集了。

  孙敏结婚了,马上就会有孩子。以后忙家庭,管丈夫孩子都忙不过来,再没有精力去想其他。

  而盛景也有自己的新天地,会结交新朋友,有自己的锦绣前程。

  那天盛河川值夜班,第二天中午起床吃过午饭后,他就准备跟盛景一起骑车去了李家庄。

  方老爷子整天在家闲着没事,总想到处逛逛找点乐子。听说盛河川和盛景要去李家庄看宅子,他二话不说就打算跟着。

  方毅现在还在机械厂帮他们搞简报,要不然方老爷子怕是要把孙子也带上。

  这老爷子其实也没比盛河川大几岁,身体硬朗得很,平时骑着车去老远钓鱼也没事。所以盛河川和盛景也没反对,由着他跟着。

  三人各骑一辆自行车,一路去了李家庄。

  因为王老太的宅子就在路口附近,盛景没有带两人先去村委,而是就近拐了过去,带着俩老头儿去看了宅子。

  这里几年没人住,早就十分荒芜。平时草能长得比人高。好在这时候已是冬天,草已枯败了。干枯的草又被雪压倒趴在地上,倒是让人能看得到屋子的模样。

  盛景一边领着两位老爷子往里走,一边道:“王奶奶在世的时候我来过,她家的屋子我是知道的,地基都是用石头砌的,而且砌到了小腿那么高。就算上面的泥墙不能要了,地基也没问题。所以我才愿意开价五十块钱买它。就算是屋子完全不能要,需得推翻重建,这块宅基地也是值得的。”

  盛河川围着地基转了一圈,点头道:“还真是石头,这屋子建得扎实。”

  方老爷子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见过太多的人和事。

  以前人迷信,讲究风水,他也接触过这方面的人,对于风水上的东西虽不精通,但大致的忌讳他还是知道的。

  他没去看石基,而是四处张望了一下,又看了看屋子的格局,对盛景道:“这屋子的风水没太大问题。就是朝向不对。当初他们建房的时候大概想大门向着村里,偏西了一点。这屋子应该朝东南方才对。”

  盛景自是不懂这些。但她在现代的时候接触过港湾人,那里的人十分讲究这个。她多少也听了一耳朵。

  见得方老爷子懂,还能说出点道道来,盛景十分高兴。

  虽说她不忌讳那些,但心里总有些疙瘩在那里。如果真能改变一下风水,那这宅子就再没别的毛病了。

  盛河川也道:“那就重建一下。这些石头看得出来,都是精心挑选甚至打磨过的,大小都差不多。这些石头拆下来后还能继续用,完全不浪费。”

  盛景一听来了兴趣:“既然要重建,那咱们把这院子重新设计一下。”

  盛河川点头:“好。”

  方老爷子也颇为意动。左右看了看,暗自思忖着。

  三人没多耽搁,看了一会儿就又骑上车去了村里,直奔村委。

  李柱生早就在村委等着了。屋里除了他以外,还有三个老头儿。正是昨天跟他一起唱双簧的张大爷、李霖生和孙老头儿。

第71章

  ◎23日是盛景和方毅去华清大学报名的日子◎

  见到盛河川和方老爷子, 李柱生十分热情地一一跟他们握手,又把仨老头儿介绍了一遍。

  大家寒暄了几句, 盛河川又特意感谢了李柱生和李霖生一番, 大家这才进入正题。

  李柱生从抽屉里拿出他们按了手印的那两份合同出来,分别递给了盛河川和盛景:“都是一样的,我拟了两份。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盛河川把合同看了一遍, 抬头朝盛景看了一眼。见她没什么表示,就对李柱生道:“没问题。”

  “那我们就在三位村老的见证下签字了。”

  因为是以盛景的名义买的宅子,所以是盛景签的字, 并交上了二十块钱。李柱生往两张合同上盖上公章, 递给盛景一份。

  如此,这交易就完成了。

  “那宅子你们是打算修整一下,还是重新建造?现在土地上冻, 什么都没法做。如果你们想要让村民帮建, 得等开春之后忙完春耕才行。如果只是修整,那等开春之后我叫些村民农忙这余抽空去收拾收拾,几天就能好。”

  “我刚看了一下,修整怕是不行。那房子也就剩个地基能用,修整也要花不少钱。既然这样,倒不如重建。”

  盛河川一摆手:“这个不急,反正现在没法动工, 等我回去琢磨琢磨该怎么建。而且建了不住,就糟践了。倒不如再等等,也等你们有空了再说。”

  “那成。”李柱生笑道。

  到了李家庄,不去李先进家坐一坐, 也是失礼。因此一行三人从村委出来, 又去了李先进家。

  昨天李先进和朱春花听了李建设的话, 好好把家里收拾了一遍。不说多干净整齐,起码能见人。

  盛景三人只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水都没喝一口就告辞离开了。

  望着三辆自行车越骑越远,李先进转身回屋,对李建设道:“你说的对。往后我们跟小景,就当普通亲戚来往。”

  主要是他有些怵盛河川。

  盛河川今天特意穿了中山装,中山装口袋还别着一只钢笔,外面穿了崭新的军大衣,鞋上也是崭新的军靴,这身装扮再加上他高大的身材,严肃的脸,气势十足,一看就是个大人物。

  来之前盛景就特意跟盛河川说了李先进夫妻的为人,交待他摆出架子来,所以今天盛河川特意他板起了一张严肃的脸,目光如炬,嘴里打着官腔,震慑得李先进夫妻俩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放。

  “这就对了。”李建设知道如何拿捏他这对不靠谱父母,“盛爷爷是什么样的人你们知道了。可你们知道跟在他身后的老头儿是个什么人吗?”

  方老爷子今天就是抬脚出的门,穿的就是家常衣服。方勇刚不能陪在老父身边,但物资上从来不亏欠他们的,隔两三年就会送一些衣服给方七穿。

  他前段时间送的新军大衣方老爷子不舍得穿,今天穿的是一件穿了三四年的旧军大衣。

  “他儿子,是咱们北城军区的副军长。”

  这消息是盛景有意透露给李建设听的。

  城里大杂院住得并不舒服,所以方老爷子和盛河川才天天想着往外跑。李家庄离华清大学近,等盛河川退休了,在村里住着舒服,没准就想在这里常住。

  而方老爷子跟盛河川多年相交,看到老友在村里住得开心,他是不是也有想法呢?如果村里愿意卖一处宅子给他,以方勇刚一心想跟老父儿子修复关系的做法,没准真能多给李家庄两个招兵名额。这是互惠互利的事。

  “啥?”李先进吓了一跳,瞪着李建设,“你怎么不早说?”

  “早说又咋样?你要是知道了,我怕你话都说不利索。”

  李先进自己是个官迷,自然也期待两个儿子有好的前程。李向前在部队里,他一直希望李向前能立功当上班长、排长甚至连长。

  虽说李向前不是在北城军区当的兵,但这不妨碍李先进听到“副军长”这三个字时心里的震撼紧张,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对得罪方老爷子,再想着如何巴结对方,给对方留个好印象。

  所以对于儿子这话,他无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