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72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盛景回到家的时候发现盛河川不在家,就有些奇怪。虽然盛河川的工作是三班倒,但以他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和以往的做法,这个周末他一定会调休,在家里等她回来的。

  没等她去隔壁问,方老爷子就过来了,告诉她:“宋津东宋老爷子你知道吧?他生病了,你爷爷这个星期一有空就往那边跑,现在也在那边。他让我告诉你,你回来后也过去看一看宋老爷子。”

  盛景一惊,点头道:“知道,我跟爷爷身体就是宋爷爷调养的。”又问,“他生了什么病?”

  宋津东自己就是大夫。而且根据接触过几次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个性格倔强的人。

  能让盛河川一有空就往他那边跑,没准是大病。

  方老爷子神情凝重:“我也说不好,反正是大病,应该是没多少时日了。否则那倔老头儿,也不会让你爷爷一趟趟往那儿跑。”

  他自然也是认识宋津东的。但宋津东性格孤傲,再加上文化程度的差异,方老爷子跟他处不来。

  平时盛河川和宋津东去关家小院吃饭,方老爷子都不参与。他跟宋津东也没多少交情。

  但仨老头儿年纪都差不多大,看到宋津东生了大病,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那小院儿里,方老爷子心里自是不好受。

  盛景的心也直往下沉。

  她道:“我一会儿去看看他。”说着她去房间拿了点营养品,便去了宋津东家。

  宋家的院门一向紧闭。不认识的人来拍门,宋津东是不开门的。这一次是盛河川来应的门。

  看到孙女,他眼里满是惊喜:“你回来了?”

  “爷爷,我来看看宋爷爷。”盛景道。

  提到宋津东,盛河川脸上的笑容一敛,叹了口气:“去吧。”

  他让盛景在门外等了一会儿,这才叫了她进去。

  过年的时候盛景跟着盛河川来拜年还见过宋津东。那时候他虽比以前瘦,人看上去却还算精神。

  可不过是隔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花白的头发就已经全白,整个人瘦脱了相,颧骨突出,跟以前判若两人。

  他躺在躺椅上,身上盖着毯子,半眯着眼。

  听到脚步声,他才睁开了眼,朝盛景唤了一声:“小景来了?来,坐。”声音微弱。

  “宋爷爷。”盛景唤了一声,在他旁边坐下,鼻子有些发酸,“您这是……”

  宋津东摆摆手,问道:“你在学校怎么样啊?”

  盛景知道他是不想多谈自己的病。而且自己来探病,应该给病人带来欢乐而不是悲伤。

  她用力眨了眨眼睛,把泪水逼了回去,笑道:“挺好的。我们学校以前是最有名的华清园,风景特别好……”

  她夸了学校几句,又说起教授们怎么好,同学们怎么和睦,都是挑着好的、有趣的地方说,说得宋津东脸上露出了笑容。

  为了让老爷子有活下去的动力,盛景道:“我听说,因为人才短缺,国家可能会在七月份再组织一次高考。现在已经进入三月了,您写信给宋宁哥,让他好好复习,七月份考回北城来。”

  因为盛河川跟宋津东相交甚密,对于宋津东儿子一家的情况,盛景也了解过一些。

  宋津东只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女一个孙子。

  孙女在下放所在地结婚,去年因为怀孕没有参加高考;孙子二十岁,却体弱多病,去年高考时因病发挥失利,没能考回北城。

  “另外现在很多人都平反回城了,宋伯伯也应该很快就回来。您好好保养身体,一家人很快就能团聚了。”

  宋津东点头:“这些我都知道,你爷爷跟我分析过。不过啊……”

  他摇摇头,叹息道:“我这身体在回城之前就不好。能拖这么多年,也是因为我自己是个大夫,自己会调养,这才硬撑到现在。现在国家越来越好,这阵子你爷爷一直在活动,想让你宋伯伯他们提前平反回城。听他说,现在已有些眉目了。”

  盛河川点头:“对。国家现在不是恢复高考了吗?医学院很缺老师。慎方他中西医都拿手,是医学院急需的人才。我前天去问了医学院领导,他们已向上面提出申请了,慎方他们很快就能回来。”

  宋慎方是宋津东的儿子。

  宋津东点点头,脸上的笑容越发欣慰:“所以小景儿你别担心宋爷爷。只要你宋伯伯他们能回来,宋爷爷就没什么遗憾了。”

  “很快的,宋伯伯马上就能回来了,宋爷爷您一定要好好的。”盛景鼻子又开始发酸。

  宋津东精神短,说这几句话他就面露疲惫之色,盛河川就起身,带着盛景告辞离开了。

  出了门后,他对盛景道:“他是肾方面出了问题,要是别人,早就离世了。他掂记着儿子,硬拖了这么多年。”

第79章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希望我能回去工作◎

  盛景的心沉甸甸的。

  她穿过来后也见过那些下放的人, 但因为李柱生把他们安排得很好,她并没有见过那种过得很惨的。回城后大杂院里的生活虽然嘈杂富有烟火气, 却也平安喜乐。

  在她没有看见的地方, 每天上演着多少悲欢离合?

  盛河川这辈子看到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尤其是在战乱年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头一天还看到的一条鲜活的生命, 第二天就变成了街头一具死尸。

  所以他心里虽然伤感,但也看得很开。

  他担心盛景年轻受不了这些,一边跟她往大杂院走, 一边转移话题道:“今天下午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的人来找我, 希望我能回去工作。”

  盛景一愣:“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你以前是在这单位工作的吗?”

  以前在哪个单位工作,盛河川没提,她也没问, 生怕让老人想起伤心事。

  本来盛河川是1963年搬到槐花胡同这处宅子的, 那时候他还在原单位。大杂院里的人应该知道他的过往才对。

  但运动之前槐花胡同里住的都是身份地位比较高的,那些人在运动中陆续被下放,现在住在大杂院里的人才搬了进来。

  所以除了一直留到现在的王大妈一家和前两年才去世的陈坤的父亲,大家都不知道盛河川原来具体在什么单位。只知道他以前是国家部委的,是个厉害人物。

  “对。”盛河川脸上浮起了笑意,“抗战前我在北平读大学,学的就是建筑专业。后来抗战爆发我就去当了兵。退伍后国家根据我大学时所学的专业, 把我调到了相关部门工作。”

  “那原来您是什么职务?”盛景好奇地问道。

  “副主任。”

  “……”盛景发现自己无意中竟然抱到了一条粗大腿。

  难怪盛河川路子广,别人想尽办法都没能得到一个的临时工名额,他随随便便就能弄到几个。

  “这次他们说了吗?让您回去,在哪个岗位?”盛景又问。

  见眼前这孩子听到自己原先是副部级干部, 也只惊诧了一瞬, 并没有畏缩、热切甚至贪婪等情绪, 盛河川的眼眸里闪过一抹欣慰。

  这孩子,永远不会叫他失望。

  “主任。”他道。

  盛景脸上露出了笑容:“恭喜爷爷。”

  其实盛河川身居高位,对她来说并不是好事。

  现在是1978年三月。明年的三月,国家就会对国民经济调整问题进行讨论,改革开放的号角开始吹响。

  盛景虽然有学业在身,不能亲自去做生意,但这波最容易赚钱的浪潮她并不想放过。她可能会出方子,并亲自把控质量关,找人生产食品出售。

  在这物资缺乏的时候,做什么吃食都能赚大钱。赫赫有名的傻子瓜子的创始人1976年就靠卖瓜子赚了一百万。盛景虽有那罐金子做本,但初始资金哪有嫌多的?自然是前期积累越多越好。

  但因为政策不明朗,这时候做生意风险也很大。

  她知道时代的走向,并不惧怕风险,也承担得起风险。但这势必会影响盛河川的名声。反过来说,盛河川官居高位会也让她束手束脚,不敢放开手脚去干自己的事业。

  但她仍然十分高兴。

  她高兴的是盛河川命运的改变。

  尤其是今天看到宋津东的样子,这让她想起了原著里盛河川的命运。

  原著里,或许是宋津东的死也让本来就让看淡了生死的盛河川更加了无生趣,在宋津东去世不久后他就患上了胃癌,很快去世了。他并没有回原单位上班。

  而现在,在她的精心调养下,盛河川的身体比她过继之前还要好。原本下半年就要退休的他,就算再干几年也没问题。

  “你希望爷爷回去上班吗?”盛河川问道。

  “爷爷您依自己的心意做决定就好。”盛景认真道,“我现在读大学了,大学里有补贴,我能管好自己,经济上咱没压力。而且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华清大学的毕业生应该是很抢手的,我毕业后的工作问题您不用担心,我会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所以您回不回去上班,完全不用考虑我。只问问您自己。您是想再干几年,还是等几个月退休,跟方爷爷一起钓钓鱼,再去捣鼓捣鼓咱们在李家庄的宅子,种种菜养养花。”

  生怕盛河川催婚催育,盛景又补充道:“至于含贻弄孙您就先别想了。大学毕业后我打算先干一番事业,而不是因为孩子被禁锢在家庭里。”

  盛河川之所以没有立刻答复那边,就是考虑到盛景,想着今天是周六她会回来,打算先问问她的意见再决定。

  这会儿听她这么说,他点头:“那行,那我就回去上班了。”

  现在百废待兴。既然国家需要他这把老骨头,那就继续干,为年轻人站好岗,等着他们来接班。

  “但您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盛景叮嘱,“您得跟我保证,一定要按时吃饭,不能饥一顿饿一顿,更不要喝浓茶熬夜工作。”

  “好好好,行,爷爷答应你。”盛河川乐呵呵地道。

  他停住脚步:“你先回去吧。我去胡同口打个电话告诉他们我的决定。顺便再打电话问问医学院那边,看看上面有没有回复。”

  “好。”

  从大杂院出来前,方老爷子就交待了,一会儿去他家吃饭。

  盛景回到家后想去方家厨房帮忙,就被方老爷子赶了出来:“去去去,厨房就这么点儿大,有方毅就够了。小景儿你回去看书去。”

  盛景只好回家,找出抹布开始搞卫生。

  不一会儿盛河川就回来了,满脸喜气。

  “爷爷,有什么好事?”

  “医学院那边已得了回复。明天他们就下调令,你宋伯伯他们一家很快就能回来。”

  “太好了。”盛景十分高兴。

  宋津东这种病,就是放在后世也只能通过肾透析拖延几年寿命,没有更好的治疗手段,也没办法治愈。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他能拖上几年,而且还没有明显的尿素症的症状,全靠他医术高明。

  老人能在临走前少受痛苦,不留遗憾,就已是不幸中的幸运了。

  宋津东只身一人在北城,盛河川身为好友,原先是一有空就陪在他身边。可现在他答应回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上班,那边又急需他回去主持工作,因此第二天一早他就去了机械厂交接工作。盛景则接任了照顾宋津东的事情。

  等傍晚她回校,宋津东那里会麻烦方七去照顾。

  盛景清晨去排队买了食物,就直接提着东西去了宋津东家里,在那里做饭,又给宋津东的屋子搞了一遍卫生。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盛景问过宋津东后,便扶他到院子里,坐在躺椅上晒太阳。

  盛景洗着被单,一边跟宋津东聊天:“我不在家,您跟我爷爷平时是怎么吃的呀?”

  就盛河川做的那黑暗料理,宋津东一个病人怎么吃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