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77章

作者:萧笛 标签: 时代奇缘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不过刚骑进去一会儿,两人就看到了李柱生,他正站在田梗上喊着什么。

  田里,李家庄的村民正在干活。

  农民可没有什么周末不周末的。有农活就得干。

  认真的人低头干活,爱偷懒的朱春花却爱东张西望。她第一个发现了盛景和方毅。

  “小景,是小景吗?”远远地她就叫道。

  其他人直起身来纷纷朝这边张望。

  盛景的自行车很快骑到众人面前,一路叔伯婶婶地打招呼。

  “这小伙子是谁啊?是小景的对象吗?长得可真俊!”有人问道。

  方毅的脸色瞬间红了。

  “他是我胡同里的邻居,现在也是我的同班同学。”盛景连忙解释。

  她看向李柱生:“他是方老爷子的孙子方毅。李队长,上次您见过方老爷子,您还记得吧?”

  “哈哈,记得,记得。”李柱生记得可太清楚了。

  李建设跟他说了,方老爷子的儿子可是副军长。方毅既是方老爷子的孙子,那他很有可能就是副军长的儿子。

  这么一想,他看向方毅的目光就跟看金疙瘩似的:“方毅,你爷爷没来啊?”

  “来。他从槐花胡同出发,估计要晚一点才能到。”方毅道。

  李柱生写了信去,就知道盛景这周末肯定会来。这会儿也不用问来意。盛家宅子的钥匙,他都带在身上呢。

  “走,去你宅子那里看看。”他挥手。

  “舅舅,舅妈,我先过去了哈。”盛景跟李先进和朱春花打招呼。

  “一会儿到家里来吃饭吧。”李先进道,“我让你舅妈回去杀只鸡。”

  “不了不了,一会儿学校还有事,我看一下宅子就直接走了,不进来了。”盛景可不想喝朱春花熬的鸡汤。

  而且每家每户养的鸡都是有数的,油盐等调料和日用品就靠用鸡蛋换。她真吃了李先进家的鸡,可欠他家大人情了,往后不知多少年都得被朱春花念叨。

  “那让你表哥陪你去看宅子。”李先进转脸就朝朱春花叫道,“回家去叫建设。”

  没等盛景拒绝,朱春花答应一声,就跟兔子似地窜了出去,直接往家里奔。

  “那我走了。各位大爷大娘大伯婶婶你们慢慢做。”盛景招呼了一声,推着自行车跟李柱生朝新宅子走去。

  李柱生明显对方毅的兴趣比对盛景浓,一路都跟方毅说话。

  这老头儿是个厉害人物。看似聊家常似地说话,可走到新宅子门前时,他就把方毅的家底子给摸清楚了。

  ——当然,也有方毅不想瞒着他,坦然把自己家的事说出来有关。

  在方毅看来,这里是盛景长大的地方。从她买这里的宅子,直接把钱给李柱生让他帮着建房,并且她刚才热情地和村民互动,都可以看得出她跟村民的关系很好。

  在李柱生这样看着盛景长大的长辈面前,他恨不得把家底子露给对方看。

  李柱生掏出钥匙开了门,然后将钥匙带锁放到了盛景手里:“这锁是我叫你表哥从城里买的,没经过别人的手,现在连锁带钥匙都交给你了。”

第84章

  ◎李柱生禁不住啧舌◎

  把门推开, 他又道:“前段时间农忙结束,刚好有几天休整, 我就挑了一些干活利索的过来替你建宅子, 照你说的给工钱。门窗也是事先叫木匠做好的,用的好木头。这宅子一共花了三百六十七块六毛。”

  看李柱生说得认真,花出去的钱还有零有整, 盛景就知道他用了心了。既想把宅子建好,又不想让村民对盛家有意见,这其中肯定得精打细算, 颇费思量。

  她感激道:“辛苦李爷爷了。 ”

  今天不方便。等她们搬家后, 再来感谢李柱生好了。

  推开院门后,里面宽敞的院子就呈现在了他们眼前。

  正中是三间北房,西边跟围墙连在一起的是厨房和杂物间, 中间是一个九十多平米的前院, 院子中间已被平整夯实过了,沿着院墙根还留了一圈三米宽的地出来,可以种东西。

  房子虽然是土坯房,但不知是因为这是自己家的房子,还是建得比李先进家高大的缘故,盛景看着就特别顺眼,感觉十分疏阔气派。

  为了通风干燥, 房子的门是敞开的。李柱生带着两人走了进去。

  盛河川住惯了大杂院里面积比较大的房间,盛景在前世住的是别墅或大平层,房间也比较大。现在自己建房,天大地宽的, 设计的房间自然不会小。

  这三间北房面积都有三十平米。盛河川特意设计成了长方形, 北南的两面墙都开了两个窗户, 可以用柜子或屏风隔成一明一暗两个房间,里间做卧室,外间做书房。

  按照盛河川和盛景的想法,三间房,中间做客厅,两边是两人各自的房间,这样安排最合适。这样的话盛河川就不用再隔半间出来做客厅了。

  但村民积攒一辈子也就能建一两间房,就算是农村,因为生的孩子多,攒来建房的钱追不上生孩子的速度,家家户户住的也不宽裕。

  他们祖孙两人,又不在这里常住,一下子建这么多间房,太过招人眼。让村民因为嫉妒而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可不是好事。

  所以原先就打算建两间。临时加的那一间是给方老爷子的。这在盛景给钱的时候,就跟李柱生解释清楚了。

  今天阳光正好,南北通透的屋子显得十分明亮。屋顶上还有明瓦,阳光可以通过这几片明瓦从顶上照下来。

  李柱生走到窗户边道:“这窗户的尺寸式样,都是按照你爷爷画的那张图做的。你们是这准备按玻璃吧?那得赶紧按起来。春天雨水多,容易把屋子打湿。”

  本来按理来说,秋收过后是建房的好时节。那时候天气干燥,房子建好后放一放就可以住人了。

  现在是春天,房子潮湿,人住进来容易生病。

  “回头问问我爷爷和方爷爷。”盛景道。

  她话声刚落,门口就传来了方老爷子那洪亮的声音:“这事儿交给我,我认识玻璃厂的人,这事包在我身上。”

  盛景转身,看到方七从门外进来,跟在他身后的竟然是李建设。

  她笑道:“方爷爷您怎么跟我表哥一起来了?”

  “我们在外面路口遇见的,就一块儿进来了。”李建设道。

  “我爷爷呢?”盛景问方老爷子。

  方七摇头:“他昨晚没回来,也不知他今天能不能来。估计悬。”

  李柱生听到这话,十分好奇,不由问道:“小景,你爷爷调到什么单位去了?怎么这么忙,周天都不休息。”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盛景也不打算瞒着李柱生。

  李柱生有些不明白:“这单位是干什么的?”

  盛景用开玩笑的口吻道:“就管建房子的。”

  她还真没说错。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算是国家城市建设总局的前身,而后者又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前身。城市建设和规划,都归他们管。

  这不是李柱生想听的。

  他也用开玩笑的口吻道:“管建房子,又不是亲自建房,还这么忙。莫不是当了官儿?”

  “算是官儿吧。”盛景笑道,“他是主任。”

  方老爷子听到这里已明白盛景的意思了。

  盛河川官职摆在这儿,瞒着不说不够坦诚,以后不好交待。不如现在说出来,也震慑一些宵小。

  他在一旁笑呵呵地道:“正部级干部呢,跟□□平起平坐。”

  听到是主任,李柱生还没什么感觉。一听方老爷子那话他就禁不住啧舌。

  跟□□平起平坐?这是大领导大人物啊。他们公社的革委会主任都已牛气得不行了。结果一下子来了这么个大人物。

  首都的大领导竟然到他们村来落户了,果然他卖宅子给盛景的决定再正确英明不过了。

  盛景转头对方老爷子道:“那玻璃的事可就交给您老了。您也知道我爷爷现在有多忙。我学生一个,一没时间二也没有门路,就只能靠您老人家。”

  她从口袋里掏出五十元,递给方老爷子:“这钱也不知够不够,不够您先垫着。多退少补。”

  “没问题。”方七接过钱,笑道,“你们都给我准备了一个房间,对这宅子我不尽尽心都说不过去。”

  本来建房子他都可以来照应的。但一来他不是主家,二来这件事全然交给了李柱生。他再在旁边指手划脚就不好了。

  另外,盛河川和盛景特意为了他加盖一间房,那点装玻璃的钱他来出也应该。

  但这宅子是盛家的,他出钱算怎么一回事?到时候不方便了,盛家祖孙俩都不好意思请他离开。

  所以他也没争,打算到时候送一两件家具给他们表表心意。

  听到两人提起玻璃的事,李柱生精神又是一振。

  他平时抽的都是旱烟,今天为了招待盛河川和方七这两个贵客,特意准备了一包大前门。

  他递了一根烟给方七,又给方毅和李建设让了让,见两个年轻人都摆手,他才叨了一根在嘴上,掏出火柴来给方七点上。

  “方老哥,你认识的玻璃厂的人路子如何?能不能帮着多买点玻璃?放心,该什么价就什么价,我们缺的就是路子。”

  “你们要多少,给我个单子,我问问去。只要不是一次性要的量大,应该没问题。”方七道。

  李柱生顿时笑眯了眼。

  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进了运输队,不用他操心。另两个儿子还在村里。

  眼看着孙子娶媳妇要建新房,有了这玻璃,房子亮堂气派,倍儿有面子。

  盛景见李柱生和方七唠上嗑了,也没理俩老头儿。这屋子里空荡荡的,一眼就能看到底,没什么可看的。她转身出门,带着方毅和李建设往后院去。

  方毅看到后院的面积,吃了一惊:“后院怎么比前院还大?”

  盛景十分得意:“要不我怎么相中这个地方呢?”

  后院连着东墙建了厕所和洗澡房,再过去就是柴房和鸡舍。中间一大片空着的土地怕得有一百五十平米,十分的宽敞。

  到时候在这里种上两株果树,再打一口井,开一块菜地,还能圈一块地出来给鸡活动,简直不要太好。

  最让盛景惊喜的是这院墙。

  原先王老太的院墙不规整,是因为东北角有一株大榕树。这榕树也不知是被雷劈过还是有了病,有一边焦枯了,有一边还长着枝条。

  上百年的大榕树,是属于村里的公产。因为院子面积够大,王老太家建宅子时就懒得跟村里说把树伐了,建的院墙避开了这株树,东北角绕了个半弧型。

  盛河川想建个方方正正的院子。盛景贪心面积,不想把院子往小了建,就跟李柱生说照着原来的院墙建。

  结果现在那株大榕树不见了,建的院墙不光方方正正,面积一点儿没少,反而多出来了十几平米。

  看到俩老头儿说着话也跟到后院来了,盛景凑过去,问李柱生:“李爷爷,那株榕树您砍了?院子您给我扩了点面积?”

  李柱生笑呵呵地道:“你爷爷原来就说过院子要方正,这叫四角俱全。那胡雪岩的宅子就是缺了个角,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