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 第40章

作者:逐逐逐月 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顾充仪失宠多年,依然能恬淡自处,此前从未主动跟他提过顾氏,也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与她交谈,虽然总有些压力,但也不过是感觉自己在跟臣子聊天罢了!

  这样反倒让他放心。

  不牵扯感情,事情处理起来会更利落。

  顾充仪:“陛下若有意让臣妾的族人入京为官,臣妾不建议您选三叔公那一脉的,三叔公行事颇有古风,膝下子孙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况且他也久不出世,早习惯了如今的日子,出汉州未必能适应。”

  颇有古风=没有忘记前朝。

  久不出世=家里管着不准他出门。

  皇帝对她主动提及这件事颇为满意,说:“汉州别架顾鹤是你的三叔,爱妃对他有什么看法么?”

  顾充仪:“三叔为人儒雅随和,不仅善辩,还擅长武德服人。”

  皇帝:?

  “这是华妃娘娘对三叔的评价,臣妾觉得很合适。”

  顾充仪笑了笑:“臣妾不擅长评价他人的为人,但三叔长子,长文堂兄如其字一般长于文书,刺史上任时,帮忙整理过州府的旧录,不过七日便完成了。嗯,同时还帮助缓解了刺史与其父的矛盾。”

  “为官为子都非常出色。”皇帝听完,也见猎心喜。

  顾鹤可以帮他跟朝臣吵架,他儿子还能帮忙拦着和缓和矛盾。

  多好的一对红脸白脸。

  啊,不,多有才华的一对父子!

第30章

  皇帝即刻命人去汉州传旨, 调汉州别架顾鹤为御史中丞,征其子顾池为翰林院编修。

  从刺史副官到御史大夫的副官算是平调,一般来说, 地方实权会更香一些。

  不过按照“州郡长官由皇帝指派,副官由地方举荐”的规矩,顾家送这一个别架入宫,完全可以再安排上下一个。

  况且御史台有监察之职,头有多铁, 力量就有多大。

  是培养孤臣皇党的好位置。

  想必顾氏对这个调动还是比较乐见的。

  顾池虽然先前替刺史干过活,但并无官职,所以说法是“征辟贤才”。

  此时的翰林院虽然只有编书纂史的作用, 但马上正史就修完了,叫顾池去蹭一蹭成果, 之后委派实职更好操作一些。

  皇帝这两个安排都非常有水准, 得到顾秀的认可。

  充仪娘娘对他的耐心便也多一些。

  二人畅谈至日暮。

  一同用膳后还难得如旧时那样温书。

  这次顾充仪没有拿生僻知识去刁难皇帝, 颇有红袖添香的温婉模样。

  皇帝心情很好。

  晚上也顺理成章地留宿灵玉轩。

  但当顾充仪替他更衣时, 他却猝不及防地想起华妃那日眼中的冷光, 瞬间清心寡欲起来。

  “朕自己来吧。”

  他拂开顾充仪的手, 自行脱衣, 入内沐浴。

  然后躺在床上。

  还没等想明白自己这是怎么了,连日勤政的疲惫就涌上心头, 让他沉沉睡去。

  皇帝没有看见的是,洗漱完出来的顾充仪眸光比华妃更冷。

  “倒是还给我留了片刻的清静。”

  ——

  顾充仪封了贤妃。

  这个消息让整个后宫都炸了……没有这么夸张, 但也如巨石入水一般激起千层浪。

  皇后听到这个消息更是险些气昏过去:“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要架空本宫不成?”

  贵淑德贤四妃为四夫人, 即使有皇后在也能掌部分宫权。秦玉逢入宫只是妃位, 也是担心她因此去跟皇后争夺权力。

  淑妃无意争权,但皇帝给她安排的工作她也不会推脱。

  她负责宫中教习。

  包括宫人的挑选, 训练,以及分派往各处。

  有效限制住皇后往各宫插棋子的行动。

  贤妃刚立,皇帝却已经在她的封妃圣旨里写下她要管的内容。

  “掌藏书阁,协理宫中名录档案。”

  前者还好,后者会让皇后做事受到极大的限制。

  物品取用,人员去留,宫务处理都会留下档案,有了贤妃在,皇后就不能凭心意对其进行删改。

  皇帝虽然没有动她大权,也不让别人协理宫务。

  但这两个安排,都是对她怀疑与警惕。

  皇后也确实不干净,因此格外恼羞成怒。

  碧斐命人将满地的碎瓷烂果收走,轻轻地拍着皇后的肩,温声说:“大夫嘱咐过,娘娘如今不宜动怒,易伤肺腑。”

  皇后低头看自己发白的指尖,想要握紧拳头,却只见到手在发抖。

  “本宫……好,本宫先不生气了。”

  她转身将碧斐抱住,低低地哭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这些事情都要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连自己要死了都得偷偷摸摸地去问江湖大夫?”

  六月里,皇后曾在白日毫无征兆地昏迷。

  太医说是忧思导致,让她静养便可,可是她醒来之后,只觉心跳如在耳鸣,脑子里充满了濒死的尖叫。

  就像要即刻死掉一般。

  喝下安神的汤药之后她昏昏地睡过一宿,似乎又好了许多。

  但当时的感觉给她带来难以言喻的恐惧,不敢相信是只需要静养的小病。

  所以当碧斐提议说去民间找个医术好的大夫入宫诊病时,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将人悄悄地接入宫中。

  大夫的答案让她难以接受。

  “娘娘的肝,脾,肺,肾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厉害的是心府受伤极重,怕是……于寿数有损。”

  “《黄帝内经》有言,‘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娘娘切不可再轻易动怒或是大喜大悲,不然随时都可能再度昏厥。”

  皇后起初还不信,觉得爱生气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到她这里就有生命之危了?

  然后大夫又说:“娘娘在幼时大约是生过一场重病,人在病中,身体是极为脆弱的,在病中忧思过重对身体的损伤远大于平日。

  娘娘虽然最终平安康复,但对内脏的损伤难以治好,之后多年也一直未曾好生调养,情绪又常大起大伏,日积成疾。”

  一说跟她小时候的那场大病有关,她就信了,便小心翼翼地问自己还有多少年可活。

  “若平心静气,仔细调养,或可有三五年的春秋。要是继续如此……”

  要是继续这样,什么时候死都有可能。

  但不生气对皇后来说太难了。

  所以她决定趁着自己还活着,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她从前只敢让父亲“头疾发作闭门静养”,是因为没有外戚的皇后没有花瓶来得尊贵。

  现在自己都要没了,大家一起生不如死才好。

  所以皇后让脑子不好人品极差,却身为嫡长子的严博娶了有钱善权的刘华婵,让城府深沉,表面谦逊有礼的严焕娶了长袖善舞,又心气高的马茹青。

  至于两位嫂嫂的作风问题,只是添头,让大家看看笑话。

  因为她催得急,严家娶新妇比早就三茶六礼走了大半的秦家还快,七月里就接了亲。

  严府却没能像她预想中那样闹起来。

  皇后知道自己是太急了,但她没耐心,也没时间继续等下去。

  她要再做些别的事情。

  皇后停止无意义的哭泣,声音如厉鬼阴冷:“只要本宫活着一天,就不允许宫里有人能越过我去。”

  碧斐缓缓地收回自己抱着皇后的手,柔声安慰两句,照例给皇后备好温茶点心,转身去处理宫中事务。

  皇后又要准备发什么疯无人得知。

  大家的关注从两位怀孕的妃子转到了新任贤妃与华妃的身上。

  “华妃与顾充仪交好,未尝没有怜悯同情对方的意思,如今顾充仪翻身一跃,成了贤妃,倒爬到她上头了。”

  静妃幸灾乐祸地说:“这姐妹,也不知能不能做下去。”

  不止静妃一人这么想,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

  秦玉逢只觉得她们闲得慌。

  壁水都翻了个白眼:“搞得像是我们主子差这一个位分一样。在奴婢看来,我们娘娘才是最尊贵的,无需陛下做出封赏。”

  秦玉逢:“这世上,有尊才显得贵重。”

  划分出来位分,为每个品阶匹配上特权,让她们体会支配与享乐的爽。

  后妃才会争宠,冒着风险生育孩子,使劲气力去讨好上位者。

  此为统治与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