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 第56章

作者:逐逐逐月 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意思就是要暂时退出前朝和京城。

  他走了,严党自然会老实许多。

  皇帝对他的表态还算满意, 夸奖了一番承恩公次子严焕德才兼备, 办事有功, 将其升为户部侍郎。

  户部是个好地方,而户部尚书是娴婕妤的祖父, 顾家旁支。

  意思是不希望两家因为这件事而结仇。

  之后严党又开头表示:“听闻华妃娘娘昨天去了勤政殿……”

  然后一群人开始讲后宫干政的坏处,又列举了历史上的几位妖妃,对皇帝进行疯狂暗示。

  皇帝冷淡地看向这群朝臣:“华妃就是给朕送了些吃的,话都没有来得及说几句,严博就来了。怎么,你们是觉得,朕杀严博,是受了她的唆使?如此,是将朕当成了不知世事的孩童么?”

  众大臣:“不敢不敢。”

  此刻的凤藻宫中。

  嫔妃们也在含沙射影地说着同样的话题。

  秦玉逢欣赏着皇后想发怒又强忍住的表情,嘴上随意答:“大家莫不是将陛下当做没有脑子的人了?”

  要她本人说,皇帝将长越剑拿出来的那一瞬间是真的因为严博做的那些事情想要杀对方。

  但她去的时候,他分明就已经冷静下来。

  即使她的话起到了一定的煽动作用,他最后决定杀严博,也一定是出于自己的考虑。

  皇后:“自今上登基以来,华妃还是头一个主动去勤政殿的。即使是先帝时期,也只有德昭皇后喜欢去勤政殿。”

  秦玉逢:“这就说明诸位姐妹不够积极了,臣妾昨日去的时候,陛下连午膳都没有用上,吃完我带过去的点心才勉强填饱肚子。”

  “俗话说,山不就我我便去就山,圣上朝务繁忙,没有闲暇来后宫,诸位姐妹若是送些点心补汤过去,想必圣上也会高兴。”

  她本来以为后妃往前朝送点心送补汤属于用烂了的招数,结果她们一个比一个老实。

  大家听完,都有些意动。

  从前行走于前朝,是专属于德昭皇后一个人的特权。

  但是到她们这代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皇帝与皇后的关系又不好,不正是她们表现的时候么?

  皇后见这群人因为一件成功率不大的事情而被转移注意力,厌烦地移开视线。

  “虽说兄长是犯了错,被陛下惩处,但毕竟是本宫的嫡亲兄长。本宫心里难过,要茹素几日以尽哀思,你们最近不必来请安了。”

  她病还没好,忽然恢复请安,也只是让这群人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倒。

  但看着这群蠢货,实在是影响心情。

  众妃没能从皇后脸上看到半分难过,但还是安慰了皇后几句,才各自立场。

  秦玉逢留到最后,吃完桌上的最后一块点心才说:“罪魁祸首死了,应当是好事。”

  皇后面无表情地瞧着她。

  仿佛没有听出她的话是一语双关。

  她不在意地说:“臣妾近日在研究养生之术,书上提到,‘好人不偿命,祸害遗千年’的原因,是因为好人担忧的事情太多,而祸害干什么都乐呵,可见情绪是会影响寿命的。”

  说完这句话,秦玉逢施施然从凤藻宫离开。

  在路上,壁水不解地问:“娘娘为何要劝解皇后?”

  “因为她最恨的人死了,但她仍旧不能释怀。”

  令皇后变成这样的,不仅是她一母同胞的兄长,还有世道与宗族的制度。

  而即使皇后坐在皇后的位置上,也无力对后者展开报复。

  “她无法释怀,这份恨意就只会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她过去便是如此,从今往后,只会变本加厉。”

  秦玉逢点了点太阳穴,无声叹气:“冲着我来倒还好,要是其他人,未必有自保的能力。”

  皇帝有了这件事作为震慑,在前朝倒是如鱼得水。

  后宫之人却要水深火热了。

  她不是被动的人,顷刻便有了方案一:“派人去找位高僧来,引荐给太后。想必太后也愿意将其再引荐给皇后。”

  皇后要是真能专心礼佛,过得佛系一些,不说长命百岁,也不至于英年早逝。

  但要是继续玩这些,就是自己找死了。

  壁水:“好嘞!老爷已经回来了,他肯定能请得动高僧。”

  “他回来了……”秦玉逢对此没有太大的积极性。

  她向来只管自己高兴,即使是对皇帝,也是在觉得对方顺眼的时候才会哄两句。

  要让她不择手段地达成某件事,她是真提不起兴趣。

  还是乐子人的日子好过啊。

  方回宫,秦玉逢就听到了自己想听的乐子。

  皇帝在早朝上提了一件事。

  凡欲入职钦天监、农司、大理寺、礼部和工部者,必须参加入职考核,然后根据能力分配职务。

  听起来非常合理。

  因为这些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确实应该专业知识够硬。

  但在此之前,只有皇宫内的某些部门有入职考核,其他部门都是靠朝臣举荐。

  举荐这种事情,全靠一张嘴。

  而且理由甚至可以笼统到“此人品性优良,孝敬父母,帮助乡亲”。

  也就是举孝廉即可,可以完全不提专业技能。

  世家以此来安置自己的门生幕僚,或是作为施恩的手段。导致许多部门的人,中层和高层都是门外汉。

  大大影响办公效率。

  皇帝大约是不满已久,所以趁着朝臣都被他杀人吓到的工夫,提出这个要求。

  大家怕他走上先帝的老路,又找不到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拒绝,便勉强同意这件事。

  然后皇帝又说,事不宜迟,在十月选个合适的日子,就对现在就职于这些部门的人进行第一次实验性的考核,以便日后出题。

  “今天要考礼部和工部,来日就会考刑部和兵部……最后,所有官员入职都需要经过考核,而考核的标准则由皇上来决定……这一步走得不错。”

  秦玉逢简单点评了一下,颇为兴奋地拍了拍桌子说:“考试我懂啊,传消息去秦府,就说本宫思念家人,宣长嫂,秦琰堂兄家的嫂子,嗯,还有母亲,一同入宫。”

  她要让那群老古董明白,什么叫做被“突然来临的随堂测试”支配的恐惧!

  秦向安带着“安排绝密考卷”的沉重任务回家,便见到自己的夫人穿了新做的衣裳,戴了贵重的头面,面容带笑。

  他想到快要到来的生辰,觉得是妻子想要邀自己出门秋游,心中慰藉,又可惜自己没空。

  他谨慎地措辞一番,朝着对方走去。

  唐氏见他过来,摸了摸头上的玉钗,略有些忐忑地问:“夫君,你看我今日的打扮如何?”

  “甚美。”他夸奖道,“只是陛下给为夫安排了要务……”

  “哦。”唐氏不在意地应了声,“那您去忙吧,我去让文漪瞧瞧。”

  秦向安:?

  “等等,夫人这是打算去哪里?”

  “入宫啊。咱闺女想我了,喊我跟文漪进宫。”

  唐氏满脸高兴,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十岁一般:“她入宫也有半年了,这还是头一回主动传我进宫呢。”

  他:“……她半年没想着见你,突然说想你了,你没觉着不对吗?”

  “您这是说得什么话!玉逢怎么可能不想我?这不是这半年宫宴挺多,她三五不时就能见着我吗?过了重阳后没什么节日,她见不到我,不得想我吗?”

  他:“……昨天陛下杀严博的时候,她就在勤政殿。”

  这个时候喊家里人进宫,要说没问题,他直接把下任首辅的位置让给萧勤。

  “这样啊……”唐氏的表情一变,“那岂不是吓到咱们闺女……哦,她可能不会觉得害怕。”

  正当秦父欣慰于妻子对女儿有正确认知的时候,妻子的下一句话又给他整无语了。

  “那肯定是皇后以为这件事跟玉逢有关,仗着身份在为难她……唉,玉逢何曾受过这种委屈,现在肯定很难过。”

  唐氏也没心思打扮自己,忧心忡忡地推开丈夫,就要去喊上儿媳赶紧入宫。

  秦父看着妻子的背影,感到独自清醒的寂寞。

  唐氏作为唐王发妻唯一的孩子,备受宠爱和优待,即使是最混乱的时候,她也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之后又在皇室邀秦氏入朝的时刻,以郡主的身份嫁给秦氏族长的嫡子,从此过上一夫一妻,夫君宠爱,婆家礼敬的生活,因此依然保留着相当程度的纯真。

  她不懂权术,也不会勾心斗角。

  但她懂得去保护自己的孩子。

  唐氏带着儿媳坐上包金镶玉的马车,着唐王府总管驾车,以宛阳郡主的身份入宫。

  所行之处,无不避让。

第43章

  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间段里, 秦玉逢的母亲却以这样一种招摇的形式入宫。

  这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也正因如此,秦玉逢在听到这件事时候,有片刻的怔愣。

  她一直将自己当做意外降临于此世, 火焰将熄的星星,对世界毫无认同感,也刻意地不与身边的人太过接近。

  即使是最亲之人,她也厌倦于他们被封建教条所侵蚀,自然无知地做出某些让她反感的举动。

  仿佛, 她的前半生都是在为一些别人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反抗。

  但这并不意味,她有一颗足够冰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