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后宫当社交悍匪 第7章

作者:逐逐逐月 标签: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后宫里就是再与世无争的女子,也不会不渴求圣恩。

  华妃大约是怕自己背上妖妃的名声,才希望他赶紧去忙政务的。

  他放下帘子:“走吧。”

  早些处理完政务,也好早些去见她。

  ——

  “娘娘,午膳不妨传一道您爱吃的八宝葫芦鸭?”

  “春天吃什么鸭子,不吃。”

  “那冬菇鲍鱼?”

  “腻,不吃。”

  “芙蓉汤,再配些鱼?”

  “前者寡淡,后者腥气重。”

  ……

  负责点菜的宫女满头大汗地报着菜名,膳房各位师傅的拿手菜都报了个遍,也没见淑妃娘娘点一次头。

  她心里隐隐有些绝望。

  “娘娘早上没来得及好好用膳,此刻胃口不好也是应当。”淑妃的掌事女官不动声色地说着,“你先去小厨房端些粥和爽口小菜来,晚些再传膳。”

  在新人未曾入宫前,淑妃可谓是宠冠六宫。

  这会儿要是因为皇帝宠爱华妃而吃不下饭,免不得落个“善妒”的名头。

  淑妃收敛了神色,摆手说:“按锦瑟说的办。”

  此刻外头却传来匆忙的脚步声。

  “这都快到中午了,怎么还白粥配小菜呢?你自己吃便罢,招待我可就不合适了。”

  见到秦玉逢走进来,淑妃惊得从座位上站起。

  秦玉逢只当她是来迎自己,亲热地上前拉住她的小手,说:“大家如今都是姐妹,不必这么客气。”

  淑妃:“……”

  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在后头疾步赶来的宫女,怪对方不先行通传。

  宫女跑得上气儿不接下气,被这一眼瞪得险些打嗝。

  她冤枉啊!

  谁能想到华妃的走起来跟踩着风火轮一样,比她小跑得还快?

  华妃身边的那个宫女更是离谱。

  不仅能跟上她的步子,还有闲暇随手关门。

  人都来了,淑妃也不好把人赶出去,只好硬着头皮招待:“妹妹怎么这会儿过来找我?”

  “我也是新进宫的人,正需要有人说说话。”

  淑妃:“……”

  想找人说话,来找我干什么,你找静妃去啊!

  秦玉逢拽着人,一同在桌边相邻而坐,偏头对传菜的小宫女说:“说说御膳房这会儿有什么好吃的,我跟淑妃的份例,该能点好些菜了。当然,客随主便,先拣着淑妃爱吃的上。”

  淑妃尚且沉浸在“是什么给了华妃错觉,让对方觉得她很有善意”的疑惑中,被掌事女官轻轻地戳了一下胳膊才反应过来,说:“我今晨起来就无甚胃口,妹妹点自己喜欢的罢。”

  “既然淑妃想喝粥,那就上个粥底暖锅吧。”

  秦玉逢毫无客气地安排起来:“粥要用米汤和碎米煮,不要放调料。下锅的食材以海鲜为主,海鲜不新鲜的话,河鲜也行吧,配些腌好的牛羊肉和蔬菜……对了,要一碗玉米粒。”

  淑妃是吃过暖锅的,好吃归好吃,但容易上火,也不够精致。

  有损她的仪态。

  她试图开口拒绝:“这暖锅还是……”

  “粥底的暖锅是第一次见对吧?”秦玉逢打断她,颇兴奋地解释着,“这是最南边传来的做法,滋补养生,味道和北方的暖锅很是不同的。”

  淑妃:“……确实没见过。”

  配白粥,不可能有多上火。

  暂且接受,探探对方的来意。

  在等菜的工夫,两人从天南聊到海北,从秀女聊到京城筒子巷卖豆腐脑的奶奶,从先帝聊到秦府门口的石狮子。

  就没有秦玉逢歪不了的话题。

  淑妃虽然出身稍低些,但也是翰林学士的女儿,养在深闺的淑女,学识和见识都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官家女子。

  但她竟不知道,世上有那样多的有趣的事情。

  也不知道府前为什么要立石狮子,没想到君子六艺中的“数”其实包括方术……

  这些不是女子该关心的事情,也与她的生活无关。

  但淑妃却有些舍不得结束这样的交谈。

  她想起自己勤学的少时。

  那时,她未曾担心过未来的丈夫会不会有一天不再爱她,没有考虑过与人争宠的事情。

  她抱着父亲带给自己的书,在想窗外的桃花何时落下,何时结果……

  膳房。

  总管孙太监见到淑妃宫里的宫女,颇为殷勤地凑上去,说:“淑妃娘娘今天想吃些什么?”

  作为过去后宫第一受宠的主,新妃入宫,淑妃想必不大好受。

  要是伺候的不精细,搞不好便要迁怒他们。

  宫女木着脸说:“华妃娘娘来了长乐宫,菜是她点的。”

  静妃宫里的传膳太监晚她一步进来,听到这话直接被门槛绊住,一屁股坐到地上。

  孙太监也是一惊:“华妃娘娘去了长乐宫,淑妃娘娘让她点午膳?”

  皇后宫里的传膳太监刚问静妃宫里的人怎么摔了,听到这句话直接扑到对方身上。

  简直是骇人听闻。

  怎么华妃跟淑妃搞到一起去了?

  华妃上门不该是耀武扬威,让淑妃气得把她赶出门吗?

  怎么淑妃脾气这么好,不光留饭还让华妃点菜?

第6章

  跟震撼得不行的两宫太监比起来,孙太监要显得镇定许多。

  菜是华妃点的,在淑妃宫里吃。

  淑妃必然不会发作厨房。

  他们只需要尽力按照要求把菜做得好吃就行。

  问题不大。

  听到宫女要求的孙太监收回了上面这句话。

  “白粥底的暖锅?还要用碎米?我的姑奶奶,您真的没有开玩笑?就是再给八个胆子,我们也不敢给两位娘娘用碎米……”

  就是宫里最不受宠的嫔妃,也不至于吃米缸底下的碎米。

  宫女心里很想附和,但还是板着脸说:“华妃娘娘就是这么吩咐的,说是南边穿过来的吃法。”

  孙太监扭头问膳房的几个南方厨子,皆说没有听过这种吃法。

  “食材里要海鲜,想来是更南边的地方。那边人少,又都是林子,外人轻易见不到他们的面,更别提学他们的菜了。”

  一个姓伍的太监说道。

  “娘娘说粥底要用米汤来煮,想来是要喝稠而米香的粥,宫里的米是江南进贡的优稻,要煮到软烂,少说也得半天的工夫,因而要碎米。不妨将好米用石磨粗磨一下,煮出来比碎米煮的更香。”

  “平日里没见着你心思这么灵巧。”孙太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两位娘娘的午膳就交给你做吧,需要打下手的也可以喊其他人。”

  如今宫里除了皇后,最贵重的两位主子便是淑妃与华妃。

  这个差事不可谓不重要。

  伍太监刚进膳房不到半年,就能主持这两位的午膳,哪怕只是一顿饭,也足够给他添上一笔资历了。

  往后不会再像学徒一样被人喊去洗菜切菜打下手。

  要是办得好,往上升一升也并非不可能。

  当然,要是办得不好,得罪了这两位,他连被膳房排挤的机会都不会有,会直接被赶去干脏活累活。

  在心里警告自己两句,伍太监亲自磨了米,略调味,用米汤将粥煮上,又走到冰窖里挑选海鲜。

  京城离海不算远,快马也就一天的行程。

  冰窖里温度低,好些海鲜都还是活的。

  挑挑拣拣一阵,他用托盘端了小一半的鲜活海鲜出去,亲手处理得干干净净,再铺在冰面上。

  想着华妃娘娘说是要喝白粥,在腌肉的时候,伍太监没放太多调料,盐、胡椒加鸡蛋裹匀便罢。

  但吃暖锅哪有不重口味的?

  又另调了蘸料。

  酱汁也调了好几个口味,南北方兼有。

  又将葱蒜香菜各装了些,让两位娘娘按心意取用。

  在其他人“换我我也行”的嘀咕中,伍太监擦了擦手,将准备的东西都交给跑腿的小太监,一直送出门,还在望对方的背影。

  秦玉逢本来吃长乐宫的水果点心吃得有些饱,一见呈上来的粥底火锅顿时觉得自己又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