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黑回乡下种田爆红 第138章

作者:月照溪 标签: 现代架空 穿越重生

  这一顿早餐,吃得一家人十分满足,就连早上没什么胃口的婷婷,都干了两碗,吃完还有些意犹未尽。

  见她这样,孔大妈立刻拍板:“那以后每天都用这煮粥,刚好我看着养胃得很……对了,回头再看见夏老板来卖,还得再买几百斤了,送你爸妈,送给你爷奶他们也好!”

  这话是对婷婷说的了,婷婷忍不住面露感激的表情:“谢谢妈!”

  婆婆还惦记着自家爸妈,怎么不让人心里熨帖呢?

  孔大妈手机却是又想了,一接电话,却是婷婷娘家亲妈那边,“……你外甥媳妇怀孕了?哟,那可是好事了,什么?也和婷婷这样吃啥啥土?那的确是不好啊!”

  “……夏老板家的菜不好抢啊,每天小程序上我们一家人全部上阵,也偶尔才能抢到一次!”

  “这样吧,我给你寄一袋子的玉米棒子吧,夏老板家的玉米,味道可好了,用来煮粥婷婷都能吃两碗了。”

  “这东西可是粮食,香得很,对身体还好,刮油,又不怕肥胖。”

  “行,回头我就给你邮寄……说什么客气话了,一家人嘛!应该的。”

  ……

  等孔大妈挂了电话,就见家里人都看着自己,她喜气洋洋的冲婷婷道:“你表嫂怀孕了,就是怀像不太好,你妈打电话来,问我家里还有没有夏老板家的蔬菜了……”

  “还好昨天买了点玉米,维民啊,你等下就给你妈寄过去!”

  孔维民:“好嘞,包在我身上吧。”

  婷婷回想起自己表嫂的模样,娇娇小小的样子,身体也不是特别康健的那种,怀孕的话,的确怕是要吃一番苦了,不过如果有夏老板家的玉米,应该会觉得舒服许多。

  就像她当初一样,她当初刚怀孕那会儿,还不是吃啥啥吐,甚至怀疑肚子里的孩子都要保不住了,可是夏老板家蔬菜吃了几顿,嘿,身体那就好了。

  主要还是吃得下去了,人吃得下去东西,身体自然就恢复起来了。

  当然,还得是夏老板家的蔬菜好啊,多吃几顿,总觉得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老人老胳膊老腿不酸不痛了,就连身上的其他病症,都仿佛减轻了。

  总之啊,就是吃下去就让人觉得舒坦,这味道和营养都这么高,也难怪大家争着抢着要买了。

  也就是夏老板在他们玉池县,占了就近的便宜,买菜虽然靠抢,可是好歹买菜的机会不少,他们可听说其他省市县城的人,想吃一口夏老板家的蔬菜,就只能在小程序上抢。

  啧,每次抢菜都是成百上千万的人,那阵仗,咦,抢到的人可真的是欧皇啊,都是凭运气吃菜啊。

  ……

  而在不少人琢磨着,回头还得再多买一些玉米的时候,夏烈正在招待人。

  如果孔大妈他们在,一定能认出来这人,那就是他们打玉米面那家粮店的老板,昨天粮店老板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夏烈收拾完东西离开之前找到人了。

  他找夏烈自然是有事,正是为了她家的玉米来的。

  他想收购夏烈家的玉米。

  他看了孔大妈家打的那玉米面,那是真的好啊,他儿子在大城市里开粮店,这种玉米面,转手随便卖个八九十块一斤都是不愁卖的,尤其是那种有钱人,就挑着好的买,价格倒是次要的。

  粮店老板一看就就心动了。

  夏烈先带他去看堆在周婶的玉米,玉米收的太多了,七八亩地,一亩地大概能收四千多斤的玉米——她家玉米长得好,一根玉米杆上能结两到三个,最大的那个就能有小半斤,玉米粒十分的饱满,重量就上去了。

  现在地里只收了一批玉米,还有几亩地的没收了。

  收好的玉米就放在周婶家院子里晒着,左右都晒满了,这晒干了水分才好储存,又请了人来剥玉米粒,装了好多的麻布口袋,随便就是上万斤了去。

  粮店老板姓袁,就叫他袁老板了。

  袁老板看过夏烈家的玉米,心里是真的满意啊,他开粮店这么多年,就少见这么饱满大颗,玉米香这么浓的玉米,打成玉米面不知道有多香了。

  “……夏老板你开个价吧。”袁老板开口,“你家的玉米我是真的喜欢啊。”

  夏烈:“看你是买玉米棒子还是脱粒的玉米了,玉米棒子一块五,脱粒的五块……”

  袁老板下意识的想讲价:“不能再少吗?我买多的,我看别家的玉米,才八毛钱了!”

  夏烈似笑非笑,“袁老板你也说了,是别人家的玉米,而不是我家的玉米!我以为袁老板会知道,我家的玉米就值这个价格。”

  袁老板讪讪。

  “当然,要是袁老板你觉得这个价格不合适,可以去买其他人家的。”夏烈笑,“谈生意嘛,就是这样,总有成和不成的。”

  “别别别!”袁老板忙说,“夏老板,你别跟我老袁计较,我看一块五的价格就挺好的!这样吧,你家现在摘下来的玉米棒子,还有脱粒的,我都要了!”

  “就地里还没摘的,我也都收了。”

  闻言,夏烈却摇头道:“这可不行。”

  袁老板以为她还因为自己的降价而不忿,忙道:“夏老板,我是真心收购的啊!”

  夏烈笑了下,“袁老板,你误会了,不是我不想卖你,只是还没掰的玉米……我已经答应了网友们,会在网上卖他们一批,就这些,我还怕不够卖了。”

  “这样吧,如果袁老板你还想收购玉米的话,不如看看我们村里其他人家的玉米!”

  夏烈说:“我们村的玉米,虽然比不上我家的,但是比起外边那些品质最好的,我觉得也是不差的,甚至还要好,你不如看看?”

  来都来了,看看也没什么事。

  袁老板便点头:“行吧!”

  至于夏烈家的这些,先称斤装车吧——现在他们村通路了,那路直接修到了他们村中心,一条坦坦荡荡的大马路,现在开车进来可方便了。

  称斤装袋装车的事情,夏烈这边请了两个人,袁老板这边也有三个人,事情便交给他们了,夏烈便带袁老板去看村里其他人家的玉米。

  周婶家近,先看的就是周婶家的玉米。

  今年他们村的玉米是真不错,比起往年还要好上几分,村里人都说是夏烈卖的肥料的功劳,那肥料撒下去,玉米苗长得可壮实了,长出来的玉米棒子自然就好了。

  口感和味道都比之前好很多了,瞧着就漂亮。

  村里大部分人家种的玉米,基本都是用来做饲料养猪的,如今瞧着这老玉米品质这么好,更别说用来做粥蒸饭那么好吃,大家却舍不得拿来喂猪了。

  不少人家都决定留点下来自家吃,家里有会蒸苞谷饭的老人的,更是喜欢这个——吃多了大白米饭,再吃这苞谷饭,就是香啊。

  袁老板看之前还有些不以为意,可是等玉米一入手就知道这玉米的品质好否了,竟真如夏烈所说,都是上等品质的好玉米,颗颗也都是饱满居多,少有干瘪空壳的。

  “好玉米啊。”

  要不是看过夏烈家的玉米,珠玉在前,这大概是袁老板所看过的高品质玉米粒数一数二的了,不过因为见过夏烈家的玉米,因而他倒是没有太激动。

  但是这样好品质的玉米,他是不可能放过的,就算他这里吃不下,他儿子在大城市还开着一家粮店了,怎么也吃得下。

  当即袁老板就拍板决定以两块五的价格收购,注意,这不是玉米棒子,而是脱粒后的价格。

  村里大家的玉米差不多都是自家脱粒,然后收拾整齐了的卖,不像夏烈这样,嫌麻烦,直接卖玉米棒子,玉米那棒子也不少重量了。

  毕竟乡下人家脱粒之后的玉米棒子留下来,晒干了晒透了,也是一个引火的好材料,还不用费劲去山上捡,很是方便。

  夏烈实在是家里的玉米太多了,倒没这个想法。

  ……

  袁老板这一次来,买了不少的玉米,连带着村里的玉米也卖出去不少,喜得大家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袁老板给自家儿子打了电话,他手里钱不够了,让儿子支持一点,十分的理直气壮了。

  知道他买了好几万斤,快十万斤的玉米,袁老板儿子险些没眼前一黑。

  “您买这么多做什么?”

  这玉米虽然耐储存,但是总归是新的比旧的好,再说了,要是储存不当,也是会发霉发潮的,都得晒干晒透了才好储存,所以乡下人家一般都是挂在房檐下的,也是一道风景线。

  袁老板倒是理直气壮,乐滋滋的都爱:“你不知道这玉米有多好啊,比你在外边卖的都要好,尤其是夏老板家那一批,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好的玉米!”

  袁老板儿子捕捉到了重点:“夏老板?哪个夏老板?不会是夏烈吧?”

  袁老板:“可不是,除了她,还有哪个夏老板啊?唉,可惜夏老板更多的不卖了,不然我想都给她收了……”

  袁老板儿子沉思了一下,道:“我现在先把钱给你打过来,你先把玉米收了,这事我这两天回来再说……”

  袁老板:“好!”

  有了儿子打过来的钱,袁老板很快就将买玉米的钱给清了,用了三个大卡车才将村里的玉米全部给拉走,当天就将这些玉米给拉到了县里,他们家的仓库里堆着。

  当晚,袁老板的儿子就回来了。

  袁老板儿子叫袁夏,因为是夏天出生的,袁夏今年已经三十来岁了,他年轻读完大学,因为家里开粮店的原因,就近在那地方租了房,也开了家粮店。

  因为粮食品质不错,再加上时运也不错,粮店的生意竟是就这么做起来了。

  如今他们家在那已经算是老字号了,有了很稳定的客户群体,店也越来越大了,每个月所需要的粮食就不少。

  他最近正想开一家店,专门做有钱人的生意,也就是说把客户群体往更高等级上边扩展。

  当然,有钱人有钱,却并不代表是傻子,要想他们愿意出钱,那么里边卖的粮食品质就要好,不然人家为什么心甘情愿拿钱啊?

  许多人越有钱,也就越精明了。

  最近店的架子已经搭起来了,就差粮食了,袁夏费尽时间,倒是寻摸到了一些高品质的粮食,譬如面粉、大米、玉米、小米之类的,价格自然也很贵。

  当然,数量上仍然还是很缺。

  所以,听到袁老板说买了一批好品质的玉米,尤其是还有夏烈家的——夏烈的名字他自然是听过的,甚至是如雷贯耳,做他们这一行的,谁不说这位夏小姐能耐的?

  人家种出来的东西,不管哪种,就是好,袁夏曾经还听一个吃过夏烈家蔬菜的老板感叹:“她家的菜啊,吃起来味道就不一样,那叫一个好吃啊,而且对身体可好了,吃完我感觉整个人身体都变好了……”

  所以,他才特意回来跑了这一趟。

  等回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仓库看玉米了,先看了溪源村村民们售卖的玉米,不得不说,都是好玉米,晒干的玉米看起来没有那么饱满,因为水分缩减了,但是却还是很大颗的,很漂亮。

  绝对是高品质的,光是这,就知道他爸爸没买亏。

  袁老板得意道:“臭小子瞧不起谁呢?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了,还不知道什么是好玉米?”

  然后就再去看夏烈家的玉米了。

  夏烈家的玉米,还没上手了,袁夏就知道是好玉米了,黄橙橙的玉米还没脱粒,一颗颗看起来格外的大颗饱满,就这么饱满的玉米,就知道那亩产的四千多斤玉米是哪里来的了。

  这玉米粒一大一饱满,重量自然就上来了,再加上夏烈家的玉米一棵上最低都长两个,多的还有三个,底下两个虽然比第一个玉米棒子小了点,但是玉米粒都挺饱满大颗的,都是好玉米。

  袁老板看向自家儿子,道:“怎么样,你爸我没有买亏吧?就我说,这玉米做成玉米面,转头卖个八九十块一斤,都多的是人买了!”

  人的舌头知道什么是好东西,吃过好东西,还怕没有回头客?

  袁夏好笑的看了自家父亲一眼,点头,“是是是,您眼光比我好,果然看得长远!”

  他当即决定了:“夏老板家的玉米,我拉大半去我那里,我那新开的店里,正愁没有好品质的粮食了,有玉米也不错……要是夏老板家种得有稻子和小麦就好了!”

  玉米终究不是主食啊。

  ***

  在袁老板父子俩商量着怎么将手中的玉米卖出去的时候,溪源村这边倒是一片喜气。

  下午大家坐在夏烈家院外喝茶聊天,言语间谈论的都是你家今年卖了多少,我家今年又卖了多少钱,当天家里都狠狠心杀了只鸡庆祝,村里飘着一股香味。

上一篇:咸鱼病弱过家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