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6章

作者:木南斐 标签: 爽文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杨坚最后将目光定在杨勇身上,声音越发低沉威严:“天幕之言,犹如前车之鉴立于眼前,若今后不引以为戒,不三思而行,则今日晋王之责……便是明日己身之下场!”

  “是——陛下!”

  随着众臣响应,杨勇也骇然低下了头:“是……陛下。”

  ……

  【守业更比创业难,可能有人想要说隋炀帝并非完全无功无德,或许也还想要为其争辩二三句。】

  【但隋朝之下的劳苦庶民们,之所以饥不饱食,甚至到了人皆相食的地步,却很难说不是因为隋炀帝的原因吧?】

  【和秦朝相比,隋炀帝接下的隋朝,最起码经过了隋文帝的缓冲,可看看他都干了什么,连最根本的民心都守不住,不,应该说是完全都没想去守,甚至还将隋文帝收拢的民心,毫无心理负担的一点点,一次次的全都衰败了出去!】

  【隋朝,本该是可以继续朝前的局势。】

  【结果到杨广手里,却无谓也无惧民心,最终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那么又何谈文治武功,以及守业功绩!】

  【所以他哪里是有情可原,分明是罪有应得!!】

  【所以这昏君暴君之名,可真不算冤枉了他,理应他蒙之受之!!】

  秦王宫。

  嬴政思及秦朝之处境,不禁在心底叹息一声——

  眼下这民心与民意,该如何守啊。

  果然守业更比创业难,又是二世而亡,难道历来大一统后的朝代,守业都如此结局吗?

  嬴政立即在心中给了否定的答案。

  必然不是如此。

  但真正的守业之君又是如何呢?

  汉朝未央宫。

  刘彻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

  自高祖建立汉朝以来,大汉并非未经过动荡,再有匈奴之祸也一直未平……这守业该如何守?

  而这守业之能又该当如何?

  高祖创业,那汉朝以来,谁又有资格……来当这个守业之君?

  【其实纵观历史长河,确实昏君暴君不少有,但也绝对不缺继始皇之后,可堪千古一帝的创业及守业之君。】

  【比如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

  秦皇……汉武……

  汉武帝……刘彻!!!

  是他!!!

  刘彻瞬间站了起来,胸中激荡无比。

  “陛下——”

  卫青等众臣也面露惊喜看向刘彻。

  “是陛下!!”

  能与始皇并列,秦皇汉武!

  单这四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

  他们的陛下,在后世看来,竟可称为千古一帝?!这莫大的荣耀,连带着他们都与有荣焉!

  刘彻禁不住自得与胸中的激荡,脸上不由得露出志满之意。

  他就知道!

  先前所提问题完全站得住脚!

  所以天幕接下来是不是要讲他?

  刘彻甚至忍不住想要正一正衣冠,接下来历朝历代可都要听他之事,天幕——

  【不过我们下一个要重点讲的不是汉武帝刘彻。】

  【这个先放到一边。】

  等等……等等!

  什么叫先放到一边?!

  为什么不重点讲他?!

  刘彻一口气差点憋在嗓子里,天幕……天幕你是不是真的和朕有仇?!

  秦王宫。

  嬴政暗自轻哼一声,没想到这位汉武帝,竟真被后世和他摆在一起。

  不过……既然不是要讲这位汉武帝,那又是要讲谁?

  【秦二世而亡,隋二世而亡,但也有王朝自二世起,便开启了盛世之路,扶摇而上!】

  【那就是继隋朝之后的唐朝。】

  【继唐高祖李渊之后——】

  唐朝,李渊时期。

  众臣分立二站,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以及齐王李元吉等具在。

  听着天幕继续往下讲,李建成不禁目露激动与欣喜,继父皇之后,开启大唐盛世之路的千古一帝,是——

  【唐太宗,李世民。】

  咚!

  咚咚!!

  剧烈的心跳骤然响起,仿若敲击在每个人的耳边。

  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太子李建成身上,又汇聚到秦王李世民身上。

  观太子身体康健,并未有恶疾之兆,怎的……怎的继陛下之后,却是秦王登上帝位……

  一时间,朝堂氛围寂静无声,如坠冰窟。

  ……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天幕讲——【继隋朝之后的唐朝,继唐高祖李渊之后……】

  李世民就放缓了呼吸。

  继始皇之后,可堪千古一帝,开启大唐盛世之路……

  那是——

  【唐太宗,李世民。】

  那是他!

  李世民闭了闭眼。

  那是他!

  他在后世之人眼中,可堪千古一帝!

  后宫。

  贴身婢女不由得望向长孙皇后,激动道:“娘娘,您听到了吗!”

  长孙皇后已然笑了起来,眼眶泛红,语带叹息:“听到了。”

  同时于心中道:陛下,您也听到了吧。

  青史留名,万古长青。

  您心中那道坎,该过了吧。

  再观朝堂之上——

  随着天幕道出后面几句话,尤其真正点明“李世民”三个字,朝堂众臣的表情尽皆欣喜与激动。

  尤其当初跟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臣子们,诸如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皆望向位于其上的帝王,那是他们跟随的明主,那是他们一直以来坚定的信念所在,如今蓦然回望过往,也无悔所行之事!

  “陛下——”

  房玄龄拱手下拜:“臣等必跟随陛下,开创这太平盛世!”

  群臣亦激动下拜:“臣等必跟随陛下——”

  “——开创这太平盛世!!”

  “好!好!”

  李世民心中同样鼓荡不已:“有众卿在,这太平盛世又何愁无所得见!”

  不过他从来不惧史笔记载这坐下帝位何来,就是不知天幕又会如何评判?

  李世民重新抬首,望向天幕——

  想必这天幕讲起他时,必然是会提起那次动荡吧。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关于他是怎么上位的,那就不得不提起玄武门之变。】

  唐朝,李渊时期。

  “玄武门之变?”

  李渊骤然变了脸色,其余臣等也是如此。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朝武德九年六月。】

  【即李世民于玄武门前,杀兄屠弟——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现在就是武德九年六月份……